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中庸 6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中庸 6
5419
1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4月1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4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02:23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三頁
00:02:35
第五行
00:02:41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5
忠恕違道不遠
00:02:50
施諸已而不願
00:02:53
亦勿施於人
00:02:56
對這句話
00:02:59
我們上期 對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00:03:03
引了很多實例
00:03:06
但是對忠恕違道不遠
00:03:10
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這句話
00:03:15
全文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03:21
忠恕
00:03:24
忠者 中心也
00:03:28
恕者 如心也
00:03:31
中心者 不偏心
00:03:34
則所謂人心也
00:03:37
如心者 不動心
00:03:39
則所謂天心也
00:03:42
何謂人心 何謂天心
00:03:47
行慈者 人心也
00:03:50
行悲者 天心也
00:03:53
能忍者 人心也
00:03:55
能辱者 天心也
00:03:58
度己為之忠
00:04:01
度人為之恕
00:04:03
度己度人
00:04:04
則佛家所言自行化他
00:04:08
故若能如此者
00:04:11
則離道不遠
00:04:14
違 離也
00:04:16
已所不欲 亦必人所不欲
00:04:21
譬如禍者己之所不欲
00:04:25
勿施於人是人道也
00:04:29
已之所欲亦必人所欲
00:04:33
譬如福者己之所欲
00:04:37
加施於人是天道也
00:04:41
此二合之為一
00:04:44
是名忠恕
00:04:46
行忠恕則離道不遠
00:04:49
故曰忠恕違道不遠
00:04:52
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00:04:57
這裡頭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5:01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5:04
慈 慈愛眾生 並給與快樂稱為慈
00:05:14
說慈是什麼
00:05:16
就是慈愛眾生
00:05:19
能夠讓對方的人快樂 這個叫做做慈
00:05:26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5:30
悲 同感其苦
00:05:33
憐憫眾生
00:05:35
並拔除其苦
00:05:37
稱為悲
00:05:39
佛陀之悲
00:05:41
乃是以眾生苦為己苦 之同心同感狀態
00:05:48
故稱同體大悲
00:05:51
又其悲心廣大無盡
00:05:55
故稱無蓋大悲
00:05:59
無有更廣 更大 更上於此悲者
00:06:07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06:11
悲就是和對方 同樣感受那個苦
00:06:20
譬如說現在這回大地震
00:06:23
我們看到電視
00:06:25
看到他們的苦 我們心裡也難過
00:06:28
這就叫做同感其苦
00:06:31
憐憫眾生
00:06:33
可憐著這些眾生
00:06:36
能以幫他拔除這個苦
00:06:38
叫做拔苦
00:06:40
這個就叫做悲
00:06:43
慈就是與樂
00:06:47
悲就是拔苦
00:06:50
這個叫做悲
00:06:54
佛祖的悲
00:06:56
就是以眾生的苦 當做自己的苦
00:07:00
同樣的心 同樣的感覺
00:07:04
這種的狀態
00:07:06
所以佛祖又稱作同體大悲
00:07:11
又他的悲心廣大 無盡
00:07:15
所以才稱做無蓋大悲
00:07:18
沒有更廣 沒有更大
00:07:21
更上這個悲
00:07:23
沒辦法跟上這個悲 叫做無蓋大悲
00:07:29
注解第三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7:32
自行化他
00:07:34
是自行與化他之並稱
00:07:38
指自己修行正法
00:07:41
並以該正法教他他人
00:07:47
又作自利利他
00:07:52
佛光大辭典說
00:07:53
自行化他
00:07:57
這就是自行和化他 兩樣合起來說的
00:08:04
就是指自己 來修行這個正法
00:08:07
並且從這個正法來教別人
00:08:10
讓他明白
00:08:11
所以有時候說是自利利他
00:08:16
我們現在來看 呂純陽祖師這個全文
00:08:22
祂說忠恕
00:08:25
忠 字若拆開來說 就是中心
00:08:30
恕這個字 若拆開來說就是如心
00:08:35
中心就是無偏的心
00:08:39
就是所說的人心
00:08:41
如心就是不動的心
00:08:44
等於就是天的心
00:08:48
什麼叫做人心
00:08:51
怎樣又叫天心
00:08:53
你若行這個慈
00:08:56
施樂給眾生 這就叫人心
00:09:00
行悲 有辦法拔眾生的苦
00:09:04
這個叫做天心
00:09:07
你若有辦法忍這就是人心
00:09:11
你若有辦法辱這就是天心
00:09:15
度自己就是忠 度別人就是恕
00:09:20
度己度人等於 就是佛家所說的自行化他
00:09:27
假使你若有辦法這樣來做
00:09:30
這樣就離開道不遠了
00:09:34
這個違就是離
00:09:37
自己所不愛的 一定別人也不愛
00:09:42
譬如若說這個禍
00:09:45
自己是絕對不要
00:09:47
大家也都不要禍端
00:09:49
那麼我們自己 就不要這個禍端
00:09:52
這個禍端 你也不能拿給別人
00:09:55
這就是人道
00:09:59
自己所愛的
00:10:01
一定也為外人所愛
00:10:04
譬如說這個福大家都愛
00:10:08
我們假使這個福 若施給別人
00:10:12
這就是天道
00:10:15
這個忠和恕 兩個若合起來
00:10:21
合成一個 這個就是忠恕
00:10:24
這個人道和天道合起來 合成一個這就是忠恕
00:10:30
行這個忠恕 就離開道不遠
00:10:34
所以才說忠恕違道不遠
00:10:37
施諸己而不願 亦勿施於人
00:10:42
但是說這一篇 你就要注意一句話
00:10:47
我說自己所不愛的 不要做給別人
00:10:52
自己若愛的再做給別人
00:10:55
我就曾經去…講完之後 有個人當場有人問我
00:11:01
說老師這樣我不服 我說怎麼不服
00:11:04
你說我們 自己愛的做給別人
00:11:07
別人也會愛 不一定
00:11:10
我說怎麼不一定
00:11:12
譬如說我很愛喝酒 對方不愛喝酒哩
00:11:15
我愛…我就愛喝 你也要喝酒
00:11:18
對方就覺得苦死了 這怎麼對呢 對不對
00:11:22
不一定說 你自己愛的 對方就愛
00:11:26
這就是學道的人 頭腦轉不過來的地方
00:11:32
所以惠能六祖 祂快要死的時候
00:11:36
祂那些徒弟問他的師父
00:11:39
我出去傳道要怎麼傳道
00:11:42
你若了解三十六對法 萬法皆通這樣說
00:11:49
怎樣叫做三十六對法
00:11:51
這就像是子貢 說的聞一知二
00:11:56
聽一句話就要知道兩句
00:12:00
說天就要知地 說前就知道後
00:12:06
你若說父親就知道母親
00:12:09
像說子不教父之過
00:12:14
那母親就沒有過失了嗎
00:12:16
不是沒有過失
00:12:17
三字經只能說三字而已
00:12:20
總不能說子不教父母之過
00:12:23
這樣就不能了
00:12:25
說父就要知母了
00:12:28
這個道理你要知道
00:12:31
你假使若說神 就要知道鬼了
00:12:35
說道就要知道魔
00:12:39
這個道理 就是一個相對的東西
00:12:43
所以我現在來補充
00:12:46
修真錄一句話來做參考
00:12:49
孔子嘗曰
00:12:52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00:12:56
吾云
00:12:58
人之所不欲者 己亦不施於人
00:13:06
修真錄是我們 呂純陽祖師祂的說法
00:13:14
祂說孔子曾說過 自己所不愛
00:13:21
我們不要去做給別人
00:13:24
吾 等於是指呂祖師
00:13:28
呂祖師這樣說
00:13:30
說人所不愛的
00:13:33
我們自己 同樣也不能給別人
00:13:38
就像說對方不愛喝酒 你不能敬他酒
00:13:42
對方就沒有抽煙 你可不能拿煙請他
00:13:47
這樣說比較快
00:13:48
我們所不愛的 不能做給別人
00:13:50
對方不愛的 照樣不能做給別人
00:13:54
這好比是相對的道理
00:13:58
若沒有補充來說 有的人就生出矛盾
00:14:03
那麼有人說
00:14:06
說忠恕就是要度己度人
00:14:12
就像昨天說的 首先度自己再度別人
00:14:18
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你不能叫別人做
00:14:22
那麼自己 他修持不圓滿
00:14:30
好比像是自己 的壞習慣改不掉
00:14:36
那麼照這樣講
00:14:37
他就沒有資格 來做講師了嗎
00:14:40
不一定
00:14:43
這要兩種的說法
00:14:46
你若要傳了脫生死 的先天道理
00:14:52
你若要做一個傳道師
00:14:54
一定你自己要收圓
00:14:57
你自己要 修好才有資格去說人
00:15:02
但是假使若是後天
00:15:05
這個中乘 下乘的法
00:15:09
你自己沒有修
00:15:11
也能夠去度人
00:15:13
所以才說我們自己 沒有修不能去度別人
00:15:18
這是說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5:20
但假若你要用 中乘 下乘的法來說啊
00:15:24
自己沒有修 照常可以去度別人
00:15:29
所以修真錄 才這樣跟我們說
00:15:34
今人傳道
00:15:38
開口普度收圓
00:15:43
須知普度收圓談何容易
00:15:50
己不能度
00:15:52
焉能度人耶
00:15:56
己心眾生不能收圓
00:16:01
焉能收圓世間眾生
00:16:05
故欲擔當普度收圓工作者
00:16:12
必先收圓己心眾生
00:16:17
後再負起收圓世間眾生
00:16:22
亦云己心眾生不能收圓
00:16:26
是否可擔任傳道者
00:16:32
可 但不得說普度收圓
00:16:38
只言傳道感化而已矣
00:16:43
何謂感化
00:16:46
感動惡人
00:16:48
使之化善也
00:16:51
故感化傳道者
00:16:55
己心眾生 不收圓亦可擔任之
00:17:01
一為感化己身
00:17:04
次為感化他人
00:17:07
是故 傳道之人 言必慎之
00:17:12
不得自欺欺人
00:17:15
欺世盜名也
00:17:18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17:24
注解第一 六祖壇經這樣說
00:17:30
心中眾生
00:17:33
所謂邪迷心
00:17:37
誑妄心
00:17:39
不善心
00:17:41
嫉妒心
00:17:43
惡毒心
00:17:45
如是等心
00:17:47
盡是眾生
00:17:50
各須自性自度
00:17:53
是名真度
00:17:57
六祖壇經這樣說
00:18:00
我們心裡的眾生
00:18:05
為何我們心中有眾生
00:18:08
心裡眾生是什麼啊
00:18:11
就是所說的邪迷心
00:18:15
邪迷心就是迷迷惘惘
00:18:18
不知道理
00:18:20
誑妄心就是眼光高 說大話的那種心
00:18:28
不善良的心
00:18:31
嫉妒的心
00:18:34
惡毒的心
00:18:36
這些心全都是 你心裡的眾生
00:18:41
各人你需要 自己的本性自己去度
00:18:50
這才是真正的度
00:18:53
度是度自己
00:18:56
你自己無辦法度啊
00:18:57
己不能度 焉能度他人這句話
00:19:03
注解第二 最新增訂本辭海這樣說
00:19:10
欺世盜名
00:19:13
謂用欺騙手法
00:19:15
妄得虛名
00:19:19
欺世盜名是什麼
00:19:22
就是你用欺騙的手法
00:19:26
來得到不實在的名
00:19:30
好比像說 雖然你名聲響叮噹
00:19:34
但你是用欺騙得來的
00:19:37
並不是真正實力得來的名
00:19:42
所以修真錄才這樣說
00:19:48
說當今的人在傳道
00:19:53
若開口就說要普度收圓
00:20:00
我們今日 要知道說普度收圓
00:20:05
說得很快 真的有那麼容易嗎
00:20:11
你自己就沒辦法度
00:20:16
要如何去度別人
00:20:20
你自己心中的眾生 你就還沒有收圓
00:20:29
你是要如何 去收圓世間眾生
00:20:34
所以你想要擔當 普度收圓工作的人
00:20:45
一定要首先來收圓 自己心中這些眾生
00:20:54
後來再負起 收圓世間的眾生
00:21:03
但是有人說
00:21:06
自己心中的眾生 你若沒有收圓
00:21:12
是不是能夠來擔任傳道
00:21:17
可以 行的
00:21:21
但你不能夠說什麼 說要普度收圓
00:21:27
只能說我今日 是傳道感化而已
00:21:34
怎樣叫做感化
00:21:37
就是要感動這個惡人 能夠化做善人
00:21:43
所以要感化傳道的人
00:21:47
你自己心中的眾生 沒有收圓
00:21:51
也可以擔任這個講師
00:21:55
第一就是感化自己
00:21:57
邊講邊改 邊講邊改
00:22:01
接著再感化別人
00:22:05
為了這樣子 我們傳道的人
00:22:08
說話一定要很謹慎
00:22:12
不能自己欺騙自己 又欺騙別人
00:22:16
來欺世盜名
00:22:20
所以呂純陽祖師 一首詩這樣跟我們說
00:22:25
收圓普度度阿誰
00:22:30
可笑世人迷又痴
00:22:33
自性眾生不化度
00:22:37
精神費盡枉奔馳
00:22:42
祂說你今日要修圓普度
00:22:45
到底是要度誰
00:22:48
很好笑的是 世間的人是迷又痴
00:22:55
你自性的眾生 心裡的眾生都無辦法度
00:23:01
你在外頭這樣費盡心力
00:23:05
費盡你的精神
00:23:07
你是枉費 你的兩隻腳白走的
00:23:12
都沒有生效果 一點功德都沒有
00:23:19
我們接下來 再看下文來解釋
00:23:25
君子之道四 未能一焉
00:23:37
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00:23:44
所求乎臣以事君 未能也
00:23:51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00:23:58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00:24:01
未能也
00:24:04
這篇文沒辦法 一口氣講下去
00:24:09
現在我們就要分句來說明
00:24:13
現在來說第一句
00:24:17
君子之道四 未能一焉
00:24:25
這句話我們現在看 呂純陽祖師一個說明
00:24:32
音某
00:24:35
不得直讀丘本音
00:24:39
後世以尊聖人名諱
00:24:44
闕筆作
00:24:47
這有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24:50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24:53
名諱 生曰名 死曰諱
00:24:58
二字分用義別
00:25:00
並同猶言名字
00:25:05
辭海說名諱
00:25:08
人若還活在世間叫做名
00:25:13
死後叫做諱
00:25:16
二字若分開來用
00:25:19
名諱二字 若分開用意思就不同
00:25:23
一個是生一個是死
00:25:27
但是二字若合起來用 像是名諱二字合起來用
00:25:33
等於就是名字
00:25:37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25:41
孔子名 闕筆作
00:25:47
這字我們不能讀作丘
00:25:50
要讀作某
00:25:52
因為孔子的名字
00:25:54
所以後來的人 將字少一筆
00:26:01
少寫一筆就是
00:26:05
辭海這樣說
00:26:06
丘
00:26:08
十駕齋養新錄 引孔齊至正直記云
00:26:17
字 聖人諱也
00:26:20
子孫讀經史
00:26:22
凡云孔者
00:26:24
則讀作某
00:26:26
字以朱筆圈之
00:26:31
現在這字 和這字兩字是通用
00:26:36
所以這個十駕齋養新錄
00:26:40
裡面來引這個 孔齊至正直記裡說
00:26:46
說這個字 是聖人他的名字
00:26:54
子孫若在讀經史 假使有孔這兩字
00:27:01
這字不敢讀作丘 都要讀作成某
00:27:06
這個字用朱砂筆
00:27:11
用紅筆來畫個圈
00:27:14
像是做個尊重
00:27:19
像是一般說我是某某人
00:27:22
某就是代表我的意思
00:27:27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27:30
音某
00:27:32
不能直接讀丘這個本音
00:27:38
後世的人 為了尊重聖人的名諱
00:27:43
他的名字
00:27:44
所以呢 才減一個筆畫 減一畫這樣來做此字
00:27:53
所以你此後唸歷史也好 讀經也好
00:27:58
每有孔子的名字出來
00:28:01
我們那個字 絕對不能讀作丘
00:28:04
要唸作某
00:28:07
今晚因為時間的關係
00:28:09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28:12
下文等到下期 我們再來做個分解
00:28:20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0:28:27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三頁
00:28:31
第六行
00:28:34
二十三頁第六行
00:28:37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28:40
君子之道四 未能一焉
00:28:48
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00:28:54
所求乎臣以事君 未能也
00:28:59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00:29:03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00:29:06
未能也
00:29:09
因為這個文有比較長
00:29:12
所以我們就是分段解釋
00:29:16
昨天解釋說 君子之道四 未能一焉
00:29:23
孔子感嘆
00:29:26
說君子的道有四項
00:29:30
就是我
00:29:32
說我一項都做不到
00:29:35
君子的道有四項
00:29:37
孔子說 他連一項都做不到
00:29:41
什麼東西做不到
00:29:44
我們就接著今晚下去
00:29:46
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00:29:51
第一要緊就是希望什麼
00:29:55
希望做兒子的人 來孝順父母
00:30:02
將這個孝道 來教導人行這個孝
00:30:11
但是我 對於這個孝道做不到
00:30:19
孔子說他孝道做不到
00:30:21
那麼這樣說起來 孔子難道是不孝嗎
00:30:27
這不是說孔子他不孝
00:30:30
因為孔子的父親早死
00:30:35
所以他就沒辦法
00:30:37
盡到他 做兒子的孝道而自責
00:30:43
我們來看 史記孔子世家這句話
00:30:48
丘生而叔梁紇死
00:30:54
丘就是說孔子
00:30:57
叔梁紇 就是孔子父親的名字
00:31:01
孔子他父親叫做叔梁紇
00:31:05
若是這樣解釋就是說
00:31:07
孔子出生 父親就死了
00:31:13
所以在這個 孔子傳裡面說
00:31:16
孔子年三歲而父亡
00:31:21
孔子傳說
00:31:23
孔子三歲的時候 他父親就死了
00:31:29
由此可見
00:31:31
那時才兩三歲而已 要怎麼孝順父母
00:31:35
要如何去孝順父親
00:31:39
但是當今世間人 都怪父母早死
00:31:44
沒有扶養他長大
00:31:48
沒有留遺產給他
00:31:52
孔子他不是
00:31:55
他自己自責
00:31:58
自責說啊 我父親這樣早死
00:32:01
我無法盡到孝道
00:32:06
而且孔子是天下第一孝子
00:32:10
你來看新序 一段文就知道
00:32:16
孔子在州里
00:32:20
篤行孝道
00:32:23
居於闕黨
00:32:25
闕黨之子弟畋漁
00:32:29
分有親者多
00:32:31
孝以化之也
00:32:34
是以七十二子
00:32:38
自遠方至
00:32:40
服從其德
00:32:42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32:45
辭海這樣說
00:32:47
州里 猶言鄉里
00:32:51
這個州里不是我們 一般說的什麼州那個州
00:32:56
不是說以前台北州 桃園州 新竹州那個州
00:33:01
這個州里等於就是鄉里
00:33:04
好比說我們鄉內的人
00:33:06
這樣說比較快
00:33:08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33:11
闕黨 孔子所居 即闕里也
00:33:17
闕黨就是孔子所住的地方
00:33:20
等於就是闕里
00:33:22
辭海又這樣說
00:33:24
闕里 地名
00:33:26
在山東省曲阜縣城中
00:33:31
孔子故里也
00:33:33
闕里就是一個地方名
00:33:35
就是山東省曲阜的城中
00:33:39
孔子的故鄉
00:33:42
現在新序裡面這樣說
00:33:46
說孔子在他們鄉內
00:33:51
可以說很誠心 來行這個孝道
00:33:57
當時雖然他父親死了 但是對他母親很孝順
00:34:02
所以住在他們故鄉
00:34:06
他們故鄉裡的一些年輕人
00:34:10
子弟就是年輕人
00:34:13
來在打獵 畋就是打獵
00:34:16
漁就是抓魚
00:34:19
打獵抓魚
00:34:22
抓起來後若要分
00:34:25
若有父母的人 分比較多
00:34:28
若沒有父母的人 分比較少
00:34:30
因為說他有父母 要養父親 養母親
00:34:33
都分比較多
00:34:35
所以孔子的孝 感化了鄉內的人
00:34:41
為了這樣七十二子
00:34:44
我們說孔子有七十二賢
00:34:47
這些都是 他的大弟子就對了
00:34:49
孔子七十二個這些大弟子
00:34:53
都在很遠的地方 甘願服從他的德行
00:34:58
這樣我們就知道 孔子的孝道如何
00:35:04
再接下來第二項
00:35:08
所求乎臣以事君 未能也
00:35:16
第二 我所希望做臣的人
00:35:22
要盡忠這個國家
00:35:27
來教導這些所有的弟子
00:35:31
但是對於國家的盡忠
00:35:33
我完全做不到
00:35:37
有人說為什麼 孔子他教導人盡忠
00:35:47
為什麼自己沒辦法做得到
00:35:50
因為孔子出生在魯國
00:35:54
那時候 魯定公的時候
00:35:59
他當到宰相
00:36:02
只有施政三個月而已
00:36:05
魯國整個都可說是 治理得很好
00:36:11
齊國的國君聽到風聲
00:36:15
怕這個魯國強盛起來
00:36:18
所以才進了美女八十人
00:36:23
來巴結魯國的奸臣
00:36:27
來迷惑魯國的國君
00:36:32
那當時孔子
00:36:34
一直要將魯定公 改革遠離酒色
00:36:40
結果那些奸臣一直慫恿
00:36:44
慫恿到後來魯定公 就不讓他當官了
00:36:50
不讓他當官之後 就離開了魯國
00:36:55
假若是一般人就會說
00:36:57
那是一個昏君 我沒有辦法對他盡忠
00:37:01
他不是 他是責備自己
00:37:05
責備說啊 我教人家要盡忠
00:37:09
但是盡忠我沒做到
00:37:12
這樣子的自責
00:37:13
我們來看史記的一段文 你就知道
00:37:17
孔子由大司寇行攝相事
00:37:25
與聞國政三月
00:37:29
塗不拾遺
00:37:32
四方之客至乎邑者皆如歸
00:37:39
齊人聞而懼
00:37:42
於是選齊國中 女子好者八十人
00:37:50
皆衣文衣而舞康樂
00:37:54
文馬三十駟遺魯君
00:38:02
陳女樂於魯城南高門外
00:38:10
季恒子微服往觀再三
00:38:15
乃語魯君往觀終日
00:38:18
怠於政事
00:38:21
卒受齊女樂
00:38:24
三日不聽政
00:38:26
孔子卒行
00:38:32
現在這個寫略是為什麼
00:38:34
這個文很長
00:38:37
史記我家裡有整部
00:38:40
你若要看全文 來家裡我再翻給你看
00:38:46
因為現在的目的 是要說孔子他不是不忠
00:38:52
是魯國無法接納他的建議
00:38:57
所以逼不得已 才去周遊列國
00:39:02
他說孔子由這個大司寇 來做宰相的職位
00:39:09
若說現在就是做行政院長
00:39:14
負責國家的政治 只有三個月而已
00:39:21
地上的遺失物 沒有人敢撿
00:39:24
生意人不敢偷秤頭
00:39:29
可以說國家的風俗都改變
00:39:36
四方的客人
00:39:37
四方就是外國的人
00:39:40
來到了魯國
00:39:41
大家就感覺說 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樣
00:39:44
很溫暖
00:39:48
齊國的人 聽到這些話就怕了
00:39:52
齊國的人說現在糟了
00:39:54
魯國若強盛起來 齊國剛好在鄰邊
00:39:58
當時齊國的國王
00:40:01
就選了齊國裡面 最美的女子八十人
00:40:10
都穿了很美的衣服
00:40:13
這個字和這個字 不能讀同音
00:40:16
這個字讀作「衣」 這個讀作衣
00:40:19
「衣」是什麼 就是穿
00:40:21
都穿很美的衣服
00:40:25
來跳舞唱歌
00:40:31
文馬就是 可說是很優秀的馬
00:40:35
三十駟
00:40:37
一駟四隻馬叫一駟
00:40:40
三十駟 就是一百二十隻的馬
00:40:44
要送給魯國的國王
00:40:48
但是他不敢直接送他
00:40:52
所以他才在 魯國城南邊高門外
00:40:58
設一個康樂臺
00:41:02
叫女子在那裡唱歌跳舞
00:41:07
季恒子就是魯國的大奸臣
00:41:10
也是國家裡面的權力者
00:41:16
微服就是 穿那個百姓的衣服
00:41:20
去看康樂 去看那個唱歌跳舞
00:41:26
看了心情好 回來跟魯君
00:41:31
跟魯國國王說 那些女子實在很美
00:41:36
很會跳舞 歌又好聽
00:41:39
就邀他一起去看康樂
00:41:44
終日就是天亮到晚
00:41:48
這樣看不膩 連政治都懶惰
00:41:52
不想處理政事了
00:41:55
現在這個中略
00:41:57
現在就是說我這東西送你 你要嗎 怎麼樣的
00:42:04
魯國的國王看到女子美麗
00:42:07
又會跳舞唱歌
00:42:08
還有一百二十匹的馬 也很漂亮
00:42:12
就這樣領受了齊國的女樂
00:42:18
連續三日都沒上朝 處理這個國政
00:42:26
孔子諫正他而已 他就不高興
00:42:29
孔子就這樣走了
00:42:32
沒有辦法 人家不採用他
00:42:36
這就是孔子所說的
00:42:38
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
00:42:41
你要我 我就來做
00:42:43
你不要我 我就走啊
00:42:47
對這個問題 若是普通一般的人
00:42:50
他會怪罪什麼 怪罪國王無道
00:42:55
怪罪奸臣霸權
00:42:58
不是他不忠
00:43:01
但是孔子他自責
00:43:03
說我今日教學生要人盡忠
00:43:06
很慚愧我做不到
00:43:08
說做不到就對了
00:43:12
再接下來
00:43:15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00:43:20
第三 我今日所希望
00:43:24
做小弟的人要侍奉哥哥
00:43:31
但是這我完全做不到
00:43:35
因為我們古時候的道理
00:43:39
父親若早死 說長兄如父
00:43:45
母親若早死 說長嫂如母
00:43:49
父親若早死 哥哥就像父親
00:43:52
母親若早死 嫂嫂就像母親
00:43:55
古時候就是這樣
00:43:59
因為這個孔子 他有一個異母大哥
00:44:05
因為他父親娶三個老婆
00:44:11
他為什麼一下子 娶三個老婆呢
00:44:14
因為大老婆沒有生
00:44:16
後來娶第二個
00:44:20
娶第二個之後 生了一個兒子
00:44:23
跛腳 好比像小兒麻痺
00:44:28
後來娶第三個 就是孔子的母親
00:44:32
才來生孔子
00:44:37
但是孔子整日在外面傳道
00:44:42
不在家庭實行小弟
00:44:47
侍奉哥哥的義務
00:44:51
假若是一般人會推辭
00:44:54
說那並不是我的親哥哥
00:44:58
那是同父異母
00:45:01
為何還要侍奉他
00:45:04
或是說我整日在傳教
00:45:06
我在忙怎有時間去侍奉他
00:45:11
或是說我哥哥比我年長
00:45:13
他都沒有照顧到小弟
00:45:15
我是要如何去照顧哥哥
00:45:17
都推卸責任 現在的人
00:45:20
但是孔子他不是
00:45:21
他自責
00:45:24
他說我叫人身為小弟的 要會侍奉哥哥
00:45:29
但是這件事 我完全都做不到
00:45:36
所以有人說
00:45:38
怎麼會知道 孔子的大哥孟皮
00:45:43
不是孔子的親兄弟呢
00:45:47
我們現在來看 孔子家語這段文
00:45:52
叔梁紇雖有九女而無子
00:46:00
其妾生孟皮 有足病
00:46:06
于是乃求婚于顏氏
00:46:10
顏氏有三女
00:46:13
其小曰徵在
00:46:17
顏父問三女曰
00:46:21
陬大夫 世皆為卿大夫
00:46:26
吾甚貧之
00:46:29
雖年長性嚴
00:46:32
不足為疑
00:46:35
三子孰能為之妻
00:46:40
二女莫對
00:46:43
徵在進曰
00:46:46
從父所制
00:46:49
將何問焉
00:46:51
父曰 即爾能矣
00:46:55
遂以妻之
00:46:58
徵在既往
00:47:00
以夫之年大
00:47:03
懼不時有男
00:47:06
而私禱尼丘之山以祈焉
00:47:11
生孔子
00:47:12
故名丘 而字仲尼
00:47:16
孔子三歲而叔梁紇卒
00:47:23
對這個文我們現在 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00:47:30
孔子家語裡面說
00:47:34
叔梁紇當時 雖然有九個女兒
00:47:41
但卻都沒有男的
00:47:44
只有他這個 第二個妻子生了孟皮
00:47:49
算是孔子的大哥 但是他得了腳病
00:47:54
跛腳就對了
00:47:57
就這樣向這個顏氏求婚
00:48:05
這顏氏有三個女兒
00:48:09
第三個女兒叫做徵在
00:48:15
這個徵在他父親 來問他三個女兒這樣說
00:48:21
陬 陬就是一個地方名
00:48:25
大夫就是我們現在 內閣大臣就是大夫
00:48:31
說陬的大夫
00:48:34
他世世都做大官
00:48:38
我們今日這麼窮
00:48:42
雖然這個叔梁紇 年歲有比較大
00:48:48
不過他的性情很嚴肅
00:48:52
絕對能依靠
00:48:56
你們三個女兒 誰想嫁給他為妻
00:49:03
老大及第二 默默地不回答
00:49:07
這個老三徵在 才站起來這樣說
00:49:14
說在家從父
00:49:17
父親既決定 做子女的要怎麼反對
00:49:24
她父親聽到這句話
00:49:27
說若是這樣你就能嫁了
00:49:30
就這樣呢 就嫁給他
00:49:33
現在這個不能讀作妻
00:49:35
這個是讀作妻 現在這個讀作「妻」
00:49:40
妻是什麼 嫁 嫁出去就叫做妻
00:49:43
就這樣嫁出去
00:49:46
這個徵在既然來到孔家
00:49:52
因為他丈夫年歲很大
00:49:56
怕不能再生男孩子
00:50:01
就這樣偷偷地祈禱 在尼丘之山
00:50:05
來祈禱說你來保佑 保佑我能生男孩
00:50:10
就這樣來生了孔子
00:50:12
所以他的名字才叫做
00:50:15
應該唸丘
00:50:17
但是我們說過了
00:50:18
我們後來 儒家的人唸到孔子的書
00:50:23
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所以唸成某
00:50:28
他的字號叫做仲尼
00:50:31
所以我們古時候
00:50:31
單單看名字 就知道是排行第幾
00:50:36
若是大的一定要叫做孟
00:50:49
孟就是老大
00:50:50
像我們現在說孟春 孟春就是正月
00:50:57
若說仲春就是二月
00:51:00
說季春就是三月 這個一樣
00:51:02
這個孟就是第一個
00:51:05
那麼仲就是 排行第二叫做仲
00:51:08
那麼第三就要叫做季
00:51:11
古時看取的名字 就知道在家裡是排行第幾
00:51:19
所以他字號叫做仲尼
00:51:22
因為她在尼丘之山 來祈禱尼丘之山的神
00:51:29
所以他才用丘字 現在讀做當他的名字
00:51:34
這個尼字拿來當他的字號
00:51:38
孔子三歲他父親就死了
00:51:44
所以孔子三歲的時候 他父親叔梁紇死
00:51:49
當時叔梁紇 已經六 七十歲了
00:51:54
有人說他父親 六 七十歲了
00:51:59
是真的還是假的
00:52:01
我們再來看史記 孔子世家你就了解
00:52:06
叔梁紇與顏氏女 野合而生孔子
00:52:14
禱於尼丘得孔子
00:52:18
魯襄公二二年而孔子生
00:52:24
生而首上圩頂
00:52:29
故云名曰丘云
00:52:35
字仲尼 姓孔氏
00:52:38
這裡頭三個注解 要首先做說明
00:52:43
注解第一 這個野合
00:52:48
因為黑板的關係 等一會兒再重寫
00:52:53
這個野合 不是說洞房不在房間
00:52:57
怎麼跑到野外去洞房
00:52:59
這樣就不對了
00:53:01
這個野合 你要知道 這個野合的原理
00:53:07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53:11
尼丘 山名
00:53:14
亦曰尼山
00:53:16
在山東省曲阜縣東南
00:53:22
他說尼丘在哪裡
00:53:24
就是山的名字
00:53:25
有時候說是尼山
00:53:28
在山東省曲阜縣的東南邊
00:53:33
注解第三 史記索隱這樣說
00:53:38
圩 音烏
00:53:41
頂 音鼎
00:53:43
圩頂言頂上窳也
00:53:50
故孔子頂如反宇
00:53:55
反宇者
00:53:56
若屋宇之反
00:53:59
中低而四傍高也
00:54:04
現在這個字讀作烏
00:54:06
這個字讀作鼎
00:54:08
圩頂就是說 我們的頭頂上凹陷下去
00:54:14
所以才說 孔子的頭上好比像什麼
00:54:21
反宇 反宇就是 像屋頂顛倒
00:54:26
比如說 我們屋頂是這樣來說
00:54:30
他不是 他是相反
00:54:34
這個顛倒就是中間較低
00:54:38
四周圍比較高
00:54:41
話說回來 孔子的頭頂上凹陷下去
00:54:44
這樣說比較快
00:54:45
說頭頂中心凹陷下去
00:54:47
好比像一個盤子 中間凹陷下去
00:54:51
那是孔子的頭頂
00:54:55
那麼現在 史記的孔子世家說
00:55:02
叔梁紇和顏氏女野合
00:55:05
這個野合我事先 先跟你說一下
00:55:08
等一會兒再做詳解
00:55:13
野合就是指老夫少妻
00:55:17
丈夫已經活了六十 一甲子了
00:55:21
我們若已活了六十 一甲子
00:55:25
又再娶妻就叫做野合
00:55:28
因為孔子的父親 已經活了六十 一甲子了
00:55:34
他母親還是個小姐
00:55:38
還是女孩子家 幼齒的
00:55:43
之後生了孔子
00:55:51
在尼山祈禱後得孔子
00:55:56
孔子是在魯國 襄公二十二年來出生的
00:56:02
出生的時候 頭頂上凹陷下去
00:56:05
所以他的名字叫丘 字號叫仲尼 姓孔
00:56:14
那麼說到這個野合
00:56:17
我們現在來看 史記索隱裡面所說的
00:56:23
家語云…這個文 已經說過了 簡略
00:56:32
其文甚明
00:56:34
今云野合者
00:56:36
蓋謂叔梁紇老
00:56:40
而徵在小
00:56:42
非當壯室初笄
00:56:46
故云野合
00:56:48
謂不合禮儀
00:56:52
史記索隱說 孔子家語裡面說
00:56:57
這個剛才 在黑板上已經說過了
00:57:01
這個文簡略起來
00:57:03
不然就變成重複了
00:57:06
他說照家語說的話 這個文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00:57:13
現在說野合是什麼
00:57:16
就是叔梁紇已經老了
00:57:20
顏氏徵在還是幼齒的
00:57:26
不是說年輕第一次結婚的
00:57:30
初笄就是第一次結婚
00:57:34
所以就叫做野合
00:57:36
就是說不合禮儀
00:57:39
怎麼不合禮儀
00:57:41
讓他來當女兒 還嫌年紀太小了
00:57:45
就好比像男人太老 女生太年幼
00:57:50
所以不合禮儀就對
00:57:54
那麼說這個野合
00:57:57
我們再來看 史記正義裡頭說的
00:58:02
男八月生齒 八歲毀齒
00:58:06
二八 十六陽道通
00:58:09
八八 六十四陽道絕
00:58:12
女七月生齒 七歲毀齒
00:58:16
二七 十四陰道通
00:58:19
七七 四十九陰道絕
00:58:22
婚姻過此者
00:58:23
皆為野合
00:58:25
故 家語云
00:58:27
叔梁紇生九女
00:58:29
乃求婚於顏氏小女徵在
00:58:34
據此 婚過六十四歲矣
00:58:39
史記正義說 男孩子八個月長牙齒
00:58:48
現在這個是說正常啦
00:58:50
若比較早長牙齒 就是不正常的
00:58:53
比較晚長牙齒 也是不正常
00:58:56
一般男孩子 是八個月就要長牙齒
00:59:01
八歲就要換牙齒
00:59:04
像是小孩的乳齒 要換新牙齒
00:59:09
這叫做正常的年齡
00:59:12
到二八 十六歲轉成大人
00:59:16
男孩十六歲轉成大人
00:59:19
到八八 六十四歲 就已經要稱呼老了
00:59:24
沒資格再娶妻 這樣說比較快
00:59:29
女孩子七個月長牙齒 女孩子比較快
00:59:34
到七歲就換齒
00:59:37
二七 十四歲轉成大人
00:59:40
女孩子若是 十二 三歲轉成大人
00:59:43
那是不正常 叫做早熟
00:59:45
若是十四歲還未 轉成大人就是營養不良
00:59:50
到七七 四十九歲 就不能生育了
00:59:54
最多到四十九歲
00:59:55
超過四十九歲後 就不能生育了
00:59:59
假若是我們人的婚姻 男人若超過六十四歲
01:00:06
女人若超過四十九歲
01:00:08
這個叫做野合
01:00:10
叫做不正常的婚姻
01:00:13
所以家語才說 叔梁紇生九女
01:00:18
乃求婚於顏氏小女徵在
01:00:21
所以根據這樣
01:00:24
那當時孔子的父親 娶他母親
01:00:28
已經超過六十四歲
01:00:31
所以在孔子在三歲 父親死的時候
01:00:35
孔子他父親已經 就是七十歲左右的人了
01:00:39
他是沒有寫幾歲啦
01:00:41
是根據這樣來說的
01:00:43
因為說野合就是 超過六十四歲才娶的
01:00:47
若說在孔子時三歲死
01:00:51
他父親已經是 七十左右幾歲的人了
01:00:53
但是歷史卻無記載說 他父親是在幾歲死的
01:01:00
但是是根據這樣說的
01:01:02
說已經有那些年紀了
01:01:06
所以我們今晚說到這裡
01:01:09
時間的關係暫且告一段落
01:01:12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開講
01:01:18
你把它翻到二十三頁
01:01:22
第六行
01:01:26
不然我們開始
01:01:28
君子之道四 丘未能一焉
01:01:33
所求乎子以事父 未能也
01:01:38
所求乎臣以事君 未能也
01:01:42
所求乎弟以事兄 未能也
01:01:46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也
01:01:50
這剛好一段
01:01:52
但是我們這個前四節 都說完了
01:01:58
今晚就是最後一節
01:02:00
最後一句
01:02:02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 未能也
01:02:06
我們這一段 只剩這一句還未解釋
01:02:12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說
01:02:16
我希望做朋友的人
01:02:21
要教導別人做朋友 不要有的倨高心理
01:02:26
要先對人有禮
01:02:30
先有禮去 才有禮來
01:02:33
不能想說朋友對我們好
01:02:37
我們沒有先以禮待之
01:02:43
所以才說先施之
01:02:45
先施之就是我們要先做
01:02:49
但是孔子說這個我做不到
01:02:51
說他做不到
01:02:54
為什麼孔子 這種小事情他做不到
01:02:59
我們對朋友要先對他好
01:03:03
為什麼孔子 一個聖人卻做不到
01:03:07
你就要來了解 孔子當時的環境
01:03:12
孔子是一代師表
01:03:19
什麼人有辦法跟孔子比較
01:03:26
而且呢 沒有一個人 和孔子稱呼
01:03:33
敢說孔子是他的朋友
01:03:35
不敢用這個朋友來稱呼
01:03:38
見到孔子都用 師的禮節來和孔子交往
01:03:47
每一個人 都稱呼孔子為老師
01:03:52
所以孔子他自己感嘆
01:03:55
說做朋友的道理我做不到
01:03:59
因為我要和人家做朋友
01:04:01
大家都要稱呼我老師
01:04:03
我就沒辦法交朋友了
01:04:06
變成師友
01:04:08
說老師的朋友
01:04:10
並不是好比說真正 一般朋友的交往
01:04:15
這是孔子的一種謙虛
01:04:19
不然他說我身為老師 要怎麼當成朋友交往
01:04:22
可以這樣說的 若眼光高就是這樣說了
01:04:25
他說啊 真慚愧
01:04:27
連做朋友的交往 我都做不到這樣說
01:04:32
所以說孔子是一代聖人
01:04:35
人人不敢 和他做朋友交往的原理
01:04:39
我們來看 論語子張篇你就知道
01:04:45
仲尼日月也
01:04:49
無得而踰焉
01:04:53
仲尼就是孔子
01:04:56
他說孔子 和太陽 和月亮一樣
01:05:02
沒有一個人 有辦法去超過他
01:05:06
為何他會 被比喻成日月呢
01:05:10
日月就是聖人
01:05:13
等於就是說孔子是聖人 沒一個人有辦法超過他
01:05:20
所以白虎通這樣說
01:05:23
聖人者何
01:05:26
道無所不通
01:05:28
明無所不照
01:05:30
與天地合德
01:05:32
日月合明
01:05:35
白虎通說什麼叫做聖人
01:05:38
聖人就是他的道無所不通
01:05:41
無論是什麼道理 你問他都知道
01:05:45
若說他的智慧
01:05:49
沒有一個人有辦法能超過
01:05:52
他的智慧無所不照
01:05:57
和天地合德
01:06:00
他那個有天的德行 有那個地的德行
01:06:06
和太陽一樣 日夜那個光照耀天下
01:06:13
這是白虎通解釋的聖人
01:06:19
對於仲尼日月 錢地先生這樣說
01:06:26
仲尼日月者
01:06:29
言孔子之道與德
01:06:33
猶如日月之高也
01:06:37
此比喻之辭
01:06:41
蓋宇宙之物體
01:06:44
以日月為最高最明
01:06:48
故以孔子喻日月也
01:06:52
近世科技有人能踰月
01:06:58
然日猶不可踰
01:07:02
或能踰日
01:07:05
而孔子之道與德
01:07:08
終不可踰也
01:07:11
錢地先生說
01:07:15
孔子日月這句話
01:07:19
就是要來說 孔子的道和他的德
01:07:24
宛如和太陽月亮一樣 那麼的高
01:07:31
這就像是譬喻的語辭
01:07:36
我們要知道在這個 宇宙之間所有的物體
01:07:41
就是太陽和月亮最高最亮
01:07:47
所以呢 孔子才被 比喻成太陽和這個月亮
01:07:55
近代這個社會科技發達
01:08:02
有人已經在月球登陸
01:08:07
登上月球的表面了
01:08:11
但是太陽卻還是無法登陸
01:08:14
科技雖發達 太陽卻還是無法登陸
01:08:22
假使科技 有辦法能登陸太陽
01:08:26
但是孔子的道和他的德 結果你還是無法超越
01:08:34
皇侃先生才這樣說
01:08:38
仲尼聖智
01:08:39
高如日月
01:08:41
日月麗天
01:08:43
豈有人得踰踐乎
01:08:49
皇侃先生說 孔子是有這個般妙智慧
01:08:55
聖智在他們佛教 等於就是說般若妙智慧
01:09:00
若他的高就好比像日月
01:09:03
日月在天上
01:09:05
沒有人能單獨 在日月的上面走動
01:09:13
這個皇侃先生 算是梁朝時期的人
01:09:18
當時科技還未發達
01:09:20
真正若說要登陸月球 還不敢妄想
01:09:25
是現代的人 已經能登陸月球了
01:09:28
所以錢地先生說 月雖然能登陸
01:09:33
但太陽卻還不可能
01:09:35
假使若有可能的話
01:09:37
孔子的道和德 你最終也無法超過這樣說
01:09:43
這是錢地先生 和皇侃先生的說明
01:09:48
我們另外再來看 修真錄另外一個解釋
01:09:53
日月晝夜照耀世間
01:09:57
無有休息
01:10:00
日照晝間
01:10:03
譬之廣度有善根之人
01:10:08
月照夜間
01:10:09
譬之化度無明之人
01:10:13
孔子有日月之德
01:10:16
不分善惡
01:10:17
有教無類
01:10:19
故曰仲尼之日月也
01:10:21
無得而踰焉
01:10:24
這裡頭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10:29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10:32
晝夜
01:10:33
地球向日之半為晝
01:10:38
背日之半為夜
01:10:41
故自轉一週成一晝夜
01:10:46
辭海說晝夜是什麼
01:10:48
我們這個地球 若向著太陽這個半球
01:10:55
這個就是白天
01:10:58
若是沒有向著太陽的一半
01:11:01
這個就是夜間
01:11:04
所以這個地球 自轉一週剛好是一天一夜
01:11:12
所以這個地球呢…
01:11:13
像我們現在地球 已經這邊是沒有向著太陽
01:11:18
太陽若是在上面
01:11:20
我們現在台灣是向著下面
01:11:26
沒有向著太陽
01:11:28
若是現在 我女兒住的地方剛好天亮
01:11:35
他們那裡與我們 正好差十二小時
01:11:39
我為什麼會知道
01:11:41
因為我那年去美國
01:11:44
戴著這個手錶
01:11:47
到美國下了飛機的時候 看了機場時間
01:11:52
看了一下是一樣的
01:11:55
我說怎麼那美國的時間 怎麼會與我們的一樣
01:11:59
只差白天與晚上而已
01:12:02
若從台灣地底 鑽個洞到底剛好是到美國
01:12:10
剛好相反就對了
01:12:14
所以一日一夜 等於就是一晝夜
01:12:19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12:21
化度 教化濟度眾生也
01:12:25
化度就是要來教化 要來救濟那些眾生
01:12:30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12:33
無明 謂闇鈍之心
01:12:36
無照了諸法事理之明
01:12:38
即癡之異名也
01:12:42
辭海說無明是什麼 就是迷迷惘惘的心
01:12:47
沒辦法看出 諸法的事理的明
01:12:52
明就是智慧
01:12:54
沒辦法看出事理的智慧
01:12:58
等於就是 痴的另外一個名字
01:13:00
這個貪瞋痴的痴 另外一個名字叫無明
01:13:05
明就是智慧
01:13:07
無明就是痴這樣說比較快
01:13:11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1:13:15
說太陽和月亮 在白天和晚上
01:13:19
來照耀這個世間沒有休息
01:13:26
太陽出來月亮下去 月亮出來太陽下去
01:13:30
日月這個二十四小時 無休息地在更替
01:13:36
太陽照耀白天
01:13:40
比如說在廣度有善根的人
01:13:45
有智慧的就亮了
01:13:47
就是要度一些 較有智慧的人
01:13:51
月亮是照亮晚上的
01:13:53
這是比喻來在化度 一些無智慧的人
01:13:59
孔子他有日月的德行
01:14:02
不管你是善或是惡
01:14:06
可以說是有教無類
01:14:07
不和你分教門宗派都沒有
01:14:13
所以才說仲尼日月也
01:14:15
無得而踰焉這句話
01:14:20
也此我們可見
01:14:23
在孔子的年代
01:14:26
對孔子都用師的禮來交往
01:14:33
沒一個敢用 朋友的禮與孔子交往
01:14:39
所以孔子自己自責
01:14:43
說假使今日 我若有個朋友就很好
01:14:52
結果我要與他交朋友
01:14:54
大家都稱我為老師
01:14:56
實在是連我想做朋友 的責任都做不到
01:15:01
你想想孔子一代聖人
01:15:07
他不敢自誇說他是聖人
01:15:11
若是普通的人 他就感到很驕傲
01:15:17
哪有什麼自謙的理由
01:15:20
這是孔子偉大的地方
01:15:23
所以我們若世間的人
01:15:29
我就記得有一句俗語說
01:15:31
十個自誇的 有九個是出紕漏的
01:15:33
若是炫耀他很行的人 其實都是不怎麼樣
01:15:36
真正的聖人都感覺自己
01:15:40
連小事情都說他不對
01:15:43
所以聶雙江裡面 才一句話這樣說
01:15:47
聖人過多
01:15:51
賢人過少
01:15:53
愚人無過
01:15:55
雖然短短十二字
01:15:59
實在啟示人心很大
01:16:03
他說聖人的過失很多
01:16:09
賢人的過失較少
01:16:13
愚笨的人都沒有過失
01:16:17
若這樣子 人家聽了就覺得怪怪
01:16:20
應該愚笨的人過失較多 聖人怎麼會有什麼過失
01:16:26
現在這個過失 不是責備人的過失
01:16:30
是自責的過失
01:16:33
若聖人就自責 做任何事都說他的不對
01:16:38
我譬如來引個例子
01:16:41
以前這個堯帝 他的德行最好
01:16:46
他做什麼都自責
01:16:50
有一次有一個土匪 人家抓他去見堯帝
01:17:01
說萬歲爺這人很可惡
01:17:04
好大的膽子敢去搶劫
01:17:09
堯帝說放走他 這是我的過失
01:17:15
咦 這怎麼對
01:17:19
他做錯事 怎麼會是你的過失
01:17:21
他說是
01:17:23
因為我政治不好
01:17:26
我的德行不夠
01:17:29
沒辦法感化世間人
01:17:31
他才會去當土匪
01:17:34
假使我德行夠
01:17:36
政治若處理好 讓百姓安居樂業
01:17:40
他怎麼會去當土匪
01:17:43
普通人會怎麼說
01:17:45
可惡 抓去殺了
01:17:47
怎麼會說是我不對
01:17:49
有一次地方鬧飢荒
01:17:55
有人來報告堯帝 說某某地方鬧飢荒
01:18:00
堯帝怎麼說 這是我的錯誤
01:18:03
怎麼會是萬歲爺您的錯誤
01:18:05
這是天做的事情 怎麼會有你的錯誤
01:18:10
他說我沒有那個德行
01:18:13
上天才在責備我的子民
01:18:16
上天才會責備我的百姓
01:18:19
我德行若好 上天怎麼會責罰我的百姓
01:18:23
這就叫做聖人過多 做什麼都是他的錯誤
01:18:29
若是賢人就不是
01:18:31
賢人是自己的錯他會承認
01:18:35
別人做錯他不會承認
01:18:37
這是賢的人
01:18:39
才會說賢人過較少
01:18:44
那麼愚人為何會沒有過失
01:18:47
不信你說 某人你不要那麼不孝
01:18:50
你對你父親母親大聲嚷嚷
01:18:53
我是多不孝
01:18:56
別人在打父親 殺父親
01:18:58
我父母不好 我說他兩句為什麼不行
01:19:02
我是哪裡不對 他不承認
01:19:06
愚人沒有過失
01:19:08
說某人你也有點天良
01:19:11
這樣賣的東西 一斤秤十五兩
01:19:15
你這樣對嗎
01:19:17
已經很有天良了
01:19:19
整個市場裡你探聽看看
01:19:21
若像我 這麼有良心的人很少
01:19:23
人家一斤 才十三 十四兩而已
01:19:26
我秤十五兩 是十六兩垂垂的而已
01:19:29
若我是最有天良的
01:19:32
愚人沒有過失 他不承認啊
01:19:37
所以聖人過多
01:19:39
賢人過少
01:19:40
愚人無過
01:19:42
這句話實在說得很好
01:19:47
若要說當今的人
01:19:50
你看有些出家人
01:19:52
這些道士 傳道師 都覺得自己高高在上
01:19:58
他們自己自稱師父
01:20:01
不知道看到這篇文之後 他的感覺是怎麼樣
01:20:07
這個師父是別人稱呼的
01:20:11
假使自己稱呼自己是師父
01:20:14
實在是無恥之徒
01:20:16
你想想看一代明師
01:20:20
孔子都不敢 自己稱呼為師父
01:20:25
何況是凡夫之輩 你敢胡亂稱呼嗎
01:20:34
若說到孔子他做人
01:20:39
他若在講課 在傳道的時候
01:20:44
他就很有尊嚴
01:20:46
但是下課之後
01:20:49
他對學生就用平等心對待
01:20:55
我們來看論語先進篇 一句話你就知道
01:21:00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
01:21:08
子曰
01:21:09
以吾一日長乎爾
01:21:18
毋吾以也
01:21:23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
01:21:28
這些都是孔子的學生
01:21:32
和孔子坐在一起
01:21:36
一坐在一起
01:21:37
大家就想說 他是一個老師 一個聖人
01:21:41
就顯得很嚴肅 坐得很緊張
01:21:46
就不敢稍微地放肆
01:21:50
孔子看到這個情形
01:21:54
對他的學生怎麼說
01:21:57
你們不要 以為我大你們幾歲
01:22:03
長就是較年長 較多歲
01:22:06
你們不要 以為我比你們大幾歲
01:22:09
你們就有些拘束
01:22:12
你們不用拘束
01:22:14
有什麼事情 儘量跟我說話不要緊
01:22:19
你看看孔子的偉大
01:22:21
要是普通的人
01:22:24
若做為一個領導
01:22:27
身為一個老師來說
01:22:29
都裝得一個架子
01:22:31
但孔子在講道 講課時
01:22:35
要有個老師學生的區別 有個嚴肅的樣子
01:22:39
若一旦講完課
01:22:42
與老師談話 就當成是與朋友啦
01:22:46
你不用覺得拘束 他就是這樣的為人
01:22:52
所以這個孔子 這樣誠意的心情
01:22:58
他自己表現出 我是和你們一樣的
01:23:04
我並不是說 特別比你還要厲害
01:23:10
我今日做你們的師父 也並不是說很了不起
01:23:17
所以你們大家拚命學道
01:23:20
將來或許你們 也在我之上 不在我之下
01:23:26
所以對於孔子說的這句話
01:23:28
我們來看朱熹夫子的解釋
01:23:33
言我雖年紀長大於汝
01:23:40
然勿以我長而難言
01:23:44
聖人和氣謙德亦可見矣
01:23:51
朱熹在說孔子說我
01:23:57
我就是孔子
01:23:59
說我雖然年紀有比較大
01:24:03
比較你…
01:24:04
汝就是你
01:24:05
比較你們年紀有較大
01:24:08
你們不可以說 因為我的年紀有較大
01:24:11
要與我講話 就客氣 不敢說
01:24:15
你看聖人 這麼和氣 謙虛的德行
01:24:19
這樣你就看出來了
01:24:23
呂純陽祖師 是解釋得比較清楚
01:24:28
呂純陽祖師說
01:24:30
以吾一日長乎爾者
01:24:34
一日者 言惟一也
01:24:38
長 上聲 年高也
01:24:42
爾 汝也
01:24:45
言吾惟一年紀長大於汝耳
01:24:50
曰毋吾以也者
01:24:55
言汝等
01:24:56
毋以吾年長而拘束
01:24:59
不敢直言己志也
01:25:04
呂純陽祖師說
01:25:07
以吾一日長乎爾者這句話
01:25:11
一日就是指唯一
01:25:16
長現在讀作上聲
01:25:18
我們若讀作「長」 就是平聲
01:25:21
現在讀作長就是上聲
01:25:24
讀作長 長就是年長
01:25:27
說我年紀有比較大了一點
01:25:32
爾就是你
01:25:35
就是說我唯一 只有比你們年紀較大
01:25:40
現在說曰毋吾以也這句話
01:25:44
說我今日跟你們說
01:25:47
你們不要說 我比你們還多歲
01:25:49
你們講話就拘束了
01:25:51
不敢直言說你們的心志
01:25:55
意思就是說你們 若有什麼話就儘量說
01:25:58
不要拘束
01:26:00
若是在講課 大家就要有個禮貌
01:26:03
但是講課完
01:26:05
老師和學生 坐在一起就像是朋友
01:26:10
有什麼話 就儘管直接說不要緊
01:26:13
不要怕這樣子
01:26:15
你想想孔子的人 有偉大沒有偉大
01:26:19
若是現在的人 身為一位師父
01:26:22
大家都裝出一個派頭
01:26:24
你若想和師父講話 有的人連話都不敢問
01:26:29
現在再接下去 就來看我們的本文
01:26:35
庸德之行 庸言之謹
01:26:43
有所不足 不敢不勉
01:26:47
有餘不感盡
01:26:50
這句話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6:54
庸 平常也
01:26:59
行 實踐也
01:27:02
平常德行上
01:27:05
盡力而為
01:27:07
故云 庸德之行
01:27:09
有所不足
01:27:11
不敢不勉也
01:27:14
謹 擇其可也
01:27:16
有餘 多餘之語也
01:27:21
則是非之言也
01:27:24
有德之人
01:27:25
但論正事
01:27:27
不說己之善
01:27:29
不談人之非
01:27:30
故云庸言之謹
01:27:33
有餘不敢盡也
01:27:38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7:40
說庸就是平常時
01:27:44
行就是實踐
01:27:47
我們平常時的德行上面 盡力去做
01:27:53
所以才說庸德之行 有所不足
01:27:56
不敢不勉這句話
01:27:59
謹就是選擇可以或不可以
01:28:03
有餘就是多講話
01:28:08
就是說這個是非的話
01:28:11
有德行的人
01:28:15
他只有說正當的事
01:28:18
他不會去稱讚自己的善
01:28:21
不會說別人的壞
01:28:24
所以才說
01:28:24
庸言之謹
01:28:26
有餘不敢盡也
01:28:29
這篇文等於就是 兩句話合併成一句說
01:28:36
若照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8:39
變成什麼
01:28:41
說是庸德之行
01:28:43
這個庸言之謹略過了
01:28:47
說庸德之行 有所不足不敢不勉
01:28:51
再接下去說庸言之謹 有餘不敢盡
01:28:56
這樣就變成兩句了
01:28:58
但是這兩句 是合成一句說的
01:29:03
等於就是孔子說 平常在德行上
01:29:08
盡我的力量去做
01:29:11
若平常時說的話 就要謹慎去發言
01:29:19
對於德行做不到的地方
01:29:24
你要盡力不要懶惰 要勉強去做
01:29:32
假使有沒有用的話 是非的話
01:29:39
不能隨便就說出來
01:29:43
話就變成這樣子
01:29:47
現在今晚說來到這裡 時間就到了
01:29:51
不然我們在這裡 暫且告一段落
01:29:55
下文等到下期 我們再來分解
01:30:00
在座同修 大家晚安
01:30:05
我們現在來翻二十三頁
01:30:12
二十三頁最後一行
01:30:1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0:19
言顧行
01:30:24
行顧言
01:30:27
君子胡不慥慥爾
01:30:33
他說一個人你要說話
01:30:38
要回頭看 你自己所做的事情
01:30:44
而且做事情
01:30:47
你要回顧你自己 所說的話是對不對
01:30:54
君子的人啊
01:30:56
怎麼可以說的話 和做的事不一樣呢
01:31:03
你要說的話 就要符合你所做的
01:31:07
做的就要符合你說的
01:31:09
一個君子不能說這樣 一句話隨口就說出
01:31:14
做不到的事情亂說
01:31:17
所以呂純陽祖師才這樣說
01:31:21
顧 回首看也
01:31:28
君子言道時
01:31:32
必回首看己行
01:31:36
己不能行而言之
01:31:40
非君子也
01:31:43
又君子行事
01:31:46
必回首看己言
01:31:51
若言行不合一
01:31:54
何為君子耶
01:31:57
故曰言顧行 行顧言也
01:32:04
胡 猶何也
01:32:06
慥慥者
01:32:09
言行合一之義
01:32:14
時人言不顧行
01:32:17
行不顧言
01:32:19
故孔子嘆之曰
01:32:22
君子胡不慥慥爾也
01:32:28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32:31
注解第一
01:32:33
胡之與何
01:32:35
方言之異耳
01:32:39
辭海說這個胡和這個何
01:32:42
是地方的話不同樣而已
01:32:46
這個胡就是何 何就是胡
01:32:50
若是白話 說是怎麼樣的意思
01:32:54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32:57
慥慥
01:32:59
守實言行相應之貌
01:33:03
慥慥就是守實在
01:33:05
說的話和做的 統統能相應的型態
01:33:12
所以現在呂純陽祖師說
01:33:15
顧 就是回頭看
01:33:21
君子要講道理的時候
01:33:26
一定要回頭 看你自己的行為怎麼樣
01:33:32
自己沒辦法做 這個話把它講出去
01:33:37
這不是君子
01:33:40
又如君子做事情
01:33:43
一定你要回頭 看你自己所說的話
01:33:49
如果你說的話 和做的事不能相應
01:33:53
你要如何說你是君子
01:33:56
所以才說言顧行 行顧言
01:34:02
胡等於就是何 說怎麼樣
01:34:08
慥慥就是 說的和做的要合一
01:34:15
當時的人說話 沒去想到你所做的
01:34:24
所做的沒顧慮到 你今天所說的
01:34:28
所以孔子才感嘆
01:34:31
說君子胡不慥慥爾也
01:34:37
所以這句話 用白話解釋就是說
01:34:42
說話要自己注意 看你自己的所做所為
01:34:49
你說出口的話你有做嗎
01:34:55
做事情要想到你說的話
01:34:58
你做的事有符合你說的
01:35:03
君子怎麼可以 說話和做事情不一樣呢
01:35:11
這就是一種感嘆語
01:35:14
所以世間人言行若不合一 就不能說是君子啊
01:35:20
我們禮記裡面才說
01:35:23
有其言而無其行 君子恥之
01:35:28
話這個一說出去 你辦法做到
01:35:32
這樣君子的人很丟臉
01:35:37
論語裡面一句話說
01:35:39
子曰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01:35:44
孔子說君子的人 最感到羞愧的是什麼
01:35:48
你說的話超過你所做的
01:35:53
說十句做不到二句
01:35:55
這樣來說 這個君子覺得很丟臉的
01:36:00
修真錄說
01:36:02
言而不行
01:36:03
莫若勿言
01:36:06
說你今天所說的話 真正的若你沒辦法做
01:36:09
乾脆不說啊
01:36:11
你若不說 沒做 沒有人會批評你啊
01:36:15
你話說出口 你沒辦法做
01:36:17
這樣就不是君子了
01:36:21
昔時賢文這樣說 人前做得出的方可說
01:36:28
說你今天要說的話
01:36:30
在別人面前 有辦法做到才可以說
01:36:34
無法做到的事情 你就不要說啊
01:36:38
這可以說 是言行合一的道理
01:36:43
十三章就到這裡完畢
01:36:46
接著說第十四章
01:36:50
君子素其位而行
01:36:56
不願乎其外
01:37:01
現在這個文裡面的 這個素字
01:37:04
我們要瞭解 這素字不是吃素的素
01:37:09
這個素說的是什麼
01:37:12
我們現在來看辭海的說明
01:37:15
素 猶見在也
01:37:21
詳素位條
01:37:25
說這個素等於是說現在
01:37:31
但是這見在的見 現在的字多了邪玉字旁
01:37:41
古時候是寫這個字
01:37:44
音不能讀成見
01:37:46
讀成現
01:37:49
說素等於現在
01:37:52
現在詳細看素位的條目
01:37:56
辭海說
01:37:57
素位
01:37:58
禮中庸 君子素其位而行
01:38:03
不願乎其外
01:38:05
朱熹云 素 猶見在也
01:38:11
言君子但因見在所居之位
01:38:16
而其所當為
01:38:18
無慕乎其外之心也
01:38:23
對於這個見在 我們做個說明
01:38:27
最新增訂本辭海說
01:38:30
見音現
01:38:32
見在也
01:38:34
通作現
01:38:35
見在 謂現時存在者
01:38:40
最新增訂本辭海說
01:38:43
這字你不要讀成見
01:38:45
音要讀成現 見在的意思
01:38:50
所以這字 通作邪玉字旁的現
01:38:54
所以見在 就是現在存在的意思
01:39:01
現在辭海說
01:39:04
素位來引禮記中庸
01:39:09
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一篇
01:39:11
說君子素其位而行
01:39:14
不願乎其外
01:39:16
朱熹這樣說
01:39:18
說這個素字等於就是現在
01:39:22
就是說君子 但因為現在你所居的位置
01:39:29
其所當為無慕乎其外之心
01:39:34
這若用白話來說
01:39:37
比如你擔任什麼職務 這樣說最快
01:39:42
比如說我們現在一個團體
01:39:45
你擔任理事
01:39:47
理事要做什麼
01:39:49
理事就是要 照顧這個會裡面的事務
01:39:55
你要好好 每個人要去遵守
01:39:58
比如我身為監事
01:40:00
理事和你沒關係 你是只有監督權而已
01:40:04
你監督這些理事 做得好或不好
01:40:08
比如你身為警察 你的職務是什麼
01:40:12
就是治安 抓賊 抓壞人
01:40:16
如果你是在做戶籍 那要做什麼
01:40:18
你就是辦理戶籍 若治安的事和你沒關係
01:40:23
對不對
01:40:24
你若當醫生 你就盡心去醫病人就好
01:40:28
其他就和你沒關係了
01:40:31
這就是說 個人要遵守你的本分
01:40:34
假使若說 你的本分做得到
01:40:36
幫忙別人是沒關係
01:40:39
你自己本分都做不到 你要怎麼去管別人的事情
01:40:44
這句話和論語所說的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01:40:48
這個道理意思很相近
01:40:50
現在來引論語 這句話來做參考
01:40:55
子曰 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
01:41:04
孔子說我們若沒有 自己所擔任的職務
01:41:13
若沒擔當這個職務
01:41:15
你就不要 去管別人做好或做壞
01:41:21
所以孔安國先生說
01:41:24
欲各專一於其職
01:41:26
不越其職也
01:41:30
他說就是要讓你 各人守你自己的本職
01:41:35
你負責什麼職務 你專心去遵守你的本分
01:41:41
不要去逾越這個職務
01:41:46
所以錢地先生才說
01:41:49
君子思不出其位
01:41:52
即孔安國注 之不越其職也
01:41:56
越 僭濫也
01:41:59
國家設官分職
01:42:03
各就其職責行之
01:42:07
出其位即是不守本分
01:42:10
總之 一國之亂
01:42:13
則僭越為亂之階也
01:42:20
錢地先生說
01:42:21
君子你所想的
01:42:25
不要超過你的職務
01:42:30
這就是孔安國的注解
01:42:33
說不越其職這個道理
01:42:37
越就是侵佔 亂來
01:42:44
國家來設這個官 來分這個職務
01:42:49
比如你做治安職務
01:42:52
你做內部職務
01:42:53
你做外務職務
01:42:56
或是好比說 你做戶政的職務
01:42:59
你做醫生的職務
01:43:02
國家設這個官 是分這個各人職務
01:43:07
各人就你的職責要去做
01:43:11
你自己職務 你要有那個責任
01:43:15
要徹底去做
01:43:18
你若逾越你的職位 就不守本分
01:43:22
你自己的事都守不好 還要管別人的事情
01:43:27
我們一個人若看別人做好 我們自己覺得丟臉
01:43:31
某單位做得那麼好 我們怎麼做這麼差
01:43:34
假若某單位若亂七八糟 我們就要自己注意
01:43:38
人家做得差 我們不知道會不會這樣
01:43:41
會不會跟他們一樣
01:43:43
所以各人守的本位 我們要守得穩
01:43:52
總括一句話
01:43:54
一個國家會亂 為什麼會亂
01:43:58
就是每個人 都逾越自己的本分
01:44:03
這是亂的原因 階就是原因
01:44:06
這就是亂的原因
01:44:09
自己的事情都不要守 一直要管別人的事
01:44:13
所以會變成結仇啦 吵架啦 嫉妒啦
01:44:19
致使內部亂 外部也亂
01:44:23
致使亂糟糟 國家亂七八糟
01:44:29
邢昺先生說 此章戒人侵官也
01:44:34
言若己不在此位
01:44:37
則不得謀此位之政
01:44:40
欲使各專一
01:44:42
守於其本職也
01:44:46
此章就是指不在其位 不謀其政這句話
01:44:52
是警戒我們人 不要侵佔別人的官位
01:44:59
就是說自己 你不在這個職務
01:45:02
沒有這個職位
01:45:05
你不能去管別人 這個職務的事情
01:45:11
目的是要讓你各人 專心守你自己的本分
01:45:16
守住你本來自己的 本來的職務
01:45:22
這是我們這個 邢昺先生的說法
01:45:30
另外我們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中庸
6/38部影片
中庸 1
中庸 2
中庸 3
中庸 4
中庸 5
中庸 6
中庸 7
中庸 8
中庸 9
中庸 10
中庸 11
中庸 12
中庸 13
中庸 14
中庸 15
中庸 16
中庸 17
中庸 18
中庸 19
中庸 20
中庸 21
中庸 22
中庸 23
中庸 24
中庸 25
中庸 26
中庸 27
中庸 28
中庸 29
中庸 30
中庸 31
中庸 32
中庸 33
中庸 34
中庸 35
中庸 36
中庸 37
中庸 3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415000073
4384622d-8455-460d-a09d-748ba626f578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