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舊版)14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舊版)145
205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5年02月06日 12: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37
在座同修大家晚安
00:02:42
我們現在來翻 一百六十三頁
00:02:49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52
聖人無常心
00:02:57
以百姓心為心
00:03:01
善者
00:03:02
吾善之
00:03:04
不善者
00:03:05
吾亦善之
00:03:08
德善矣
00:03:10
我們上期就是說到這為止
00:03:14
現在這個接續
00:03:16
信者
00:03:17
吾信之
00:03:19
不信者
00:03:20
吾亦信之
00:03:23
德信矣
00:03:25
這句話
00:03:27
我們上期有引老子義疏
00:03:32
今晚我們來看
00:03:34
呂純陽祖師一個解釋
00:03:38
孔子曾言
00:03:41
人無信不立
00:03:45
故知信為修行之本
00:03:50
聖人以信立教
00:03:53
言出必行
00:03:56
心口如一
00:03:58
故信者
00:04:00
我常以信應之
00:04:04
不信者
00:04:05
我亦以信待之
00:04:09
彼雖不信
00:04:10
因我以信作範
00:04:13
彼將我之信所感
00:04:17
亦化之為信
00:04:21
信與不信
00:04:23
皆得其信
00:04:24
故曰
00:04:26
信者 吾信之
00:04:28
不信者 吾亦信之
00:04:32
德信矣也
00:04:35
這裡面兩個註解
00:04:37
我們先做說明
00:04:40
註解第一
00:04:42
因為人無信不立
00:04:46
這個文比較長
00:04:48
我們等下再另外做說明
00:04:51
先解釋範
00:04:54
這個註解第二
00:04:57
註解第二
00:04:58
辭海這樣說
00:05:00
範 法也 模也
00:05:05
辭海說
00:05:06
範可以解釋為法
00:05:09
也可以解釋為模
00:05:13
法就是要學
00:05:15
模是當模範
00:05:19
對於這兩句
00:05:21
我們另外再做一個說明
00:05:24
註解第一
00:05:26
辭海這樣說
00:05:28
法 效也
00:05:31
易繫辭
00:05:34
崇效天
00:05:36
卑法地
00:05:40
辭海說法就是效
00:05:43
所以我們有時說效法
00:05:45
效法就是要學的意思
00:05:49
在易經繫辭傳裡面這樣說
00:05:54
若抬頭就學天做事情
00:06:01
頭低下看地
00:06:03
就是學地來修行
00:06:07
所以道德經之前就有說一句
00:06:12
人法地
00:06:14
地法天
00:06:16
天法道
00:06:17
有這個道理
00:06:19
就是我們要效法天地
00:06:23
註解第二
00:06:26
辭海這樣說
00:06:28
模 法也
00:06:32
見說文
00:06:34
鍇注
00:06:35
以木為規模也
00:06:39
辭海說模
00:06:41
就是法 就是學
00:06:45
這是在說文
00:06:48
鍇的註解這樣說
00:06:52
以木為規模也
00:06:56
若用木材做的
00:06:59
叫做模
00:07:00
所以我們常常說做模子
00:07:03
就是用木材做的
00:07:07
但是祂現在說 這個說文鍇注
00:07:11
現在是只有註解模
00:07:14
但是呢
00:07:15
做模子不是 只有用木材而已
00:07:19
我們再看說文裡面的解釋
00:07:23
范 通作範
00:07:28
法也
00:07:29
以土曰型
00:07:31
以金曰鎔
00:07:33
以木曰模
00:07:34
以竹曰範
00:07:36
四者一物材別也
00:07:41
說文現在這字范
00:07:44
和這字範
00:07:45
這兩字是通用
00:07:50
這個范的意思就是要效法
00:07:57
若用土做的模子叫做型
00:08:01
一般若要燒陶
00:08:05
就是要用土做的
00:08:09
所以有時候我們說模型
00:08:13
這個型就是土做的
00:08:15
叫做型
00:08:17
若用金器做的東西叫做鎔
00:08:21
用鐵 用金器
00:08:25
五金所做的模子
00:08:27
叫做鎔
00:08:30
若木材做的叫做模
00:08:32
像在印紅龜粿
00:08:36
印牽仔粿
00:08:38
印糕
00:08:39
就都用木做的
00:08:41
這叫做模
00:08:43
模子就對
00:08:45
若用竹做的叫做範
00:08:48
四項是同一個東西
00:08:52
無論是用土做的
00:08:55
無論用五金做的
00:08:57
無論木材做的
00:08:58
無論竹子做的
00:09:00
都同一個模子
00:09:02
但是呢
00:09:03
四項同一個東西
00:09:05
因為材料不同
00:09:07
所以才叫做型 鎔 模 範
00:09:11
這個道理在那
00:09:13
所以一般做人 可以讓人稱讚的
00:09:20
叫做模範
00:09:23
模範就是模子和範
00:09:26
這都是同一個東西
00:09:30
而且現在我們讀書
00:09:32
現在若要出來教學生
00:09:35
就要去讀師範
00:09:38
當老師要當模範
00:09:40
才去讀師範
00:09:42
這個範就是要讓人學的
00:09:45
所以老師若不正來說
00:09:47
學生就不正
00:09:49
一定的
00:09:50
上梁不正下梁歪
00:09:53
所以呢
00:09:54
現在呂純陽祖師
00:09:55
這樣跟我們說
00:09:58
孔子曾說一句話
00:10:03
人若無信
00:10:05
沒辦法立在這世間
00:10:10
所以我們就要知道
00:10:12
這個信就是修行的根本
00:10:17
聖人就用信來立教
00:10:22
話說出去必定要實行
00:10:26
心和口要相同
00:10:31
不能心和口不一樣
00:10:35
所以這個信
00:10:39
你假使說對方對我有信
00:10:43
我時常用信來響應
00:10:49
但是對方若無信
00:10:52
雖然對方無信
00:10:54
不過我完全 一樣用信來對待
00:10:59
不會說對方沒有信
00:11:01
我對他沒有信
00:11:02
不會這樣
00:11:04
對方雖然對我沒有信
00:11:06
我一樣也是用信來對待
00:11:11
對方雖然沒有信
00:11:14
不過因為我用信來當模範
00:11:21
對方將我的信所感動
00:11:25
一樣也會化做為信
00:11:29
信與不信
00:11:31
都得到信
00:11:34
所以老子才會說
00:11:36
信者 吾信之
00:11:38
不信者 吾亦信之
00:11:40
德信矣這句話
00:11:44
現在呢
00:11:45
我們來看註解第一
00:11:48
人無信不立這句話
00:11:51
這句話本來是在 論語裡面所說的
00:11:55
現在我們來 寫在黑板作參考
00:11:59
這段文
00:12:01
子貢問政
00:12:04
子曰
00:12:06
足食足兵
00:12:10
民信之矣
00:12:13
子貢曰
00:12:15
必不得已而去
00:12:17
於斯三者
00:12:19
何先
00:12:22
曰
00:12:23
去兵
00:12:25
子貢曰
00:12:26
必不得已而去
00:12:29
於斯二者
00:12:31
何先
00:12:32
曰
00:12:33
去食
00:12:36
自古皆有死
00:12:39
民無信不立
00:12:45
在論語裡面一段記事
00:12:53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
00:12:56
有一天子貢要來問政治
00:13:03
問祂老師說
00:13:04
我今天要去一個地方當官
00:13:09
要怎樣才有辦法統治地方
00:13:13
讓地方能夠安靜
00:13:18
孔子這樣說
00:13:20
說祢今天要去管理政治
00:13:24
要治理百姓
00:13:28
第一要有充足的糧食
00:13:34
百姓肚子要飽
00:13:37
百姓肚子若不飽
00:13:39
就會反亂
00:13:42
他肚子若會飽
00:13:44
就不會反亂
00:13:48
第二要足兵
00:13:52
兵要充足
00:13:55
兵若充足呢
00:13:57
外邦才不敢侵佔
00:14:01
足食是要安定國內
00:14:09
足兵是要抵抗外敵
00:14:14
而且第一重要
00:14:16
對百姓要講信用
00:14:20
對百姓不能無信
00:14:24
當時子貢才說
00:14:27
老師有時遇到什麼
00:14:31
遇到不得已的時候
00:14:35
像說要足食足兵民信
00:14:38
不得已的時候
00:14:40
這三者無法兼顧
00:14:44
這三者沒辦法兼顧的時候
00:14:47
哪一者要先拿掉
00:14:50
對不對
00:14:51
祢說要足食
00:14:54
但是阿兵哥若多
00:14:56
糧食若不夠要怎麼辦
00:15:00
若說要讓百姓吃得飽
00:15:04
沒有阿兵哥
00:15:08
假使說要吃得飽來說
00:15:11
對百姓有時候 沒辦法講信用
00:15:16
這三者的其中
00:15:18
不得已的時候
00:15:19
哪一者要先拿掉
00:15:22
何先就是哪一者要先拿掉
00:15:26
孔子這樣說
00:15:28
去兵
00:15:30
兵要用少一點
00:15:33
兵不用那麼多
00:15:36
兵若精
00:15:38
現在說精就是精兵
00:15:42
兵若有辦法精來說
00:15:46
一個可以打十幾個
00:15:49
以前不是用儀器
00:15:51
都用刀殺的
00:15:52
對不對
00:15:53
你若勇的人
00:15:55
一個人可以抵抗十幾個
00:15:57
所以兵不用那麼多
00:16:00
你要養精練的兵
00:16:05
你兵若少
00:16:07
糧食就不用那麼多
00:16:10
軍糧就不用那麼多了
00:16:12
百姓要安定
00:16:15
不然你只有兵多
00:16:17
百姓若不安定來說
00:16:19
你若起內亂不是更糟
00:16:21
所以呢
00:16:21
必定先將兵拿掉
00:16:25
子貢又說
00:16:28
若遇到必不得已的時候
00:16:32
這兩者哪一者要先拿掉
00:16:35
你說兵拿掉
00:16:38
兵比較少
00:16:40
不過呢
00:16:41
再來糧食不夠
00:16:45
你假使要分比較公平沒辦法
00:16:50
百姓要顧信用
00:16:54
但是這兩者沒辦法兼顧要怎麼辦
00:16:57
這兩者若沒辦法兼顧
00:16:59
哪一者要先拿掉
00:17:03
孔子說去食
00:17:04
三餐吃兩餐
00:17:08
三餐兩餐若吃不飽
00:17:10
三餐吃一餐
00:17:13
三餐吃一餐也不會飽
00:17:15
兩天吃一餐也沒關係
00:17:20
但是呢
00:17:21
自古以來
00:17:22
大家都會死
00:17:25
世間人每一個人都會死
00:17:27
早死 晚死而已
00:17:29
不過民若無信不立
00:17:32
對百姓若沒有講信用來說
00:17:35
國家站不住
00:17:39
但是呢
00:17:40
當官者須先餓自己
00:17:44
你不能說當官的人
00:17:46
吃到肚子很肥
00:17:48
百姓餓到瘦巴巴
00:17:50
這樣不行
00:17:52
你若要節食的時候
00:17:56
你自己要先餓
00:17:58
百姓要顧飽
00:18:02
百姓若感動
00:18:03
這個國家不會敗
00:18:06
所以現在有一句說
00:18:10
毋忘在莒
00:18:12
這你若去金門 就有一個石碑在那
00:18:17
當時在列國時代
00:18:21
因為田單復國
00:18:22
這很有名
00:18:25
他在莒城
00:18:29
可以說百姓大家餓到
00:18:34
連草根都挖起來吃
00:18:37
但是田單都自己做模範
00:18:40
給百姓看
00:18:42
結果百姓大家都忍住餓
00:18:46
可以說百姓皆兵
00:18:49
沒有一個沒當兵
00:18:50
不用說你當兵
00:18:52
不用跟他說當兵
00:18:53
大家都合作起來
00:18:57
沒有多久
00:18:58
一個城恢復七十幾城
00:19:03
這就是民信的關係
00:19:06
民有信任政府
00:19:11
百姓若不信任政府來說
00:19:14
國家再富裕都沒有用
00:19:18
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信
00:19:21
可以說很重要
00:19:24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說
00:19:26
信者
00:19:27
修身之本
00:19:29
本立而身可修
00:19:31
大道可成也
00:19:34
呂純陽祖師說信是什麼
00:19:38
是我們修身的根本
00:19:41
本若站得住
00:19:44
我們才有辦法修身
00:19:47
這樣大道才會成
00:19:49
你若沒有信
00:19:51
你沒辦法修行
00:19:53
這樣說比較快
00:19:54
所以修真錄才說
00:19:57
信
00:19:58
人言也
00:20:00
無信則成為狺
00:20:04
狺 獸言也
00:20:07
人若無信
00:20:09
宛如獸類
00:20:11
反面無常
00:20:13
雖有奇才
00:20:14
終為不可
00:20:17
修真錄這樣說
00:20:19
信是人說的話
00:20:24
所以你看這個信
00:20:25
一個人字旁 一個言字
00:20:28
就是人說的話
00:20:31
若無信
00:20:33
無信就變成狺
00:20:36
這字狺是獸字旁
00:20:41
狺是畜生說的話
00:20:45
所以你看我們說
00:20:47
狗在吹狗狺
00:20:48
就是寫這字
00:20:49
狺
00:20:52
畜生說的話
00:20:53
不是人說的話
00:20:55
無信就是畜生說的話
00:20:58
一個人若無信
00:21:00
就跟畜生相同
00:21:03
反面無常
00:21:04
說翻就翻
00:21:06
話翻來翻去
00:21:09
所以有時候
00:21:10
我現在主持兩個會
00:21:12
一個道德會 一個協會
00:21:15
一些幹部
00:21:16
若會議我都提早到
00:21:20
晚到都要繳罰金
00:21:23
有的說我就塞車
00:21:25
我說怎樣塞車
00:21:26
你若兩點要開會
00:21:28
你早上九點來 看會不會塞車
00:21:30
怎麼會塞車
00:21:31
那都多講的
00:21:33
對不對
00:21:34
我就怎樣
00:21:36
都全是藉口
00:21:40
若老師在主持的
00:21:42
這個信最遵守
00:21:46
我兒子娶老婆
00:21:49
算我娶媳婦
00:21:50
你們這些在座 若有被我請的人就知道
00:21:53
說老師有真本領 有辦法這樣
00:21:56
差一秒都沒有
00:21:59
當時我兒子要娶老婆
00:22:02
我跟他說
00:22:03
父親是守信
00:22:04
言出必行
00:22:06
你要先去跟你岳父溝通
00:22:09
你不能說親家要比較晚來
00:22:12
我照常開桌
00:22:14
新娘晚來我也開桌
00:22:16
我就這樣跟他說
00:22:17
我兒子說怎麼可能啦
00:22:20
世間就沒有準時的
00:22:22
說不然這樣說
00:22:25
比如一般的帖子
00:22:30
若要寫六點
00:22:32
你岳父寫五點
00:22:34
一個小時讓他拖不行嗎
00:22:37
帖子不要寫一樣
00:22:39
對不對
00:22:40
所有的帖子都寫準時
00:22:43
你岳父的帖子寫快一點
00:22:47
我跟我舅子
00:22:48
算我兒子的舅舅
00:22:52
我那個舅子叫做阿灶
00:22:54
他年紀就比我老婆小
00:22:57
說阿灶我跟你說喔
00:23:00
你甥男要結婚
00:23:02
我是守時
00:23:04
你不能說你是母舅公
00:23:06
你沒有到場
00:23:07
我照常開桌
00:23:09
我們以前說母舅若沒有來
00:23:12
不能開桌
00:23:13
我說我照常開桌
00:23:15
我就這樣跟他說
00:23:16
說會啦會啦
00:23:17
你不用緊張
00:23:18
我會提前去你家等這樣說
00:23:23
那天要請客人
00:23:27
我就先去總鋪間跟總鋪說
00:23:30
說準時開桌
00:23:32
總鋪說有可能嗎
00:23:35
說時間到你幫我出菜就好
00:23:39
他說親家 新娘若沒有來
00:23:42
照常開桌
00:23:45
他說若母舅沒有來
00:23:46
我說照常開桌
00:23:48
我就交代這樣
00:23:51
我交代一個放鞭炮的
00:23:53
說時間若到
00:23:54
必定要幫我放鞭炮
00:23:56
時間快到了
00:24:00
剩十分鐘
00:24:01
我兒子
00:24:05
我好幾個兒子
00:24:06
另外一個
00:24:07
不是娶老婆那個兒子
00:24:08
另外一個說
00:24:10
爸爸剩十分鐘而已
00:24:11
親家還沒有來
00:24:13
說管他來了沒
00:24:14
時間到就開桌
00:24:15
說沒有人那麼嚴
00:24:17
我兒子在跟我起爭執
00:24:20
說不開桌我不當主婚
00:24:22
我要回去了
00:24:23
我就這樣跟他講
00:24:24
我翻臉
00:24:27
幸好親家兩分前到場
00:24:32
我還準備說要放鞭炮
00:24:34
他說親家來了
00:24:36
我說最好來
00:24:37
不來我照常開桌
00:24:40
你們這些在座 很多人讓我請
00:24:42
真的假的
00:24:43
你當證明
00:24:45
我就是這樣
00:24:47
你若要請老師沒有準時
00:24:48
我不讓你請
00:24:51
我最多等一刻
00:24:53
一刻多久
00:24:54
十五分
00:24:56
比如說你六點要請我
00:24:58
到六點十五分若沒有開桌
00:25:00
我必定走的
00:25:02
我遇到兩次了
00:25:05
遇到兩次什麼
00:25:06
一次是吳燦忠 先生要娶媳婦
00:25:09
你們這些在座 也很多人讓他請
00:25:13
吳燦忠先生說
00:25:15
老師你不用緊張
00:25:17
我準時開桌
00:25:19
另外一桌放在牆角
00:25:23
時間到了叫總鋪開桌
00:25:25
只有開一桌而已
00:25:27
剩下的還沒開
00:25:28
新娘也還沒來
00:25:29
母舅也都還沒來
00:25:30
開桌
00:25:31
一些人都靜靜看我們那桌
00:25:33
這桌什麼東西
00:25:34
人都還沒吃
00:25:36
這桌就在吃
00:25:37
我們吃半飽而已
00:25:40
才開桌
00:25:41
吃半飽
00:25:42
都出五六道了
00:25:45
新娘才來
00:25:47
不然我不讓他請
00:25:48
對不對
00:25:49
一次什麼
00:25:50
道德會總幹事
00:25:52
要做大生日
00:25:54
他學生要請他
00:25:56
他學生是
00:25:58
他那不是講道的學生
00:26:00
跟他學習的學生
00:26:02
他的學生要請他
00:26:05
我說要準時喔
00:26:06
不準時我不讓你請
00:26:07
他說好
00:26:09
時間到了
00:26:11
壽星還沒來
00:26:14
主人都還沒來
00:26:16
他主角
00:26:17
要做生日
00:26:18
主角還沒來
00:26:20
我說要開桌嗎
00:26:21
不開桌我要回去了
00:26:22
我就這樣跟他說
00:26:24
就喊開桌
00:26:25
開桌
00:26:28
端雞上來
00:26:30
我說這盤端回去
00:26:33
他說怎樣
00:26:33
雞禮 雞禮
00:26:35
面子將他留著
00:26:36
雞將牠端進去
00:26:38
等到總幹事來
00:26:39
雞再端出來這樣說
00:26:42
我們吃三四道了
00:26:43
總幹事才來
00:26:44
滿身汗
00:26:46
說總幹事我幫你留面子喔
00:26:50
雞沒有端出來
00:26:52
我們先吃
00:26:53
我知道 我知道
00:26:54
不好意思 不好意思
00:26:55
我知道 我知道這樣說
00:26:56
他不敢跟我計較
00:26:58
他知道老師的脾氣
00:27:00
真的假的
00:27:01
你們在座都有 讓他請的人很多
00:27:05
所以信很重要
00:27:08
你若要跟老師在一起
00:27:09
若沒有說信
00:27:11
這樣都不會通過
00:27:15
我對待人也是信
00:27:17
但是你對待我無信
00:27:18
我容忍你一刻久
00:27:20
十五分
00:27:22
你十五分假使 沒有照我的時間
00:27:26
我必定走
00:27:27
這樣說比較快
00:27:29
所以呢
00:27:30
一個人的信很重要
00:27:33
假使一個人 雖然真的有奇才
00:27:38
怎樣叫做奇才
00:27:39
奇才就是很有內涵
00:27:41
學問很好
00:27:42
但是你若無信
00:27:44
最後也是不行
00:27:46
無信就沒有用了
00:27:48
論語還有一句話這樣說
00:27:52
子夏曰
00:27:54
言而有信
00:27:55
雖曰未學
00:27:57
吾必謂之學矣
00:28:00
論語說子夏一句話這樣說
00:28:04
講話若是有信
00:28:07
雖然說我又沒學道
00:28:10
雖然說你沒有學道
00:28:11
我說你學問已經很好
00:28:15
你學的很好
00:28:16
你若有信來說
00:28:18
你學道已經 學得很好這樣說
00:28:22
所以現在信的重要性
00:28:26
但是呢
00:28:27
你對我無信
00:28:29
我不會虧待你
00:28:31
雖然說你平常時 和我約定都無信
00:28:34
不過你下次跟我約定
00:28:36
我完全守信
00:28:38
不能說你對我無信
00:28:40
我不理你
00:28:41
不是這樣
00:28:42
我用信來感動你
00:28:46
這個就是說
00:28:47
老子所說的
00:28:49
信者
00:28:50
吾信之
00:28:51
不信者
00:28:52
吾亦信之
00:28:53
德信矣
00:28:54
這句話在那
00:28:55
我們現在看下文下去
00:28:59
聖人在天下
00:29:03
惵惵
00:29:04
為天下渾其心
00:29:07
對於這句話
00:29:08
我們現在來看 一個老子義疏的說明
00:29:12
聖人無常心
00:29:16
不論世人之善與不善
00:29:21
和信與不信
00:29:24
皆能因材設教
00:29:28
不因好惡而棄一人
00:29:33
由此可見聖人之對天下人
00:29:37
是以人類之整體為著眼點
00:29:46
換句話說
00:29:48
就是以大我為重
00:29:51
因他知道自己 只不過是大我之一個細胞
00:29:58
如整體健康
00:30:01
則每個細胞也自然健康
00:30:06
否則如無視大我之存在
00:30:10
凡事只知惟我是利時
00:30:13
這就馬上生出了 自他人我之分別心
00:30:20
是好是壞在還未 影響到大我之前
00:30:26
自己是先樹立魔障
00:30:29
故真正的聖人是 絕不會這樣想法的
00:30:36
事既如此
00:30:37
所以聖人便惵惵與天下人相合
00:30:45
更與天下人之 人心是渾然一體的
00:30:51
這裡面一個註解先做說明
00:30:54
辭彙這樣說
00:30:56
著眼
00:30:57
著重點
00:30:59
著眼就是看到重點之處
00:31:03
我們現在來看 老子義疏這段文
00:31:09
聖人是沒有固執的心
00:31:16
不論世間人的善與不善
00:31:22
和信與不信
00:31:25
祂都有辦法因材設教
00:31:30
不因你愛或不愛
00:31:34
惡就是討厭
00:31:36
好就是愛
00:31:38
愛和討厭
00:31:40
你放棄一個人
00:31:44
由此可見
00:31:45
聖人對天下的人
00:31:49
是用人類的整體看作重點
00:31:57
換句話說
00:31:59
就是用大我為重
00:32:03
這個大我 我們上期也說完了
00:32:06
大我就是我們的本性
00:32:08
以我們的本性為重
00:32:11
因為他知道自己 只不過大我一個細胞而已
00:32:18
假使用整體健康
00:32:20
這樣每個細胞也自然健康
00:32:24
就像我們自己 若當模範給人看
00:32:27
別人也會學你
00:32:29
否則你沒有看大我的存在
00:32:36
無論什麼事情都惟我是利
00:32:40
都自利
00:32:41
以自己的利益為設想
00:32:44
若這樣馬上就生出 你我這個分別出來
00:32:51
這個分別心就跑出來了
00:32:53
是好是壞
00:32:56
你還未影響到 我們人本性的之前
00:33:00
你自己已經樹立魔障
00:33:06
所以若真正的聖人
00:33:09
絕對不會這樣的想法
00:33:13
事情既然如此
00:33:15
所以聖人祂就 無日夜沒有休息
00:33:20
與天下的人互相合一
00:33:25
用天下的人心
00:33:28
和聖人的心都摻雜為一體
00:33:32
絕對不會分開
00:33:36
那麼現在老子義疏說
00:33:37
老子義疏說因材設教
00:33:42
因為這個因材設教
00:33:44
等於就是我們佛家所說的
00:33:46
因時因地因人說法
00:33:50
像對於一個善
00:33:52
對於一個惡
00:33:55
善人和惡人
00:33:57
我們是以平等看待
00:34:00
雖然是平等看待
00:34:03
現在說平等你要注意
00:34:06
注意什麼
00:34:08
善人我也是這樣教
00:34:10
惡人也是這樣教
00:34:12
不過教善人和 教惡人就不同
00:34:17
是為什麼不同
00:34:19
就像你若要 教一隻兔子來說
00:34:25
和要教一隻虎來說
00:34:27
一樣是平等身
00:34:29
不過教法就不同了
00:34:31
你若對那隻兔子
00:34:34
你不需要說有警戒心
00:34:38
要教那隻兔子
00:34:39
你摸一摸牠的頭教牠
00:34:41
牠也不會咬你
00:34:42
要教一隻虎就不是了
00:34:45
要教一隻虎
00:34:46
你左手拿一支鞭
00:34:49
右手摸牠的頭
00:34:51
萬一回頭要咬我
00:34:53
就打一下才可以
00:34:55
牠才會怕
00:34:55
要鞭牠
00:34:57
對不對
00:34:57
同樣是平等心對待
00:35:00
但是呢
00:35:01
要小心注意
00:35:02
這樣一樣
00:35:04
所以我們一個人
00:35:06
品行不同
00:35:08
家庭背景不同
00:35:09
所以有時候像 剛才善和信來說
00:35:14
不能用同一個辦法
00:35:17
你不能像老師這樣
00:35:22
說出去像定死刑
00:35:23
也不行
00:35:25
因為老師的環境與你不同
00:35:28
老師來說
00:35:31
算說我也沒有父親
00:35:33
也沒有母親
00:35:34
父親母親就不在了
00:35:37
若說家庭我是大哥大
00:35:41
孩子應當要服從我
00:35:44
對不對
00:35:45
若長輩在 情形就不同了
00:35:47
我就曾遇到一位師姐說
00:35:50
老師啊
00:35:51
你說要守信
00:35:53
我公婆還在
00:35:56
若硬要做
00:35:57
不就跟公婆 撕破臉這樣說
00:36:01
說沒關係啊
00:36:01
這樣妳要聽妳公婆的話
00:36:04
沒辦法啦
00:36:05
怎樣
00:36:06
百善孝為先
00:36:08
這個孝比信還重要
00:36:11
對不對
00:36:11
我就這樣跟她說
00:36:12
這個環境就不同了
00:36:14
對不對
00:36:15
但是不是
00:36:16
你就沒有父親
00:36:18
沒有母親
00:36:19
沒有公婆
00:36:20
你就沒有問題
00:36:22
若這樣來說
00:36:23
兄弟是平輩的
00:36:24
你就不用管他了
00:36:26
對不對
00:36:26
這樣跟你說比較快
00:36:28
那是要看家庭的情形啊
00:36:30
對不對
00:36:32
就像羅東一位叫羅泰山
00:36:34
我這說名字都沒關係
00:36:36
這不是說壞話
00:36:38
講名字都沒關係
00:36:39
盧泰山你們在座認識的人
00:36:41
差不多三分之一都認識他
00:36:45
要娶媳婦
00:36:47
他說老師
00:36:48
你幫我想一個辦法
00:36:50
我若沒有守信
00:36:53
請老師請不到
00:36:55
若要守信實在很難
00:36:59
怎樣凶悍
00:37:00
他那些舅子也很凶悍
00:37:03
他那些兄弟也很凶悍
00:37:05
雖然是說沒有父母在阻礙
00:37:07
不過那些兄弟和 他同輩的人很壞
00:37:11
要怎麼辦
00:37:13
我說好啊
00:37:14
一面抹牆兩面光滑
00:37:16
我這樣跟他說
00:37:17
他說要怎麼 一面抹牆兩面光滑
00:37:20
我說你時間若到
00:37:24
上四道冷盤
00:37:27
酒開下去
00:37:29
就開桌吃
00:37:34
若你舅子或是這些兄弟來
00:37:38
再這樣照做
00:37:40
我這樣跟他說
00:37:40
他就說好啊
00:37:44
七點要請客人
00:37:47
七點到
00:37:48
他就喊開桌
00:37:49
鞭炮呯呯呯放
00:37:51
就開桌了
00:37:52
端四道冷盤出來
00:37:54
酒都開
00:37:56
只有那四道冷盤
00:37:58
吃一個小時多
00:38:00
七點一直吃
00:38:01
吃到八點
00:38:02
舅子才來
00:38:04
舅子來多兇
00:38:07
是為什麼我還沒來
00:38:08
你開什麼桌這樣啦
00:38:10
他就說不要生氣
00:38:12
這是點心
00:38:14
現在先吃點心
00:38:16
總鋪那邊都還沒有動作
00:38:19
這是四道冷盤
00:38:20
像是在嗑瓜子一樣
00:38:24
來 開桌
00:38:25
又喊一次開桌
00:38:26
呯呯呯
00:38:28
母舅才笑
00:38:30
再開桌
00:38:31
這樣就一面抹牆兩面光滑
00:38:34
對客人也可以交代
00:38:36
對他的舅子也可以交代
00:38:39
這樣叫做一面抹牆兩面光滑
00:38:41
所以守信的辦法很多
00:38:44
不是沒有
00:38:46
這叫做因材設教
00:38:50
所以呢
00:38:51
有的家庭背景不同
00:38:54
有很多問題
00:38:55
所以呢
00:38:56
我們有時候 不能固執像老師這樣說
00:39:00
一定要開桌不然不行
00:39:02
因為家庭我是最大的
00:39:07
孩子是都要服從我的
00:39:10
所以我才有辦法喊口令
00:39:13
像道德會來說
00:39:15
大家都尊重我為老師
00:39:17
不然我不肯
00:39:19
假使我若說一個 普通的會員來說
00:39:22
頂多是 我不要參加這樣而已
00:39:26
我們就不能硬爭
00:39:28
那是要看我們的家庭背景
00:39:31
看我們的身份
00:39:33
看到種種的環境上去應和
00:39:37
不是固執
00:39:38
所以才說聖人無常心
00:39:41
無常心就是沒有固執的心
00:39:44
不能說 每一個法都要定死刑的
00:39:47
不是這樣
00:39:49
你要看環境
00:39:51
比如說我一個會當理事長
00:39:54
你有辦法喊口令
00:39:56
你可以硬爭
00:39:57
比如說你是一位會員
00:39:59
頂多是可以 頂嘴一下吭一下以外
00:40:02
你也沒辦法喊口令
00:40:04
環境就不同
00:40:06
比如說家庭若是 當人的孩子來說
00:40:09
你不能作主
00:40:11
你若是當長輩就能作主
00:40:13
因為環境很多
00:40:15
所以對於這個問題
00:40:17
假使若說要怎麼守信
00:40:19
你自己想說 自己的環境如何
00:40:24
從你的環境 這個信要去實行
00:40:27
這個信若真的 沒有實行來說
00:40:29
沒辦法
00:40:30
我們不要要求別人
00:40:32
要求自己
00:40:34
才說信我也對他這樣
00:40:37
無信我也對他這樣
00:40:39
你對我有信
00:40:40
我也對你有信
00:40:41
你對我無信
00:40:43
但是我也要對你有信
00:40:44
這樣說比較快
00:40:46
這個道理你要慢慢去體會
00:40:48
不然有時候聽到
00:40:50
老師講話怎麼那麼硬這樣
00:40:52
這老師不是
00:40:53
是說環境上要去應變
00:40:56
才說這句
00:40:58
因材設教這個道理在那
道德經(舊版)
145/145部影片
道德經(舊版)01
道德經(舊版)02
道德經(舊版)03
道德經(舊版)04
道德經(舊版)05
道德經(舊版)06
道德經(舊版)07
道德經(舊版)08
道德經(舊版)09
道德經(舊版)10
道德經(舊版)11
道德經(舊版)12
道德經(舊版)13
道德經(舊版)14
道德經(舊版)15
道德經(舊版)16
道德經(舊版)17
道德經(舊版)18
道德經(舊版)19
道德經(舊版)20
道德經(舊版)21
道德經(舊版)22
道德經(舊版)23
道德經(舊版)24
道德經(舊版)25
道德經(舊版)26
道德經(舊版)27
道德經(舊版)28
道德經(舊版)29
道德經(舊版)30
道德經(舊版)31
道德經(舊版)32
道德經(舊版)33
道德經(舊版)34
道德經(舊版)35
道德經(舊版)36
道德經(舊版)37
道德經(舊版)38
道德經(舊版)39
道德經(舊版)40
道德經(舊版)41
道德經(舊版)42
道德經(舊版)43
道德經(舊版)44
道德經(舊版)45
道德經(舊版)46
道德經(舊版)47
道德經(舊版)48
道德經(舊版)49
道德經(舊版)50
道德經(舊版)51
道德經(舊版)52
道德經(舊版)53
道德經(舊版)54
道德經(舊版)55
道德經(舊版)56
道德經(舊版)57
道德經(舊版)58
道德經(舊版)59
道德經(舊版)60
道德經(舊版)61
道德經(舊版)62
道德經(舊版)63
道德經(舊版)64
道德經(舊版)65
道德經(舊版)66
道德經(舊版)67
道德經(舊版)68
道德經(舊版)69
道德經(舊版)70
道德經(舊版)71
道德經(舊版)72
道德經(舊版)73
道德經(舊版)74
道德經(舊版)75
道德經(舊版)76
道德經(舊版)77
道德經(舊版)78
道德經(舊版)79
道德經(舊版)80
道德經(舊版)81
道德經(舊版)82
道德經(舊版)83
道德經(舊版)84
道德經(舊版)85
道德經(舊版)86
道德經(舊版)87
道德經(舊版)88
道德經(舊版)89
道德經(舊版)90
道德經(舊版)91
道德經(舊版)92
道德經(舊版)93
道德經(舊版)94
道德經(舊版)95
道德經(舊版)96
道德經(舊版)97
道德經(舊版)98
道德經(舊版)99
道德經(舊版)100
道德經(舊版)101
道德經(舊版)102
道德經(舊版)103
道德經(舊版)104
道德經(舊版)105
道德經(舊版)106
道德經(舊版)107
道德經(舊版)108
道德經(舊版)109
道德經(舊版)110
道德經(舊版)111
道德經(舊版)112
道德經(舊版)113
道德經(舊版)114
道德經(舊版)115
道德經(舊版)116
道德經(舊版)117
道德經(舊版)118
道德經(舊版)119
道德經(舊版)120
道德經(舊版)121
道德經(舊版)122
道德經(舊版)123
道德經(舊版)124
道德經(舊版)125
道德經(舊版)126
道德經(舊版)127
道德經(舊版)128
道德經(舊版)129
道德經(舊版)130
道德經(舊版)131
道德經(舊版)132
道德經(舊版)133
道德經(舊版)134
道德經(舊版)135
道德經(舊版)136
道德經(舊版)137
道德經(舊版)138
道德經(舊版)139
道德經(舊版)140
道德經(舊版)141
道德經(舊版)142
道德經(舊版)143
道德經(舊版)144
道德經(舊版)145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道德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瑤池金母普渡收圓定慧解脫真經(舊版)
1131125005304
981d7819-caf3-4343-b955-820204957a4f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