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佛教宗派概論01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佛教宗派概論01
6788
2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6月03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2
在座同修
00:02:14
大家晚安
00:02:20
近來有很多人在問我
00:02:24
說老師 信什麼教比較好
00:02:29
說什麼教都好啊
00:02:32
若依老師的看法 宗教都不壞的
00:02:39
為什麼各宗教 會互相來攻擊
00:02:44
這就是話若說那個一點
00:02:46
就是大家都肚量很小
00:02:50
他認為說我的宗教最好
00:02:53
別人就比較不好
00:02:55
都是有這種的思想
00:02:57
這就是錯誤
00:03:01
當今不是只有宗教多
00:03:05
連同一個宗教
00:03:10
它裡面也還分很多的派門
00:03:17
若單單在我們現在台灣呢
00:03:24
若信徒最多的 可以說算是佛教
00:03:30
但是佛教裡面呢
00:03:34
外國的不要說
00:03:36
只說我們中國
00:03:40
在中國呢
00:03:42
這個佛教就分成十三宗
00:03:45
分成十三個門派
00:03:50
就一樣是釋迦佛祖傳的
00:03:53
為什麼會分成 這麼多宗派要做什麼
00:03:59
這也難怪
00:04:01
釋迦佛祖是一代的佛
00:04:05
他無論什麼道理 都無所不知
00:04:10
不過世間人
00:04:13
有的住的地方風俗、習慣
00:04:20
語言不同
00:04:24
理念不同
00:04:27
結果就會分宗分派
00:04:32
我簡單來引一個例子
00:04:37
你當一個師父你要教徒弟
00:04:42
都因人施教
00:04:45
怎麼樣叫做因人施教
00:04:47
看那個人的性質他的脾氣
00:04:53
和他的理念不同
00:04:56
所以他就教法不同
00:05:00
譬如簡單引一個例子
00:05:03
引一個說有一個武術師傅
00:05:07
他現在要教徒弟
00:05:10
教徒弟那一天
00:05:14
剛好有一個人長得很高
00:05:22
瘦瘦的
00:05:26
他想說這個人
00:05:28
若要教他 比較費力的拳來說
00:05:33
人那麼高要轉身也不方便
00:05:37
腳步要踩也不太順
00:05:43
所以說好啊
00:05:44
不然這個就來教靜的方法
00:05:46
來教鶴拳
00:05:49
若這個鶴拳在打拳啊
00:05:53
好像沒有在動
00:05:56
打一個拳而已 有時候打好幾分鐘
00:06:03
他的手臂長
00:06:05
人高
00:06:07
你看他這樣靜靜的
00:06:09
你人靠近光是被手打到
00:06:11
整個人都倒了
00:06:15
哇!現在有一天
00:06:19
一個人很胖
00:06:22
手又短短的
00:06:25
腿又像杉樹
00:06:30
現在師傅看了
00:06:32
這個教你鶴拳就不行
00:06:34
人這樣胖
00:06:37
手又短
00:06:38
用手去打人也打不到
00:06:42
好!這個就教你粗拳
00:06:45
現在就教你太祖拳
00:06:49
一隻腳這樣踩下去
00:06:51
三進三退 一雙草鞋就磨損了
00:06:55
你若不信拳頭打下去
00:06:57
鼻血就流下來了
00:06:59
教他這一招
00:07:04
唉!沒有多久 又有一個來了
00:07:06
長得矮矮小小的
00:07:10
現在糟糕了
00:07:12
若要教你太祖拳來說
00:07:17
你光是踩螞蟻都踩不死
00:07:20
若教你鶴拳 手又短又打不到人
00:07:24
好啦教你猴拳啦
00:07:26
個子小看你要跳高跳低 翻筋斗都有辦法啊
00:07:32
就教他猴拳
00:07:36
哇!有一天 遇到一個酒仙來
00:07:39
喝得醉醺醺
00:07:40
現在這個要教你什麼拳
00:07:42
馬上教 你就馬上忘了要怎麼教
00:07:45
好啊喝酒教你醉拳
00:07:48
這種叫做醉拳
00:07:50
你電影有看過就知道
00:07:52
酒喝愈多他拳打得愈好
00:07:56
這叫做因時施教
00:07:58
因人施教
00:08:01
現在這些徒弟 一出師之後
00:08:04
他說我正派的
00:08:07
我正宗的
00:08:08
哪一個正宗
00:08:09
你只學一部分而已對不對
00:08:14
好比像有一個傳道者 教兩個徒弟
00:08:19
一個徒弟住在山上
00:08:22
一個徒弟住在海邊
00:08:26
那個山上的回到山上
00:08:29
眼睛張開就全是山
00:08:33
他說的道理要怎麼說
00:08:36
我的道像山那麼高
00:08:41
我的道像泰山不動
00:08:45
我的道像山這麼偉大
00:08:48
我的道像山 這樣有辦法容納萬物
00:08:52
他現在說的道 就說的珍珍有味
00:08:55
現在住海邊這個 回到他們海邊
00:08:59
眼睛張開整片都是海
00:09:04
他現在說就利用這個海了
00:09:08
我的道像海這麼廣
00:09:13
我的道 像海這樣無底深淵
00:09:17
我的道 像海浪這樣非常的勇猛
00:09:21
我的道 像海有辦法藏萬物
00:09:26
現在有一天
00:09:29
這個山上教 要跑到海邊去傳道
00:09:33
他說我的山 有多高有多偉大
00:09:35
海邊人說騙人的
00:09:38
不然你山拿來填海
00:09:39
填看看會不會滿
00:09:42
現在相反
00:09:43
現在海邊教的人 跑到山上去傳道
00:09:47
他說我的海有多深有多廣
00:09:49
騙人的
00:09:50
你海搬到山上我看看啦
00:09:52
不就去打架對不對
00:09:56
沒辦法啊
00:09:58
所以呢個各人各人
00:10:02
自己認自己的道就好
00:10:06
難怪釋迦佛祖當時 在教他的徒弟
00:10:10
在那裡爭論
00:10:11
他說我的道才對
00:10:12
我的道才對
00:10:13
在那裡爭論
00:10:15
釋迦佛祖 他就來舉一個故事
00:10:20
給那些徒弟聽
00:10:23
說有一群瞎子
00:10:28
吃飽沒看到東西 硬是愛爭論
00:10:31
硬是要爭
00:10:35
有一個人牽一頭象來
00:10:38
說這隻象 長得什麼樣子你看看
00:10:41
眼睛就看不到要怎麼看
00:10:43
手就靠近去摸
00:10:47
去摸到耳朵
00:10:48
我怎麼會不知道
00:10:49
象好像芭蕉扇
00:10:52
去摸到鼻子
00:10:53
說不對
00:10:54
象好像水管
00:10:57
去摸到腿
00:10:59
他說哎呀象好像大柱子
00:11:02
去摸到尾巴
00:11:04
他說啊象好像拂塵
00:11:08
去摸到肚子
00:11:10
他說啊象好像石壁
00:11:13
到底誰說的才對
00:11:15
你只有摸一樣而已
00:11:18
所以這個道就是這樣
00:11:21
道呢個人的興趣不同
00:11:23
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
00:11:27
所以佛祖呢就因人施教
00:11:32
去到那個地方 看那個地方的風俗
00:11:36
就像觀音普門品說的
00:11:39
要度老人就化成老人
00:11:42
度小孩就化成小孩
00:11:44
度男人化成男人
00:11:46
度女人化成女人
00:11:48
就是用因時施教的方法
00:11:51
用因人施教的方法 下去傳道
00:11:56
所以宗教的派門 才會很多很多
00:11:59
那個原因在那裡
00:12:03
若是談到我們中國 說到佛教
00:12:07
目前有十三宗
00:12:10
到底有什麼宗
00:12:11
一般我們知道的 有三宗兩宗
00:12:14
你不知道 佛教十三宗是什麼宗
00:12:17
我現在來引證寫上黑板
00:12:20
讓大家來做個研究
00:12:23
不然我們現在來看 佛光大辭典這段文
00:12:29
佛在世時
00:12:32
佛教僧尼團體
00:12:36
本稱僧伽
00:12:39
為當時唯一教團
00:12:44
然於佛陀入滅後
00:12:47
數百年之間
00:12:50
則產生十八至二十個部派
00:12:56
佛光大辭典說
00:12:59
佛祖在世的時候
00:13:03
佛教這些和尚尼姑
00:13:07
僧就是和尚
00:13:10
尼就是尼姑
00:13:12
等於出家人
00:13:14
在這個出家人的團體
00:13:17
本來的稱呼叫做僧伽
00:13:21
就是為了當時 只有一個教團
00:13:27
只有一派而已
00:13:31
但是釋迦佛祖死後 幾百年之間
00:13:37
就產生什麼
00:13:40
十八至二十個部派出來
00:13:44
現在說十八至二十 是指印度
00:13:51
在印度就有二十個門派
00:13:55
但是這二十個門派的其中
00:13:58
沒有每一個來中國
00:14:00
有一部分來中國
00:14:03
一部分來中國 在中國才又分派
00:14:10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又說
00:14:13
中國佛教宗派之產生
00:14:18
約於隋唐時代
00:14:21
共有十三宗派之說
00:14:25
所謂十三宗
00:14:27
即毘曇
00:14:30
成實
00:14:31
律
00:14:32
三論
00:14:33
涅槃
00:14:34
地論
00:14:35
攝論
00:14:36
淨土
00:14:37
禪宗
00:14:38
天台
00:14:39
華嚴
00:14:40
法相
00:14:41
密宗等
00:14:44
禪宗有五家七宗之說
00:14:49
五家即臨濟
00:14:53
溈仰
00:14:54
曹洞
00:14:55
雲門
00:14:56
法眼等
00:14:59
南宗禪流派
00:15:02
七宗即五家中之臨濟宗
00:15:06
又分出楊岐派黃龍派
00:15:15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5:21
說中國佛教宗派的產生
00:15:25
大約在隋朝唐朝的時候
00:15:30
總共有十三個宗派
00:15:33
所說的十三個宗派 就是毘曇宗
00:15:39
但是這個毘曇 最後被一個俱舍宗
00:15:43
最後產生一個叫做俱舍宗
00:15:46
被他吞下去
00:15:47
現在這個毘曇宗沒有了
00:15:50
現在毘曇宗 等於就是俱舍宗
00:15:54
成實宗律宗三論宗
00:15:57
涅槃宗地論宗攝論宗
00:16:00
淨土宗禪宗天台宗華嚴宗
00:16:04
法相宗密宗等
00:16:05
密宗有時候叫做真言宗
00:16:09
但是若流傳到西藏去 叫做喇嘛
00:16:15
這個密宗和真言宗和喇嘛
00:16:20
這都是同一個系統
00:16:23
但是呢理念也不一樣
00:16:26
但是喇嘛來說啊 也有分成很多種
00:16:29
也有什麼黃衣的
00:16:31
什麼紅衣的
00:16:32
什麼白衣的
00:16:33
什麼花衣的
00:16:35
五花八門啦
00:16:38
若禪宗就有五家七宗
00:16:43
五家就是臨濟宗
00:16:45
溈仰宗
00:16:46
曹洞宗
00:16:47
雲門宗
00:16:48
法眼宗
00:16:49
就是南宗的禪流派
00:16:53
南宗就是惠能的門派
00:16:56
另外神秀所傳下去的
00:16:59
另外還有門派
00:17:02
若七宗就是 五家裡面的臨濟宗
00:17:06
又分出楊岐派和黃龍派
00:17:11
我們在坐 一貫道的道親很多
00:17:17
一貫道也是禪宗分出來
00:17:22
一貫道的初祖就是達摩
00:17:25
二祖三祖四祖五祖 到六祖惠能
00:17:30
七祖才分出去
00:17:32
叫做白馬七祖
00:17:34
一直傳
00:17:36
傳到張天然叫做十八祖
00:17:40
到十八祖之後就複雜了
00:17:43
到十八祖之後 才分成三大門派
00:17:49
就是什麼
00:17:50
就是老師道
00:17:52
和師母道
00:17:53
和師兄道
00:17:56
師兄道是什麼
00:17:59
就是當時張天然
00:18:02
是十七祖徒弟之中 最後進去的
00:18:09
可以算是師弟
00:18:11
當時他一些師兄 到外面傳道
00:18:16
十八祖快要 圓寂歸天的時候
00:18:19
衣缽被他接走
00:18:22
那些師兄回來不甘願
00:18:24
對不對
00:18:25
我是師兄
00:18:26
衣缽沒有接到
00:18:27
被你這個師弟接去
00:18:30
他就自己去發揮 說是師兄道
00:18:34
糟了
00:18:36
張天然兩個妻子
00:18:38
大老婆叫做劉師母
00:18:40
小老婆叫做孫師母
00:18:43
他這個缽
00:18:47
張天然缽又傳給孫師母
00:18:51
大老婆不甘願
00:18:53
不甘願他另外去組
00:18:55
說叫做老師道
00:18:59
這回我聽他說
00:19:01
阿煌他家才老師道 在那裡傳道
00:19:04
在那裡邀人
00:19:07
老師道本來台灣很少啦
00:19:11
現在已經進入台灣來了
00:19:15
現在就和大陸在溝通
00:19:17
不然老師道在大陸嘛
00:19:19
現在過來 現在在發揮了
00:19:24
但是師母道也很複雜啦
00:19:26
師母道又分十八門派
00:19:30
什麼有寶光的
00:19:34
什麼法一的
00:19:35
什麼基礎的
00:19:37
什麼文化的
00:19:38
又分十八門派
00:19:41
在十八門派還不行的
00:19:45
我上回在總會 遇到一個寶光組的
00:19:51
就說老師啊
00:19:54
我是寶光的這樣說
00:19:56
說啊你們寶光的總堂 我就有去過
00:19:59
他說你們總堂在哪裡
00:20:00
就在玉山
00:20:02
那個不是
00:20:03
那個金線沒有接到
00:20:05
玉山的不是這樣說
00:20:07
一樣是寶光的說它不是
00:20:10
看糟不糟糕
00:20:14
沒辦法啊
00:20:15
若一個前人就一派
00:20:16
一個前人就一派
00:20:18
一直分下去
00:20:19
就像一棵樹
00:20:20
樹頭一個而已
00:20:22
長出去大樹幹
00:20:24
分成小樹幹
00:20:26
再小樹枝一直分下去
00:20:28
門派就是這樣分
00:20:30
因為個人的理念不同啊
00:20:33
現在譬如說 大家在一起來說
00:20:37
沒辦法理念一樣
00:20:39
現在老師眼睛還睜開著
00:20:42
就一直要分下去了
00:20:44
就曾經有人跟我說
00:20:46
老師啊那些學生 時候還沒到就要分了
00:20:51
說正常啦
00:20:53
我說正常
00:20:54
為什麼正常
00:20:56
釋迦佛祖死後 就幾百門派了
00:20:59
怎麼會不正常
00:21:00
我是愛說笑的
00:21:02
說以後死有兩個大門派
00:21:05
有北宗和南宗
00:21:07
南宗就是宜蘭這邊
00:21:08
北宗就是台北那一邊
00:21:12
現在南宗北宗還不夠哦
00:21:15
若宜蘭這裡比較統一
00:21:17
若是台北以後什麼中和宗
00:21:20
板橋宗松山宗啦
00:21:23
若台南台南宗
00:21:25
嘉義嘉義宗
00:21:26
鹿谷就變鹿谷宗去了
00:21:28
我沒有騙你
00:21:31
這是難免的事情
00:21:34
沒辦法避免
00:21:37
因為個人的想法不同啊
00:21:39
對不對
00:21:39
愛喝酒的結成一堆
00:21:42
愛吃素食的結成一堆
00:21:44
愛吃土雞肉的人 結成一堆對不對
00:21:48
個人的理念不同啊
00:21:50
不同啊
00:21:52
有的就想這樣說
00:21:54
老師的談道不談錢 不合理啦
00:21:57
有的以後 也會談道也會變談錢
00:22:00
我沒有騙你
00:22:03
沒有說誰對誰不對
00:22:06
是理念的關係
00:22:10
所以對於宗派
00:22:13
我們再來看 佛光大辭典一句話
00:22:17
我國歷代祖師
00:22:22
以其研學修行之專門者
00:22:26
創立宗派
00:22:28
如禪宗淨土宗
00:22:31
律宗華嚴宗
00:22:32
三論宗法相宗
00:22:34
密宗天台宗
00:22:37
稱為大乘之八宗
00:22:40
若加毘曇宗成實宗
00:22:44
涅槃宗攝論宗地論宗等
00:22:48
則成十三宗
00:22:51
佛光大辭典說
00:22:54
我們中國歷代一些祖師
00:23:00
用他所研究的學問 來修行專門的人
00:23:07
來創立一個宗派
00:23:10
就好比像禪宗淨土宗
00:23:13
律宗華嚴宗
00:23:15
三論宗法相宗
00:23:16
密宗天台宗
00:23:19
這個叫做大乘的八宗
00:23:23
假使若再加小乘的 毘曇宗成實宗
00:23:28
涅槃宗攝論宗地論宗
00:23:31
這樣就變成十三宗
00:23:34
佛光大辭典又說
00:23:37
十三宗乃佛教諸宗之總稱
00:23:41
在我國指毘曇宗
00:23:44
成實宗三論宗涅槃宗
00:23:46
律宗地論宗
00:23:48
淨土宗禪宗攝論宗
00:23:52
天台宗華嚴宗
00:23:54
法相宗密宗
00:23:56
佛光大辭典說 十三宗是什麼
00:23:59
就是我們佛教 所有宗派的總稱呼
00:24:03
在中國就是指毘曇宗
00:24:07
但是後來 卻變成俱舍宗代理
00:24:11
成實宗三論宗涅槃宗
00:24:14
律宗地論宗
00:24:16
淨土宗禪宗攝論宗
00:24:18
天台宗華嚴宗
00:24:20
法相宗密宗
00:24:22
這樣剛好十三宗
00:24:25
這個現在 發給你的這張單子
00:24:28
你詳細看
00:24:30
就知道每一宗的祖師是誰
00:24:35
每一宗的宗旨是什麼
00:24:38
因為要寫黑板麻煩
00:24:41
只有我在佛光大辭典 把它影印起來
00:24:44
讓你們做參考而已
00:24:48
但是若在日本的宗派 比我們中國還要多
00:24:58
我們現在再看 佛光大辭典做參考
00:25:02
佛教
00:25:03
日本之宗派眾多
00:25:07
一、南都六宗
00:25:10
即三輪法相華嚴 俱舍成實律宗等
00:25:17
二、八宗
00:25:19
於上述之六宗 再加天台真言二宗
00:25:25
三、九宗
00:25:27
於上述八宗再加禪宗
00:25:30
四、十宗
00:25:32
於上述九宗再加淨土宗
00:25:36
五、十二宗
00:25:38
於上述十宗再 加淨土真宗日蓮宗
00:25:45
六、十三宗
00:25:47
於上述十二宗
00:25:49
再加融通念佛宗等
00:25:52
十三宗有五十六派
00:25:56
公元一九四五年以後
00:26:00
日本新增宗派 更是不可勝計
00:26:08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26:10
佛教在日本的宗派很多
00:26:17
起初在南宗有六宗
00:26:22
就是三論宗法像宗華嚴宗 俱舍宗成實宗律宗等
00:26:30
後來變成八宗
00:26:34
就是在上面這六宗以外
00:26:37
再加一個天台宗 和真言宗這兩宗
00:26:43
接下去才有九宗
00:26:46
九宗就是 等於上面說的這八宗
00:26:48
再加禪宗
00:26:51
再接下去就變十宗
00:26:54
就是等於上面說的 這九宗再加上淨土宗
00:26:58
再接下去就是十二宗
00:27:01
就是等於上面說的這十宗
00:27:03
再加淨土真宗和日蓮宗
00:27:07
最後變成十三宗
00:27:10
就是等於 上面說的這十二宗
00:27:12
再加融通念佛宗等
00:27:15
這十三宗裡面 分五十六個派門
00:27:21
到公元一九四五年以後
00:27:25
就是民國三十四年以後
00:27:28
日本無條件投降 戰爭結束之後
00:27:33
日本新設的宗派 卻無法計算
00:27:37
到底有多少卻無法計算
00:27:39
這宗派看有多少就好
00:27:44
我們現在看修真錄
00:27:48
中國佛教宗派有十三宗
00:27:52
而由印度傳來者
00:27:54
釋迦牟尼佛 直傳大迦葉尊者為最早
00:28:00
即今之禪宗也
00:28:03
而在印度本有 後傳入中國者
00:28:08
有毘曇宗
00:28:10
成實宗律宗
00:28:11
三論宗涅槃宗 地論宗攝論宗及密宗等
00:28:18
其他存在中國本土 創立之宗派者
00:28:23
有淨土宗天台宗
00:28:25
華嚴宗法相宗等宗派
00:28:30
它說我們中國佛教的宗派
00:28:35
有十三宗
00:28:37
但是從印度傳來中國
00:28:41
就是釋迦牟尼佛 直接傳給大迦葉尊者
00:28:47
這就是最早的派門
00:28:52
就是當今的禪宗
00:28:57
而且在印度本來就有了
00:29:02
後來才傳入中國
00:29:06
就是這個毘曇宗
00:29:09
毘曇宗後來 和俱舍宗合成一個
00:29:12
成實宗律宗三論宗
00:29:15
涅槃宗地論宗
00:29:17
攝論宗和密宗
00:29:20
這些都不是 釋迦佛祖直傳的
00:29:24
是釋迦佛祖死後
00:29:27
經過幾百年 才分出來的宗派
00:29:31
這些宗派 大多數都從禪宗出來
00:29:36
所以禪宗 的十四祖龍樹菩薩
00:29:46
在這十三宗的其中有八宗
00:29:51
推崇他是祖師
00:29:53
不信我那一張表 你再靜靜去看
00:29:56
那張表還沒全寫到
00:29:59
那張表才寫六個宗派而已
00:30:01
但是龍樹菩薩 傳下來有八宗
00:30:07
都從禪宗分出來
00:30:11
現在說的這些宗派
00:30:16
就是從印度傳進來的宗派
00:30:24
其他純然在中國本土 創立的宗派
00:30:30
有淨土宗天台宗
00:30:32
華嚴宗法相宗等宗派
00:30:36
所以若說淨土宗天台宗 華嚴宗法相宗
00:30:40
印度沒有這些宗派
00:30:43
是從我們中國 創造的宗派
00:30:49
所以現在接下去 就是要來說什麼
00:30:53
要來說每一宗的教主
00:30:56
每一宗的宗主就對了
00:30:58
就像它的發起人 和它的宗旨
00:31:04
現在首先要說的 是要說什麼
00:31:07
要來說淨土宗
00:31:10
因為淨土宗
00:31:12
目前在我們台灣 是最普遍的
00:31:16
不管你是什麼宗
00:31:20
連禪宗見到人也阿彌陀佛
00:31:25
像星雲法師不是淨土宗
00:31:30
星雲法師是禪宗的人
00:31:34
但是他也是阿彌陀佛
00:31:36
現在純的禪宗很少
00:31:42
純的禪宗 沒有供奉阿彌陀佛
00:31:47
純的禪宗 是供奉釋迦牟尼佛
00:31:52
所以現在當今一般的禪宗 也都是供奉阿彌陀佛
00:32:00
像我們一貫道 本來也是禪宗傳來的
00:32:04
但是它也沒有 認定釋迦牟尼佛
00:32:08
它就認定彌勒佛
00:32:11
所以呢
00:32:14
真正純的禪宗很少的
00:32:18
我敢說這樣
00:32:20
所以這個禪宗 可以說最普遍
00:32:25
所以現在要說 就從禪宗來說起
00:32:29
不是是淨土宗
00:32:30
從淨土宗來說起
00:32:32
因為最普遍的宗派啊
00:32:36
若禪宗要把它留在最後說
00:32:42
因為禪宗的理很奧妙
00:32:45
一般人若說禪宗比較不要
00:32:50
比較不要修禪宗
00:32:53
老師在說的談道不談錢
00:32:55
就是從禪宗出來的
00:32:58
禪宗的人都苦修苦行
00:33:01
禪宗的人 名利都比較不要
00:33:08
若最富有 就是淨土宗最富有
00:33:14
所以呢
00:33:15
現在要從最普遍的宗派
00:33:18
淨土宗開頭來說
00:33:22
結束才來說禪宗
00:33:24
到底禪宗要怎麼修
00:33:28
這是一種研究
00:33:29
這也是一種宗派的學術
00:33:32
因為今晚時間也剛好
00:33:36
明天開始 就是要來說淨土宗
00:33:40
淨土宗到底是誰設的
00:33:45
為什麼會來設這個淨土宗
00:33:48
我們一一再來研究
00:33:52
在座同修
00:33:54
大家晚安
00:33:56
我們這次要來製作 這個佛教的宗教概論
00:34:05
我們昨天 就是談佛教的宗派
00:34:13
共計有十三宗
00:34:17
今晚開始
00:34:19
就由這十三宗
00:34:21
每一宗每一宗的宗旨
00:34:25
要來解釋
00:34:29
在這個十三宗之中
00:34:32
最早就是禪宗
00:34:34
這是釋迦牟尼佛直傳的
00:34:40
若說目前佛教界最普遍
00:34:47
最多人信的
00:34:48
就是淨土宗
00:34:51
所以我現在 就是對最普遍的淨土宗
00:34:56
來做一個最先說
00:35:00
若是禪宗 這是真正深奧的道理
00:35:05
所以留到最後再來說
00:35:09
現在我們開始 就要來說淨土宗
00:35:13
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17
淨土宗主於念佛往生
00:35:25
晉慧遠等倡淨土法門
00:35:32
住廬山結蓮社
00:35:36
以觀想持名專修為上
00:35:41
一名蓮宗
00:35:44
這裡面四個註解 首先做說明
00:35:4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52
觀想
00:35:55
想浮於心也
00:35:59
什麼叫做觀想
00:36:01
觀想就是我們的心
00:36:05
浮在這個佛祖
00:36:08
等於你要心中想這個佛 在我們的心裡
00:36:15
念佛
00:36:16
你就當成佛在你心裡
00:36:20
註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6:24
持名
00:36:25
受持阿彌陀佛之名也
00:36:30
持名就是誠心誠意 來念這個阿彌陀佛
00:36:37
註解第三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6:41
專修,專修一行也
00:36:45
專修就是專心來修佛祖
00:36:52
所教導我們的正法
00:36:56
註解第四
00:36:5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7:00
蓮宗
00:37:01
奉蓮社之旨趣
00:37:04
願求蓮邦之宗門也
00:37:09
佛學大辭典說 什麼叫做蓮宗
00:37:13
就是奉著蓮社的宗旨
00:37:18
希望要來求往生蓮邦 這個宗門
00:37:24
那麼什麼叫做蓮社
00:37:26
什麼叫做蓮邦
00:37:28
現在再看註解
00:37: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7:33
東晉僧慧遠居廬山
00:37:39
與劉遺民等同修淨土
00:37:45
中有白蓮池因號蓮社
00:37:51
亦曰白蓮社
00:37:54
佛學大辭典說
00:37:57
東晉有一個出家人
00:38:00
叫做慧遠
00:38:02
住在廬山的地方
00:38:06
和劉遺民這些在家眾等
00:38:12
可以說同修淨土
00:38:17
他這個蓮社的中央
00:38:20
設一個白蓮池
00:38:23
好比像一個水池 種那個白蓮花
00:38:27
所以才叫做蓮社
00:38:30
另外一個名字 叫做白蓮社
00:38:36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8:38
蓮邦,極樂之異名
00:38:42
以彼土之眾
00:38:45
總以蓮華為所居也
00:38:50
佛學大辭典說 什麼叫做蓮邦
00:38:53
蓮邦就是極樂世界 另外一個名字
00:38:59
因為這個極樂世界
00:39:02
人很多
00:39:04
都是蓮華來做主
00:39:08
都住在蓮華的地方
00:39:12
所以才叫做蓮邦
00:39:16
所以現在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9:22
說淨土宗最主要 是念佛要往生的法門
00:39:34
是晉
00:39:36
什麼叫做晉
00:39:38
晉就是我們中國
00:39:41
漢朝的時候分成三國
00:39:48
就是曹操的魏國
00:39:51
劉備的蜀國
00:39:54
和吳國
00:40:02
這三國後來
00:40:06
人家說三國盡歸司馬懿
00:40:11
司馬懿本來是曹操的部下
00:40:18
所以呢這個司馬懿的孫子
00:40:23
叫做馬司炎
00:40:25
來統一三國之後
00:40:29
那個國家就是叫做西晉
00:40:34
不過當時國家很亂
00:40:38
日後國都
00:40:42
好像帝都把它移到東方
00:40:44
才叫做東晉
00:40:47
當時修行人很辛苦
00:40:51
也沒有心情可以修行
00:40:54
所以當時這個慧遠和尚
00:40:59
他說若要講經說法 也沒辦法
00:41:03
也沒有人要聽
00:41:05
吃飯就都快要沒有了
00:41:07
要聽什麼道理
00:41:09
所以呢這個慧遠和尚呢
00:41:12
他才來提倡淨土的法門
00:41:18
說念佛要往生
00:41:21
要來依靠佛祖
00:41:24
才住在這個廬山
00:41:27
結這個蓮社
00:41:32
他用觀想
00:41:34
就是說你要念佛
00:41:36
佛把它放在心裡
00:41:39
持名才將這個佛號
00:41:41
阿彌陀佛從嘴裡念出來
00:41:46
之後就要專修
00:41:49
你就要學佛祖的腳步去走
00:41:52
這是最要緊的
00:41:55
所以另一名才叫做蓮宗
00:42:00
所以當今念佛的人 只有什麼
00:42:03
只有持名
00:42:06
只有念佛而已
00:42:08
就沒有觀想
00:42:11
有啦
00:42:12
若比較努力的人 也有觀想啦
00:42:14
他就把佛放在心底
00:42:17
佛號從嘴裡念出去
00:42:19
但是要專修的人就很少了
00:42:24
他就將佛放在心底
00:42:27
嘴巴只有念佛號
00:42:29
你所做的事情 就要照佛的腳步去走
00:42:33
這樣才叫做觀想持名專修
00:42:39
你有辦法持名
00:42:42
你沒辦法觀想
00:42:45
但是你有辦法觀想
00:42:47
你沒辦法專修
00:42:49
對於這個問題
00:42:51
來引一個小故事
00:42:55
這個故事 說不定你聽很多次了
00:43:00
為什麼聽很多次了
00:43:01
每部經都有引
00:43:04
像說觀音普門品
00:43:07
說六祖壇經
00:43:09
說金剛經
00:43:11
其他的專題我都有引過
00:43:16
可以說你們聽了又聽
00:43:20
聽了又聽難道不好
00:43:23
很好啊
00:43:25
你想金剛經
00:43:27
裡面光說功德 和福德比較就說八次
00:43:34
都是講了又講 說了又說的
00:43:38
何必這樣說要做什麼
00:43:41
說不定上回說的
00:43:44
那天你沒有來 今天沒聽到的人也有
00:43:50
有的聽了之後 忘記跟你問
00:43:54
你忘記的人也有
00:43:57
要引又不同一捲的錄影帶
00:44:01
不同個題目
00:44:04
你若只有看金剛經的人
00:44:08
你現在別部經若沒有引
00:44:11
你別部經沒有聽到 這個故事的人也有
00:44:17
所以姑且引述 你就姑且聽一聽
00:44:22
聽了之後記在心裡面
00:44:25
你才會了解
00:44:26
了解他這個慧遠和尚 所提倡淨土法門
00:44:33
就是要觀想、持名 專修這個道理
00:44:39
以前有一個守寡婦
00:44:43
怎麼樣叫做守寡婦
00:44:46
丈夫死了沒有嫁就是守寡
00:44:53
這個守寡婦 只有個女兒而已
00:44:58
兩個母女很信佛
00:45:03
家裡面設一間佛堂
00:45:07
早課晚課很努力念經
00:45:14
平常素珠拿著
00:45:18
從早到晚就是念佛
00:45:23
不過可惜
00:45:25
這樣守寡婦啊 只有持名而已
00:45:32
他就沒有將佛放在心裡面
00:45:37
就沒有照佛的道理去走
00:45:43
他丈夫死後 留很多財產給他
00:45:48
這些錢在做什麼
00:45:50
就是在放高利貸
00:45:55
放高利貸就是利息很高
00:45:58
才叫做高利貸
00:46:01
現在呢 到期若沒有還她來說
00:46:07
不得了哦
00:46:09
兇巴巴哦
00:46:10
你若到期沒有錢還他
00:46:14
利息就要漲
00:46:16
利息若沒有漲
00:46:18
可以說抓人拆屋雞飛狗跳
00:46:23
整天也都在念經
00:46:25
整天也都在念佛啊
00:46:32
有一天
00:46:34
她女兒感覺這樣不對
00:46:38
母親只有念佛念經
00:46:44
沒有側隱之心
00:46:47
若佛說慈悲為本
00:46:52
別人跟他借錢是逼不得已
00:46:55
到期若沒辦法還
00:46:57
利息繳一下再延期
00:46:59
她不是
00:47:00
就是硬要討
00:47:01
方便也都沒有
00:47:04
所以她女兒就比較聰明
00:47:07
知道道理
00:47:09
他就是要感化她母親
00:47:12
所以呢才跟她母親說
00:47:16
說媽媽
00:47:18
你這樣每天在念佛
00:47:22
是要做什麼
00:47:25
她母親說唉呀!傻女兒
00:47:29
媽媽一心念佛
00:47:32
又教你念佛
00:47:34
將來就是要皈往西方啊
00:47:39
他說母親啊
00:47:41
你若是想說要皈往西方
00:47:45
你錢的利息要放 也放低一點
00:47:50
不要放那麼高
00:47:53
人家若到期沒辦法還你
00:47:57
你就讓他稍微寬限一下
00:47:59
不要這樣硬跟他討
00:48:01
唉唷!傻女孩都不懂
00:48:04
你父親死了剩這些錢
00:48:07
若沒有這樣放高利貸
00:48:09
吃飯要從哪裡來
00:48:12
他說媽媽
00:48:15
假使說你若為了生活
00:48:17
沒有放高利貸就不行
00:48:20
要不然你也做一點善事
00:48:24
像窮苦人家你也多多少少
00:48:28
我們若有錢就布施
00:48:31
就去救助一些貧民
00:48:34
喂!你老娘就欠人救濟了
00:48:37
還救濟別人
00:48:39
說媽媽 你若平時沒辦法救濟
00:48:45
不然我們 就稍微同情一些災民
00:48:49
像人家火災啦淹大水啦
00:48:53
人家若生活不太好
00:48:56
我們也拿一點去布施
00:49:00
你說那種瘋話
00:49:02
要賺錢就各自自己努力
00:49:06
現在什麼災民
00:49:08
世間哪有什麼災民
00:49:10
他自己做什麼 家裡面不注意
00:49:16
要讓它火災要跟誰說
00:49:19
你要住也住高地一點
00:49:21
你要住在低地
00:49:23
淹水要讓它淹要跟誰說
00:49:29
她女兒沒辦法 講輸給她母親啊
00:49:33
她說啊媽媽
00:49:35
若做不到 我們鄰居也稍微做一下
00:49:40
我們後面村莊 有一位老人家
00:49:44
孤獨老人死了
00:49:47
地方人士說要出來捐錢
00:49:49
說要買個棺材將他埋葬
00:49:53
人家就找你你怎麼不肯
00:49:56
你老娘又不是欠他的債
00:49:58
死人還要幫他出棺材
00:50:01
她說媽媽 錢若不出沒關係啦
00:50:05
你那張嘴巴 不要這樣那麼多嘴
00:50:09
你左右鄰居跟人家多嘴
00:50:12
有時候害人家吵架
00:50:14
這樣好嗎
00:50:15
他如果不說我我會說他
00:50:18
理由很多
00:50:21
很會辯解的
00:50:23
她女兒是很孝順啊
00:50:26
母親跟他翻臉 她就不敢和很辯啊
00:50:29
是啦是啦
00:50:30
只有這樣而已
00:50:35
但是她女兒就是全心全意
00:50:38
一定要度她母親
00:50:42
這個母親若度不走
00:50:46
那西方要怎麼去
00:50:49
所以就利用一天
00:50:53
她母親手拿一串素珠
00:50:57
就坐在佛祖的面前
00:51:00
他就沒有在做什麼啊
00:51:01
只在放高利貸 也沒有在做生意
00:51:05
三餐煮飯是她女兒在煮的
00:51:08
衣服是她女兒在洗的
00:51:11
煮洗都是她女兒
00:51:14
他就吃飽閒閒 只有念佛而已
00:51:17
只有坐在佛祖面前 在那裡阿彌陀佛
00:51:20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00:51:22
素珠這樣一直撥
00:51:24
她女兒從後面 突然來就叫了
00:51:28
媽媽
00:51:30
她母親聽到她女兒叫她 回頭就說
00:51:33
要做什麼
00:51:34
她女兒就走了
00:51:37
她母親才又開始阿彌陀佛
00:51:40
她女兒就又走過來
00:51:42
媽媽
00:51:43
要做什麼
00:51:44
她女兒就又走了
00:51:47
她就阿彌陀佛
00:51:48
媽媽 要做什麼
00:51:50
阿彌陀佛
00:51:51
媽媽 要做什麼
00:51:52
這樣一直念
00:51:52
念到她母親 心裡大火受不了
00:51:58
她剛在念阿彌陀佛
00:52:00
她女兒說媽媽就開口罵她
00:52:03
夭壽女孩 也不會去替人家死
00:52:07
你老娘念佛在忙
00:52:09
在那裡一直媽媽媽媽
00:52:11
叫要做什麼
00:52:13
她說媽媽你念佛完枉費了
00:52:16
為什麼我念佛枉費了
00:52:19
媽媽我叫你幾聲你知道嗎
00:52:23
你老娘在顧著念佛 我怎麼知道你叫幾聲
00:52:26
跟他說真的啦 媽媽你很努力在念佛
00:52:31
你剛才拿那串素珠
00:52:34
念一句阿彌陀佛 素珠撥一顆
00:52:37
念兩句撥兩顆
00:52:40
現在你到底念多少 我都不知道
00:52:44
不過我要叫你媽媽
00:52:46
我沒有拿素珠
00:52:48
我用手指頭在數
00:52:51
媽媽媽媽媽媽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00:52:55
剛好叫九聲
00:52:57
這第十聲回答不出來
00:52:59
叫不出來你就罵我了
00:53:03
媽媽
00:53:05
我只有把你 叫十聲而已哦
00:53:07
你就翻臉了
00:53:09
你這樣從早到晚 念阿彌陀佛
00:53:13
我看阿彌陀佛 氣得肚子都破掉了
00:53:16
唉唷你這個夭壽女孩
00:53:20
你老娘這樣 誠心誠心在念佛
00:53:24
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生氣
00:53:27
說媽媽我問你一句話
00:53:31
阿彌陀佛叫我們做什麼
00:53:34
就是叫我們慈悲為本
00:53:38
媽媽你這樣放高利貸
00:53:41
利息很高
00:53:43
叫你做善事 一毛錢你都不肯
00:53:47
你到底慈悲生在哪裡
00:53:51
你上下鄰居 把人家多話害人家吵架
00:53:57
你到底方便之門在哪裡
00:54:02
你一點慈悲都沒有
00:54:05
一點方便都沒有
00:54:07
你今天念佛有用嗎
00:54:13
為什麼沒有用
00:54:15
我問你為什麼沒用
00:54:16
她說媽媽我不要和你爭辯
00:54:21
這樣啦媽媽
00:54:23
我從明天開始
00:54:27
我不幫你煮飯
00:54:30
飯你要吃就自己煮
00:54:34
我明天起 也不幫你洗衣服
00:54:37
衣服你若要洗自己洗
00:54:41
不過我現在要很努力
00:54:43
明天開始 起床我就要叫你了
00:54:48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
00:54:51
你會高興嗎
00:54:53
夭壽死女孩
00:54:55
你若對我不孝 我怎麼會高興
00:54:58
難道真的不高興
00:55:00
不用叫
00:55:02
你若對我不孝
00:55:04
你給老娘念一輩子 你老娘都不高興
00:55:08
說媽媽你就懂道理啊
00:55:11
你不是不懂道理
00:55:13
你說我若對你不孝
00:55:16
不幫你煮飯
00:55:17
不幫你洗衣服
00:55:19
不聽你的話
00:55:21
你說我叫你媽媽一輩子 你都不高興對不對
00:55:25
是啊
00:55:26
這樣好
00:55:28
阿彌陀佛 跟我們所交代是慈悲為本
00:55:31
方便為門
00:55:34
媽媽你有慈悲嗎
00:55:36
媽媽你有方便嗎
00:55:39
你一點慈悲都沒有
00:55:41
一點方便都沒有
00:55:42
你等於不孝阿彌陀佛
00:55:45
你忤逆阿彌陀佛
00:55:48
你說我若對你不孝 沒有幫你煮飯洗衣服
00:55:52
叫你媽媽一輩子 你不高興
00:55:55
若這樣 你沒有慈悲沒有方便
00:55:58
你忤逆阿彌陀佛
00:55:59
不孝阿彌陀佛
00:56:01
若這樣你念佛 阿彌陀佛會高興嗎
00:56:06
她母親被她女兒 講這句話一下子就清醒了
00:56:10
啊!這樣我不對了
00:56:12
真的我女兒不幫我煮
00:56:14
不幫我洗忤逆我
00:56:17
叫我母親我不高興
00:56:19
若這樣 我今天佛祖所交代的
00:56:25
慈悲方便我一點有沒有
00:56:28
若這樣我今天 念佛也是沒有用啊
00:56:32
就這樣之後 她母親就改換心腸了
00:56:36
錢若借人有則還沒有則延
00:56:41
利息就放得比較低
00:56:43
若聽到哪裡有災難
00:56:45
善事就多多少少做一點
00:56:48
後來母女倆都皈西方
00:56:51
這個就是慧遠和尚
00:56:55
所提倡觀想持名 專修的道理
00:57:02
所以你們真正讀這個文 你就了解說
00:57:08
當時這個慧遠和尚 提倡人們念佛啊
00:57:12
是要念給你心靜
00:57:14
要發出 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心
00:57:18
和阿彌陀佛的願
00:57:20
以及阿彌陀佛 所說的方便法門
00:57:24
但是我們若做不到 你念佛有用嗎
00:57:28
我們要做個參考就好這樣
00:57:31
這個就是現在佛學大辭典
00:57:33
來說這段的文就是這樣
00:57:38
再接下去我們來引的解釋 佛光大辭典
00:57:44
淨土宗
00:57:48
以往生極樂淨土 為目的之宗派
00:57:55
我國十三宗之一
00:58:00
淨土乃指清淨國土
00:58:05
即清淨功德所莊嚴之處
00:58:11
又稱曰蓮宗
00:58:15
蓋東晉慧遠 在廬山結白蓮社
00:58:21
取義生西方淨土者
00:58:28
皆由蓮花所化生
00:58:31
而極樂國土亦名蓮邦
00:58:36
本宗特別以稱念佛名 為主要修行法
00:58:42
藉彌陀本願之他力
00:58:46
所獲生於西方淨土
00:58:49
故又稱念佛宗
00:58:55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淨土宗
00:59:01
就是用要往生極樂淨土 做目的宗派
00:59:09
我國十三宗的其中一宗
00:59:15
我國就是說中國
00:59:19
淨土就是指清淨的國土
00:59:25
就是清淨的功德 所莊嚴的地方
00:59:31
又稱呼叫做蓮宗
00:59:36
這就是東晉的時候
00:59:39
慧遠和尚 在廬山來結這個白蓮社
00:59:46
它的意義說要 往生西方淨土是什麼
00:59:52
就是說一些人 你去西方都是蓮花所化生
01:00:01
而且極樂國土 這個名也叫做蓮邦
01:00:09
淨土宗特別 用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
01:00:14
做主要修行法
01:00:17
藉著阿彌陀佛本願的他力
01:00:21
所來得到往生西方淨土
01:00:26
所以另外一個名 叫做念佛宗
01:00:31
對於這個淨土宗
01:00:33
現在再來看 修真錄的解釋
01:00:37
淨土宗又名蓮宗
01:00:42
主於念佛 往生西方淨土為其旨
01:00:48
云淨土者
01:00:50
清淨之土
01:00:53
吾人世界
01:00:55
汙濁不淨
01:00:57
煩惱深重
01:01:00
稱為穢土
01:01:02
諸佛國土
01:01:04
莊嚴安樂
01:01:05
離諸煩惱稱為淨土
01:01:10
在此方穢土
01:01:13
修一種法
01:01:15
將來能往生佛國淨土
01:01:19
名為修淨土法門
01:01:24
倡行此法之宗門
01:01:26
即名為淨土宗
01:01:29
此宗以阿彌陀經
01:01:31
觀無量壽經
01:01:33
無量壽經為本
01:01:36
稱為淨土之三經
01:01:39
東晉慧遠大師
01:01:41
專倡淨土法門
01:01:44
結蓮社於廬山
01:01:47
得一百二十三人
01:01:49
同願往生西方極樂國土
01:01:54
以觀想持名專修 為其宗旨
01:01:58
淨土宗 以慧遠大師為初祖
01:02:03
因遠公首創蓮社弘揚淨土
01:02:08
故亦名蓮宗
01:02:12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1:02:16
淨土宗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蓮宗
01:02:23
主要就是 念佛要往生西方淨土
01:02:27
來做它的宗旨
01:02:31
現在說淨土是什麼
01:02:33
是清淨的土
01:02:37
因為我們人 在住的這個世界
01:02:40
是骯髒不清淨
01:02:43
每一個人就是煩惱深重
01:02:47
叫做穢土
01:02:49
所有佛祖在住的地方
01:02:52
是莊嚴安樂
01:02:54
離開所有的煩惱
01:02:57
才叫做淨土
01:03:00
在我們不清淨的土
01:03:03
要來修一種法
01:03:06
將來有辦法 往生到佛國淨土
01:03:10
這個名叫做淨土法門
01:03:14
提倡行這個法的宗門 也叫做淨土宗
01:03:21
這個淨土宗 就是以阿彌陀經
01:03:24
觀無量壽經 無量壽經來做根本
01:03:28
稱做淨土的三經
01:03:32
東晉的時候慧遠大師 專門提倡淨土法門
01:03:40
來結蓮社在廬山
01:03:43
這個廬山就是在 江西省九江縣的南方
01:03:50
來招集一百二十三個人
01:03:55
一樣的願 要往生到西方極樂國土
01:04:01
他用觀想 想這個佛在心中
01:04:06
持名口念阿彌陀佛
01:04:09
專修身來行佛祖 所教導的正法
01:04:17
等於就是三業清淨
01:04:21
心口意這三業都要清淨
01:04:25
來做他的宗旨
01:04:28
淨土宗就是用 慧遠大師來做初祖
01:04:34
大家都共推 慧遠大師來做初祖
01:04:40
因為本來淨土宗 在印度沒有
01:04:44
沒有這個淨土宗
01:04:46
淨土宗 是完全我們中國本土
01:04:51
純的中國宗派
01:04:54
因為慧遠大師 開始創立這個蓮社
01:05:00
來弘揚這個淨土
01:05:02
所以另外一個名字 叫做蓮宗
01:05:06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的關係
01:05:09
就暫且做一個段落
01:05:12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1:05:16
在座同修
01:05:18
大家晚安
01:05:21
我們這次 製作這個佛教宗派概論
01:05:28
我們上期談到淨土宗
01:05:34
這個淨土宗呢
01:05:37
從慧遠大師創立之後 到清朝為止
01:05:45
共計推尊九個祖師
01:05:52
但是起初是淨土宗有七祖
01:05:57
日後才又添兩個下去 才變成九祖
01:06:02
所以現在我們今晚 針對這些祖師的名字
01:06:09
讓你們了解一下
01:06:11
所以很多人嘴裡在念佛
01:06:14
說他是一個淨土宗
01:06:16
但是呢自己的祖師 什麼人都不知道
01:06:20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1:06:24
白蓮社七祖
01:06:27
宋四明石芝宗曉法師
01:06:34
取異代之高德
01:06:39
立蓮社之七祖
01:06:42
始祖廬山 辦覺正覺圓悟法師慧遠
01:06:51
二祖光明法師善導
01:06:55
三祖南岳般舟法師承遠
01:07:02
四祖長安吾會法師法照
01:07:07
五祖新定臺岩法師少康
01:07:12
六祖永明智覺法師延壽
01:07:18
七祖昭慶圓淨法師省常
01:07:24
對於裡面的註解 首先個做說明
01:07:28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7:30
宗曉
01:07:32
南宋僧
01:07:34
四明人
01:07:36
俗姓王
01:07:38
號石芝
01:07:40
嘉定七年示寂
01:07:43
世壽六十四
01:07:46
佛光大辭典說
01:07:48
宗曉這個人
01:07:51
是在公元 一千一百五十一年
01:07:56
至一千 二百一十四年間的人
01:08:00
是南宋時候的出家人
01:08:04
四明地方的人
01:08:09
他的俗姓姓王
01:08:13
他的號叫做石芝
01:08:16
他的史蹟很長簡略
01:08:19
現在是要讓你了解 這個人什麼年代這樣而已
01:08:25
是在宋朝嘉定七年來歸天
01:08:32
歲壽活六十四歲
01:08:35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8:40
說白蓮社有七個祖師
01:08:45
現在說白蓮社是指淨土宗
01:08:49
因為淨土宗就是當時 慧遠法師設這個蓮社
01:08:59
在那個蓮社裡面 有一個蓮池
01:09:03
那個蓮池都種白蓮
01:09:05
所以才說白蓮社
01:09:08
它現在淨土宗有七個祖師
01:09:13
在宋朝的時候
01:09:16
四明這個石芝宗曉法師
01:09:23
找不同年代
01:09:25
異代就是不同年代
01:09:28
一些修淨土宗 很有德行的人
01:09:34
來建立淨土宗的七祖
01:09:40
所以我們 現在淨土宗的祖師
01:09:44
不是說像禪宗 一代傳一代
01:09:48
不是,我們禪宗 是釋迦佛祖捻花示眾
01:09:57
迦葉尊者破顏而笑
01:10:01
所以呢釋迦佛祖 才將心法傳給迦葉尊者
01:10:09
這個迦葉尊者算是初祖
01:10:11
才二祖三祖四祖 一代一代一直傳
01:10:14
傳到達摩二十八祖
01:10:19
達摩祖師才過來中國
01:10:22
達摩變成初祖
01:10:24
才傳二祖三祖四祖 五祖傳到惠能六祖
01:10:30
就這樣沒有傳衣缽
01:10:32
所以可以說 禪宗剛好傳三十三代
01:10:37
就這樣沒有再傳
01:10:39
沒有傳衣缽啦
01:10:40
是有傳徒弟下去 但是就沒有傳衣缽了
01:10:45
但是現在淨土宗 就沒有傳衣缽
01:10:49
淨土宗它是在宋朝
01:10:53
這個宗曉法師
01:10:55
拿著上代 有德行的念佛高僧
01:11:00
不同年代拿來當祖師
01:11:06
所以他初祖
01:11:07
初祖就是始祖
01:11:10
就是廬山辦覺正覺 圓悟法師的慧遠
01:11:16
這個慧遠呢
01:11:18
就是公元三百三十四年 至四百一十六年間的人
01:11:25
若二祖呢
01:11:27
二祖是光明法師善導
01:11:31
他是公年六百一三年 至六百八十一年間的人
01:11:37
所以初祖 和二祖相差兩百年
01:11:42
那個就不同年代
01:11:44
不是說你拜我為師
01:11:47
我衣缽傳給你,不是
01:11:49
這好比像說 我們後代的人稱呼的
01:11:54
不是他自己是祖師
01:11:58
若三祖就是南岳 的般舟法師承遠
01:12:02
這是公元七一三年 至八○二年間的人
01:12:09
四祖是長安五會法師法照
01:12:14
這是唐代時候的出家人
01:12:18
但是他什麼年生
01:12:20
什麼年死的沒有人知道
01:12:22
所以才用一個括弧
01:12:25
不知道他的生死年格就對
01:12:30
若五祖是新定臺岩法師 叫做少康
01:12:35
什麼年生的不知道
01:12:38
但是在公元八○五年歸天
01:12:43
六祖是永明智覺法師 叫做延壽
01:12:47
是公元九○四年 至九七五年間的人
01:12:53
七祖是昭慶圓淨法師 叫做省常
01:12:59
是公元九五十九年 至公元一○二○年間的人
01:13:07
這樣你看這個表
01:13:09
就知道說 這個都不同年代的人
01:13:13
所以呢他這個祖師呢
01:13:16
不是說一代 傳過一代的祖師
01:13:20
到後來到明朝
01:13:24
才又推薦 蓮池大師當八祖
01:13:32
到清朝才推薦 省庵大師當九祖
01:13:40
現在再把它寫上黑板
01:13:43
蓮宗淨土宗九祖
01:13:46
自東晉太元中
01:13:50
慧遠大師東林倡社
01:13:55
獨起蓮宗
01:13:57
以念佛為往生淨土
01:14:01
至今千數百年
01:14:05
往生者不可勝計
01:14:08
宋石芝宗曉
01:14:12
嘗定蓮宗七祖
01:14:16
明代眾舉雲棲為第八祖
01:14:22
清代復舉省庵為第九祖
01:14:27
皆以念佛一派相承者也
01:14:31
其名如下
01:14:33
初祖圓悟大師 廬山東林慧遠和尚
01:14:40
二祖長安光明善導和尚
01:14:44
三祖衡山般舟承遠大師
01:14:51
四祖衡州雲峰法照國師
01:14:56
五祖新定烏龍少康大師
01:15:01
六祖杭州永明延壽和尚
01:15:06
七祖武林昭慶省常和尚
01:15:12
八祖古杭雲棲蓮池大師
01:15:16
九祖鳳山梵天省庵法師
01:15:23
現在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15:28
說這個蓮宗
01:15:30
蓮宗就是淨土宗
01:15:33
這個淨土宗有九個祖師
01:15:37
自從東晉
01:15:40
東晉就是三國
01:15:44
晉朝統一 那個時候叫做西晉
01:15:51
後來國家移到東邊
01:15:56
才叫做東晉
01:15:58
自從東晉太元年間
01:16:03
這個慧遠大師 從東林提倡創這個蓮社
01:16:11
所以呢這個蓮社呢
01:16:15
這個淨土宗 等於是我們中國設立的
01:16:19
在印度沒有這個淨土宗
01:16:22
完全在我們中國 所創立的宗派
01:16:29
所以才說獨起蓮宗
01:16:32
就是用念佛 來往生淨土當宗旨
01:16:38
到當今已經一千多年了
01:16:43
往生的人非常的多
01:16:48
在宋朝石芝宗曉和尚
01:16:54
來訂定蓮宗的七祖
01:16:58
到明代的時候 一些信徒來推薦雲棲
01:17:06
等於就是蓮池大師
01:17:10
當蓮宗的第八祖
01:17:13
到清朝又來舉薦省庵和尚 當第九祖
01:17:22
這都是念佛所傳下來
01:17:29
若這九祖的名字 就是下面要說的這些人
01:17:34
初祖是圓悟大師 廬山東林的慧遠和尚
01:17:40
二祖是長安光明善導和尚
01:17:45
三祖是衡山般舟承遠大師
01:17:51
四祖是衡州雲峰法照國師
01:17:56
現在說國師
01:17:58
是皇帝的老師 才可以說國師
01:18:01
五祖就是 新定烏龍的少康大師
01:18:08
六祖是杭州永明延壽和尚
01:18:15
七祖是武林昭慶省常和尚
01:18:21
八祖是古杭雲棲蓮池大師
01:18:26
這個蓮池大師 一般都叫做祩宏法師
01:18:31
九祖是鳳山梵天省庵法師
01:18:37
一般叫做實賢法師
01:18:40
這九個就是 我們淨土宗的九祖
01:18:46
所以我們今天
01:18:48
一旦若信淨土宗之後
01:18:51
不是只有念佛就可以
01:18:55
你若淨土宗的人 一定要研究淨土宗的經典
01:19:01
淨土宗有三本經
01:19:05
頭一本是阿彌陀經
01:19:09
第二本是觀無量壽經
01:19:13
第三本是無量壽經
01:19:16
有這三本的經
01:19:19
對這三本經 我們記錄在黑板做參考
01:19:24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1:19:29
阿彌陀經一卷
01:19:33
後秦鳩摩羅什譯
01:19:40
淨土三部經之一
01:19:44
此經略說西方淨土
01:19:49
依正莊嚴等事
01:19:52
令人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01:19:57
即得往生淨土
01:20:00
最為切要
01:20:04
佛學大辭典說
01:20:06
阿彌陀經有一卷
01:20:10
是後秦
01:20:13
這個秦和秦始皇的秦不同
01:20:17
這個秦是在晉朝的時候
01:20:22
有一個小國家 十六國的其中一國
01:20:28
這個國王姓姚
01:20:30
叫做姚興
01:20:31
後來叫做姚秦
01:20:35
這是後秦 鳩摩羅什法師翻譯的
01:20:41
也是淨土三本經中 其中一本
01:20:47
這本經簡單來說西方淨土
01:20:53
我們依靠西方的莊嚴 這些事情
01:20:58
叫大家要執持
01:21:01
念阿彌陀佛一心不亂
01:21:05
若這樣你就有辦法 往生到西方淨土
01:21:10
這是最要緊的
01:21:14
接下來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1:17
觀無量壽經一卷
01:21:20
宋良耶舍譯
01:21:24
說觀想阿彌陀佛之身相
01:21:28
及淨土之相者
01:21:34
佛學大辭典說 觀無量壽經有一卷
01:21:38
是宋朝的良耶舍翻譯的
01:21:43
就是叫你要觀想 阿彌陀佛祂的身相
01:21:49
和淨土的情況
01:21:54
這個翻譯者
01:21:56
這個良耶舍是什麼人
01:21:59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2:02
良耶舍
01:22:04
西域人
01:22:05
宋文帝元嘉初來洛陽
01:22:11
譯觀無量壽經一卷
01:22:15
壽六十歲
01:22:17
佛學大辭典說 良耶舍是印度的人
01:22:25
在南朝的宋
01:22:29
這個文帝元嘉的初年
01:22:34
大約公元四百二十四年 來到我們中國的洛陽
01:22:41
來翻譯觀無量壽經一卷
01:22:44
他的歲壽有六十歲
01:22:51
現在這樣 你就已經了解阿彌陀經
01:23:00
和這個觀無量壽經
01:23:04
另外一本叫做無量壽經
01:23:07
我們再寫上黑板
01:23:09
現在來看佛學大辭典
01:23:14
無量壽經二卷
01:23:20
曹魏康僧鎧譯
01:23:25
淨土三部經之一
01:23:29
此經說無量壽佛之修行
01:23:36
果滿成佛
01:23:39
國土莊嚴
01:23:41
攝受十方
01:23:43
念佛往生彼國之事
01:23:49
裡面有兩個註解先做說明
01:23:54
註解第一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3:59
康僧鎧
01:24:01
印度人
01:24:04
廣學群經
01:24:07
曹魏嘉平五年來支那
01:24:12
於洛陽白馬寺譯無量壽經
01:24:19
對於這個支那先做說明
01:24:22
辭海這樣說
01:24:24
梵語謂中國為支那
01:24:29
我們若梵語
01:24:32
中國叫做支那
01:24:35
所以現在外國人 取我們中國叫做CHINA
01:24:39
就是支那
01:24:40
支那就是中國
01:24:43
日本常常說支那
01:24:47
支那就是中國
01:24:51
註解第一 這個康僧鎧是印度的人
01:25:00
他學問很好
01:25:03
經書看很多
01:25:06
在曹魏
01:25:07
曹魏就是三國
01:25:09
因為三國有三個國家
01:25:12
劉備就是蜀國
01:25:17
若曹操叫做魏國
01:25:22
才叫做曹魏
01:25:26
所以在這個曹魏嘉平五年
01:25:30
就是公元二百五十三年
01:25:36
來我們中國
01:25:38
在洛陽的白馬寺 來翻譯無量壽經
01:25:46
註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5:51
無量壽佛
01:25:53
阿彌陀佛之譯名也
01:25:56
佛學大辭典說無量壽佛
01:25:58
就是阿彌陀佛翻譯的名字
01:26:01
我們現在說阿彌陀佛 不是中國話是梵語
01:26:07
翻譯中國話是無量壽佛
01:26:10
所以你念 阿彌陀佛無量壽佛
01:26:12
都是同一個人
01:26:15
所以現在看佛學大辭典
01:26:19
它說無量壽經有兩卷
01:26:22
是曹魏康僧鎧翻譯的
01:26:26
是淨土宗 三部經中的其中一部
01:26:31
這個無量壽經 來說無量壽佛
01:26:36
就是說阿彌陀佛 修行果滿成佛
01:26:41
他的國土非常的莊嚴
01:26:44
來攝受十方念佛 往生到西方的事情
01:26:51
所以現在 今晚跟你們所說的
01:26:55
就是淨土宗的九祖
01:27:01
和淨土宗三部經
01:27:04
阿彌陀經
01:27:06
觀無量壽經
01:27:07
和這個無量壽經
01:27:10
今晚說到這裡時間就到了
01:27:12
我們就暫且做一段落
01:27:16
下文等到下期再分解
01:27:20
在座同修
01:27:23
大家晚安
01:27:27
我們這次要來製作 這個佛教宗派概論
01:27:36
在這個佛教 十三個宗派之中
01:27:44
在眼前最多人信
01:27:50
也最多人去提倡的
01:27:56
就是這個淨土宗
01:27:59
所以我們 就從淨土宗開始說
01:28:04
對於淨土宗的大概
01:28:08
我們上期已經說過了
01:28:11
但是淨土宗你要了解 淨土宗有淨土宗的祖師
01:28:19
但是祖師並不是說 一代一代傳的祖師
01:28:24
是後來這些宗教徒
01:28:29
知道他淨土修得很好
01:28:34
尊重他稱呼他出來
01:28:39
早期有七個
01:28:42
叫做白蓮社七祖
01:28:46
後來又推薦兩個
01:28:49
現在淨土宗呢
01:28:54
有在宗內所尊重有九個
01:29:00
叫做蓮宗的九祖
01:29:02
現在我們今晚 將這九個祖師的名稱
01:29:10
我們來寫上黑板
01:29:13
此後你們 念佛的人才知道說
01:29:16
蓮宗的祖師是誰
01:29:19
不然你不了解
01:29:21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29:25
白蓮社七祖
01:29:28
指廬山慧遠等七人
01:29:34
即宋代四明
01:29:37
石芝宗曉法師
01:29:41
取異代同修淨業之高德
01:29:45
而立為蓮社七祖
01:29:50
始祖晉代廬山慧遠
01:29:54
二祖唐代長安善導
01:29:58
三祖唐代衡山承遠
01:30:03
四祖唐代五臺山之法照
01:30:08
五祖唐代黑龍山少康
01:30:13
六祖宋初永明延壽
01:30:17
七祖宋代西湖省常
01:30:24
現在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0:29
他說這個白蓮社七祖
01:30:32
白蓮社就是指淨土宗
01:30:37
就是廬山 慧遠大師等七個人
01:30:45
這七個人就是宋朝的時候
01:30:50
浙江這個四明就是在浙江
01:30:54
這個浙江的石芝
01:30:59
一個宗曉法師
01:31:02
他採取不同朝代
01:31:05
異代就是不同朝代
01:31:07
不同時代
01:31:10
一些同修淨業的高德 來所立的蓮社七祖
01:31:20
高德
01:31:22
高是高僧
01:31:24
德是大德
01:31:27
就是來取一些 修淨業的高僧大德
01:31:33
來當蓮社的七祖
01:31:37
這個淨業是什麼
01:31:40
等一下再跟你們說明
01:31:43
真正你們若念佛 若沒有修淨業
01:31:48
你西方就差遠了
01:31:52
始祖
01:31:54
始祖就是頭一代的祖師
01:31:58
就是晉朝的時候 廬山的慧遠大師
01:32:05
二祖就是唐代 長安善導和尚
01:32:12
三祖唐代衡山的承遠法師
01:32:18
四祖是唐代 五臺山的法照法師
01:32:23
五祖就是唐代 黑龍山的少康大師
01:32:29
六祖是宋朝 初期的永明延壽法師
01:32:36
七祖就是宋朝 西湖的省常法師
01:32:41
這七個都是修淨業
01:32:45
後來大家稱呼做祖師
01:32:48
那麼什麼叫做淨業
01:32:51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32:54
淨葉指清淨之行業
01:33:00
又作清淨業
01:33:03
據觀無量壽經載
01:33:06
此三福業為
01:33:09
一、教養父母
01:33:12
奉侍師長
01:33:14
慈心不殺
01:33:16
修十善業
01:33:18
二、受持三歸
01:33:21
具足眾戒
01:33:23
不犯威儀
01:33:25
三、發菩提心
01:33:28
深信因果
01:33:30
讀訟大乘
01:33:33
勸進行者
01:33:35
此三福為眾生往生之正因
01:33:40
故稱淨業
01:33:45
佛光大辭典說 什麼叫做淨業
01:33:49
就是指清淨行為的善業
01:33:56
這個業就是善業
01:33:59
另外一個名字叫做清淨業
01:34:04
這是根據 觀無量壽經所記載
01:34:10
觀無量壽經就是 淨土宗三部經的其中一本
01:34:16
我們淨土宗 最主要就是阿彌陀經
01:34:21
無量壽經 和這個觀無量壽經
01:34:26
現在這個淨業就是在 觀無量壽經裡面所記載
01:34:32
這個三福業就是淨業
01:34:37
三福業是什麼
01:34:40
第一要孝順父母
01:34:44
所以我們古代 有一句話怎麼說
01:34:46
說不孝父母念佛無益
01:34:51
你若是不孝父母來說
01:34:53
念佛也沒有用 這樣說比較快
01:34:57
第二奉侍師長
01:35:01
你假使有拜師的人
01:35:04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01:35:08
一定師父當成是父親
01:35:14
現在說這個師父 是我們去跟他拜師的師父
01:35:19
不是一般稱呼的師父
01:35:23
這個師父
01:35:24
這我以前在 尊師重道就有說過了
01:35:28
師父有三種
01:35:32
一種師傅 那個傅是人字旁的傅
01:35:38
另外一個師輔 車字旁的輔
01:35:46
所以我們若有時候 當兵說輔導長
01:35:50
這個輔導長 大家不懂都寫「普」導長
01:35:54
輔導長這個輔 和人字旁的傅
01:36:01
那就都不一樣
01:36:02
一樣師父啦
01:36:05
像我們木匠 也有木匠的師傅
01:36:08
但是若土話說「師」傅
01:36:10
「師」就是師
01:36:13
所以我們師父 一個師父是什麼
01:36:16
是一個局外的人喊的師父
01:36:19
我們一般若見到出家人說
01:36:22
啊師父
01:36:23
這個師父 是局外人的人在叫
01:36:28
一個是局內的師父
01:36:30
為什麼
01:36:30
我就沒有拜他為師
01:36:32
不過我就有信佛教 喊他師父
01:36:36
那個師父又不一樣
01:36:39
你假使有去受戒皈依
01:36:42
你拜他為師
01:36:44
這個師父的父 就是父親的父
01:36:48
所以呢你說奉侍師長 等於就是指什麼
01:36:55
指我們去皈依
01:36:57
去拜他為師那個師父
01:37:00
一日為師就終身為父
01:37:03
就不能違背這個師父
01:37:06
師父再笨也是你的師父
01:37:10
所以歷代這些祖師
01:37:14
有的人剛開始拜
01:37:18
就不知道他那個師父 什麼都不會
01:37:20
現在拜他為師知道說 我現在要學的功夫都沒有
01:37:25
就這樣去雲遊四海
01:37:27
去訪師去學道
01:37:31
成功之後再回來
01:37:34
他師父年紀就大了
01:37:36
再回來奉侍他師父
01:37:39
就像是父親
01:37:40
想說我們的父親雖然笨
01:37:43
但是呢 你在外面事業成功之後
01:37:48
父親也是要回來承認 這個一樣
01:37:53
所以我們中國 最出名就是黃帝
01:37:57
黃帝拜七十二個師父
01:38:03
但是他並沒有違背師父
01:38:09
他拜七十二個師父啊
01:38:11
因為無所就
01:38:13
無所就就是沒有成功
01:38:16
日後聽到廣成子很厲害
01:38:22
就拜訪這個廣成子
01:38:25
廣成子是要試他的德行
01:38:30
他說你過去有沒有拜師
01:38:34
他坦白跟他說啊
01:38:36
說有啊 我過去拜七十二個師父
01:38:40
他說哦你拜七十二個師父
01:38:44
哪一個師父比較厲害
01:38:48
在問他
01:38:49
你這麼多個師父其中 哪一個師父比較厲害
01:38:54
黃帝呢德行怎麼好
01:38:57
若普通的人說
01:38:58
以前我拜的那些 都是飯桶都不會
01:39:02
現在聽說你很厲害 我要拜你
01:39:03
他不是
01:39:06
他說師師有道
01:39:10
我所拜的師父每個都有道
01:39:14
廣成子說既然你師師有道 你拜我要做什麼
01:39:20
他說雖然是師師有道啊
01:39:24
每一個師父的訣都不同
01:39:28
我聽你說德行很好
01:39:30
我多拜一個師父 多學一招這樣說
01:39:35
因為過去弟子我很笨
01:39:38
每個師父都有道
01:39:40
但是我學都學不起來
01:39:42
希望我再拜你為師 你再多教我一招這樣說
01:39:48
廣成子才感動說
01:39:50
拜七十二個師父 不敢說哪一個師父不好
01:39:54
真訣才傳給他
01:39:57
這就是說你要奉侍師長
01:40:03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01:40:05
不能說拜師之後 說我那個師父飯桶
01:40:09
若這樣你已經 連念佛都沒用了
01:40:12
我敢說這樣
01:40:15
就慈心不殺
01:40:17
怎麼樣叫做慈心不殺
01:40:20
有的人說殺生是什麼
01:40:23
說不要殺牲畜
01:40:26
就要吃素
01:40:27
只有這樣而已
01:40:30
實在這個 慈心不殺的範圍很廣
01:40:36
你看說像農夫農藥灑下去
01:40:44
哇!菜價一好 拔起來拿去賣
01:40:48
吃到那個農藥若中毒
01:40:51
沒有馬上死也得肝癌
01:40:54
若是死了
01:40:55
你也是殺生
01:40:59
像說叫師傅蓋房子 偷工減料
01:41:03
像上回地震一搖 倒下去壓死一家人
01:41:08
那也是殺生
01:41:11
像我們在賣的東西
01:41:14
你想那個不應當加的東西
01:41:19
防腐劑加太重
01:41:21
或是色素加太多種種
01:41:25
吃了害人死掉
01:41:27
這也是殺生
01:41:33
像醫生患者抬過來
01:41:37
現在比較沒有
01:41:40
以前若沒有保證金 他不收留
01:41:43
現在不收留 結果時間一拖延死掉
01:41:47
這也是殺生對不對
01:41:51
像當官古代在說
01:41:54
衙門八字開沒錢你不用來
01:41:57
有錢辦生沒錢辦死
01:42:00
若有錢就有生路
01:42:03
若沒錢就鐵定糟糕的
01:42:05
若有錢 就在衙門前門抓進去
01:42:09
從後門放出去
01:42:11
若沒錢沒錢就鐵定死的
01:42:13
那也是殺生枉死的很多
01:42:19
所以若要說殺生的範圍 是包含很廣
01:42:25
我感動和美 有一位在做染布的生意
01:42:32
跟我說老師啊 我聽你一句話
01:42:37
我虧了一百多萬
01:42:39
說你為什麼虧了一百多萬
01:42:42
我以前染布染的布水 都流到田裡面
01:42:48
人家來抗議 我和他們起爭執
01:42:52
說每間布行都一樣
01:42:54
又不只有我而已
01:42:57
後來聽到老師 這個殺生的道理
01:43:00
我自己卻怕了
01:43:02
我就去弄一個 處理污水的池
01:43:10
好比像說水流下去 不會流到田裡面去
01:43:14
去處理那個污水 花了一百多萬
01:43:17
說你不是花了一百多萬
01:43:19
你是賺一百多萬
01:43:21
你為了處理這個來說 少害多少人
01:43:26
這就是說慈心不殺
01:43:28
這個慈心不殺的範圍 是很廣很廣
01:43:32
不要去動到殺生
01:43:36
要修這個十善業
01:43:39
什麼叫做十善業
01:43:41
十善業呢
01:43:42
我們身體有三個善業
01:43:49
我們的心有三個善業
01:43:53
我們的嘴巴有四個善業
01:43:57
這個十善業和十惡業 是相反的
01:44:04
我們的身體是什麼
01:44:06
就是殺盜淫
01:44:10
不殺生
01:44:12
不偷盜
01:44:13
不邪淫
01:44:15
這個就是身體的三善業
01:44:19
若我們的心意 三善業是什麼
01:44:24
就是貪瞋痴
01:44:26
不貪
01:44:27
不瞋
01:44:28
不痴
01:44:29
不貪就是 不應當得的錢我不要
01:44:34
不瞋就是不發脾氣
01:44:37
不痴就是不迷信
01:44:39
這就是我們心意的三善業
01:44:44
嘴有四個善業
01:44:49
第一就是不妄語
01:44:55
不正當的話不要隨便亂說
01:44:59
謊話亂蓋那叫做妄語
01:45:03
所以我常常 跟這些師兄師弟說
01:45:07
你們最好不要開玩笑
01:45:11
開玩笑不是說不好
01:45:12
不要去傷害道義
01:45:15
有的一開玩笑 有的害人家夫妻吵架
01:45:18
害朋友互相打架種種
01:45:23
所以 玩笑若會傷害人的玩笑
01:45:26
千萬就不要說
01:45:30
第二就是不綺語
01:45:34
不綺語就是不說黃色的話
01:45:38
會害人動邪念
01:45:44
第三就是不兩舌
01:45:47
不做雙面人
01:45:49
這邊慫恿一下 那邊慫恿一下
01:45:52
害師兄弟吵架
01:45:54
害朋友吵架
01:45:56
這叫做兩舌
01:45:57
不兩舌
01:46:00
不惡口
01:46:03
不諷刺不挖苦不罵人
01:46:06
這叫做惡口
01:46:07
不惡口就是不罵人
01:46:12
這十項要修好
01:46:15
就是要修這個十善業
01:46:18
這才一個福而已
01:46:21
若第二呢
01:46:24
第二就是要受持三歸 具足眾戒
01:46:30
三歸就是 皈依法皈依佛皈依僧
01:46:36
具足眾戒這是包含很廣
01:46:39
具足戒是最高
01:46:42
因為我們若要受戒的人
01:46:45
若在家五戒
01:46:48
殺盜淫妄酒這個五戒
01:46:54
但是有人又進一步
01:46:57
現在說這個是在家的
01:46:59
受這個八關戒齋
01:47:06
這樣就要再多三戒
01:47:11
多三戒就是說 你若受八關戒齋之後
01:47:17
像花衣服比較花的衣服
01:47:21
耳環啦戒指啦金器都不載
01:47:26
第二就像彈簧床沙發不睡
01:47:31
若要睡就睡通舖
01:47:33
椅子就用木頭椅 像那個木頭椅
01:47:38
你若不受戒的人沒關係
01:47:40
受戒的人不可以
01:47:44
第三就是不歌舞觀聽
01:47:49
就不能看戲
01:47:51
不能看跳舞
01:47:53
你若看電視可以看新聞
01:47:59
但是若跳舞唱歌就不行
01:48:04
他說那麼嚴重
01:48:05
不然你不要受戒啊對不對
01:48:08
所以我們這個戒律 我就說完了
01:48:12
有一個性戒和有一個遮戒
01:48:16
性戒就是什麼
01:48:19
就是說你今天沒有受戒 你犯了也要受罪
01:48:25
這叫做性戒
01:48:27
我們起碼五戒裡面
01:48:30
四戒是性戒一戒是遮戒
01:48:33
性戒就是什麼
01:48:36
這個五戒就是 殺生偷盜妄言邪淫
01:48:48
這四戒是性戒
01:48:51
不信殺生來說 你若去殺人去傷害到人
01:48:58
一定要受罪啊
01:49:00
你沒有受戒的人也要受罪
01:49:03
你若邪淫來說 有丈夫的人外面亂來
01:49:09
有妻子的人外面亂來 這就是邪淫
01:49:12
若正式夫妻沒關係
01:49:15
你若正式來說
01:49:17
你娶大老婆小老婆 也沒有罪
01:49:19
因為你有戶口的關係
01:49:22
若沒有戶口就是邪淫了 這樣說比較快
01:49:29
再來妄言
01:49:32
說謊話詐欺欺騙人
01:49:36
不信這個法律上 也不容忍啊
01:49:39
你沒有受戒的人 也是要受罪啊
01:49:45
偷盜當小偷
01:49:47
你當小偷來說
01:49:50
不信你自己沒有受戒來說
01:49:54
當小偷來說 你也是要受罪啊
01:49:56
但是這個偷盜 範圍是很廣哦
01:49:59
這是簡單跟你解釋
01:50:03
一個遮戒是什麼
01:50:05
就是酒
01:50:08
你若沒有受戒的人 喝酒無罪
01:50:13
你若受戒的人 喝酒有罪一樣
01:50:18
你若八戒齋來說
01:50:22
你若受八戒的人 完全前面這四戒
01:50:27
這叫做性戒
01:50:28
後面四戒是遮戒
01:50:31
你若沒有去受八戒的人
01:50:33
你花衣服穿了沒有事情
01:50:37
你電視看唱歌跳舞 也沒事情
01:50:41
你就一張彈簧床好幾百萬
01:50:46
高級彈簧睡下去 也沒有事情
01:50:50
你衣服穿得美美的
01:50:55
耳環金子載得很大一雙 也是沒有罪
01:50:58
這叫做遮戒
01:51:02
另外呢還有一個齋
01:51:05
叫做八戒齋
01:51:06
齋是什麼
01:51:07
叫做過午不食
01:51:10
過了中午不吃飯
01:51:14
你若去受八戒齋的人 要注意
01:51:17
過了中午就不吃飯
01:51:21
是吃早餐吃中餐
01:51:24
過了中午不吃飯
01:51:26
但是身體若不好的人 佛祖很慈悲
01:51:30
你受戒來說也可以吃
01:51:33
但是要吃你不能說吃飯
01:51:36
要說什麼
01:51:36
說吃藥
01:51:38
說藥食
01:51:40
藥食就是吃藥
01:51:41
你不能說吃飯
01:51:43
說吃飯就破戒
01:51:45
你若說吃藥就沒關係
01:51:48
因為為什麼
01:51:49
我不吃會死啊
01:51:51
我受不了
01:51:52
要說吃藥
01:51:56
若八戒再上去 就是要修菩薩戒
01:52:00
這是在家
01:52:01
我現在說在家
01:52:04
菩薩戒就有三十幾戒了
01:52:09
若出家若做沙瀰
01:52:11
小沙瀰有十戒
01:52:14
若出家就不能有財產了
01:52:17
你存款簿若有私人的名字
01:52:20
這樣就犯戒了
01:52:23
若出家當和尚尼姑
01:52:27
當法師就要受二百五十戒
01:52:32
這個在十法界裡面 就說得很清楚
01:52:36
你們十法界 再拿去看就知道
01:52:40
所以你們今天呢
01:52:43
要受三福業
01:52:46
第一要受持三歸具足眾戒
01:52:50
不犯威儀
01:52:53
這個威儀是比較嚴重
01:52:56
威儀是比這個戒律還嚴重
01:53:01
威儀是細節的
01:53:04
譬如說你去簽彩券啦 簽六合彩啦賭博啦
01:53:09
這都犯威儀
01:53:12
這是沒有戒律在裡面
01:53:14
不過變成規矩不好
01:53:16
這樣就犯了威儀
01:53:19
所以很嚴重
01:53:21
你以為念一句佛 就要去西方
01:53:26
第三就是要發菩提心
01:53:31
菩提心就是大道心
01:53:34
要深信因果
01:53:38
要讀誦大乘
01:53:41
我們經有大乘和小乘
01:53:44
大乘是說修養
01:53:47
小乘是說一些顯化靈感
01:53:53
你要讀就要讀一些修養
01:53:55
不要去讀那些靈感顯化
01:53:59
就要認真
01:54:01
這個勸和勤意思一樣
01:54:04
你就要認真要精進去做
01:54:09
這個三福
01:54:11
就是眾生要 往生西方正當的原因
01:54:18
所以才叫做淨業
01:54:21
但是也有人說 不過我有聽師父說
01:54:24
要死之前念幾句佛號
01:54:28
就會到西方
01:54:30
或是這個人死
01:54:32
說子孫超度他就會到西方
01:54:36
有可能嗎
01:54:37
有啊
01:54:39
現在就有製作 西方的錄影帶
01:54:41
那個專題錄影帶 你看了就知道
01:54:44
西方是分成九品蓮臺
01:54:48
現在說的這些是在說什麼
01:54:50
在說上品的蓮臺
01:54:55
上品的蓮臺 就要這麼多條件
01:55:00
你若是中品的蓮臺
01:55:04
就是在那裡帶業修行
01:55:08
若下品的蓮臺 就是要帶罪修行
01:55:13
因為錄影師跟我說 錄影帶的時間到了
01:55:17
要換錄影帶
01:55:19
錄影帶換好我們再繼續來說
01:55:22
謝謝大家
佛教宗派概論
1/80部影片
佛教宗派概論01
佛教宗派概論02
佛教宗派概論03
佛教宗派概論04
佛教宗派概論05
佛教宗派概論06
佛教宗派概論07
佛教宗派概論08
佛教宗派概論09
佛教宗派概論10
佛教宗派概論11
佛教宗派概論12
佛教宗派概論13
佛教宗派概論14
佛教宗派概論15
佛教宗派概論 16
佛教宗派概論17
佛教宗派概論18
佛教宗派概論19
佛教宗派概論20
佛教宗派概論21
佛教宗派概論22
佛教宗派概論23
佛教宗派概論24
佛教宗派概論25
佛教宗派概論26
佛教宗派概論27
佛教宗派概論28
佛教宗派概論29
佛教宗派概論30
佛教宗派概論31
佛教宗派概論32
佛教宗派概論33
佛教宗派概論34
佛教宗派概論35
佛教宗派概論36
佛教宗派概論37
佛教宗派概論38
佛教宗派概論39
佛教宗派概論40
佛教宗派概論41
佛教宗派概論42
佛教宗派概論43
佛教宗派概論44
佛教宗派概論45
佛教宗派概論46
佛教宗派概論47
佛教宗派概論48
佛教宗派概論49
佛教宗派概論50
佛教宗派概論51
佛教宗派概論52
佛教宗派概論53
佛教宗派概論54
佛教宗派概論55
佛教宗派概論56
佛教宗派概論57
佛教宗派概論58
佛教宗派概論59
佛教宗派概論60
佛教宗派概論61
佛教宗派概論62
佛教宗派概論63
佛教宗派概論64
佛教宗派概論65
佛教宗派概論66
佛教宗派概論67
佛教宗派概論68
佛教宗派概論69
佛教宗派概論70
佛教宗派概論71
佛教宗派概論72
佛教宗派概論73
佛教宗派概論74
佛教宗派概論75
佛教宗派概論76
佛教宗派概論77
佛教宗派概論78
佛教宗派概論79
佛教宗派概論80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603000509
9535b95a-2b11-4f2e-8fd4-20d29718d80f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