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新片4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46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46
2658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2年10月1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所以現在道家說自性
00:02:40
自性就是道家 各有不變不滅的性
00:02:47
不會改變
00:02:49
不生不滅的性才叫做自性
00:02:53
自性等於可以說 是自己的本性
00:02:58
這樣說較快
00:03:01
註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3:06
見性徹見自心之佛性也
00:03:11
血脈論曰
00:03:13
若欲見佛
00:03:15
須是見性
00:03:17
性即是佛
00:03:20
若不見性
00:03:21
念佛誦經
00:03:24
持齋持戒
00:03:26
亦無益處
00:03: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3:33
說見性
00:03:36
是徹底來看出 你自己心裡這個佛性
00:03:44
在這個血脈論裡面這樣說
00:03:48
假使你今天若想要看出 這個佛本來的面目
00:03:54
你一定要看出本性
00:03:58
我們的本性就是佛
00:04:02
你若沒看出本性
00:04:05
你念佛你誦經 你吃素你來受戒
00:04:13
這也都沒有用處
00:04:17
但是你現在就要注意了
00:04:20
所以道理 若會生出副作用的時候
00:04:24
我一定都要再叮嚀
00:04:29
因為很多人 看這個佛經也好
00:04:34
看道經也好
00:04:35
看到走火入魔
00:04:38
什麼原因會走火入魔
00:04:41
你若看這些文之後就說
00:04:44
不用再唸佛 也不用再誦經了
00:04:47
吃素沒有用 也不用去受戒
00:04:50
變成這樣
00:04:53
這樣就糟了
00:04:56
你要先瞭解 這句話是誰講的
00:05:02
在什麼場合說的
00:05:08
是對什麼人說的
00:05:11
你要注意這一點
00:05:14
道理沒有對與不對的
00:05:18
是人的境界程度不同
00:05:23
觀念不同
00:05:25
所以結果呢 他的想法就不同
00:05:31
所以有很多人問我道理
00:05:33
我說沒有對或錯的
00:05:38
像今天萬國道德總會開會
00:05:42
後面的魏先生 今天也有去開會
00:05:45
這個錄影師彭先生 也有去開會就知道
00:05:50
有一個人跟我坐在一起
00:05:53
一直跟我說老師啊
00:05:55
你應該現在講道理 就要加重語氣
00:05:59
有的老師很沒有體統的
00:06:02
報紙刊登你有看到嗎
00:06:03
有的上課穿短褲穿拖鞋
00:06:10
校長一講就抗議
00:06:13
連學生都不高興
00:06:15
弄得翻天覆地
00:06:18
做為一個老師應該嚴肅
00:06:22
不嚴肅做什麼老師
00:06:25
我說很難講
00:06:30
你若說要讓這些學生投票
00:06:36
校長對或是老師對
00:06:39
學生絕對說老師對
00:06:41
他們不會說校長對
00:06:44
校長一定會輸的啦
00:06:47
什麼原因
00:06:50
當今的人都水往低處流
00:06:53
叫做下流
00:06:56
你看水潑到地上 就流往地下去了
00:07:01
因為一個人 要爬上去很困難
00:07:07
要下坡很容易
00:07:11
以前我曾引一個 我實際的經驗給你聽過
00:07:21
你們這裡 可能聽過很多次了
00:07:25
人家說老生常談
00:07:28
就是話講了又講說了又說
00:07:32
讓你們瞭解這個問題
00:07:36
那時候我還較年輕
00:07:39
若現在沒辦法爬了
00:07:42
有一次要去 十幾樓的大樓
00:07:45
也是一樣要去開會
00:07:48
那麼剛好去的時候 遇到電梯不能動
00:07:54
不能動就要用走的
00:07:56
爬到十幾樓就一直喘了
00:07:59
有的走到上面說 早知道就不要上來
00:08:02
這麼高早知道 剛才不要上來就好
00:08:05
現在上氣不接下氣
00:08:09
開會完畢
00:08:11
要回去大家 砰砰碰碰一直跑下去了
00:08:15
到了樓下說
00:08:16
你們怎麼 手腳這麼快就到了樓下
00:08:19
下來就很容易要
00:08:21
這樣道理在哪裡
00:08:23
什麼道理
00:08:25
要上天堂很困難啦
00:08:28
下地獄很快啦
00:08:30
對不對
00:08:31
你若要上天堂
00:08:33
像美國那個摩天大樓 一百多層
00:08:37
我看你會喘不過氣來
00:08:41
你若要到下面很快 就一直下去就好
00:08:45
若懶惰的從一百多層上面 直接跳下去就好了
00:08:50
很快的對不對
00:08:52
這是很簡單的問題
00:08:55
你若不相信噢
00:08:59
戲棚在演戲
00:09:02
一棚在演正統的戲
00:09:05
一棚在演歌仔戲
00:09:07
一棚在演康樂隊的 不三不四的戲
00:09:12
你看哪一棚人比較多
00:09:14
你儘管算沒關係
00:09:15
若是正統的戲 我看剩不到十個人
00:09:18
若歌仔戲看有沒有多一點
00:09:22
若要說是康樂隊
00:09:24
連屋頂上 連樹上都要爬上去看
00:09:29
世間人本來就是這樣
00:09:32
世間根本沒有對或錯的
00:09:35
要怎麼說對或錯
00:09:38
師
00:09:40
有一個經師
00:09:43
有一個人師
00:09:45
有一個明師
00:09:49
這以前在尊師重道的時候 專題錄影帶我就說過了
00:09:55
有這三種師的分別
00:10:00
簡單的說什麼叫做經師
00:10:03
經師就是我跟你拿錢 我教你功夫
00:10:08
這叫做經師
00:10:11
對不對
00:10:11
你打鐵師傅 教打鐵徒弟也叫經師
00:10:18
我在讀書你教我讀書 也是經師
00:10:25
假使若說在教電腦 你跟我學電腦
00:10:32
我也是經師
00:10:35
經師
00:10:37
師就是要賺錢
00:10:39
徒弟就是要學功夫
00:10:42
那都沒有形象的
00:10:44
話說得難聽一點
00:10:45
你光著身子 只穿一件底褲也沒關係
00:10:49
有的說怎麼會這樣
00:10:51
不然這樣說
00:10:52
你若要學打鐵 不然你穿西裝看看
00:10:56
要學打鐵火熱呼呼的
00:10:59
大鐵鎚拿來敲
00:11:01
你真正不脫上衣 穿一件底褲
00:11:05
你有辦法在那裡教徒弟嗎
00:11:07
那個經師 本來就沒有形象了
00:11:12
若人師就不是
00:11:15
人師一定要服裝整齊
00:11:18
要嚴肅要有一個好的態度
00:11:22
這就是人師啊
00:11:25
若明師就不是了
00:11:27
明師一定要以身作則
00:11:30
你有辦法做的才可以講
00:11:32
沒辦法講的你不能說
00:11:34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啦
00:11:37
要怎麼跟他論說對或錯
00:11:42
若論經師
00:11:44
那個老師 穿這個短衣褲沒有錯啊
00:11:49
若要論人師
00:11:50
校長說的話沒有錯啊
00:11:53
你要怎麼去說誰對誰錯
00:11:56
對不對
00:11:58
像說你若沒見性
00:12:02
唸佛誦經吃素受戒 全都沒有用
00:12:07
你若讓這些唸經團的啦
00:12:09
讓這些唸佛的啦 這些吃素的
00:12:13
氣到腸子都要氣斷了
00:12:15
說胡亂寫
00:12:18
但是這些話是對誰說的
00:12:21
是對這些 修菩薩行的人說的
00:12:25
對要成佛的人說的
00:12:28
血脈論是達摩祖師著的
00:12:33
是可以說禪宗一代初祖
00:12:38
祂都說心法的
00:12:41
對不對
00:12:43
真正一個人 你若要了脫生死
00:12:46
像惠能六祖說的 心平何勞持戒
00:12:52
你心若能平 根本都不用受什麼戒
00:12:58
這樣說較快
00:13:01
你若對這些初學的人
00:13:06
唸經很好啊
00:13:07
唸佛也很好啊
00:13:09
他不會去造業啊
00:13:12
對不對
00:13:13
不會墜入三惡道
00:13:15
吃素來說心較能清啊
00:13:19
你若有辦法來持戒來說啊
00:13:21
比較不會犯法啊
00:13:22
哪有哪裡不好
00:13:24
是哪裡不好我問你
00:13:26
對不對
00:13:27
就沒有對或錯
00:13:29
沒有好或不好
00:13:31
這是沒有標準的東西
00:13:34
所以若有很多人 來家裡訪道
00:13:37
老師啊 我想來跟你談一些道
00:13:40
我說好啊要談什麼道
00:13:41
先說好再來
00:13:43
要談人道
00:13:45
要談天道
00:13:48
要談了脫生死的道
00:13:51
或是要談菩薩道
00:13:53
或是要談佛道
00:13:55
說說好啊對不對
00:13:58
不一樣啊
00:14:01
好比教幼稚班 和教大學生就差很遠了
00:14:07
像幼稚班 那些小孩常常愛哭哩
00:14:11
可能有時要吃點心 老師叫要拜託他餵他
00:14:16
現在若耍脾氣
00:14:18
很乖很乖你最乖你最乖 你絕對能做總統
00:14:22
那個小孩高興得很
00:14:23
不然這樣說
00:14:25
若是大學生 若在鬧脾氣在翻臉
00:14:28
你摸他的頭
00:14:29
說你很乖你很乖 你會做總統
00:14:32
就把你打下去
00:14:33
乖什麼乖
00:14:35
對不對
00:14:37
所以你就先瞭解說 這個經文到底對誰說的
00:14:41
是什麼人說的
00:14:43
是什麼場面說的 你要瞭解這個
00:14:47
所以才會說三車
00:14:51
大乘法中乘法 小乘法都不同
00:14:56
了義不了義這都要瞭解
00:14:59
你若不瞭解來說
00:15:01
有時候你會感到很多矛盾
00:15:03
確實很多矛盾
00:15:06
像現在基督教 有兩個派門最愛爭論的
00:15:12
就是一個安息日會 一個主日會
00:15:17
因為主日會是休星期天
00:15:22
安息日會是休星期六
00:15:27
以前在台東
00:15:30
一些安息日會 星期六小孩不讀書
00:15:33
工作的不上班
00:15:36
跟政府抗爭
00:15:38
新聞報紙登得亂糟糟的
00:15:42
沒辦法啊
00:15:44
他們的觀念不一樣啊
00:15:48
像我們道家來說 也分很多派啊
00:15:52
也有丹鼎派啊
00:15:54
也有修真派啊
00:15:56
也有這個積善派啊
00:16:01
也有這個
00:16:04
很多讓你說不完的派門
00:16:12
像佛家來說現在 在台灣就有分十三宗
00:16:19
像一貫道來說有十八支派
00:16:25
每一支派的意見都不同
00:16:30
要說誰對誰錯 不可能的事情
00:16:34
因為個人的理念不同 見解不同
00:16:38
所以我就說 道最好不要爭論
00:16:43
道德經好在哪裡
00:16:44
最後一句
00:16:47
這本經的最後一句
00:16:51
說什麼
00:16:52
天之道
00:16:53
利而不害
00:16:54
聖人之道
00:16:55
為而不爭
00:16:57
這來做結論
00:17:00
天的道理對人有利益
00:17:03
絕對對人沒有損害
00:17:07
聖人的道理雖然為 就是等於有所為
00:17:13
我們來討論說話討論
00:17:17
但是不能爭論
00:17:19
為而不爭
00:17:23
好比惠能六祖說的呀
00:17:26
我說的話你若要相信
00:17:29
可以互相說 我們來討論互相砌磋
00:17:32
你若不能接受
00:17:33
合掌恭敬對對對你對你對
00:17:37
這樣就好了
00:17:38
最好的道理就是這樣
00:17:42
所以呢
00:17:43
這個達摩血脈論裡面說 你真的要見佛
00:17:48
要見佛一定要看出本性
00:17:54
本性就是佛啊
00:17:55
你若沒見性
00:17:57
真正你今天行菩薩道
00:17:59
像未來你要做佛
00:18:02
你根本唸佛誦經 持齋持戒都沒有用啊
00:18:07
但是你若對於 這些後天的說法
00:18:10
你說啊你很厲害你會唸經
00:18:12
啊你很誠心你會唸佛
00:18:15
最好還是這樣
00:18:17
所以你要注意這一點
00:18:19
所以不能夠這樣 一昧跟人家斷定說
00:18:23
這句話對這句話不對 不能這樣子的
00:18:27
註解第四 道教大辭典這樣說
00:18:31
抱樸 守其本真
00:18:35
不縈於物欲也
00:18:37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00:18:43
道教大辭典說 抱樸是什麼
00:18:46
就是守我們的本真
00:18:48
本真就是 守住我們人的本性
00:18:52
不縈 不縈就是不被它纏住了
00:18:57
不要被什麼纏住
00:18:58
這個物欲
00:19:00
你不要被這個物欲纏住
00:19:03
你才有辦法守住你的本性
00:19:06
所以才來引老子道德經說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這句話
00:19:13
我們現在解釋是第一句
00:19:16
現在下一句 接下去就是說這一句
00:19:21
註解第五辭海這樣說
00:19:24
成熟 謂事之圓滿
00:19:29
可收效果者
00:19:31
成熟就是事情已經圓滿了
00:19:34
可以收效果了
00:19:36
若以種田來說
00:19:39
已經稻子成熟了 可以割稻子了
00:19:41
這樣說較快
00:19:45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9:48
素就是素心
00:19:53
就是等於我們人說的自性
00:19:57
見素等於就是 佛家所說見性
00:20:03
樸和素 字不一樣意義一樣
00:20:09
抱樸就是抱住我們的自性
00:20:13
讓這個自性 不要被物欲所動
00:20:19
見素是證果之前導
00:20:22
就是要證果之前的導引
00:20:27
抱樸就是證果的成熟
00:20:31
就已經可以收成了
00:20:35
修道這兩項 就是見素和抱樸
00:20:40
不可以分開的
00:20:43
好比像佛家說的明心見性
00:20:48
不可以分開的這個一樣
00:20:51
所以才說見素抱樸這句話
00:20:56
我們現在來翻十九頁
00:20:59
第十九章
00:21:02
我們剩最後一句
00:21:05
這最後一句
00:21:07
少私寡欲
00:21:13
怎麼樣叫做少私寡欲
00:21:16
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1:21
人不能無私
00:21:26
何故
00:21:28
修功得功
00:21:31
修果得果
00:21:34
皆歸私而不歸公
00:21:39
此正取也
00:21:43
又在俗所得本分之利
00:21:48
皆歸私有
00:21:51
此亦正取也
00:21:56
若在道貪其功
00:22:02
在俗貪其利
00:22:06
此邪取也
00:22:11
故不言無私而談少私也
00:22:16
天下無無欲之人
00:22:22
天欲不可無
00:22:24
人欲不可有
00:22:26
天欲者正欲也
00:22:30
人欲者亦言貪欲
00:22:34
即邪欲也
00:22:37
故不言無欲而言寡欲也
00:22:42
私欲之中
00:22:46
亦有應取與不應取
00:22:50
可欲與不可欲
00:22:54
故曰少私寡欲也
00:23:00
現在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3:05
說我們人不能無私的
00:23:12
是什麼原因
00:23:15
一個人你若修功德
00:23:19
你就得到功德
00:23:23
你若修道果就得到道果
00:23:28
這都歸於你私人 不歸於公的
00:23:37
這是正當得來的
00:23:42
又在俗
00:23:46
你若所得的本分的利
00:23:50
怎樣叫做本分的利
00:23:53
我們做工作領的月薪
00:23:57
加班費 出差費 獎勵金 賞金
00:24:03
這都是本分啊
00:24:05
我們本來應當得的利
00:24:09
這都歸於你的私有
00:24:13
這是正當拿來的
00:24:18
假使你若在道貪這個功
00:24:26
在俗貪你這個利
00:24:30
這就不是正當得來的
00:24:36
怎樣說在道貪這個功
00:24:39
很多人也有人 修行貪功的人很多
00:24:45
這個下午 我在天元宮也說過了
00:24:49
天元宮 在金剛經裡面也說過了
00:24:54
比如說我要印一些善書
00:24:59
現在這是用一種比喻的
00:25:02
我要印一些善書
00:25:04
現在別人知道了
00:25:07
你要印善書 就讓我幫忙出一點
00:25:09
不行的我要自己做的
00:25:12
我怎麼可以讓你做這樣說
00:25:14
不要啦一起做啦
00:25:16
他偏偏不要只想自己做
00:25:19
這就是貪功啊
00:25:22
善事是順其自然
00:25:27
真正別人若要做 大家一起做
00:25:32
你讓給別人做 也是一種美德啊
00:25:38
假使他想跟你參加要做
00:25:41
你不讓他做
00:25:43
不讓他做他那些錢 就拿去喝酒啦
00:25:47
拿去做其他的用途
00:25:50
你就失去 讓他行功立德的機會
00:25:55
這就是我們人也不能貪功
00:25:59
所以人家若要做 我們讓給別人做
00:26:02
假使都沒有人要做 我們自己做
00:26:06
對不對
00:26:08
所以在道呢有的人貪功
00:26:13
這是舉一個例子而已 其他還很多啦
00:26:18
若在俗呢 在俗就貪這個利益
00:26:22
這都是不正當得來的
00:26:27
所以祂就不愛講無私
00:26:33
才說是少私
00:26:35
少私就是正當的私
00:26:39
若不正當的私祂不要
00:26:44
天下沒有一個無欲的人
00:26:50
假使若是一個人無欲 就變成木頭人了
00:26:57
天欲不可以沒有的
00:27:01
人欲不可以有的
00:27:06
怎樣叫做天欲
00:27:08
天欲就是正當的欲
00:27:13
若是人欲另一名叫做貪欲
00:27:17
就是不正當的欲
00:27:21
所以祂就不愛說無欲 才說叫做寡欲
00:27:28
這個私和欲的裡面
00:27:33
有這個應該拿來 和不應該拿來的
00:27:39
應該的欲和不應該的欲
00:27:43
所以老子才說少私寡欲
00:27:49
這個道理在這裡
00:27:53
十九章就是到這裡結束
00:27:56
現在看第二十章
00:28:00
絕學無憂
00:28:06
一個人你若達到絕學
00:28:10
心就沒有憂慮了
00:28:14
怎樣叫做絕學無憂
00:28:17
短短四字 內容就非常深了
00:28:23
老子直解這段文
00:28:29
絕學
00:28:31
人莫能及之至學也
00:28:35
即根絕後天 一切相對之學也
00:28:40
先天無相
00:28:43
是絕對之學
00:28:45
後天有相
00:28:47
故曰相對之學
00:28:49
如能達到絕對無相之學
00:28:53
道全德備
00:28:56
淡然寡欲
00:28:59
自然無憂
00:29:01
金剛經云
00:29:02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00:29:06
法寶壇經載
00:29:08
方辯善塑
00:29:10
六祖曰
00:29:12
不解佛性
00:29:13
景德傳燈錄載
00:29:16
丹霞禪師焚佛破相
00:29:20
此皆絕學之表現也
00:29:22
這裡面本來有六個註解
00:29:26
但是前三個註解先做說明
00:29:30
註解第一
00:29:32
辭海這樣說
00:29:33
絕學
00:29:35
一 言修己之道
00:29:38
不可拘俗學也
00:29:42
二 造詣獨至之學也
00:29:46
我們現在辭海說
00:29:49
絕學是什麼
00:29:51
第一就是說 我們修行修自己的道
00:29:58
修自己的道等於就像
00:30:02
修我們自性的道
00:30:04
不能跟俗學走
00:30:08
這個叫做絕學
00:30:10
第二就是我們 修行達到最高的境界
00:30:14
這個叫做絕學
00:30:16
註解第二
00:30:18
辭海這樣說
00:30:20
事物有對待關係者
00:30:24
曰相對
00:30:25
他說我們做事情
00:30:28
有對待關係
00:30:32
比如說有前有後
00:30:34
有上有下
00:30:35
有對待關係
00:30:37
這個叫做相對
00:30:39
註解第三
00:30:40
辭海這樣說
00:30:42
獨一無二曰絕
00:30:45
祇有此方面而無他方面者
00:30:48
曰絕對
00:30:50
註解第三辭海這樣說
00:30:54
說獨一無二叫做絕
00:30:57
只有一邊沒有其他方面
00:31:03
這個叫做絕對
00:31:05
好像沒有東西可以比較
00:31:08
這個就是叫做絕對
00:31:10
所以現在我們對本文 來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00:31:18
老子直解這樣說
00:31:20
說絕學
00:31:24
是我們人做事情 沒一個人跟得上我們
00:31:31
最高的學問
00:31:34
就是要根絕後天 一切相對的學問
00:31:40
我們先天本來是無相
00:31:44
這就是絕對的學問
00:31:47
後天是有相
00:31:50
所以才叫做相對之學
00:31:54
假使你若有辦法 達到絕對無相的學
00:31:58
這個道可以全
00:32:01
德有辦法齊備
00:32:04
淡然寡欲
00:32:07
對沒必要的貪欲
00:32:10
我們的心都不會動
00:32:12
安守本分
00:32:15
這樣自然就 沒有憂沒有煩惱
00:32:19
所以金剛經裡面才說
00:32:22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00:32:25
這等下另外做註解
00:32:28
法寶壇經記載
00:32:31
這個方辯很會善塑
00:32:34
六祖跟他說不解佛性
00:32:37
這等下我們 再完全單獨說明
00:32:40
在景德傳燈錄的記載
00:32:43
說丹霞禪師焚佛像來破相
00:32:49
這等下也再來註解
00:32:52
這都是絕學的表現
00:32:55
現在我們先來解釋說
00:32:58
金剛經所說的
00:33:00
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
00:33:03
這句話
00:33:05
須菩提
00:33:06
於意云何
00:33:08
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00:33:12
不也世尊
00:33:14
如來不應
00:33:16
以具足色身見
00:33:18
何以故
00:33:19
如來說具足色身
00:33:22
即非具足色身
00:33:26
金剛經離相分 第二十篇這樣說
00:33:31
須菩提是 釋迦佛祖的大弟子
00:33:35
釋迦對須菩提說 祢的想法怎麼樣
00:33:41
我們佛可以具足 色身來看祂的莊嚴嗎
00:33:52
須菩提回應祂沒辦法
00:33:55
師父
00:33:58
我們這個佛不應該 用色身來看祂的莊嚴
00:34:05
這是什麼原因
00:34:09
因為表面的莊嚴 並不是真正的莊嚴
00:34:15
我們人的莊嚴 是要看我們的心
00:34:18
不是看表面
00:34:20
你看像濟公活佛
00:34:22
雖然看起來 瘋瘋癲癲沒莊嚴
00:34:26
實際上任何人 都沒辦法跟他比莊嚴
00:34:32
所以一個人的 莊嚴是要看內心
00:34:36
當然我們的外觀莊嚴 內心莊嚴這是第一好
00:34:42
但是你只有外觀的莊嚴
00:34:45
內心若沒有莊嚴
00:34:47
這個修行也沒有用
00:34:49
不過現在的修行人
00:34:51
大多數都是修外觀的莊嚴
00:34:55
註解第五
00:34:57
六祖法寶壇經這樣說
00:35:00
有一增來禮拜
00:35:03
云
00:35:04
方辨是西蜀人
00:35:06
方辨遠來
00:35:08
願見我師傳來衣鉢
00:35:12
師乃出示
00:35:14
次問
00:35:15
上人功何事業
00:35:18
曰善塑
00:35:20
師正色曰
00:35:22
汝試塑看
00:35:25
辨罔措
00:35:27
過數曰
00:35:29
塑就真相
00:35:30
可高七寸
00:35:32
曲盡其妙
00:35:34
師笑曰
00:35:36
汝只解塑性
00:35:38
不解佛性
00:35:40
師舒手摩方辨頂
00:35:43
曰 永為人天福報
00:35:47
現在這個註解第五
00:35:49
六祖法寶壇經這樣說
00:35:52
有一位和尚 來禮拜惠能六祖
00:35:59
他就說
00:36:01
說方辨是西蜀的人
00:36:04
我方辨很遠的地方來
00:36:08
目的是要來看 師傅所傳的衣鉢
00:36:15
六祖才拿衣鉢給他看
00:36:19
接下來才問他
00:36:21
說先生
00:36:23
你到底學什麼樣的法門
00:36:29
我們修行人的事業
00:36:31
就是道理
00:36:33
但是他現在聽錯了
00:36:36
他將事業當作做什麼工作
00:36:41
所以方辨回應說
00:36:46
我是全部在刻佛像
00:36:48
六祖祂很嚴肅這樣跟他說
00:36:55
說不然這樣
00:36:57
你雕刻一尊佛像我看看
00:37:00
方辨愣了一下
00:37:03
經過好幾天
00:37:05
他就雕刻一尊的佛祖
00:37:09
差不多有七寸高
00:37:11
雕刻的很好看
00:37:14
六祖就笑了
00:37:17
說你只有瞭解雕刻的性
00:37:21
你完全不瞭解佛性
00:37:24
六祖才伸手對 方辨的頭頂摸一摸
00:37:30
若現在說就像灌頂
00:37:33
祂說你永遠 就是受人天福報
00:37:36
你沒辦法了脫生死
00:37:38
因為你都要這個外觀
00:37:41
你看到外觀的莊嚴
00:37:44
而且你來道場 不是要來追求道理
00:37:49
是要來看衣鉢
00:37:51
你只有要色相 要這個外觀而已
00:37:54
所以無論是金剛經所說的
00:37:58
六祖壇經所說的
00:38:00
一個人修行 不能只有重視外觀
00:38:06
一個人的修行 是要內心拿出來做
00:38:10
所以我們王善人才說
00:38:14
道不是用嘴說的
00:38:16
道是要行
00:38:19
一個人行是你內心拿出來
00:38:22
不是只有用表面 來去講道理而已
00:38:26
所以現在這個註解第六
00:38:30
我們說丹霞 來燒佛像的問題
00:38:37
來看景德傳燈錄這樣說
00:38:40
於慧林寺遇天大寒
00:38:45
丹霞禪師取木佛焚之
00:38:50
人或譏之
00:38:52
師曰
00:38:53
吾燒取舍利
00:38:55
人曰
00:38:57
木頭何有
00:38:59
師曰
00:39:00
若爾者
00:39:01
何責我乎
00:39:04
景德傳燈錄說
00:39:06
在慧林寺遇到一天很寒冷
00:39:11
丹霞禪師拿木頭 雕刻的佛祖來燒
00:39:20
就像說
00:39:22
天冷拿木頭 雕刻的佛祖劈來暖手
00:39:29
一些人就不開心
00:39:32
說祢為什麼將佛祖拿去燒
00:39:38
丹霞禪師就說
00:39:40
說我在燒舍利
00:39:43
將它燒一燒看有沒有舍利
00:39:46
一些人說木頭 怎麼會有舍利
00:39:50
丹霞禪師說
00:39:53
假使木頭沒有舍利
00:39:57
那你責備我做什麼
00:39:59
這句話就是跟 剛才金剛經內所說的
00:40:06
說不能用色相來見其內
00:40:14
所以丹霞禪師的 目的是要教什麼
00:40:19
教一些出家人
00:40:22
就像吃飽跪拜
00:40:25
想說佛祖弄大尊一點
00:40:28
廟蓋大間一點
00:40:29
沒有要修行
00:40:31
所以目的是要 教導這些出家人
00:40:35
說你修我們的 內性比較重要
00:40:37
不能重外相
00:40:40
所以呢世間人
00:40:42
大多數的人都不瞭解絕學
00:40:47
絕學是修我們的本性
00:40:50
不是相對的道理
00:40:52
不過當今的修行人
00:40:54
大多數都修外表
00:40:56
他並沒有要修內心的絕學
00:41:00
七十三頁二十章
00:41:03
絕學無憂
00:41:07
唯之與阿
00:41:09
相去幾何
00:41:13
我們一個人 若是恭敬的應聲
00:41:17
人若是叫我們
00:41:20
就是叫做唯
00:41:22
假使若不甘願應聲叫做阿
00:41:26
對於這兩句話
00:41:28
差別有多少
00:41:30
這個是這樣解釋
00:41:32
現在我們來看 老子直解的說明
00:41:38
唯 音委
00:41:42
恭敬之應聲
00:41:46
阿 怠慢之應聲
00:41:51
唯啊同為應聲
00:41:55
凡夫聞之
00:41:58
樂唯而苦阿
00:42:02
聖者絕學耳順
00:42:07
唯阿應對之間
00:42:10
無住於心
00:42:12
此凡聖聞聲感受不同處耳
00:42:20
故曰
00:42:21
唯之與阿
00:42:23
相去幾何
00:42:26
這裡面兩個註解先做說明
00:42:30
註解第一
00:42:31
彙音寶鑑
00:42:34
唯 音委 諾也
00:42:40
彙音寶鑑是 我們台語的十五音
00:42:47
因為我們國語的音 有時候跟台語不太相同
00:42:52
我們台語有八音
00:42:55
國語才四音而已
00:42:59
所以呢
00:43:00
彙音寶鑑就是 我們台語發音的辭典
00:43:07
他說這字一般是讀作唯
00:43:11
但是現在不是
00:43:13
現在音讀作委
00:43:16
委是什麼
00:43:17
就是好像答應的聲音
00:43:20
康熙字典說
00:43:22
唯 音偉 諾也
00:43:26
現在康熙字典這字讀作偉
00:43:29
這字唯這字偉這字委
00:43:31
這都同音的就對了
00:43:33
就是承諾的聲音
00:43:37
辭海說
00:43:38
唯 諾也
00:43:41
那麼的諾是什麼
00:43:42
辭海說
00:43:43
諾 應辭
00:43:46
諾就是應聲的言辭
00:43:49
辭彙說
00:43:51
諾 答應聲
00:43:54
諾就是應答的聲音
00:43:58
註解第二
00:43:59
辭海這樣說
00:44:01
阿 慢應聲
00:44:04
阿就是一種怠慢的應答聲
00:44:07
就像說口氣不開心的聲音
00:44:12
現在老子直解這樣說
00:44:16
祂說這個唯
00:44:18
音讀作委
00:44:19
是恭敬的應聲
00:44:23
但是現在的人
00:44:25
沒人回應唯
00:44:27
因為時代不同了
00:44:30
因為老子周朝的時候
00:44:33
當時的應聲就是這樣
00:44:36
等於現在說
00:44:38
這個唯跟現代話說
00:44:40
某人啊
00:44:41
有
00:44:42
這樣相同
00:44:43
說我有啦我在這這樣
00:44:46
某人啊 有
00:44:47
這樣一樣
00:44:48
這個唯就是等於這樣
00:44:51
若阿呢
00:44:52
是一種怠慢的應聲
00:44:55
就像某人啊
00:44:57
阿
00:44:58
這樣一樣
00:45:00
裝一個口氣的聲音
00:45:01
不情願回應就對了
00:45:03
這個阿的意思是這樣
00:45:05
某人
00:45:06
阿 這樣
00:45:07
好像不情願回應這樣
00:45:10
但是這個唯跟阿
00:45:12
同樣都是應聲
00:45:15
若凡夫的人聽到
00:45:18
會覺得怎麼樣
00:45:20
凡夫的人若聽到
00:45:22
這個現在讀作樂
00:45:24
樂就是喜愛
00:45:27
你若讀作樂就變快樂了
00:45:30
讀作樂就變音樂
00:45:32
現在樂
00:45:33
樂就是喜愛
00:45:35
都愛聽唯這個聲音
00:45:38
人若叫你
00:45:39
某人啊
00:45:39
有
00:45:40
聽到精神很好
00:45:43
苦阿就是說討厭阿這個音
00:45:47
比如說某人啊 阿
00:45:49
聽到就很討厭
00:45:51
但是若聖人就不是了
00:45:54
聖人已經達到絕學
00:45:57
絕學我們第一句就說完了
00:46:00
就已經達到無住的心了
00:46:02
祂的耳朵 無論好壞話都會順
00:46:07
不會覺得刺耳
00:46:10
祂的耳朵聽到都會順
00:46:12
所以無論你應唯
00:46:15
無論應阿
00:46:17
這個應對之間
00:46:19
都不會放在心裡
00:46:22
不管你是應聲好
00:46:24
不管你是應聲不好
00:46:27
祂全都會接納
00:46:30
這就是凡夫跟聖人
00:46:33
聽聲感受不同的地方
00:46:37
所以才說一句
00:46:40
唯之與阿
00:46:41
相去幾何
00:46:44
你好聽的應聲 跟不好聽的應聲
00:46:47
差別有多少
00:46:50
因為凡夫的人是差很多
00:46:53
你情願應聲聽了很舒服
00:46:57
你若不情願的
00:46:59
若壞脾氣就罵人
00:47:01
對不對
00:47:02
若聖人不是
00:47:03
聖人已經達到無住了
00:47:06
你向我應好聽
00:47:07
我也是這樣
00:47:08
向我應不好聽
00:47:09
我也這樣
00:47:10
祂就不會放在心底
00:47:13
現在接下來看下文
00:47:16
善之與惡
00:47:19
相去若何
00:47:22
祂說這個善跟這個惡
00:47:26
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
00:47:32
到底善跟惡
00:47:33
你覺得有什麼差別
00:47:36
我們現在再來看 老子直解這個說明
道德經(舊版)
46/129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金剛經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10912001158
ac8d0920-e3f3-4831-86c1-f5305b35f1e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