直播頻道
綜合1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119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119
783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06月27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8
在座同修大家午安
00:02:43
我們現在來翻 一百四十六頁
00:02:5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54
道生一
00:02:58
一生二
00:03:00
二生三
00:03:03
三生萬物
00:03:06
萬物負陰而抱陽
00:03:13
我們上期就是講到
00:03:19
萬物負陰而抱陽
00:03:24
但是我們上期是 只有註解老子義疏
00:03:30
下午就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03:34
看怎麼樣
00:03:36
這個萬物負陰而抱陽
00:03:41
下面還有一句
00:03:42
沖氣以為和
00:03:44
這兩句算是一節這樣
00:03:49
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這段文
00:03:55
孤陰不生
00:03:59
孤陽不長
00:04:02
道合陰陽
00:04:05
是故
00:04:07
易經繫辭傳云
00:04:12
一陰一陽之謂道
00:04:16
陰陽二氣
00:04:18
各居其半
00:04:21
潛藏於萬物
00:04:24
互相為用
00:04:27
故曰
00:04:28
萬物負陰而抱陽也
00:04:33
凡幽而不測者 陰
00:04:38
明而可見者 陽
00:04:42
吾人修行
00:04:44
凡作有聲色之法
00:04:47
是皆偏於陽
00:04:50
若隱而獨修者
00:04:53
是偏於陰
00:04:56
二者皆非正道
00:05:00
沖和也
00:05:02
沖氣則和氣
00:05:05
故修行當取中庸
00:05:09
壇經有三十六對法
00:05:13
能應用則大道成
00:05:16
故曰
00:05:17
沖氣以為和也
00:05:22
對於本文裡面有三個註解
00:05:29
先做說明
00:05:30
註解第一
00:05:32
辭海這樣說
00:05:35
禮中庸
00:05:37
聲色之於化民
00:05:40
末也
00:05:43
辭海這樣說
00:05:46
說這個禮記中庸篇這樣說
00:05:51
有人說中庸是四書
00:05:55
你怎麼說禮記中庸
00:05:59
中庸本來是在 禮記裡面的一篇
00:06:04
編入四書是到朱熹夫子
00:06:08
宋朝才有四書
00:06:10
宋朝以前沒有四書
00:06:15
因為中庸篇
00:06:20
是藏在禮記裡面
00:06:24
禮記有的說禮經
00:06:27
來到宋朝
00:06:31
這個學者 朱熹夫子
00:06:34
祂想說儒家有四個聖人
00:06:40
孔子是至聖
00:06:44
宗子
00:06:47
曾子啦有的說宗子
00:06:49
曾子是宗聖
00:06:53
子思是述聖
00:06:59
孟子是亞聖
00:07:03
所以呢
00:07:04
祂才想說四個聖人裡面
00:07:09
有四本經典
00:07:14
有典故
00:07:17
至聖是在論語
00:07:22
宗聖是大學
00:07:27
述聖是中庸
00:07:32
亞聖是孟子
00:07:35
所以祂才將 論語 大學 中庸 孟子
00:07:40
這四本書合為一本
00:07:44
才叫做四書
00:07:47
不然照理中庸是 在禮記裡面的一篇
00:07:53
所以呢
00:07:54
一般說都說禮中庸
00:07:59
在禮記中庸篇裡面說
00:08:02
聲色
00:08:04
一個人用聲色 來感化世間人
00:08:10
這是末
00:08:12
末就像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00:08:18
什麼叫做聲
00:08:19
聲就是用嘴說的
00:08:23
用嘴唸的
00:08:25
色就是形形色色的做法
00:08:32
若用聲色來感化世間人
00:08:38
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
00:08:41
本 才是重要的
00:08:45
末 就是不重要的
00:08:48
所以金剛經才說
00:08:51
若以色見我
00:08:53
以音聲求我
00:08:55
是人行邪道
00:08:57
不能見如來
00:09:00
這裡面有兩個 地方你要注意
00:09:02
這個我
00:09:05
這個我不是指肉體的我
00:09:08
這個我就是指我們的佛性
00:09:12
所以佛家就有小我跟大我
00:09:20
就是真我和假我
00:09:22
所以我們這個 身體就是假我
00:09:26
所以我們俗語一句說
00:09:28
真藥醫假病
00:09:31
真病沒藥醫
00:09:35
這叫真藥
00:09:37
怎樣真藥要來醫假病
00:09:39
這個假病不是不實在的病
00:09:42
假病就是假體的病
00:09:45
無論藥再好
00:09:48
就是醫療假體的病
00:09:51
若真病
00:09:53
真病就是不忠 不孝 不仁 不義
00:09:56
這都是真正的病
00:09:58
若真正靈性的病
00:10:01
再好的藥都醫不好
00:10:04
就要用道理來醫
00:10:06
所以呢
00:10:07
這個我就是指真我
00:10:10
就是大我
00:10:13
這個邪道不是做壞事的邪
00:10:18
這個金剛經的 錄影帶你拿去看就知道
00:10:22
這個邪道就是身外求法
00:10:28
在我們心的外面在求法
00:10:30
這叫做邪道
00:10:32
若依修心法叫做正道
00:10:36
再來這個如來
00:10:38
如來也是指我們的佛性
00:10:42
所以金剛經說
00:10:44
假使你用形形色色
00:10:47
想來看出本性
00:10:52
怎樣叫做形形色色
00:10:54
一般像說廟蓋大間
00:10:57
佛像用大尊
00:10:59
而且用法會等等
00:11:03
這都是色
00:11:06
你若用色要來看出本性
00:11:10
或是用音聲
00:11:12
音聲就是唸佛 唸經這都屬於音聲
00:11:17
用音聲求佛性
00:11:22
因為這個人已經 在你的心外面求道
00:11:27
你沒辦法看出你的本性
00:11:33
註解第二
00:11:34
辭海這樣說
00:11:36
冲 沖俗字
00:11:39
現在道德經寫兩點水的冲
00:11:45
事實這個沖是三點水
00:11:48
這兩字是通用
00:11:51
這是正寫
00:11:53
這是簡寫
00:11:54
叫做俗字
00:11:57
什麼叫做沖
00:11:58
沖就是和
00:12:02
註解第三
00:12:04
六祖壇經這樣說
00:12:07
師言
00:12:09
此三十六對法
00:12:12
若解用
00:12:13
即通貫一切經法
00:12:16
出入即離兩邊
00:12:20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
00:12:25
外於相離相
00:12:27
內於空離空
00:12:30
若全著相
00:12:32
即長邪見
00:12:35
若全執空
00:12:36
即長無明
00:12:40
六祖壇經這篇文
00:12:44
前面就有寫三十六對法
00:12:48
因為文很長
00:12:49
要寫三十六對法
00:12:52
文很長
00:12:53
說不定這塊 黑板要來寫都很難
00:12:58
所以呢
00:12:59
是只有三十六對法
00:13:00
簡略講
00:13:03
用嘴表達就好
00:13:06
三十六對法 就是陰陽相對
00:13:11
天對什麼
00:13:12
天對地
00:13:16
天是陽 地是陰
00:13:20
男對女
00:13:22
男生對女生
00:13:24
男是陽 女是陰
00:13:28
光對暗
00:13:31
光是陽
00:13:34
暗是陰
00:13:38
所以這叫做三十六對
00:13:39
比如說神和鬼相對
00:13:44
道和魔就是相對
00:13:46
這叫做三十六對法
00:13:49
祂說三十六對法你若瞭解
00:13:52
會去應用
00:13:56
這樣你就 有辦法通貫一切經法
00:13:59
什麼經你都會瞭解
00:14:03
一個人你相對法
00:14:04
若不知道來說
00:14:06
你看經書會看得一頭霧水
00:14:10
因為這個經都說一面
00:14:14
沒有說雙面
00:14:17
最簡單說三字經就好
00:14:23
子不教 父之過
00:14:26
孩子若不教
00:14:28
父親的過失
00:14:30
母親難道沒有過失嗎
00:14:33
所以講父親
00:14:35
你就要知道一個母親
00:14:38
等於就是說
00:14:40
你孩子若沒有教
00:14:41
就是父母的過失
00:14:43
三字經就不能說四字
00:14:45
所以呢
00:14:47
你就要知道三十六對法
00:14:51
比如說你的人造業
00:15:03
但是你說造業
00:15:06
這個業一般都說惡業
00:15:09
大多數都說你造這個惡業
00:15:12
你不知道惡業的相反
00:15:15
有一個善業
00:15:18
所以十惡業的相對
00:15:20
就是十善業
00:15:21
都一定是相對的
00:15:25
所以你現在若在說天堂
00:15:28
你就已經要知道一個地獄
00:15:33
你在談善
00:15:34
就一定要知道惡的一面
00:15:40
所以你假使對 三十六對法有所瞭解
00:15:44
會去應用
00:15:45
若這樣就通貫一切經法
00:15:50
你出入要離開兩邊
00:15:54
什麼叫兩邊
00:15:56
不能偏一邊
00:16:01
我們人的自性
00:16:03
啟動運用
00:16:07
你今天要和人講道理
00:16:11
外要於相離相
00:16:17
像現在的人說你不要著相
00:16:21
你不要著相來說
00:16:22
你現在就要知道 一個相反的道理
00:16:24
你不能著空
00:16:27
所以你要以相離相
00:16:31
很多人
00:16:33
在寺廟拜拜
00:16:37
做法會也好
00:16:39
就迷在這個法會
00:16:43
但是呢
00:16:44
我們這個有相的東西
00:16:47
是引迷入悟
00:16:51
有相的東西
00:16:53
是要多結善緣
00:16:56
你沒有這個寺廟
00:16:58
沒有慈善單位等等
00:17:01
你就沒辦法多結善緣
00:17:06
但是要離相
00:17:07
怎樣離相
00:17:08
你不能被相黏著
00:17:11
就像經典說的
00:17:12
要用無住的心去應付
00:17:16
你拜佛祖
00:17:17
你就不要說
00:17:19
我期望讓佛祖保佑
00:17:21
這樣你就被相黏住了
00:17:24
拜佛祖你就是引這些 迷迷茫茫的人來拜拜
00:17:30
我當領導人
00:17:31
引這些迷迷茫茫來拜拜
00:17:33
但是我的心是 尊重這些神 佛
00:17:37
要效法神 佛的腳步去走
00:17:40
我並不是要來這求仙佛
00:17:44
這就是以相離相
00:17:47
內就要以空離空
00:17:52
比如說一個人已經修自性
00:17:56
修我們的本性
00:17:58
人說某人今天廟熱鬧
00:18:02
你就來幫忙
00:18:04
我就不理這些 有形有色的事情
00:18:07
我管那個要做什麼
00:18:08
這樣就已經不行了
00:18:11
雖然你是修先天法
00:18:14
修你的心法
00:18:16
不過我今天來廟的目的
00:18:19
我不是要去求什麼
00:18:21
是要去度化眾生
00:18:23
是要和這些初學的人
00:18:28
和不懂理的人多結緣
00:18:31
所以你內一定要以空離空
00:18:36
一個人你若全部著相
00:18:39
這樣生出邪見出來
00:18:43
你看各宗教 在爭論就是這樣
00:18:47
你若沒有來洗禮
00:18:50
沒有讓主擔罪
00:18:53
你沒辦法去天堂
00:18:56
你就唸阿彌陀佛
00:18:58
你若沒有唸佛
00:18:59
你沒辦法到達西方
00:19:01
那就著相
00:19:01
已經被相黏住了
00:19:03
黏住來說就會 生出邪見出來
00:19:07
邪見出來就爭論了
00:19:09
我才對 你不對
00:19:11
有那種見解跑出來
00:19:14
假使你若全執空會變什麼
00:19:17
就會生長無明
00:19:19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
00:19:21
一個人若執空
00:19:23
就不與人相處
00:19:25
自己閉門謝客
00:19:28
沒辦法瞭解外面的事情
00:19:32
人就迷茫了
00:19:34
就變成沒有智慧
00:19:35
變成癡迷了
00:19:38
所以絕對不能著相
00:19:40
也不能執空
00:19:41
像六祖說的
00:19:43
於相離相
00:19:44
於空離空
00:19:45
走中庸
00:19:47
佛家叫做中道
00:19:48
一定要這樣
00:19:51
所以現在老子所說的話
00:19:54
呂純陽祖師註解這樣說
00:19:58
孤陰不生
00:20:01
若不相信
00:20:02
孤陰等於就是執空
00:20:07
你道不會生長
00:20:10
孤陽不長
00:20:13
但是你只有著相來說
00:20:16
你也沒辦法精進
00:20:18
你道也不會生長
00:20:22
這個道是要合陰陽
00:20:26
為了這樣呢
00:20:27
易經裡面繫辭傳才說
00:20:31
一陰一陽之謂道
00:20:35
一陰一陽才是道
00:20:39
陰陽二氣
00:20:41
都居在一半
00:20:47
不信你看八卦
00:20:50
八卦八個卦
00:20:52
在這八個卦之間
00:20:54
四卦是陽卦
00:20:56
四卦是陰卦
00:20:59
每一卦有三爻
00:21:02
八個卦剛好有二十四爻
00:21:06
二十四爻之中
00:21:08
不信你畫畫看八卦
00:21:12
十二爻是陽的
00:21:14
十二爻是陰的
00:21:16
沒有說陽比較多
00:21:18
陰比較多
00:21:18
都沒有
00:21:19
一樣多
00:21:21
所以才說陰陽二氣
00:21:24
各居其半
00:21:27
潛藏在萬物裡面
00:21:30
萬物沒有陰陽絕對不行
00:21:33
像花就一定要有 一個公花一個母花
00:21:40
你只有一個公花不會結果
00:21:44
你只有一個 母花也不會結果
00:21:48
人也一樣
00:21:49
要有一個男生 一個女生
00:21:51
才能傳後代
00:21:52
你只有男生去生孩子看看
00:21:55
你只有女生去生孩子看看
00:21:57
不可能
00:22:01
所以天下萬物 一定就是要陰陽二氣
00:22:09
所以呢
00:22:10
潛藏在萬物
00:22:11
互相為用
00:22:14
所以才說
00:22:15
萬物負陰而抱陽
00:22:20
假使若是說幽而不測者
00:22:25
就像說非常的幽玄
00:22:28
沒辦法去測量的
00:22:30
就是陰
00:22:33
不信我們人的心思也是陰
00:22:37
不然一個人的心思
00:22:39
除非你有他心通再來說
00:22:43
不然你心裡 在想什麼猜猜看
00:22:46
沒有一個有辦法去猜
00:22:50
所以幽而不測就是陰
00:22:53
明而可見者 陽
00:22:56
顯在外面可以看到
00:22:58
這個就是陽
00:23:01
所以我們人在修行
00:23:03
若作有聲色的法
00:23:08
這就是偏於陽
00:23:11
假使隱而獨修
00:23:14
閉門謝客
00:23:15
或是去洞內哪裡
00:23:17
沒人所住來去那修行
00:23:20
這就偏於陰
00:23:23
這二者都不是正道
00:23:27
沖就是和
00:23:30
沖氣就是和氣
00:23:33
所以修行應該要取中庸
00:23:38
壇經就是六祖壇經
00:23:40
有三十六對法
00:23:43
你若能應用
00:23:44
這個大道就成功
00:23:46
所以才說
00:23:47
沖氣以為和這句話
00:23:52
現在我們來看下文下去
00:23:57
人之所惡
00:24:01
唯孤 寡 不穀
00:24:05
而王公以為稱
00:24:11
祂說我們人最討厭
00:24:13
討厭什麼
00:24:15
就是孤
00:24:17
孤就是孤獨 孤兒
00:24:20
那都孤
00:24:21
孤單老人那都孤
00:24:23
寡
00:24:24
寡也是人很討厭
00:24:26
像女人若沒有先生叫寡婦
00:24:29
先生若過世叫寡婦
00:24:32
不穀就像沒有道德
00:24:37
這個一般當諸侯
00:24:42
王公就是古時候諸侯
00:24:45
所以當皇帝 當諸侯
00:24:48
他反而稱呼孤 寡 不穀
00:24:54
皇帝說寡人
00:24:57
若當諸侯說孤王
00:25:00
人最討厭
00:25:01
他為什麼會拿去稱呼
00:25:04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25:07
孤者 孤獨
00:25:11
而諸侯自稱為孤
00:25:15
寡者 亦孤獨之義
00:25:20
而帝王稱之
00:25:23
是自謙為無德之人
00:25:28
不穀 謙詞
00:25:30
意為不善之人
00:25:33
此教人守謙致和
00:25:37
帝王處天下之尊位
00:25:41
而反以孤寡
00:25:43
不穀自稱者
00:25:45
正是不自尊
00:25:48
而虛心自謙者
00:25:50
是故
00:25:52
自古有德者
00:25:54
皆自謙稱
00:25:57
如儒家學者
00:26:00
自謙稱曰 鄙人
00:26:03
道家修道之士
00:26:05
則稱曰 貧道
00:26:08
佛家僧侶乃稱之曰 貧僧
00:26:13
老子曾言
00:26:15
是以侯王自稱
00:26:19
孤 寡 不穀
00:26:21
此其以賤為本耶
00:26:23
非乎
00:26:25
是知謙為德之本
00:26:28
故本章再言
00:26:31
人之所惡
00:26:33
惟孤 寡 不穀
00:26:35
而王公以為稱也
00:26:40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6:44
孤就是孤獨
00:26:49
像我剛才說孤單老人
00:26:51
孤兒都是孤
00:26:54
不過諸侯自己稱呼為孤
00:26:59
所以電影或是演戲你看
00:27:02
都說孤王 孤
00:27:05
孤就是孤獨的意思
00:27:09
寡一樣也是孤獨的意思
00:27:13
所以女人的 先生過世叫做寡婦
00:27:18
但是當皇帝的人
00:27:20
他自己稱呼為寡人
00:27:25
這都是自己謙虛
00:27:28
說我是沒有德性的人
00:27:32
不穀也是一個謙詞
00:27:35
意思就是不善的人
00:27:39
這就是要教人 要守謙來達到和
00:27:48
帝王若照理來說
00:27:51
是天下的至尊
00:27:54
反過來
00:27:55
他叫做孤 寡 不穀
00:27:58
自己這樣稱呼
00:28:01
這就是沒有尊重自己
00:28:05
就像沒自尊的意思
00:28:09
就是虛心自己守這個謙
00:28:15
為了這樣
00:28:17
自古以來
00:28:18
若有德性的人
00:28:20
都是自謙
00:28:24
比如儒家一些學者
00:28:27
祂自己謙虛稱呼什麼
00:28:32
鄙人
00:28:35
鄙人就是說我是不好的人
00:28:38
我是很不好的人
00:28:40
若道家修道的人
00:28:43
都稱呼自己為貧道
00:28:46
我沒有道德的人
00:28:49
若佛家一些出家人
00:28:52
都稱呼為貧僧
00:28:56
所以老子曾在 三十九章裡面一句話
00:29:03
我們現在這四十二章
00:29:05
你翻三十九章就有
00:29:08
在三十九章裡面說
00:29:11
是以侯王自稱
00:29:14
就是這樣
00:29:16
無論當諸侯
00:29:18
無論當皇帝
00:29:19
自己稱呼
00:29:21
叫做孤 寡 不穀
00:29:25
這難道不是用賤為基本
00:29:31
難道不是這樣
00:29:33
這樣我們就知道 謙就是德的根本
00:29:38
所以本章再言
00:29:42
再言就是再說一次
00:29:44
三十九章已經有說
00:29:46
現在再說一次
00:29:49
人之所惡
00:29:51
惟孤 寡 不穀
00:29:54
而王公以為稱也
00:29:58
所以呢
00:29:59
謙受益
00:30:02
滿招損
00:30:04
這是易經說的
00:30:07
我們若謙
00:30:10
對我們修養才有利益
00:30:12
滿就是驕滿
00:30:14
就是驕傲
00:30:16
驕滿驕傲的人一定就是失敗
00:30:21
所以自古一句俗語說
00:30:23
十個炫耀 九個落鏈
00:30:26
一個人若驕傲就是失敗
00:30:32
所以我們在 易經六十四卦之中
00:30:38
謙卦
00:30:39
就是地山謙
00:30:41
這個謙卦
00:30:44
地是坤卦
00:30:49
山就是艮卦
00:30:53
這地山謙
00:30:55
你把它想成艮卦為山
00:30:58
坤卦為地
00:31:00
地下壓著山
00:31:04
山是在土面
00:31:06
山縮在地下
00:31:08
絕對不會崩塌
00:31:11
縮在地下
00:31:12
山在 怎麼會崩塌
00:31:13
絕對不會崩塌
00:31:15
就是人頭越低
00:31:17
越不會失敗
00:31:22
所以才說
00:31:23
學道
00:31:24
對謙很重要
00:31:27
很多人都炫耀
00:31:29
我明師
00:31:30
我無上師
00:31:32
大家名都取的響叮噹
00:31:36
好像要飛上天
00:31:38
好像在雲上走
00:31:40
若這樣呢
00:31:41
最後他走的路就是墜落
00:31:44
我們現在來翻 一百四十六頁
00:31:5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32:01
道生一
00:32:04
一生二
00:32:07
二生三
00:32:10
三生萬物
00:32:13
萬物負陰而抱陽
00:32:18
沖氣以為和
00:32:21
人之所惡
00:32:24
唯孤 寡 不穀
00:32:28
而王公以為稱
00:32:32
我們上期說到這為止
00:32:36
上期對於最後一句
00:32:39
雖然有幾個註解
00:32:41
但是呂純陽祖師
00:32:43
裡面有說清楚
00:32:45
所以多這個註解也是多餘
00:32:49
所以這個註解就簡略
00:32:52
所以現在看下文下去
00:32:55
故物或損之而益
00:33:02
或益之而損
00:33:06
對於本文
00:33:08
我們看老子義疏的解釋
00:33:13
氣候之暑寒
00:33:17
暑極必寒
00:33:20
寒極必暑
00:33:22
晝夜之光暗
00:33:25
光極必暗
00:33:27
暗極必光
00:33:29
這四時之運行 和日月之代明
00:33:35
其所以能有合理消長運行
00:33:40
就是漸至損之極時
00:33:44
再復使其益
00:33:47
再於漸至益之極時
00:33:51
復使其損
00:33:54
這樣損而益
00:33:56
益而損的不斷調節
00:34:00
所以才成為適合 萬物生存之正常
00:34:06
否則如只損而不益
00:34:09
或又益而不損時
00:34:13
則必因過暑而促萬物枯乾
00:34:20
過寒而使萬物凍結
00:34:24
光極則躁動不休
00:34:27
暗極則頹萎不振
00:34:30
是皆戕賊萬物之惡現象
00:34:37
一但如此
00:34:39
那麼萬物 尚何能各遂其生呢
00:34:45
這個裡面有兩個註解
00:34:48
有必要說明一下
00:34:53
註解第一
00:34:54
辭彙這樣說
00:34:56
消長
00:34:57
由有而漸無 叫消
00:35:00
由小而漸大 叫長
00:35:05
辭彙說消長是什麼
00:35:08
就是有的東西漸漸不見
00:35:12
這個叫做消
00:35:14
由小漸漸變大
00:35:18
這個叫做長
00:35:20
註解第二
00:35:21
辭彙這樣說
00:35:24
戕賊
00:35:25
殘害
00:35:26
戕賊就是殘害的意思
00:35:30
現在看老子義疏
00:35:34
這個氣候
00:35:37
熱冷
00:35:41
這個熱若達到極點
00:35:43
必定轉為冷
00:35:47
冷若達到極點
00:35:51
又變成熱
00:35:54
早上晚上
00:35:57
這個光和暗
00:36:00
光若極就轉暗
00:36:03
暗若極就轉光
00:36:07
這個四時
00:36:09
春夏秋冬
00:36:11
這個運行和日月 光暗來代光的情形
00:36:20
它所以有辦法 合理來消長在運行
00:36:26
就是漸漸到損
00:36:30
極的時候
00:36:32
就再復變成益
00:36:36
現在漸漸達到 益極點的時候
00:36:41
就再讓它損
00:36:46
這樣損和益
00:36:48
益和損不斷交換調節
00:36:54
所以才成適合 萬物生存的正常
00:37:01
否則只有損 沒有益
00:37:06
或是有益不損的時候
00:37:10
若因此過熱使萬物枯乾
00:37:17
若過冷
00:37:19
萬物就都凍結
00:37:21
像是結冰
00:37:26
光若極
00:37:28
就躁動不休
00:37:30
光若極來說
00:37:33
大家都騷動
00:37:34
暗若極呢
00:37:36
大家都懶洋洋
00:37:39
就不會振作
00:37:41
若是這樣來說
00:37:45
就會殘害萬物
00:37:47
壞的現象
00:37:49
一但若是這樣
00:37:51
那麼萬物怎麼有辦法
00:37:55
個人遂他的生存
00:37:58
這是老子義疏
00:38:01
祂前半段的解釋
00:38:03
我們現在看後半段如何
00:38:06
看老子義疏這個結論
00:38:11
依此類推舉凡一切
00:38:17
萬事萬物都是有損而益
00:38:22
益而損之合理調節
00:38:26
如物極必反
00:38:29
否極泰來
00:38:31
如世無常富
00:38:35
人無永貧
00:38:38
如福禍相倚
00:38:41
得失相繼等
00:38:44
都是因由這損益
00:38:47
益損之定理中產生的
00:38:54
還有除去人為的災害
00:38:59
如戰爭之殺戮
00:39:03
物質之浪費
00:39:05
人心之貪妄等不計以外
00:39:11
如從大自然而言
00:39:15
因時因地因人
00:39:18
不論世界各地都 俱備了生存所需之條件
00:39:25
本沒有不足
00:39:27
如男女之出生比例
00:39:31
亦都是約略相等
00:39:34
亦沒有不均
00:39:36
世無一廢物
00:39:38
利用與生產 永遠是相因相成
00:39:44
這些都是損之而益
00:39:48
益之而損之道理
00:39:52
現在老子義疏裡面這樣說
00:39:58
照前面跟你說
00:40:00
這樣來推測
00:40:04
舉凡一切
00:40:07
萬事萬物都是有損有益
00:40:13
有益就有損
00:40:15
這個合理的調節
00:40:19
就像東西若極
00:40:21
一定會反
00:40:25
你一個人壞運若到極
00:40:28
好運就來
00:40:31
就像世間
00:40:34
沒有永久的富有
00:40:38
我們人也沒有永久的窮
00:40:42
就像福和禍是相隨的
00:40:48
你看福到
00:40:51
等下壞運就在後面
00:40:55
得和失
00:40:57
這也是相繼
00:41:00
都由這個損和益
00:41:04
益和損來定理裡面產生的
00:41:09
還有除去人的災害
00:41:14
就像戰爭殘忍的場面
00:41:20
物質的浪費
00:41:22
人心的貪妄等
00:41:25
沒辦法計算以外
00:41:28
就像大自然來說
00:41:31
因時 因地 因人
00:41:34
不論世界什麼地方
00:41:37
都俱備了生存需要的條件
00:41:42
本來沒有不足
00:41:44
就像男生女生出生的比例
00:41:49
都是大約相等
00:41:52
男生多少
00:41:54
女生多少
00:41:55
都差不多相等
00:41:57
也沒有不平均
00:42:00
世間沒有一個廢物
00:42:02
利用和生產
00:42:05
永遠都是有辦法繼承的
00:42:09
這都是損之而益
00:42:12
益之而損的道理
00:42:15
講一句實在的
00:42:16
老子義疏說的一頭霧水
00:42:20
這道德經是很難解的
00:42:24
在市面上
00:42:26
道德經的註解本很多
00:42:30
有的註解連看都看不懂
00:42:35
只有老子義疏 比較白話一點
00:42:39
看起來讓你似懂非懂
00:42:46
講一句實在的
00:42:47
老子義疏現在這 都講到外面出去
00:42:51
並沒有談修養的問題
00:42:55
所以呢
00:42:56
很多人看到 呂純陽祖師的註解之後
00:43:01
他說你就單獨說 呂純陽祖師的註解就好
00:43:06
何必再拿其他各家的理論
00:43:11
為了這樣
00:43:13
現在禮拜六
00:43:16
就是昨天
00:43:17
就在淡水竹圍
00:43:21
說道德經
00:43:23
唯獨只有說 呂祖師的註解以外
00:43:28
其他都沒有講
00:43:32
但是也有人建議
00:43:35
你怎麼說也只有說 呂純陽祖師的註解
00:43:39
別家難道沒有嗎
00:43:42
為了這樣呢
00:43:44
現在道德經才分成兩部份
道德經(舊版)
119/136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529004641
63dea188-2338-466e-9c57-8ed08094868f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