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03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03
4518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1年10月14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6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
00:02:40
而不聞道乃見老聃
00:02:46
孔子見老聃歸
00:02:49
三日不談
00:02:52
弟子問曰
00:02:54
夫子見老聃
00:02:57
亦將何規哉
00:03:01
孔子曰
00:03:03
吾乃今於是乎見龍
00:03:07
龍合而成體
00:03:10
散而成章
00:03:12
乘雲氣而養乎陰陽
00:03:16
予張口而不能嗋
00:03:20
予又何規老聃哉
00:03:26
現在注意這個字
00:03:27
這字不能讀作有
00:03:29
要讀作有
00:03:31
跟這字又的意思一樣
00:03:35
說孔子年紀到五十一歲
00:03:42
五十又一歲就是五十一歲
00:03:45
不聞道
00:03:47
這字不能讀作聞
00:03:48
要讀作聞
00:03:50
不聞道等於是 佛教說的見性
00:03:55
所以不知道的人會說
00:03:57
孔子到五十一歲
00:03:58
還沒聽過道
00:04:00
這樣就糟了
00:04:01
你想孔子 三十幾歲就在傳道了
00:04:04
怎麼會說沒聽過道
00:04:06
所以論語裡面一句話說
00:04:09
朝聞道夕死可
00:04:11
你若解釋錯誤說
00:04:13
早上聽到道理
00:04:15
晚上死沒關係
00:04:16
這樣就糟了
00:04:17
對不對
00:04:18
這樣大家道理聽完
00:04:19
回家就可以死了
00:04:20
不是這樣
00:04:21
說我早上如果達道
00:04:24
這字聞
00:04:25
你去翻辭典裡就有解釋
00:04:28
聞可以解釋成達
00:04:30
達就是達道
00:04:32
達道就是佛教說的達彼岸
00:04:35
達彼岸等於就是見性
00:04:38
孔子五十一歲還沒見性
00:04:45
就這樣去見老子
00:04:48
略記是什麼
00:04:50
有的文章像是史記種種
00:04:54
就是說有一樣的文章
00:04:56
有一樣的文章 再寫就重複了
00:04:59
所以我把它省略
00:05:02
孔子去見老子回來之後
00:05:08
三日不說話
00:05:11
人都靜靜靜不說話
00:05:15
祂那些徒弟就來問孔子
00:05:18
說老師祢去見老子
00:05:22
祢怎麼這麼安靜
00:05:25
到底祢有什麼要校正老子
00:05:34
這個規
00:05:36
辭海這樣說
00:05:37
以法正人亦曰規
00:05:39
規就是說話說錯了
00:05:42
說錯了來校正
00:05:44
這叫做規
00:05:46
說老子說的話 祢有辦法來抓包嗎
00:05:49
有矛盾的地方要校正嗎
00:05:52
孔子回答什麼
00:05:55
說我今天才去看到龍
00:06:00
龍如果合起來 就成了牠的本體
00:06:07
龍一散開
00:06:11
就變成一篇文章
00:06:14
牠來乘雲氣
00:06:18
這字讀作養
00:06:21
不能讀作養
00:06:24
你看莊子注解說
00:06:27
養翔古通
00:06:29
這字養和這字翔以前相通
00:06:32
這個養就像是鳥在盤旋
00:06:36
這樣就叫做養
00:06:39
說乘雲氣在天上飛
00:06:45
在陰陽之間
00:06:48
予就是我
00:06:51
我嘴張開就無法合上
00:06:54
嗋就是合
00:06:56
辭海有解釋
00:06:57
嗋合也
00:06:59
我有什麼地方 可以校正祂呢
00:07:03
就是說我聽到老子的話
00:07:06
就好像看到那條龍
00:07:08
啊
00:07:09
嘴張開就無法合上
00:07:12
可以說是感到很稀奇
00:07:15
莊子這本書
00:07:17
一般的人比較少去看
00:07:20
除非有在研究道家的人
00:07:23
若是儒家稱為孔孟
00:07:29
孔子的學說
00:07:30
後來孟子去發揚
00:07:32
才稱為孔孟之道
00:07:35
若是道家稱為老莊之說
00:07:39
老就是老子
00:07:42
莊就是莊子
00:07:44
因為老子的學說 就是莊子發揚的
00:07:49
所以老子就稱為道德經
00:07:53
莊子稱為南華經
00:07:56
莊子可以說是 道家最高的經典
00:08:01
這是莊子裡面所說的
00:08:07
那麼依照以上的考證
00:08:11
現在考證
00:08:12
從這兩期以來的考證
00:08:16
我們現在就知道
00:08:18
老子是一個當代的奇人
00:08:23
現在各教的經典很多
00:08:28
但是所有的經典
00:08:31
都不是教祖著的
00:08:34
全部都是祂的徒弟著作的
00:08:40
比如說佛教的佛經
00:08:43
基督教的聖經
00:08:46
回教的古蘭經
00:08:48
到孔子的論語
00:08:51
全部都是 後來的弟子編輯的
00:08:56
單單只有 道德經是老子親手寫的
00:09:02
你們若不相信
00:09:04
每一本佛經你都翻出來看
00:09:07
作者都不是釋迦著的
00:09:11
都是祂的徒弟收集出來的
00:09:14
論語也是一樣
00:09:15
常說子曰子曰
00:09:17
就是祂那些徒弟表達
00:09:19
子就是表達老師
00:09:20
說老師說的老師說的
00:09:24
你想基督教的聖經
00:09:26
也都是祂的弟子著的
00:09:28
回教的可蘭經
00:09:30
也都是祂的弟子著的
00:09:32
單單道德經 是老子親手著的
00:09:38
但是我說
00:09:40
這都是有根據的
00:09:43
有的在講道理 都說沒有根據的話
00:09:46
沒有根據就變成妄言
00:09:49
現在我們看 史記老子傳這段
00:09:54
老子修道德
00:10:00
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00:10:06
居周久之
00:10:10
見周之衰
00:10:12
迺遂去
00:10:15
至關
00:10:17
關令尹喜曰
00:10:20
子將隱矣
00:10:23
彊為我著書
00:10:26
於是老子迺著書上下篇
00:10:31
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
00:10:35
莫知其所終
00:10:40
現在對於這篇 我們來作詳細的說明
00:10:47
它說老子這個人
00:10:50
是來修道德
00:10:54
若是祂的學說是以自隱
00:11:00
自隱
00:11:03
有的不懂的人
00:11:05
自隱就是說成 去深山隱居的隱
00:11:08
這個隱
00:11:09
自隱無名
00:11:11
就是把名隱藏
00:11:13
把名看破
00:11:16
它不會張揚
00:11:17
為什麼不會張揚
00:11:19
自隱無名就是把名隱去
00:11:24
住在周久了
00:11:27
看到周朝已經衰微
00:11:31
就這樣離開周
00:11:34
這字是古字
00:11:37
後來現在要寫這字
00:11:39
乃
00:11:42
就這樣離開周
00:11:47
來到關
00:11:49
現在這個關是指函谷關
00:11:53
關令
00:11:55
關令就是在守關的主管
00:11:58
名字叫做尹喜
00:12:02
他這樣說
00:12:04
說祢
00:12:06
子等於就是老師
00:12:07
說祢今天要隱
00:12:11
勉強
00:12:13
這字彊就是勉強
00:12:15
為我來著一本書
00:12:18
之後老子才來著一本書
00:12:24
有上下篇
00:12:25
來說道德的意思
00:12:29
總共有五千多言
00:12:32
就是五千多字
00:12:34
就這樣離開了
00:12:36
最後去哪裡不知道
00:12:39
所以我們現在 怎麼會稱為道德經
00:12:42
因為它有上下篇
00:12:44
上篇的第一句說
00:12:47
道可道非常道
00:12:49
所以才將道 來做為經的名字
00:12:53
道德經是後來的人稱呼的
00:12:57
下篇的第一句
00:13:01
說上德不德
00:13:03
所以才將德拿來當經句
00:13:07
才稱為道德經
00:13:08
那個原因在這裡
00:13:10
現在我們另外來看
00:13:12
史記集解裡面說
00:13:15
關令尹喜者
00:13:20
周大夫也
00:13:23
善內學星宿
00:13:26
服精華
00:13:29
隱德行仁
00:13:31
時人莫知
00:13:33
老子西游
00:13:36
喜先見其氣
00:13:39
知真人當過
00:13:42
果得老子
00:13:44
老子亦知其奇
00:13:47
為著書
00:13:49
與老子俱之流沙之西
00:13:53
莫知其所終
00:13:58
它說關令尹喜
00:14:05
就是周朝的大夫
00:14:08
他對於星宿學
00:14:11
就是天文學
00:14:13
對天文學很有研究
00:14:17
所以他有辦法觀星望斗
00:14:20
看星宿的移動
00:14:23
就知道天下的事
00:14:26
但是他人很好
00:14:29
做善事不要人知道
00:14:32
叫做隱德行仁
00:14:34
當時的人
00:14:35
他雖然道德做很多
00:14:38
但是沒有人知道
00:14:40
老子要西遊
00:14:43
就是說要往西而行
00:14:48
尹喜他就先
00:14:53
觀星望斗就知道
00:14:55
有真人要經過函谷關
00:14:59
之後真的遇到老子
00:15:03
老子也知道尹喜是位奇人
00:15:08
所以才為他寫這本道德經
00:15:11
之後兩個人一起
00:15:16
俱就是兩人一起
00:15:18
他就辭官
00:15:19
經過流沙
00:15:22
流沙現在說沙漠
00:15:24
因為沙像水一樣流
00:15:27
風一吹沙就會流
00:15:29
所以流沙 等於現在說的沙漠
00:15:33
經過沙漠往西而去
00:15:35
最後去哪裡不知道
00:15:40
所以我們一般的書
00:15:43
大多數都不知道
00:15:45
老子到底去哪裡
00:15:48
但是我們現在還要考證什麼
00:15:50
考證老子到底去哪裡
00:15:53
因為一個人最後行蹤不明
00:15:56
對不對
00:15:57
就好像失蹤了
00:16:00
所以我就是用盡苦心
00:16:03
有很多社會不瞭解的
00:16:05
我慢慢去考證出來
00:16:07
我們上期談到老子的身世
00:16:14
說到老子離開周
00:16:21
要出函谷關
00:16:24
所以在函谷關 遇到關令尹喜這段
00:16:35
所以我們現在先來瞭解
00:16:38
老子出函谷關之後
00:16:41
然後去了哪裡
00:16:44
我們下午 另外再來看關令傳
00:16:50
老子度關
00:16:53
關令尹喜先敕門吏曰
00:16:59
若有老翁從東來
00:17:03
乘青牛薄板車者
00:17:08
勿聽過關
00:17:11
其日
00:17:12
果見老翁乘青牛求度關
00:17:18
門吏入白
00:17:21
尹喜曰
00:17:23
諾 道今來矣
00:17:26
我見聖人矣
00:17:29
即帶印綬出迎
00:17:32
設弟子之禮
00:17:37
它說老子要過關
00:17:42
這個度關
00:17:43
這個度
00:17:45
並不是現在說要度誰的度
00:17:48
這個度就是要過度
00:17:50
就是要從這條路過去
00:17:53
這樣叫做度
00:17:54
老子要度過關卡
00:17:59
關令
00:18:01
關令等於就是 這個關的一種主管
00:18:10
這位關令叫做尹喜
00:18:14
他之前 就有命令顧城門的人
00:18:21
說假使有一位老人家
00:18:25
從東邊來
00:18:28
坐一隻青牛的薄板車
00:18:35
牛車是很簡陋的車
00:18:38
不是豪華的車
00:18:40
那隻牛是青牛
00:18:42
有一隻青牛的薄板車
00:18:46
你不要聽祂的話讓祂過關
00:18:52
以前若是要過關卡
00:18:54
就像是現在要去山地
00:18:58
要有入山證一樣
00:19:00
要有一個許可
00:19:04
要報備才可以過關
00:19:08
所以你不要讓他過關
00:19:13
到那一天
00:19:15
果然就看到一位老人家
00:19:18
坐一台青牛車
00:19:23
要來求過關卡
00:19:28
顧城門的人就進去報告
00:19:31
這個白
00:19:33
白就是報告
00:19:34
進去裡面報告關令
00:19:38
尹喜才說
00:19:41
說唉呀
00:19:43
大道今天來了
00:19:46
我今天見到聖人了
00:19:49
就這樣帶著印綬
00:19:52
何謂印綬
00:19:54
以前當官不離印
00:19:58
印綬就是他的
00:20:02
要是現在說起來
00:20:03
縣長有縣長的印章
00:20:05
有一個縣長的證明一樣
00:20:07
就是說是關令的證明
00:20:12
說我就是關令子
00:20:15
印綬拿出來
00:20:18
就來迎接
00:20:20
迎接老子
00:20:23
才來設弟子之禮
00:20:25
就像是拜祂為師的禮數
00:20:29
你今天是我的老師啦
00:20:32
那麼現在一般道家的人
00:20:36
常說老子坐獨角青牛
00:20:40
青牛是什麼樣的牛
00:20:44
依照述異記裡說
00:20:47
千年木精為青牛
00:20:52
說幾千年的樹精
00:20:56
叫做青牛
00:20:58
對於青牛的問題
00:21:02
我們現在另外來看
00:21:04
錄異傳裡面這句話
00:21:08
秦文公二十七年
00:21:12
雍南山有大梓樹
00:21:17
文公伐之
00:21:21
輒有大風雨
00:21:24
樹生合不斷
00:21:27
時有一人病
00:21:30
夜住山中
00:21:32
聞有鬼語樹神曰
00:21:37
秦若使人
00:21:41
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
00:21:46
汝得不困耶
00:21:50
樹神無言
00:21:53
明日 病人語聞
00:21:58
公如其言伐樹
00:22:02
斷 中有一青牛出
00:22:06
走入豐水
00:22:08
是大梓牛神也
00:22:13
現在我們 這篇要怎麼解釋呢
00:22:20
錄異傳這本書我是沒有
00:22:28
但我這篇文在哪裡抄的
00:22:31
是在史記秦本紀
00:22:36
第五篇裡面所引進寫的
00:22:43
所以等於有錄異傳這本書
00:22:47
但是我現在還在找這本書
00:22:50
但是現在這篇文
00:22:53
不是我本人 從錄異傳裡抄的
00:22:56
是在史記秦本紀
00:22:59
第五篇 裡面的附記裡抄出來的
00:23:02
這要向你聲明
00:23:04
不然你要找我拿這本書看
00:23:06
我沒有
00:23:07
若是我抄在黑板上的書
00:23:09
你要找我討 我都可以給你看
00:23:11
我都有根據的
00:23:12
我不說任何 一句沒根據的話
00:23:15
現在這本書 是在史記裡抄出來的
00:23:19
才跟你們這樣說
00:23:20
你若要借史記
00:23:22
我可以借你看
00:23:25
秦文公二十七年
00:23:28
若算西曆
00:23:29
是公元前739年
00:23:34
現在這個秦
00:23:36
是秦始皇的祖先
00:23:39
並不是秦始皇之後
00:23:42
在這時老子還沒出生
00:23:46
甚至孔子也還沒出生
00:23:49
因為公元前739年
00:23:53
老子孔子才 公元前五百多年而已
00:23:57
還差很久
00:23:59
在秦文公二十七年
00:24:03
在雍南山有一棵大梓樹
00:24:10
什麼是大梓樹
00:24:12
我們來看辭海的說明
00:24:16
古以梓為木王
00:24:19
故以代表百木
00:24:22
在辭海裡說
00:24:23
以前梓是樹王
00:24:27
所以可以代表一切的樹
00:24:30
百木就是各種樹
00:24:33
在埤雅這本書這樣說
00:24:36
梓為百木長
00:24:39
故呼為木王
00:24:41
梓是全部樹木的首長
00:24:45
所以稱為木王
00:24:48
所以有一棵大梓樹
00:24:51
秦文公命令人去砍
00:24:55
伐就是要砍掉
00:24:58
要鋸下來用
00:25:01
不過要鋸這棵樹時
00:25:05
就會颳起狂風
00:25:07
若是有人要去砍這棵樹
00:25:09
就會颳起狂風
00:25:12
這棵樹你若用斧頭砍下去
00:25:16
就會有傷痕
00:25:18
傷口馬上又癒合
00:25:21
你砍下去就馬上癒合
00:25:24
說樹生合不斷
00:25:27
沒辦法砍就對了
00:25:29
你無論再有力的人
00:25:31
斧頭拿來砍
00:25:32
把它砍下去
00:25:33
現在就一個洞
00:25:35
斧頭拿走
00:25:36
那個洞就癒合了
00:25:37
就像黏膠又合起來
00:25:41
那時候有一位病人
00:25:45
晚上住在山上
00:25:48
聽到鬼跟樹神說話
00:25:54
說假使秦命令人被髮
00:26:02
被髮就是頭髮打散
00:26:04
頭髮打散用紅絲線
00:26:08
朱絲就是紅絲線
00:26:10
用紅絲線把樹圍住
00:26:14
再來砍你
00:26:16
這樣你有辦法抵抗嗎
00:26:19
你會不會死
00:26:22
樹神就無話可說
00:26:26
沒辦法回答後
00:26:27
隔天這位病人語聞
00:26:32
語這不能讀作語
00:26:34
語就是國語臺語英語
00:26:36
語就是說
00:26:38
聞就是聽
00:26:39
把聽到的話跟秦文公說
00:26:46
秦文公依照他的話
00:26:50
叫一個人把頭髮打散
00:26:52
用紅絲線繞樹來砍它
00:26:55
這棵樹就斷了
00:26:58
斷了之後
00:26:59
樹幹裡走出一隻青牛
00:27:02
就跑去豐水
00:27:04
豐水就是一條溪的名字
00:27:06
就跑進溪裡
00:27:09
這就是大梓的牛神
00:27:12
後來這隻牛就被老子得到
00:27:15
才說老子騎獨角青牛
00:27:18
這個原因在這裡
00:27:19
獨角青牛就可以說是樹神
00:27:23
也可以說是千年的樹精
00:27:27
這是我們根據
00:27:30
史記秦本紀 第五篇裡面的附錄
00:27:35
錄異傳裡面所寫的
00:27:41
那麼我們現在另外
00:27:45
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7:49
到底老子出函谷關之後
00:27:52
因為歷代 所有歷史都沒有記載
00:27:56
事實上老子跑去哪裡
00:27:59
卻變成
00:28:01
一般說不知所終
00:28:04
去哪裡了不知道
00:28:06
卻變成有頭無尾
00:28:08
現在來看呂純陽祖師
00:28:10
一個補充的解釋
00:28:12
周敬王三十七年
00:28:16
戊午歲
00:28:18
老子年九十八
00:28:21
眼見周政已衰
00:28:25
遂西去
00:28:28
幾至函谷關
00:28:31
是夜關令尹喜登樓四望
00:28:37
見東方有紫氣西進
00:28:41
尹喜曰
00:28:42
應有真人過關而去
00:28:47
翌日果見 老子乘青牛求度關
00:28:52
尹喜出迎
00:28:54
設弟子之禮
00:28:56
老子授以道德經
00:28:59
留傳後世
00:29:01
西度流沙
00:29:03
適之罽濱
00:29:06
後成仙而去
00:29:11
呂純陽祖師說
00:29:12
在周敬王三十七年
00:29:16
那年甲子是戊午
00:29:19
老子那時是九十八歲
00:29:28
看到周朝的政治已經衰微
00:29:33
就這樣往西邊去
00:29:37
來到函谷關
00:29:40
函谷關在哪裡
00:29:42
等一下再來說明
00:29:45
那晚關令叫做尹喜
00:29:51
登上樓上四處在觀星望斗
00:29:56
看到東方有紫氣向西邊來
00:30:04
尹喜他就知道
00:30:08
知道有真人過關
00:30:11
真人
00:30:13
若是儒家就是說聖人
00:30:15
若是在佛教就是佛
00:30:19
要來過關卡
00:30:22
隔天
00:30:25
果然看到老子 坐青牛要來求過關
00:30:31
尹喜才出來迎接
00:30:34
設弟子的禮數
00:30:36
拜祂為師
00:30:39
老子才傳授道德經
00:30:43
留在後世
00:30:46
往西邊過流沙
00:30:50
流沙上期有說明過
00:30:53
流沙就是沙漠
00:30:55
就走過沙漠
00:30:57
來到罽賓這個地方
00:31:01
然後就成仙去了
00:31:04
那麼老子最後就是來到罽賓
00:31:10
在罽賓歸天的
00:31:14
罽賓到底在哪裡
00:31:17
現在我們 來瞭解函谷關和罽賓
00:31:21
先來看辭海說明
00:31:24
剛才呂純陽祖師
00:31:25
這兩個註解
00:31:27
一個函谷關
00:31:28
一個罽賓
00:31:30
現在我們先來說明函谷關
00:31:34
辭海裡這樣說
00:31:36
函谷關
00:31:38
在今河南省
00:31:42
靈寶線西南
00:31:45
東自崤山
00:31:48
西至潼津
00:31:50
大山中裂
00:31:53
絕壁千仞
00:31:55
有路如槽
00:31:57
深險如函
00:31:59
故名
00:32:01
關城在谷中
00:32:03
秦法
00:32:04
日入則閉
00:32:06
雞鳴則開
00:32:10
對於本文來做詳細的說明
00:32:19
說函谷關
00:32:23
是在當今的河南省
00:32:27
靈寶縣的西南方
00:32:32
它的山
00:32:35
就是山脈
00:32:37
東自崤山開始
00:32:42
西至潼津之處
00:32:47
這座山之中
00:32:51
斷了一段
00:32:53
像是裂成兩半一樣
00:32:57
那中間有裂一縫
00:33:00
裂的縫絕壁千仞
00:33:06
以前八尺一仞
00:33:10
八尺一仞來說
00:33:13
千仞就可以說是八千尺
00:33:17
若是要說當今一公尺
00:33:21
說是台尺
00:33:25
中國的尺三尺
00:33:27
一米
00:33:29
這樣說起來
00:33:30
千仞就有差不多
00:33:34
有兩公里多
00:33:36
那個距離
00:33:40
有一條路就像槽
00:33:44
何謂槽
00:33:45
槽就是說 這邊也高這邊也高
00:33:49
中間一條路
00:33:52
就是兩邊都是絕壁
00:33:55
中間一條路
00:33:57
才說是有路如槽
00:34:00
那個坑谷深險如函
00:34:05
函就是這樣看下去
00:34:08
看不到谷底
00:34:09
函就是霧霧的看不到
00:34:13
可以說是深又危險
00:34:16
所以才稱為函谷關
00:34:18
這個理在這裡
00:34:23
關城在谷中
00:34:28
若依照秦的法律
00:34:33
早上
00:34:35
太陽若要下山
00:34:39
太陽若快要下山
00:34:41
城門就要關起來
00:34:43
誰也不能出入
00:34:46
雞若啼
00:34:47
城門才有開
00:34:50
這是函谷關的解釋
00:34:53
再來罽賓
00:34:56
辭海這樣說
00:34:57
罽賓 西域國名
00:35:01
唐時稱迦濕彌羅
00:35:05
即今喀什米爾一帶地
00:35:13
它說罽賓
00:35:16
是在西域的一個國的名字
00:35:22
在唐朝時稱為迦濕彌羅
00:35:29
當今稱為喀什米爾
00:35:34
這一帶的土地
00:35:36
以前都叫做罽賓
00:35:39
另外辭海這樣說
00:35:41
喀什米爾
00:35:43
印度西北部藩州
00:35:47
漢時名迦濕彌羅
00:35:52
位喜馬拉雅山谷
00:35:56
十八世紀隸屬阿富汗
00:36:00
十九世紀滅於英
00:36:04
說喀什米爾
00:36:07
是印度西北部 一個附屬的州
00:36:12
漢朝時稱為迦濕彌羅
00:36:16
有人說 這個寫唐朝這個寫漢朝
00:36:18
是啊
00:36:19
可能唐朝以前 都是稱迦濕彌羅
00:36:26
它的位置就是在 喜馬拉雅山的山谷
00:36:32
在十八世紀時
00:36:35
是被阿富汗統治
00:36:39
它的國家附屬於阿富汗
00:36:41
到十九世紀時
00:36:44
才被英國侵占
00:36:47
等於說罽賓
00:36:51
雖然是一個國家
00:36:53
但也曾經歷被阿富汗管
00:36:56
也曾經歷被英國管
00:36:58
也曾經歷被印度管
00:37:00
這樣說比較快
00:37:02
雖然是一個國家
00:37:04
但是不是很強的國家
00:37:08
所以現在最後的結論
00:37:11
就是老子過函谷關之後
00:37:16
就到了罽賓這個地方
00:37:19
後來就在罽賓成仙
00:37:23
這樣做一個結論
00:37:26
我們現在來進入本文
00:37:28
來看道德經第一章
00:37:34
現在第一章這樣說
00:37:37
道可道
00:37:41
非常道
00:37:46
道
00:37:47
前面那字道
00:37:50
就是大道的道
00:37:54
下面那字道
00:37:57
就是一般
00:38:00
論語說的曰言說的意思
00:38:06
非常
00:38:08
常就是永久
00:38:10
非常就是不永久
00:38:14
等於就是說先天道
00:38:18
是不能用嘴說的
00:38:21
假使用嘴來表達這個道
00:38:25
就不是永久不生不滅的道
00:38:29
對於本文
00:38:30
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8:33
道可道
00:38:36
上字道
00:38:38
指不生不滅之常道
00:38:42
常道者
00:38:44
永恒不變之道
00:38:47
則所謂先天大道也
00:38:51
下字道
00:38:52
猶言也 語也
00:38:56
常道 惟道眼能見
00:38:59
由頓悟而之
00:39:02
非口能言者
00:39:05
故云
00:39:06
道可道非常道也
00:39:10
呂純陽祖師說
00:39:11
道可道
00:39:14
上面那字道
00:39:17
是指不生不滅
00:39:19
永久不變的道
00:39:23
這個常道
00:39:25
可以說永遠都不會改變
00:39:30
就是先天大道的意思
00:39:36
下面那字道
00:39:39
等於就是 言語說這個意思
00:39:46
常道
00:39:48
是只有用道眼去看出來的
00:39:53
由我們頓悟才會知道
00:39:57
不是用嘴可以表達的
00:40:02
所以才說道可道非常道
00:40:06
那麼你們要看先天大道
00:40:09
就要用道眼去看
00:40:12
要用頓悟去瞭解
00:40:16
那何謂道眼
00:40:19
何謂頓悟
00:40:21
我們來看楞嚴經的說明
00:40:26
發妙明心
00:40:28
開我道眼
00:40:33
我們就要 發修行人明妙的心
00:40:38
來開道眼
00:40:41
楞嚴經說這樣
00:40:43
可能不太能體會
00:40:46
我們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40:50
道眼者
00:40:51
無事不見
00:40:53
無事不知
00:40:55
外觀諸相非相
00:40:58
內觀真空非空
00:41:02
何謂道眼
00:41:04
道眼就是無論什麼事
00:41:07
他都看的出來
00:41:10
無論什麼事他都知道
00:41:15
外
00:41:17
要觀諸相非相
00:41:21
外你就看 有形有色一切相
00:41:25
根本就不是永久的
00:41:28
有形有相 就是有一天都會消滅
00:41:33
才說天有成住壞空
00:41:37
物有生住異滅
00:41:40
人有生老病死
00:41:44
所以這就是什麼
00:41:45
這就可以說是諸相非相
00:41:49
內呢
00:41:51
內就要看真空非空
00:41:56
現在的人談空
00:41:58
大多數若說到空
00:42:00
都被空黏住了
00:42:03
所以六祖壇經
00:42:07
惠能六祖說
00:42:08
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
00:42:12
說你不要聽我說空理
00:42:14
就被空黏住了
00:42:17
所以現在就對真空不瞭解
00:42:22
修行人在談空
00:42:24
不是說空空沒半樣
00:42:27
所以你如果說談空
00:42:29
就是空空沒有東西
00:42:31
這個人就變成什麼
00:42:32
變成木偶了
00:42:35
釋迦佛祖
00:42:39
坐在菩提樹下
00:42:43
觀明星而悟道
00:42:48
到底釋迦佛祖 在菩提樹下悟什麼道
00:42:52
就是悟真空的道理
00:42:56
因為宇宙是空
00:43:00
但是在宇宙之間
00:43:03
這些日月星辰
00:43:06
一切萬物 都在這個空間裡面
00:43:11
一個人的心要達到空境
00:43:14
道才會成
00:43:16
心若沒有空
00:43:17
道不會成
00:43:19
但是說心要空
00:43:21
有的就放空空的
00:43:23
名也不要 利也不要
00:43:25
什麼都不要
00:43:26
妻子也不要
00:43:28
乾脆去深山
00:43:29
來閉門謝客
00:43:31
去閉關
00:43:33
不理俗事
00:43:35
那個空卻變這樣
00:43:37
這叫做頑空
00:43:39
不是真正的空
00:43:42
空是什麼
00:43:45
這間房子若沒有空
00:43:49
這些桌椅要擺去哪
00:43:52
你人要坐在哪
00:43:54
這間房子一定要空
00:43:56
這間房子如果沒有空
00:43:59
若是緊實的
00:44:00
磚頭塞得滿滿的
00:44:02
一間房子若是實心的
00:44:04
不能住
00:44:05
對不對
00:44:06
這個杯子是不是空
00:44:10
這個杯子若沒有空
00:44:12
你茶要倒在哪
00:44:14
對不對
00:44:15
實心的你要怎麼倒茶
00:44:17
對不對
00:44:18
一個人的心若沒有空
00:44:20
沒辦法去容納一切
00:44:22
假使一個人的心沒有空
00:44:25
聽到這話就塞住了
00:44:28
看這個也討厭
00:44:29
看那個也討厭
00:44:31
無法去接納
00:44:33
一個人的心 若達到空境之後
00:44:36
就容納一切了
00:44:39
什麼事都可以容納
00:44:42
所以假使 你會去排斥一切東西
00:44:45
這樣心就沒有空
00:44:48
所以你心若達到空境
00:44:50
無論好話壞話
00:44:53
心都有辦法去接納
00:44:55
才說要有辦法
00:44:58
一切萬物容納在心
00:45:01
這樣才叫做空境
00:45:03
這就是什麼
00:45:05
就是內觀真空非空
00:45:08
真空並不是空
00:45:11
所以你若不瞭解 真空非空的道理
00:45:15
大家都被空黏住了
00:45:17
這樣就糟糕了
00:45:20
所以一個人 心達到空境之後
00:45:24
你的道眼才會顯現出來
00:45:27
道眼 佛教說是佛眼
00:45:31
若沒有佛眼
00:45:32
你無法看透一切
00:45:36
那什麼叫做頓悟
00:45:40
頓悟入道要門論這樣說
00:45:43
云和頓悟
00:45:45
頓者 頓除妄念
00:45:47
悟者 悟無所得
00:45:50
頓悟
00:45:52
頓就是頓除妄念
00:45:54
心裡所有一切妄念要卸去
00:45:59
不能有絲毫的妄念
00:46:02
妄念就是不正當的念頭
00:46:05
一個人不正當的念頭
00:46:08
一點點都不能留在心上
00:46:10
悟
00:46:11
悟就是悟無所得
00:46:14
悟無所得
00:46:16
等於就是金剛經所說的
00:46:18
無智之得
00:46:20
那麼一個人
00:46:23
你用道眼 才可以看出先天道
00:46:30
你有頓悟才會瞭解先天道
00:46:35
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00:46:38
道不是用嘴說的
00:46:41
是用道眼看出來的
00:46:43
用頓悟來瞭解
00:46:46
假使你是用嘴去表達的道
00:46:49
這根本就不是 永久不變的道
00:46:54
不過
00:46:56
第一句說這樣
00:46:58
你若有大知識的人
00:47:01
自然就會瞭解這句話
00:47:03
假使你若不瞭解
00:47:06
我們現在再接著下文
00:47:08
一段一段向你說明清楚
00:47:12
你就會瞭解道德經的奧妙
00:47:17
真正一切萬教的經
00:47:23
我說盡在道德經五千言中
00:47:28
道德經 你不要看只有五千言
00:47:32
有的說你看
00:47:34
佛經這麼大本
00:47:36
整個書櫃裡都是
00:47:39
我說整個書櫃的經
00:47:41
還輸這本經
00:47:44
你們若不相信
00:47:47
金剛經一本 你看這麼大本
00:47:50
金剛經裡面 只有要表達幾個字
00:47:55
金剛經
00:47:56
若所要表達的 只有一個無所住而已
00:48:00
無所住三字而已
00:48:03
等於就像道德經說
00:48:05
道可道這樣而已
00:48:06
三個字而已
00:48:08
祂將無所住 表達成一本經
00:48:13
所以六祖很厲害
00:48:16
看到金剛經說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00:48:19
就見性了
00:48:22
假使真的 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字
00:48:26
你若要表達
00:48:28
我看要著一本書
00:48:32
可能還寫不完
00:48:35
因為道德經都沒有廢話
00:48:39
開門見山
00:48:42
你若不信你佛經
00:48:44
一句話反覆的出現
00:48:49
同一句話一直重複
00:48:52
就像是道德經
00:48:54
現在只有 道可道非常道要表達
00:48:56
就有無數的道理出來一樣
00:49:00
所以你若精進道德經
00:49:05
上篇談道下篇談德
00:49:08
才稱為道德經
00:49:09
因為道德經上篇是
00:49:13
道可道非常道
00:49:15
第一句說的道
00:49:17
下篇是說上德不德
00:49:19
是以有德
00:49:21
以德為開頭
00:49:22
才稱為道德
00:49:23
第一句
00:49:26
道可道
00:49:30
非常道
00:49:33
現在這個道可道
00:49:38
上面這字道是大道的道
00:49:43
下面這字道
00:49:47
就等於言說曰云的意思
00:49:53
說的意思
00:49:57
常
00:49:58
常就是永久
00:50:01
也可以說是不生不滅
00:50:04
那非常呢
00:50:06
非就是不是
00:50:08
非常就是不是永久
00:50:12
非常道就是不是永久的道
00:50:17
現在就是表達
00:50:19
先天大道 若有辦法用嘴去表達去說
00:50:26
若是如此就不是
00:50:29
不生不滅永久的常道
00:50:33
對這句的解釋
00:50:36
上期有引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0:50:43
現在再補充來說
00:50:45
就是說先天的常道
00:50:49
並不是用言語可以形容的
00:50:54
不過凡夫俗子要知道
00:50:57
對不對
00:50:58
雖然先天的道無法去表達
00:51:01
不過後天的人 要瞭解先天的道
00:51:05
所以才用很多種的比喻
00:51:10
來表達先天道的理
00:51:16
但是現在所說的道
00:51:19
凡是用嘴說的道
00:51:21
這都不是真正先天的
00:51:25
是只有比喻給你聽
00:51:28
真正先天的道
00:51:30
只有你的心要開悟
00:51:36
所以易經裡面 有一句話這樣說
00:51:41
易經繫辭傳裡面所說的
00:51:44
子曰
00:51:47
書不盡言
00:51:50
言不盡意
00:51:54
現在說到易經
00:51:58
並不是一個人著作的
00:52:02
易經是經過五個聖人
00:52:07
才完成的
00:52:10
我們若要瞭解易經
00:52:13
就要從八卦開始
00:52:16
八卦就是伏羲所做的
00:52:21
伏羲所做的卦
00:52:25
後來的人稱為連山易
00:52:30
經過到黃帝
00:52:34
黃帝才將八卦寫上重卦
00:52:40
重卦就是有上下卦
00:52:43
重卦出來之後
00:52:46
就八八變成六十四卦
00:52:50
黃帝做六十四卦
00:52:54
稱為歸藏易
00:52:58
到文王
00:53:01
祂才將每一卦起爻
00:53:07
一卦有六爻
00:53:08
六十四卦就三百八十四爻
00:53:12
這就稱為周易
00:53:16
經過周公
00:53:19
才作卦辭
00:53:23
因為只有卦看不懂
00:53:26
所以祂才作卦辭
00:53:28
每一卦用辭來表達意思
00:53:35
最後才經過孔子
00:53:38
孔子來作十翼
00:53:42
這本繫辭傳是其中一本
00:53:46
繫辭傳有上下傳
00:53:49
繫辭上傳 繫辭下傳
00:53:51
裡面有說卦傳
00:53:54
大象小象文言種種
00:53:57
有十本書
00:53:59
經過孔子著作 這十本書之後
00:54:02
對易經的內容才徹底瞭解
00:54:07
所以說易經
00:54:09
就是儒家最高峰
00:54:12
最神秘的書
00:54:15
現在所有的科學
00:54:18
全從易經來的
00:54:21
因為易經
00:54:24
孔子在說卦傳裡面說
00:54:28
一陰一陽即為道
00:54:31
萬物都是陰陽所發的
00:54:34
真的假的
00:54:36
真的啊
00:54:37
你若不相信
00:54:38
現在燈怎麼會亮
00:54:40
就是一陰一陽
00:54:42
一條陽線一條陰線
00:54:44
有陽電陰電燈才會亮
00:54:48
不然絕對不會亮
00:54:50
對不對
00:54:52
比如說天下男女
00:54:55
男人是陽女人是陰
00:54:58
若沒有陰陽
00:55:00
無法繁衍後代
00:55:02
像是草木也一樣
00:55:04
花就要有公花
00:55:08
公花就是陽
00:55:09
有母花就是陰
00:55:11
有陰陽結合才會結籽
00:55:16
所以萬物都是陰陽造化
00:55:19
像是現在無論電子電腦
00:55:24
也都要陰陽混化
00:55:27
所以易經說
00:55:31
無極生太極
00:55:34
太極生兩儀
00:55:37
兩儀化四象
00:55:39
四象生八卦
00:55:41
就是一陰一陽
00:55:44
一直延續一直延續
00:55:45
就像是電線一開始兩條
00:55:48
兩條分成四條
00:55:50
四條變八條
00:55:51
八條變十六
00:55:52
三十二一直分出去
00:55:54
不信的話 從電力公司發電線
00:55:57
到家裡不知道分了幾百次
00:56:01
這就是一陰一陽的造化
00:56:04
所以易經是千變萬化
00:56:06
現在這是 易經繫辭傳裡的一句話
00:56:13
子曰
00:56:16
子曰的子就是指孔子
00:56:20
孔子這樣說
00:56:22
說書不盡言
00:56:25
大家說要看道書
00:56:27
道書是參考書而已
00:56:31
很多人會被文字相黏住
00:56:35
什麼叫被文字相黏住
00:56:37
看到字就被黏住
00:56:39
就一直爭這個道理
00:56:41
道理是可以變化很大的
00:56:45
你想從以前
00:56:47
無論醫學 無論科學
00:56:50
無論哲學
00:56:52
無論一切文學
00:56:55
一代一代一直推翻
00:56:58
現在這代推翻上一代
00:57:01
後代又推翻這代
00:57:02
一直推翻
00:57:04
一直推翻
00:57:05
單單一項你無法推翻的
00:57:08
道理
00:57:10
不信的話
00:57:11
易經已經經過四千多年
00:57:15
看哪個科學家敢推翻
00:57:17
不敢
00:57:18
為什麼不敢
00:57:20
反而在研究
00:57:21
不敢推翻
00:57:23
像是道德經金剛經
00:57:26
道德經是道家的精粹
00:57:29
金剛經是佛家的精粹
00:57:32
歷代聖人
00:57:34
歷代賢人
00:57:35
歷代哲學家科學家
00:57:37
全都不敢推翻
00:57:40
這就可以說是 最高峰的經典
00:57:44
一般的東西都一直被推翻
00:57:46
道理一直被推翻
00:57:48
後天的東西 就會一直被推翻
00:57:50
現在這是易經裡的一句話
00:57:54
說書不盡言
00:57:57
書要寫到徹底
00:58:00
沒辦法
00:58:01
你聖人也無法 下筆寫到徹底
00:58:04
沒辦法
00:58:06
只有寫一個參考
00:58:08
讓你去領悟而已
00:58:11
言不盡意
00:58:13
但是現在看到書
00:58:15
我要說給你聽
00:58:16
不信的話
00:58:17
就一句道可道非常道
00:58:19
六字說十天九夜都說不完
00:58:23
言你也不盡意
00:58:25
只有你自己要去領悟
00:58:29
金剛經這樣說
00:58:34
一合相者
00:58:36
即是不可說
00:58:38
但凡夫之人
00:58:40
貪著其事
00:58:43
一合相
00:58:45
何謂一合相
00:58:47
我們來看惠能六祖的說明
00:58:51
心有所得故
00:58:53
即非一合相
00:58:55
心無所得
00:58:57
是名一合相
00:59:00
一個人的心若有所得心
00:59:02
這樣你就不是一合相
00:59:06
你的心若是無所得心
00:59:10
這個名才能說是一合相
00:59:13
所以假使有人說我得到了
00:59:16
我看到了
00:59:18
我知道了
00:59:19
這樣這個人 根本沒有達到先天道
00:59:23
先天道不是用嘴 去表達的東西
00:59:27
所以道濟禪師
00:59:31
道濟一般的人比較不知道
00:59:34
若是說俗話別人比較知道
00:59:37
道濟禪師就是濟公活佛
00:59:41
濟公活佛這樣說
00:59:44
一合相者真性也
00:59:46
常住不壞
00:59:49
一合相就是我們的本性
00:59:52
可以說是永久不會壞
00:59:56
不生不滅
00:59:5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00:02
一合相者 真性也
01:00:06
無形無相
01:00:08
非言語可以形容
01:00:11
是永久不壞之常道
01:00:15
祂說一合相是我們的本性
01:00:18
是無形無相
01:00:20
不是用話可以表達的
01:00:24
是永久不壞的 不生不滅之道
01:00:30
所以金剛經怎麼說
01:00:32
說一合相沒辦法說
01:00:37
不可說就是無法去表達
01:00:40
不過凡夫的人
01:00:43
貪著想知道一合相
01:00:47
想知道怎麼辦
01:00:49
總是說比喻給你聽而已
01:00:52
沒辦法真正去表達
01:00:56
你若說有辦法表達
01:00:58
我說一個 最普通人在說的話
01:01:03
但是你有沒有辦法去表達
01:01:07
問題在這裡
01:01:08
佛家的人說要明心見性
01:01:12
見性是要看出本性
01:01:14
人若問你本性長什麼樣子
01:01:17
你要怎麼回
01:01:21
他說不知道
01:01:22
不知道你要看本性
01:01:23
要怎麼看
01:01:24
對不對
01:01:26
那你要怎麼回答
01:01:27
無法回答啊
01:01:31
所以先天的東西
01:01:34
絕對要用 自己的般若妙智慧
01:01:41
佛家說般若
01:01:43
道家說妙智慧
01:01:44
用般若妙智慧去領悟
01:01:50
不然別人若問你
01:01:52
天地怎麼造化
01:01:55
道家的人說盤古開天地
01:01:59
別人問盤古的爸爸是誰
01:02:02
你要怎麼回答
01:02:07
比如說基督教的人說
01:02:09
上帝創造萬物
01:02:12
他問上帝的爸爸是誰
01:02:14
你要怎麼回答
01:02:16
無法回答
01:02:20
所以道理若真的追究徹底
01:02:23
沒有一個有辦法回答
01:02:24
連聖人都不知道
01:02:27
祂不是不知道
01:02:28
是無法表達
01:02:31
知道是知道
01:02:32
但無法表達
01:02:35
所以才說
01:02:36
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
01:02:39
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01:02:43
南華經才這樣說
01:02:47
南華經 是道家最高的兩部經
01:02:53
老子所說的 就是這部道德經
01:03:01
南華經就是莊子
01:03:04
莊子就是 傳授了老子的衣缽
01:03:09
所以儒家說孔孟
01:03:12
孔子之後就是孟子發揚的
01:03:15
道家就是老子
01:03:18
接下來就是莊子發揚的
01:03:22
這本南華經 就是莊子所著的
01:03:26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的
01:03:29
所以南華經這樣說
01:03:32
道不可言
01:03:34
言而非也
01:03:37
祂說道
01:03:39
是無法用嘴表達的
01:03:42
假使用嘴表達出來
01:03:45
不是真正的先天道理
01:03:49
管子才這樣說
01:03:52
管子也是一位修行人
01:03:56
道也者
01:03:57
口所不能言也
01:04:01
現在說的道是先天大道
01:04:04
他說先天大道 是嘴無法去表達的
01:04:11
那麼現在話說到這
01:04:12
就有人會有疑問
01:04:16
什麼疑問
01:04:19
祂說既然
01:04:21
不生不滅的道無法用嘴說
01:04:27
那麼不生不滅的道
01:04:31
是長什麼樣子
01:04:33
什麼原因不能用嘴說
01:04:36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道德經(舊版)
3/128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金剛經
頓悟入道要門論
1100813000961
3aef11f5-9ed0-412d-b8d1-d108157301c5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