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弘道探索6台
深度進修7台
入門精華8台
莊朝守主講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道德經 4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道德經 45
9594
5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8年07月14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24
三十九頁
00:02:33
三十九章 開始
00:02:40
今晚從這裡接下去
00:02:43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
00:02:52
此其以賤為本耶
00:02:57
非乎
00:03:00
對於這句話我們來看//河上公的說明
00:03:06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者
00:03:16
孤寡 喻孤獨
00:03:22
不穀 喻不能
00:03:27
此其以賤為本耶者
00:03:32
言侯王至尊貴
00:03:38
能以孤寡自稱
00:03:42
此非以賤為本乎
00:03:48
非乎 嗟歎之辭
00:03:56
河上公這樣說
00:03:59
說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者這句話
00:04:08
孤寡是一個比喻
00:04:14
孤獨比如小孩沒有父母
00:04:23
叫做孤兒
00:04:26
獨就是自己一個無依無靠
00:04:33
有時候老人家 獨居老人
00:04:40
沒有子女沒有兄弟
00:04:45
這個不穀 就比喻沒辦法
00:04:50
不能
00:04:54
說此其以賤為本耶這句話
00:05:01
就是當一個諸侯
00:05:05
侯王就是諸侯
00:05:09
諸侯是真正尊貴
00:05:15
有辦法用孤寡自己稱呼
00:05:22
這難道不是賤來當根本
00:05:28
非乎 一個嗟歎之辭
00:05:36
有的說嗟歎
00:05:38
好像嘆口氣這個意思
00:05:44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05:49
侯王自謂曰孤寡不穀
00:05:59
此三名者 皆賤者之稱也
00:06:07
而侯王以之
00:06:10
其意豈不是以賤為本耶
00:06:17
非乎
00:06:25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06:30
當一個國王 諸侯
00:06:35
自己稱呼叫做孤寡不穀
00:06:42
這三個名字
00:06:44
三個名字//就是孤 寡 不穀
00:06:49
所以演戲說孤王 寡人
00:06:54
就是這樣
00:06:57
全都用這個下賤的稱呼
00:07:05
但是當一個諸侯
00:07:10
自己稱呼
00:07:13
這個意思難道不是//用這個賤當根本
00:07:21
難道不是嗎
00:07:24
這裡有三個注解
00:07:27
我們來說明
00:07:31
注解第一 辭海
00:07:35
孤 侯王之謙稱
00:07:41
禮玉藻//凡自稱小國之君曰孤
00:07:55
辭海說孤
00:07:58
就是諸侯的謙稱
00:08:03
禮是禮記
00:08:07
簡單說禮
00:08:09
在禮記的玉藻篇
00:08:14
假使若自己稱呼
00:08:19
說我小國
00:08:21
很大國//他稱呼他很小國的君
00:08:25
叫做孤
00:08:30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08:36
寡 謙辭
00:08:42
寡就是謙虛的詞
00:08:45
詳細看寡人的條目
00:08:50
辭海這樣說
00:08:54
寡人 古諸侯之謙稱
00:09:01
禮曲禮古諸侯
00:09:07
其與民言 自稱曰寡人
00:09:15
疏 寡人者
00:09:20
言己是寡德之人
00:09:25
辭海說
00:09:28
每個皇帝國王
00:09:31
出來都說寡人
00:09:34
你看歌仔戲就知道
00:09:37
這是古代諸侯謙虛的稱呼
00:09:44
禮就是指禮記禮經
00:09:49
曲禮篇
00:09:52
說古代諸侯
00:09:56
這裡簡略是怎麼樣
00:09:59
簡略就跟這裡又引到了
00:10:03
話都重複的
00:10:08
古代的諸侯對百姓這樣說
00:10:15
自己稱呼說寡人
00:10:19
那個注疏
00:10:21
疏就是注疏
00:10:23
注就是比較簡略
00:10:26
疏就說得比較詳細
00:10:29
說寡人是什麼
00:10:32
自己是沒有道德的人
00:10:37
寡就是很少
00:10:39
寡德就是沒有道德的人
00:10:42
真的啊
00:10:45
當一個一國的領導人
00:10:49
要找有道德的很少
00:10:53
歷代歷史你儘管去看
00:10:57
第一代的皇帝就有
00:11:02
到後來都沒有
00:11:05
到最後變成暴君了
00:11:12
所以若是有道德的皇帝
00:11:17
堯舜禹以來
00:11:20
商朝第一個皇帝湯王
00:11:26
後面就越沒有道德了
00:11:29
到紂王就變暴君了
00:11:34
夏王也一樣
00:11:36
夏朝是禹王
00:11:39
傳到最後一代//桀王就無道了
00:11:46
所以說無德的人
00:11:49
實在是當一個國王
00:11:52
有道德的很少
00:11:57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12:03
不穀 猶言不善
00:12:09
王侯自稱之謙辭
00:12:14
老子文與課同略
00:12:21
按爾雅釋詁
00:12:27
穀 善也
00:12:30
穀是養人之物
00:12:33
言我不能如穀之養人
00:12:37
是謙也
00:12:42
什麼叫做不穀
00:12:44
不穀等於說我不可能
00:12:50
不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
00:12:54
就是說不可能
00:12:56
我沒辦法
00:13:00
這個是諸侯自己//自稱呼的謙辭
00:13:06
所以老子才說
00:13:10
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這句話
00:13:16
文跟課本一樣
00:13:21
照道理爾雅釋詁
00:13:25
這是一本書名
00:13:30
穀是有辦法
00:13:33
這個善是好的
00:13:34
說我有辦法
00:13:38
穀是像說五穀 六穀
00:13:45
這個要讓我們吃得飽//能生存的東西
00:13:52
說我沒辦去像五穀或六穀
00:13:59
讓大家肚子能飽
00:14:02
這個是謙辭
00:14:07
所以這一段再接下去
00:14:12
我們來看老子達解的說明
00:14:20
言侯王至尊至貴
00:14:27
反以賤號自稱
00:14:32
言侯王自謂孤 寡 不穀
00:14:40
不以尊貴自居
00:14:45
豈非以賤為本乎
00:14:53
老子達解這樣說
00:14:57
說侯王是最至尊至高貴
00:15:10
反過來//用下賤的號自己稱呼
00:15:21
說這個諸侯國王自己稱呼
00:15:29
孤 寡 不穀
00:15:34
沒有說尊貴
00:15:37
我很神氣很高貴來稱呼
00:15:46
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本
00:15:54
再來老子淺解
00:16:00
道人心中主宰
00:16:05
此作治國政要
00:16:09
兢兢業業
00:16:12
以臨淵履薄
00:16:19
謙卑之心情
00:16:25
從事無我居下
00:16:28
收拾游離之萬念
00:16:33
歸於性天
00:16:36
挹取道中的元
00:16:41
培養靈明
00:16:44
壹志凝神
00:16:46
辛苦注真
00:16:49
不欲有成
00:16:52
必將得道
00:16:54
此非以賤為本之修習乎耶
00:17:06
老子淺解
00:17:12
因為…我怎麼再寫一個//馬炳文註釋
00:17:18
老子淺解的書十幾種
00:17:25
都是不同人注解的
00:17:31
所以你寫老子淺解
00:17:34
買來 文不一樣
00:17:37
作者不同
00:17:41
有的注解 注得亂七八糟
00:17:45
看都看不懂
00:17:48
只有老子淺解//稍微看得懂而已
00:17:55
這是馬炳文的註釋//稍微看得懂
00:17:59
其他的註解本都看不懂
00:18:06
他說道是我們人//心中的主宰
00:18:13
這就是作//要治國的政治最重要的
00:18:22
非常的小心
00:18:27
好像什麼
00:18:29
好比人要過溪水
00:18:34
哪裡有水坑不知道
00:18:39
要很注意
00:18:42
過溪要走水路
00:18:45
不然踏到水坑//人掉下去就死了
00:18:51
好像冬天下雪
00:18:58
我們台灣不會遇到
00:19:01
大陸跟日本就有
00:19:05
整條河都結冰
00:19:09
你要走路//前面要用拐杖敲
00:19:15
若硬的聲音可以
00:19:18
若空的聲音//踩下去就沉下去了
00:19:24
所以薄冰就是//上面薄薄的冰
00:19:33
好像走在薄冰的上面
00:19:39
這是謙卑的心情
00:19:45
說從事無我居下
00:19:49
收拾游離之萬念
00:19:52
歸於性天//挹取道中的元
00:20:00
培養靈明
00:20:02
壹志凝神
00:20:04
辛苦注真
00:20:05
不欲有成
00:20:07
必將得道
00:20:10
以上這些文我不會解釋
00:20:17
到底說外面說裡面
00:20:21
聽不懂
00:20:23
你們比較厲害的人去注解
00:20:26
我沒辦法
00:20:28
我才疏學淺 沒辦法
00:20:36
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本的修習
00:20:45
這個三十九章很不得已的
00:20:51
第一章到三十八章
00:20:56
都用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1:02
這個道德經說很多地方了
00:21:05
三十年前就說了
00:21:10
像蘆洲 三峽//那個都說過了
00:21:17
宜蘭慈惠堂也都說過了
00:21:23
只有注解呂純陽
00:21:27
有的人說//呂純陽以外難道沒有注解
00:21:31
我說有啊
00:21:34
你也稍微注解一下
00:21:36
所以不得已這個三十九章
00:21:41
特別各家的注解
00:21:46
你慢慢的去看
00:21:50
看到後面
00:21:53
說到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21:57
哦 原來如此
00:22:04
不然這個文你去注解
00:22:06
我才疏學淺 解不出來
00:22:12
今晚說到這裡
00:22:15
若要說下去
00:22:17
光是寫黑板就沒什麼時間
00:22:21
老師也老了
00:22:25
腳也沒有力氣 站不久
00:22:30
希望大家不要嫌棄
00:22:35
讓老師稍微一點偷工減料
00:22:41
今晚說到這裡告一段落
00:22:47
諸位師兄弟//大家好
00:22:53
現在來看我們的課本
00:22:59
三十九頁
00:23:05
三十九章我們開始
00:23:10
昔之得一者
00:23:14
天得一以清
00:23:17
地得一以寧
00:23:20
神得一以靈
00:23:23
谷得一以盈
00:23:25
萬物得一以生
00:23:28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00:23:32
其致之一也
00:23:35
天無以清
00:23:38
將恐裂
00:23:40
地無以寧
00:23:42
將恐發
00:23:45
神無以靈
00:23:47
將恐歇
00:23:49
谷無以盈
00:23:51
將恐竭
00:23:53
萬物無以生
00:23:56
將恐滅
00:23:59
侯王無以貞
00:24:02
將恐蹶
00:24:04
剛好說到這裡而已
00:24:08
你們要注意什麼
00:24:11
有時候我的讀音
00:24:14
我們讀就不是這樣
00:24:18
你要知道不要說萬國的話
00:24:24
光是台灣話//你就說不完了
00:24:30
像說下雨
00:24:33
雨有的說「雨」//有的說「雨」
00:24:37
有的說「雨」 很難說
00:24:43
所以大家要原諒我//讀的音若不對
00:24:48
不要對我挑錯
00:24:52
我台灣話三十五歲才學
00:25:00
你怎麼三十五歲才學
00:25:03
我以前不是台灣人
00:25:06
我是日本人
00:25:08
我的名字叫做
00:25:12
木子四助
00:25:15
後來去大陸
00:25:19
投靠共產變成共產黨的人
00:25:26
共產黨接北邊
00:25:29
國民黨在南邊
00:25:32
為了要回來台灣
00:25:35
就這樣投靠國民黨
00:25:38
人家說二二八//怎麼樣怎麼樣
00:25:40
我不知道
00:25:43
我又沒有在台灣//怎麼會知道
00:25:46
我二二八之後
00:25:50
當國軍的//上尉連長過來台灣
00:25:58
就這樣退伍
00:26:02
那時三十五歲才學台語
00:26:08
不然以前都說日語
00:26:12
去大陸學國語
00:26:15
台灣話是三十五歲才學的
00:26:18
不然我不會說
00:26:20
所以台灣話說起來不標準
00:26:24
希望大家原諒
00:26:28
現在說侯王無以貞//將恐蹶這句話
00:26:40
我們之前有解釋河上公
00:26:45
憨山大師 老子達解
00:26:48
老子淺解
00:26:50
今晚現在看//老子今註今譯的說明
00:26:58
因此候王//自稱為孤 寡 不穀
00:27:07
這不是把低賤當作根本嗎
00:27:13
豈不是嗎
00:27:18
老子今註今譯這樣說
00:27:22
因為這個侯就是諸侯
00:27:27
王就是國王
00:27:29
因為諸侯國王
00:27:32
自己稱呼叫做孤
00:27:37
孤就是一個
00:27:39
像說孤兒
00:27:41
寡也是單獨
00:27:44
女人沒有丈夫叫做寡婦
00:27:47
不穀就是沒有道德的人
00:27:50
這難道不是自己//弄得低較下賤當根本
00:28:00
難道不是這樣
00:28:02
這是老子今註今譯這樣說
00:28:07
老子義疏解釋
00:28:12
自古以來
00:28:14
凡是侯王都自謙作孤
00:28:20
或自稱作寡
00:28:23
或稱作不穀
00:28:27
請問這不是雖居高貴//而以低賤自處的道理嗎
00:28:39
老子義疏這樣說
00:28:42
自古代以來
00:28:47
凡是假使若當侯王
00:28:53
侯就是諸侯
00:28:54
王就是國王
00:28:56
都自己謙虛稱作孤
00:29:03
你若演歌仔戲就知道
00:29:06
孤王
00:29:08
有的自稱說寡
00:29:11
皇帝說寡人
00:29:14
或是稱作不穀
00:29:16
沒有道德的人
00:29:19
請問這難道不是//他居在最高的高貴地位
00:29:29
用最下賤的稱呼
00:29:34
難道不是這個道理嗎
00:29:39
實際我本來不要解釋這些
00:29:43
就我們這些聽眾建議我
00:29:47
你怎麼說也是呂純陽祖師
00:29:50
別家難道沒有注解
00:29:53
所以特別這個三十九章
00:29:57
各家的注解這樣看
00:30:01
注解看了 看不懂
00:30:04
還是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0:08
我們比較明白
00:30:11
現在看
00:30:12
把它寫上黑板
00:30:14
現在來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0:30:22
自古有德者皆自謙稱
00:30:31
如儒家學者
00:30:36
自謙稱曰鄙人
00:30:41
道家修道者
00:30:44
則謙稱曰貧道
00:30:49
佛家僧侶乃稱貧僧
00:30:56
古之帝王自稱曰//孤 寡 不穀亦如此
00:31:08
後之侯王亦因襲稱之
00:31:15
是知貴以賤為本
00:31:21
故曰是以//侯王自稱孤 寡 不穀
00:31:29
此其以賤為本耶
00:31:33
非乎
00:31:37
裡面有三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31:46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0:31:51
鄙人 自稱之謙詞
00:31:55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00:32:00
鄙人黭淺不能究識
00:32:07
辭海說鄙人
00:32:10
自己稱呼謙虛的文詞
00:32:16
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
00:32:22
這是一本書
00:32:24
說鄙人不知道道理
00:32:29
無法開智慧
00:32:34
注解第二//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2:39
貧僧為僧侶自謙之詞
00:32:46
僧侶以斷邪道
00:32:50
勤修八正道而求解脫
00:32:55
常自謂道貧德乏
00:33:01
故有此謙稱
00:33:0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3:10
貧僧就是//出家人自己謙呼的言詞
00:33:23
出家人要斷這個邪道
00:33:28
邪道你要注意
00:33:30
那個我說過好幾次了
00:33:33
邪道是愛錢
00:33:40
我們談道不談錢
00:33:42
說錢就是邪道
00:33:46
在講道若跟錢有關係
00:33:51
就是邪道
00:33:53
所以佛教界才說邪命說法
00:33:59
勤解修這個八正道
00:34:04
八正道我在//十法界裡面就有說了
00:34:09
要來求解脫
00:34:12
時常自己稱呼叫做道貧
00:34:18
說無道的人
00:34:20
德乏 無德的人
00:34:24
所以才有這個謙的稱呼
00:34:31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0:34:35
因襲
00:34:38
率循舊法而襲用之也
00:34:45
因襲就是按照舊的法
00:34:52
繼承來用叫做因襲
00:35:14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35:17
自古到現在有道德的人
00:35:24
都自己謙呼說我愚鈍
00:35:33
好比像儒家的人
00:35:37
儒家就是學//孔子的道理的人
00:35:41
自己謙呼稱為鄙人
00:35:48
我沒有德行的人
00:35:51
沒有智慧的人
00:35:55
道家的修行人謙稱為貧道
00:36:02
佛家的出家人稱呼我貧僧
00:36:09
這樣看就是
00:36:12
台下賺錢沒關係
00:36:15
上台不可以說錢
00:36:22
古代的帝王//自己謙稱說孤 寡 不穀
00:36:31
全都一樣是這個意思
00:36:36
後來的諸侯國王
00:36:40
都循著古代的話稱呼
00:36:46
這樣你就知道
00:36:50
我們人高貴//就是下賤為根本
00:36:57
所以才說是//以侯王自稱孤 寡 不穀
00:37:05
此其以賤為本耶
00:37:09
非乎
00:37:11
非乎就是說這難道不是嗎
00:37:14
一種自己認為的詞
00:37:22
再來看下文
00:37:31
故至譽無譽
00:37:37
本文各家所寫的課本
00:37:47
很多課本寫不一樣
00:37:51
所以首先看//我本人一個評論
00:37:56
現在看愚叟翁的說明
00:38:01
今課本云
00:38:05
非乎 故至譽無譽
00:38:11
非乎二字乃上句之連詞
00:38:18
而故至譽無譽一詞
00:38:23
河上公本及憨山大師本
00:38:29
皆作故致數車無車
00:38:34
而老子達解//作故致譽無譽
00:38:41
道德經淺解作//故致數與旡譽
00:38:49
老子今註今譯
00:38:53
則作為至譽無譽
00:38:58
老子義疏為故致譽無譽
00:39:04
不知何是何非
00:39:07
請看各家注疏
00:39:12
裡面一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0:39:20
注解 辭海這樣說
00:39:23
連詞亦稱連接詞
00:39:30
文法上用以//連結數個詞語句節
00:39:39
以表示其//互相聯絡之關係者
00:39:48
注解辭海這樣說
00:39:51
連詞
00:39:55
有時候稱為連接詞
00:40:01
文法上我們寫文章
00:40:06
常常用連結好幾個詞
00:40:11
跟好幾個話
00:40:14
好幾句的解釋跟那個節
00:40:19
來表示上句下句//互相聯絡的關係
00:40:25
才叫做連詞
00:40:41
愚翁叟是我本人的外號
00:40:49
大家外號都取得響叮噹
00:40:54
我認為我傻老頭
00:40:57
所以才取為愚叟翁
00:41:01
我的道號 外號 字號
00:41:08
特別跟人不同
00:41:11
我自己取為五四三
00:41:14
那麼奇怪
00:41:17
還有取那個怪名
00:41:19
五四三
00:41:21
這個是我的環境
00:41:26
我這個李瑞烈
00:41:28
不是我的名字
00:41:31
不然是誰的名字
00:41:33
我第五弟弟的名字
00:41:38
你若看戶口名簿我排第四
00:41:47
若我母親的胎我排第三
00:41:54
五是我弟弟的名字
00:41:57
才給我
00:41:59
奇怪怎麼會這樣
00:42:01
我出世早產
00:42:05
我父母不要
00:42:07
這個孩子一定會死的
00:42:10
用姑婆芋葉包著放在牆角
00:42:15
等到死了再拿去埋
00:42:18
很韌命又不會死
00:42:22
沒死 不敢取名字
00:42:25
不敢取名字 結果
00:42:29
我第四個弟弟生出來
00:42:33
戶口報第三個
00:42:38
第四個弟弟又再生出來
00:42:45
報第三個
00:42:53
最後第五個生出來
00:42:57
沒多久死掉
00:43:00
我老五的名字叫做李瑞烈
00:43:05
我父親說這下子糟了
00:43:08
這個若報戶口//報死亡麻煩
00:43:13
這個早產兒 沒有名字
00:43:18
冒名頂替
00:43:21
才把我取為李瑞烈
00:43:25
所以我的戶口//跟本人的年紀差五歲
00:43:32
戶口現在才八十八而已
00:43:37
現在我實際九十一了
00:43:41
就怪胎沒辦法
00:43:46
這個愚叟翁我本人這樣說
00:43:51
當今道德經的課本
00:43:57
說非乎故致譽無譽
00:44:03
非乎這二字
00:44:07
應該是上句
00:44:09
剛剛說的句子
00:44:11
上句的連接詞
00:44:17
而且故至譽無譽這句話
00:44:22
河上公的版本
00:44:27
跟憨山大師的版本
00:44:31
全都當作故致數車無車
00:44:40
但是老子達解//作故致譽無譽
00:44:47
道德經淺解寫說
00:44:53
跟這個老子//今註今譯這本書
00:44:59
作故至譽無譽
00:45:07
老子義疏也是作//故致譽無譽
00:45:13
亂七八糟
00:45:15
不知道到底哪一個才對
00:45:18
哪一個不對
00:45:21
所以我不得已//各家的注解寫在黑板
00:45:28
再一一來查考
00:45:31
到底這句話誰說的比較對
00:45:37
但是沒有時間了
00:45:40
剩八分鐘而已
00:45:44
只好原諒老師
00:45:48
老廢物了
00:45:50
站也站不住
00:45:52
走也走不動
00:45:55
一些師兄弟說
00:45:57
老師退休 休息了
00:46:02
我之前說 要死在黑板下
00:46:05
所以我不願意休息
00:46:09
說到倒下去為止
00:46:11
不嫌棄我手腳慢
00:46:16
說話又大舌頭
00:46:18
沒辦法了
00:46:20
大舌頭愛說話
00:46:22
多多原諒
00:46:24
今晚只好說到這裡為止
00:46:28
列位大家好
00:46:32
現在翻三十九頁
00:46:42
三十九章
00:46:44
今晚要說故至譽無譽
00:46:53
對於這句//上期有說明我的意見
00:47:01
這個本文很多版本寫不同
00:47:07
光是課本//很多課本寫不一樣
00:47:12
所以我上期//有寫黑板跟你們說過了
00:47:16
今晚從河上公的解釋先寫
00:47:23
故致數車無車者
00:47:28
致 就也
00:47:31
言人就車數之為輻
00:47:36
為輪 為轂 為衡 為轝
00:47:43
無有名為車者
00:47:47
故成為車
00:47:50
以喻侯王不以尊號自名
00:47:56
故能成其貴
00:48:03
河上公這樣說
00:48:07
故致數車無車
00:48:13
這個文課本//他說數車無車
00:48:19
跟我們的課本不同
00:48:23
這個致就是就
00:48:28
就就是要算
00:48:32
就我們人//就車子的部分來分別
00:48:39
一台馬車有輻
00:48:44
就是車輪中間一根車軸
00:48:49
這一個輪子 這一個輪子
00:48:52
一個車軸
00:48:57
為輪 輪就是車輪
00:49:02
為轂//那個車輪中間有一個…
00:49:11
好比說這是車輪//這裡一個車軸
00:49:15
中間有一個洞//這樣穿過去 才會轉
00:49:19
那個車輪的洞就是了
00:49:22
就好比我們現在//開自用車
00:49:25
那個車軸把它//裝到輪子中心
00:49:28
輪子在轉 這個就是輪
00:49:35
為轝就是車子的身體
00:49:43
都沒有名字叫做車
00:49:48
很多部分不可以說車
00:49:53
才會成為車
00:49:55
合成一個才可以說車
00:49:59
這個是比喻
00:50:01
諸侯不可以//自己稱呼很高貴的名字
00:50:11
所以才會成高貴
00:50:15
所以侯王自己//稱呼說孤王 寡人 不穀
00:50:22
要謙虛就對了
00:50:26
憨山大師這樣說
00:50:29
若夫輪 輻 衡 軛
00:50:35
會之而為車
00:50:39
故數其車則件件可數
00:50:44
其車則無可數矣
00:50:48
以無可數
00:50:49
故得車之用
00:50:52
故侯王以無為之道
00:50:56
而後方大有為之
00:51:02
河上公的解釋
00:51:05
跟憨山大師大致一樣
00:51:13
這個字這裡讀作夫 押韻
00:51:17
不能讀作「夫」
00:51:20
說假使這個車輛車身
00:51:25
種種車子要用的東西
00:51:33
同一個部分不可以說車子
00:51:39
所以才會算它的部分
00:51:43
車輪 車身 車頭 車尾
00:51:46
算一算才會把它叫做車
00:51:50
就是件件可以算
00:51:56
那個車是//沒辦法算部分之一
00:52:03
因為沒辦法算
00:52:06
所以才變成車子的用途
00:52:11
所以侯王用自然無為之道
00:52:18
之後才無為而有為
00:52:26
心是順其自然
00:52:30
才做有為的事情
00:52:35
這個河上公跟//憨山大師的說明
00:52:41
我不怎麼了解
00:52:44
我們再看老子達解的說明
00:52:48
言侯王至尊至貴
00:52:53
不以尊號自名
00:52:56
而自稱孤 寡 不穀
00:53:01
故曰 致數譽無譽也
00:53:08
老子達解這樣說
00:53:11
說當時的諸侯是最尊貴的
00:53:20
但是他不敢用那個尊號
00:53:24
自己神氣
00:53:26
而且自稱說//孤王 寡人 不穀
00:53:32
所以才說//致數譽無譽這句話
00:53:40
道德經淺解這樣說
00:53:43
故致數譽與旡譽者
00:53:48
旡譽是無名之大道
00:53:52
數是後天事物之相
00:53:55
前者是本後者是末
00:54:00
由末反本同登道岸
00:54:05
是修士應當致力及之者也
00:54:13
道德經淺解的//書名很多版本
00:54:19
這個版本是馬炳文註解的
00:54:26
他說道德經說//故致數與旡譽這句話
00:54:34
旡譽就是無名的大道
00:54:39
數是後天的事情
00:54:44
之前這句話是本
00:54:48
後來說這句話是末
00:54:52
由末再反本
00:54:54
一樣達到彼岸去
00:54:59
這是修行人應該盡力去做
00:55:06
這是道德經淺解說的
00:55:10
再來老子今註今譯
00:55:16
人所厭惡的//就是孤 寡 不穀
00:55:22
但是王公卻用來稱呼自己
00:55:28
最高的稱譽是無須誇譽的
00:55:33
所以老子才說至譽無譽
00:55:39
我們人所討厭的是什麼
00:55:45
討厭的是孤
00:55:47
孤就是孤兒
00:55:51
寡就是寡人
00:55:53
不穀是沒有道德的人
00:55:57
但是各個諸侯//都用這樣來稱呼自己
00:56:06
這個最高的稱呼
00:56:09
是沒有必要誇口
00:56:13
所以老子才說至譽無譽
00:56:18
這是老子今註今譯所說的
00:56:24
再來老子義疏這樣說
00:56:27
故真正明道的人
00:56:31
是不願炫露自己
00:56:34
此即致譽無譽的意思
00:56:40
老子義疏這樣說
00:56:43
說故
00:56:44
所以真正了解道理的人
00:56:50
是不必要炫露自己
00:56:54
這個就是致譽無譽的意思
00:56:58
亂糟糟了
00:57:01
老子義疏說致譽無譽
00:57:05
老子今註今譯說至譽無譽
00:57:11
這個至譽無譽
00:57:16
這個致譽無譽不同
00:57:20
這個說故致數與旡譽
00:57:26
這個說致數與無譽
00:57:29
現在譽 他說與
00:57:33
故致數與旡譽
00:57:36
這四個注解都寫不一樣
00:57:40
本文就寫不一樣
00:57:44
由以上的版本
00:57:47
我感覺亂紛紛 亂七八糟
00:57:53
我最相信呂純陽祖師
00:57:57
祂說的一句一句跟你解釋
00:58:03
而且內容詳細說明
00:58:07
現在看呂純陽祖師
00:58:09
你就知道這句話原來如此
00:58:14
現在把它寫上黑板
00:58:17
本句原文各家不一
00:58:23
亦作故致數輿無輿
00:58:29
故致數譽無譽
00:58:33
又作故致數車無車
00:58:38
故致數與旡譽
00:58:42
亦作故致譽無譽等等
00:58:48
不知何是何非
00:58:52
莊子至樂篇//故曰至譽無譽
00:59:03
故曰 二字乃引老子之語
00:59:09
至譽無譽應是老子原文
00:59:15
莊子祖述老子思想
00:59:21
在道家哲學史上//築起不朽之學派
00:59:29
名曰 老莊學派
00:59:32
由此可見
00:59:34
本文應作故至譽無譽為善
00:59:40
至者 至高之意
00:59:43
譽者 稱譽之義也
00:59:47
前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00:59:52
是故至高稱譽//是無須誇譽的
00:59:58
故曰 故至譽無譽也
01:00:04
這裡面二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00:10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00:14
學派 謂講學家之宗派也
01:00:20
辭海說學派
01:00:22
學派就是說在講學的人
01:00:28
他的宗派
01:00:29
像佛家 道家很多家
01:00:34
儒家種種
01:00:38
注解第二//辭海續篇這樣說
01:00:43
老莊學派
01:00:45
老子 莊子之學說思想也
01:00:49
為道家學說之主體
01:00:56
辭海續篇說
01:00:58
老莊學派就是老子跟莊子
01:01:03
老子是道德經
01:01:07
莊子是南華經的學說思想
01:01:12
這個就是//道家學說的主要道理
01:01:31
呂純陽祖師說
01:01:34
本句的原文
01:01:38
各家都說不一樣
01:01:42
有人說故致數輿無輿
01:01:48
也有人說故致數譽無譽
01:01:53
有人說致數車無車
01:01:57
故致數與旡譽
01:02:01
也有人作致譽無譽
01:02:05
很多種
01:02:08
不知道哪一個才對//哪一個不對
01:02:14
但是莊子的//南華經至樂篇這樣說
01:02:23
故曰至譽無譽
01:02:28
故曰二字//就是引老子的話
01:02:35
至譽無譽//應該是老子的原文
01:02:41
道德經的原文//應該至譽無譽
01:02:46
莊子繼承老子的思想
01:02:54
在道家的哲學史的上面
01:03:00
建立永垂不朽的學派
01:03:05
名字叫老莊學派
01:03:09
由老子這句話
01:03:13
本文現在這個本文
01:03:18
應該要作//故至譽無譽比較妥當
01:03:24
至就是什麼
01:03:27
至高的意思
01:03:29
譽就是稱譽的道理
01:03:36
誇獎的話
01:03:39
我們前句//在三十八章這樣說
01:03:44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01:03:48
因為這樣至高的稱譽
01:03:54
不需要誇口
01:03:57
所以才說故至譽無譽也
01:04:03
這個故這個字
01:04:05
就是接著上句
01:04:08
說此其以賤為本耶非乎
01:04:13
那個接下去說的話
01:04:17
若不用什麼解釋
01:04:20
你光是黑板這樣看
01:04:22
就稍微知道
01:04:26
呂純陽祖師//跟我們解釋得很清楚
01:04:31
各人的思想
01:04:35
你要信誰都沒關係
01:04:38
我看是呂純陽祖師//說得較合理合法
01:04:44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
01:04:47
到這裡為止
01:04:49
列位大賢大德
01:04:54
現在看課本三十九頁
01:05:10
後面第二行
01:05:15
下面算上來第四字
01:05:22
不然現在開始
01:05:26
這是三十九章的最後一句
01:05:31
不欲琭琭如玉
01:05:36
落落如石
01:05:39
對這句話
01:05:42
首先看愚叟翁的說明
01:05:47
今課本
01:05:50
不欲琭琭如玉
01:05:54
琭琭另本亦作碌碌
01:06:00
亦作祿祿
01:06:03
而下句落落如石之落落
01:06:09
另本亦作珞珞
01:06:13
不知何是何非
01:06:17
請看各家注疏
01:06:23
這裡面五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06:28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06:32
琭琭 玉貌
01:06:36
老子 不欲琭琭如玉
01:06:39
珞珞如石
01:06:42
按珞珞 河上公本作落落
01:06:49
注 琭琭喻少
01:06:52
落落喻多
01:06:55
玉少故見貴
01:06:58
石多故見賤
01:07:01
言不欲如玉為人所貴
01:07:06
如石為人所賤
01:07:09
當處其中也
01:07:13
辭海這樣說
01:07:16
琭琭 這二字是玉的形貌
01:07:23
老子道德經說
01:07:28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01:07:33
按珞珞 河上公本作落落
01:07:40
注解這樣說
01:07:43
琭琭是比喻很少
01:07:49
落落是比喻很多
01:07:52
玉很少 所以看得很高貴
01:07:57
石頭很多 看得比較下賤
01:08:03
說我們人不讓人//像玉這樣對我們貴重
01:08:10
也不像石頭//這樣被人看輕賤
01:08:16
應該處在其中
01:08:19
我也不當玉 被人尊重
01:08:24
我也不要//當石頭被人看下賤
01:08:28
當一個玉跟石頭的中間
01:08:32
這種人最好
01:08:35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08:40
碌碌 石綵色
01:08:45
碌碌是說石頭有彩色
01:08:52
我們若有時去撿石頭
01:08:55
石頭也有紅色的
01:08:58
也有綠的 也有黑的
01:09:01
有那個色彩
01:09:05
注解第三 辭海這樣說
01:09:09
祿祿
01:09:11
這個碌碌是石字旁
01:09:14
這個琭琭是斜玉旁
01:09:18
這個祿祿是衣字旁
01:09:26
隨從貌
01:09:28
這個祿祿//就是跟著人走的形貌
01:09:33
也是說奴才輩
01:09:37
注解第四
01:09:39
落落 喻多也
01:09:42
河上公本老子
01:09:45
不欲琭琭如玉
01:09:48
落落如石
01:09:50
注 落落喻多
01:09:52
亦作珞珞
01:09:55
落落比喻很多
01:09:59
河上公的版本這樣說
01:10:05
不欲琭琭如玉
01:10:07
落落如石
01:10:09
注解說落落 比喻很多
01:10:13
亦作斜玉旁的珞
01:10:18
注解第五 辭海這樣說
01:10:22
珞珞 石堅貌
01:10:25
老子不欲琭琭如玉
01:10:29
珞珞如石
01:10:32
辭海說珞珞
01:10:35
石頭很堅硬的形態
01:10:39
道德經這樣說
01:10:41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01:10:58
愚叟翁解釋
01:11:01
說當今道德經的課本
01:11:06
說不欲琭琭如玉
01:11:09
這個斜玉旁的琭琭
01:11:12
另外的課本作石字旁的碌
01:11:17
有的作衣字旁的祿
01:11:22
而且下面的句子
01:11:26
落落如石這個落落
01:11:33
這個正音讀作落落
01:11:37
另外本作斜玉旁的珞珞
01:11:42
不知誰說的較對
01:11:44
誰說的較不對
01:11:47
我搞不清楚了
01:11:50
最好看各家的注疏
01:11:55
來看憨山大師的說明
01:12:02
道本無貴賤高下之分
01:12:08
故侯王當體道忘懷
01:12:14
不可執貴高之名
01:12:18
而取顛蹶之患
01:12:23
故誠之曰
01:12:26
不欲琭琭如玉
01:12:29
落落如石
01:12:31
謂不可視己琭琭如玉之貴
01:12:36
視物落落如石之賤也
01:12:42
苟忘貴賤之分
01:12:46
則人人皆為我用矣
01:12:54
憨山大師這樣說
01:12:58
說道本來//沒有高貴跟下賤的分別
01:13:09
所以當一個一國之主
01:13:15
應該要體道不要…
01:13:25
事物一切遇到的東西
01:13:29
把它忘掉
01:13:31
所有的事情//不要放在心裡
01:13:36
不可以執高貴的名
01:13:44
要名聲好
01:13:46
要把它忘記
01:13:51
而且取了顛倒伏地的患
01:14:01
好比高山 太高會崩
01:14:06
東西若太高都會倒下去
01:14:12
所以虔誠地跟我們說
01:14:18
不希望像玉那麼高貴
01:14:25
也不要像石頭那麼下賤
01:14:30
不可以看自己//好像玉那麼高貴
01:14:41
看別人好像石頭那麼下賤
01:14:47
你若忘記高貴下賤的分別
01:14:53
那麼這樣//什麼人我們都可以用
01:15:01
你若看他較高貴我要
01:15:04
那較下賤我不要
01:15:06
不能有那種的心
01:15:09
這個是憨山大師說的
01:15:17
裡面這個忘懷注解說
01:15:20
忘懷//謂心不係戀於事物也
01:15:26
忘懷就是心//不要把它放東西在心裡
01:15:35
再來老子達解
01:15:39
不欲琭琭如玉
01:15:43
珞珞如石
01:15:46
言不願如玉之少而高貴
01:15:52
寧可如石之多而下賤
01:15:58
貴以賤為本也
01:16:04
老子達解說
01:16:05
不欲琭琭如玉
01:16:08
珞珞如石
01:16:11
說不希望//像玉那麼少而高貴
01:16:20
寧可當石頭很多而下賤
01:16:28
因為下賤是高貴的本啊
01:16:34
老子達解跟//憨山大師的解釋
01:16:38
就不一樣了
01:16:42
河上公這樣說
01:16:45
不欲琭琭如玉
01:16:48
落落如石者
01:16:50
琭琭 喻少
01:16:54
落落 喻多
01:16:57
玉少故見貴
01:17:01
石多故見賤
01:17:05
言不欲如玉為人所貴
01:17:11
如石為人所賤
01:17:15
當處其中也
01:17:18
琭 並音祿
01:17:26
河上公 不欲琭琭如玉
01:17:31
落落如石
01:17:34
琭琭比喻很少
01:17:39
這個落落比喻很多
01:17:44
玉少 所以看得很高貴
01:17:50
石頭多 看得很下賤
01:17:56
說我們人不希望像玉這樣
01:18:03
被人所貴重
01:18:05
像石頭這樣被人所下賤
01:18:10
最好可以//在也不貴也不賤的當中
01:18:19
這個也琭 這個也琭
01:18:23
全都一樣祿
01:18:26
你無論寫哪一字都是琭
01:18:30
無論斜玉旁 石字旁
01:18:35
無論草字頭
01:18:38
每一字都讀作琭
01:18:43
這個是河上公的解釋
01:18:54
現在來看道德經淺解
01:19:02
不欲祿祿如玉
01:19:06
落落如玉
01:19:09
美玉稀少是珍品
01:19:17
易遭非人之窺伺
01:19:24
石塊眾多是為賤物
01:19:30
例遭眾人之輕視
01:19:34
聖人對外齊物等觀
01:19:39
對內中道自居
01:19:47
這裡有一個注解
01:19:50
辭彙這樣說
01:19:53
窺伺 窺人動靜以伺其隙
01:20:01
窺伺就是
01:20:03
好比躲隙縫看人
01:20:06
看人到底在做什麼
01:20:10
利用那個縫要做壞事
01:20:18
道德經淺解這樣說
01:20:23
不欲祿祿如玉
01:20:26
落落如石
01:20:29
讚美玉很少//是珍貴的東西
01:20:38
容易被人對它窺探
01:20:44
看你的動靜要偷拿
01:20:48
石頭很多是很下賤的東西
01:20:57
比喻會被眾人看輕
01:21:04
聖人對外平等的看法
01:21:11
對內是中道
01:21:15
走中間的路沒有偏
01:21:21
這是道德經淺解
01:21:24
馬炳文註釋
01:21:27
為什麼我會寫名字出來
01:21:30
道德經淺解//同書名很多本
01:21:37
一樣的書名很多本
01:21:40
所以我才特別//寫人名在那裡
01:21:45
老子今註今譯這樣說
01:21:52
不欲琭琭如玉 珞珞如石
01:21:57
言不想做美玉一樣高貴
01:22:02
寧可做堅石一樣的低賤
01:22:10
說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01:22:17
就是說不想要//做很漂亮的玉一樣
01:22:22
那麼高貴
01:22:25
寧可做什麼
01:22:27
做很硬的石頭一樣下賤
01:22:34
這是老子今註今譯說的
01:22:39
老子義疏這樣說
01:22:43
故真正明道的人
01:22:47
是不願炫露自己//如同美玉似的碌碌名貴
01:22:58
也不願如同//珍石般的珞珞高潔
01:23:05
唯能如此
01:23:08
在結果上才能//得到真正的高貴
01:23:17
老子義疏這樣說
01:23:21
所以真正知道道理的人
01:23:28
是不希望//炫露自己好像玉一樣
01:23:38
碌碌這個名字很高貴
01:23:43
也不願像珍貴的//石頭一樣珞珞的高潔
01:23:57
這句話一般作珞珞
01:24:03
說是下賤
01:24:05
只有老子義疏//這個珞珞作高貴
01:24:12
話說與人相反
01:24:16
只能有辦法這樣
01:24:19
在結果上才有辦法//得到真正的高貴
01:24:28
今晚說整晚
01:24:32
沒有一個結局
01:24:36
說到亂七八糟
01:24:40
最好是什麼
01:24:44
要看呂純陽祖師來解決
01:24:49
呂純陽祖師每一字每一句
01:24:56
都跟你分解
01:25:00
你一看 哦原來說這樣
01:25:05
這句話是//三十九章的結束的文
01:25:11
結束的文這些都沒有結局
01:25:17
到底要怎麼解釋才對
01:25:20
想要說呂純陽祖師的注解
01:25:23
時間到了
01:25:26
最好下期有緣再來說
01:25:31
列位大家晚安
01:25:36
現在翻三十九頁
01:25:45
三十九章
01:25:48
今晚最後一句
01:25:52
不欲琭琭如玉
01:25:55
落落如石
01:25:57
對這句話上期引很多事例
01:26:03
各家的注解都不同
01:26:07
今晚最後看//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26:13
本句原文承接上句
01:26:20
此其以賤為本耶
01:26:24
非乎
01:26:26
故至譽無譽
01:26:30
故文法//以不欲琭琭如玉
01:26:36
落落如石為善
01:26:41
不欲 即不願也
01:26:45
琭琭者 喻物之少
01:26:49
落落 則喻物之多
01:26:53
玉少而貴石多而賤
01:26:59
自古至今
01:27:02
仙佛 聖人皆謙卑處下
01:27:09
故不願如玉高貴顯揚
01:27:16
寧願如石低賤無彩
01:27:21
故曰 不欲琭琭如玉
01:27:25
落落如石也
01:27:28
這裡面二個注解
01:27:33
注解第一 辭海這樣說
01:27:37
文法 謂語文之程式也
01:27:46
將措字造句之習慣
01:27:50
歸納為一定之程式
01:27:54
辭海這樣說
01:27:57
說什麼叫做文法
01:28:00
就是作這個文程序的形式
01:28:08
安排字句
01:28:12
安排字造句子的習慣
01:28:19
歸納一定的程式叫做文法
01:28:25
若說自古至今
01:28:30
仙佛 聖人//皆謙卑處下這句話
01:28:35
文很長
01:28:37
等一下再另外//作專文來說明
01:28:54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8:57
說本句這個原文
01:29:04
是繼承了接上句
01:29:09
此其以賤為本耶
01:29:12
非乎
01:29:13
故至譽無譽
01:29:16
至譽無譽就是//最高的稱譽是不必要誇譽
01:29:23
好比最高的榮譽//不必要炫耀
01:29:29
所以文法用這個//不欲琭琭如玉
01:29:35
落落如石是最好
01:29:42
裡面的解釋很多種
01:29:45
但是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這句最好
01:29:53
不欲的意思//就是不願的意思
01:29:59
琭琭就是東西很少
01:30:03
落落就是比喻東西很多
01:30:08
東西少 這個玉很少
01:30:13
所以很高貴
01:30:16
石頭很多才下賤
01:30:21
自古至今
01:30:25
做仙做佛做聖人
01:30:29
全都很謙卑 很謙虛
01:30:35
自己看作自己下賤
01:30:39
所以不願如玉高貴
01:30:45
不希望像玉那麼高貴
01:30:50
來顯揚這世間讓人誇獎
01:30:55
寧願希望像石頭這樣
01:31:03
比較下賤 沒有那個彩色
01:31:08
所以才說不欲琭琭如玉
01:31:11
落落如石這句話
01:31:16
對於說自古到現在
01:31:21
仙佛 聖人全都很謙虛
01:31:28
自己的身分都降低
01:31:33
對這個問題
01:31:35
現在我們一一來印證
01:31:38
現在把它寫上黑板
01:31:41
現在來看注解第二
01:31:44
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01:31:49
知不知 上
01:31:53
不知知 病
01:31:57
聖人不病
01:32:01
對於這病
01:32:04
病不是生病的病
01:32:08
所以一個註解
01:32:10
漢朝鄭玄先生這樣說
01:32:18
病 謂罪咎
01:32:25
漢朝的鄭玄先生這樣說
01:32:30
病就是說有罪的過失
01:32:38
現在你要知道
01:32:40
這個注解第二
01:32:42
現在寫註 寫言字旁
01:32:45
這個三點水
01:32:49
注中的註 寫言字旁
01:32:53
現在這個言字旁的註
01:32:56
註中的註就要寫疏
01:33:00
所以漢朝鄭玄先生說//有罪的過失
01:33:08
辭海這樣說
01:33:10
病 瑕疵也
01:33:13
瑕疵 過失也
01:33:18
辭海說病就是瑕疵
01:33:23
瑕疵就是過失
01:33:26
這個病等於過失
01:33:39
現在看道德經第七十一章
01:33:46
說我們知道自己說我不會
01:33:53
謙虛
01:33:54
這個是最上的人
01:33:59
不知道假裝知道
01:34:03
這個人已經//犯了有罪的過失
01:34:07
聖人不會犯這個妄言
01:34:14
所以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34:19
知而自以為不知者上人也
01:34:27
不知而自以為知者
01:34:31
患假知之病 下人也
01:34:38
說知道自己說不知道
01:34:46
這個是上人
01:34:49
而不知道自己說知道
01:34:55
他就患了//假知道的毛病的過失
01:35:02
這是下流的人
01:35:06
上人//在摩訶般若經這樣說
01:35:14
一心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35:21
心不散亂是名上人
01:35:28
摩訶般若經這樣說
01:35:32
但是這兩個字你要注意
01:35:35
我已經習慣都讀般若
01:35:40
也有人讀作「般若」
01:35:43
也有讀作「般若」
01:35:48
我是有翻過十五音
01:35:53
這個般跟衣缽的缽同音
01:35:58
所以我讀作般若
01:36:02
一心 我們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36:11
什麼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01:36:14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01:36:19
心不會散亂
01:36:23
這個名就是上人
01:36:28
道德經四十五章這樣說
01:36:33
大巧若拙
01:36:38
怎樣叫做大巧若拙
01:36:41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36:44
巧 慧也
01:36:47
有大智慧者 如愚拙之人
01:36:52
猶言大智若愚也
01:36:58
巧就是智慧
01:37:01
有大智慧的人
01:37:05
裝得笨笨的人
01:37:08
等於說//有大智慧的人好像愚人
01:37:15
這是道德經四十五章//裡面說的
01:37:24
對於這個問題
01:37:26
來引一個孔子的故事
01:37:30
史記孔子世家這樣說
01:37:35
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
01:37:41
辭去
01:37:43
而老子送之曰
01:37:47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
01:37:55
仁人者送人以言
01:38:00
吾不能富貴
01:38:05
竊仁人之號
01:38:08
送子以言
01:38:14
孔子來到周
01:38:18
春秋時代國家很多
01:38:24
周是周文王 武王//的子孫在治國的周
01:38:32
孔子是魯國
01:38:35
魯國來到周
01:38:39
老子在周朝當官
01:38:44
去訪問祂這個禮
01:38:48
辭去就是…
01:38:51
這個話略起來
01:38:53
話很長
01:38:55
就相辭 要回去
01:39:00
老子送祂到門口
01:39:05
說我聽說富有的人
01:39:11
送人金銀珠寶
01:39:15
財就是金銀珠寶
01:39:20
而有仁德的人
01:39:23
送一些話給人
01:39:27
我沒辦法富有
01:39:30
偷拿古聖人的號
01:39:36
本來老子就是聖人了
01:39:39
祂說我偷拿仁人的號
01:39:46
送子以言
01:39:48
這個子就指你
01:39:53
光是這個子字就很難說
01:39:56
孩子也是子
01:39:59
水果也是子
01:40:02
你也是子
01:40:05
孩子也是子
01:40:08
這個子是解釋很多
01:40:10
這個送子就是送你幾句話
01:40:20
道德經第二章這樣說
01:40:25
功成而弗居
01:40:29
夫惟弗居
01:40:32
是以不去
01:40:36
這個解釋看修真錄
01:40:43
聖人教化眾生
01:40:48
以無所得之心不自居功
01:40:55
故言 功成而弗居
01:41:01
無得之得
01:41:05
其功終不可沒
01:41:09
故言 夫惟弗居
01:41:14
是以不去
01:41:16
言不去則長存
01:41:20
長存則不生不滅也
01:41:27
修真錄說
01:41:30
聖人在教化眾生
01:41:35
用這個無所得的心
01:41:39
不敢說我有功勞
01:41:43
不自己說我功很大
01:41:48
所以才說功成而弗居
01:41:52
無得之得
01:41:56
他不想要得//終究會得到
01:42:02
那個功永遠都不會不見
01:42:08
所以才說//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01:42:16
說不去就是長存
01:42:22
長存就是不生不滅
01:42:26
是以不去
01:42:28
才說才會不生不滅
01:42:43
看論語述而第七
01:42:48
子曰
01:42:51
若聖與仁則吾豈敢
01:42:54
抑為之不厭
01:42:58
誨人不倦
01:43:01
則可謂云爾已矣
01:43:09
公西華曰
01:43:12
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01:43:19
論語述而第七
01:43:22
孔子這樣說
01:43:25
人家稱呼我為聖人
01:43:29
稱呼我仁人
01:43:32
我不敢當
01:43:35
人說祂聖人有仁德的人
01:43:38
孔子說祂不敢當
01:43:43
若說學聖人的道
01:43:46
學仁人的道我不會討厭
01:43:52
我在教誨人
01:43:57
這個是學這個是教
01:44:00
我若教學生不會懶惰
01:44:05
我只有這樣而已
01:44:08
我學 學不厭
01:44:11
教也教不倦
01:44:15
我是只有這樣而已
01:44:19
公西華是孔子的學生
01:44:23
聽到這句話
01:44:25
說你說的話//這些徒弟沒辦法學
01:44:33
當老師那麼謙虛
01:44:36
學生沒辦法學 很難學
01:44:43
學炫耀的比較快
01:44:45
學謙虛的很難
01:44:51
論語又一句話
01:44:54
子曰
01:44:57
我非生而知之者
01:45:01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01:45:09
孔子這樣說
01:45:12
說我不是出生就知道
01:45:18
我沒有那麼厲害
01:45:19
出生就會知道
01:45:23
有的說孔子是出生就懂
01:45:28
我沒有那麼厲害
01:45:32
我是很愛古代聖人的話
01:45:40
很努力去求這個道理
01:45:47
你看聖人這麼謙虛
01:45:51
我們也要學
01:45:54
老師沒有力氣了
01:45:57
力出盡了
01:45:59
再寫黑板也沒時間
01:46:02
只好差幾分鐘就這樣休息
道德經
45/46部影片
道德經 1
道德經 2
道德經 3
道德經 4
道德經 5
道德經 6
道德經 7
道德經 8
道德經 9
道德經 10
道德經 11
道德經 12
道德經 13
道德經 14
道德經 15
道德經 16
道德經 17
道德經 18
道德經 19
道德經 20
道德經 21
道德經 22
道德經 23
道德經 24
道德經 25
道德經 26
道德經 27
道德經 28
道德經 29
道德經 30
道德經 31
道德經 32
道德經 33
道德經 34
道德經 35
道德經 36
道德經 37
道德經 38
道德經 39
道德經 40
道德經 41
道德經 42
道德經 43
道德經 44
道德經 45
道德經 46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70714000677
2f938b9d-2b1d-4e4a-97c1-6ab7b2f7743e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