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謝銘恩分享人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7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7
4510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5月10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5
現在來看我們的課本
00:02:21
現在課本你就翻十七頁
00:02:29
倒數第三行第五字
00:02:42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02:45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
00:02:55
及於天 龍 人 非人等
00:03:00
受其瓔珞
00:03:03
分作二分
00:03:06
一分奉釋迦牟尼佛
00:03:10
一分奉多寶佛塔
00:03:15
現在觀世音菩薩
00:03:18
聽到釋迦佛祖勸化祂之後
00:03:22
祂就即時
00:03:25
為了要來愍憐四眾的佛子
00:03:29
這些眾生
00:03:31
以及天龍八部這些人
00:03:37
祂呢 就接受無盡意菩薩
00:03:43
所來供奉的瓔珞這個功德
00:03:48
當時將這些瓔珞功德 分成二分
00:03:54
一分來呈奉給釋迦牟尼佛
00:04:00
另外一分
00:04:02
就這樣把它 放在多寶塔的裡面
00:04:07
對於這句話
00:04:09
我們看悟慈法師的說明
00:04:13
觀世音菩薩
00:04:16
是一位深明大義的人
00:04:22
既受佛陀的勸化
00:04:25
則會改變他的作風
00:04:29
則會隨順了佛陀的吩咐
00:04:34
但是我們要知道
00:04:37
觀世音菩薩
00:04:40
既云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00:04:44
既云施無畏者
00:04:47
則對於這種事情
00:04:49
那裡不會明白的道理
00:04:53
那還要等到佛陀的勸化
00:04:57
始有受人家的奉獻
00:05:01
因為觀世音菩薩 如果一開始就受人的供養
00:05:08
則嫌貪心未了
00:05:11
如果不接受人家的奉獻
00:05:15
則不能算是 為大慈大悲的菩薩
00:05:20
故才有了佛陀 在中間來勸化了祂之文
00:05:29
現在悟慈法師這樣說
00:05:34
說觀世音菩薩
00:05:38
祂是一個深明大義的人
00:05:44
既然受了釋迦佛祖的勸化
00:05:50
祂就會改變祂所做的作風
00:05:56
祂就會來隨順了 釋迦佛祖的交待
00:06:02
但是我們要知道
00:06:07
觀世音菩薩
00:06:10
既然說是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
00:06:15
既然說祂 是一個施無畏的人
00:06:20
若這樣對於這種的事情
00:06:22
祂哪有說不知道的道理
00:06:27
哪裡要等到 釋迦佛祖勸化祂
00:06:32
才開始接受人家的奉獻
00:06:37
因為觀世音菩薩
00:06:40
如果一開始
00:06:46
祂就接受祂的供養
00:06:50
就怕什麼
00:06:51
怕說嫌祂的貪心 還有未了
00:06:56
還有一個貪的心
00:07:00
如果祂若沒有 接受祂的奉獻
00:07:04
若這樣就不算說是 一個大慈大悲的菩薩
00:07:10
所以呢 祂才為了這樣
00:07:14
釋迦佛祖在中間幫祂勸化
00:07:18
祂才接收才寫這段的文
00:07:23
這是前半段所說的
00:07:27
我們現在就來看 這個下半段的說明
00:07:33
觀世音菩薩深明大義
00:07:39
了解無盡意菩薩的心情
00:07:44
知道不能忽視 人家之一把熱誠
00:07:50
也體察到四眾佛子
00:07:54
天龍八部等 人與非人的心情
00:08:00
而接受了 無盡意菩薩所奉的瓔珞
00:08:06
故雖然接受人家的奉獻
00:08:11
也不敢佔為己有
00:08:14
於把那珍寶
00:08:17
轉奉給教導眾生的佛陀
00:08:21
這種心腸 也是一種很珍貴的心腸
00:08:27
學佛的人 也應有了這種心腸
00:08:32
如果不然
00:08:34
受人家供養時
00:08:36
則以為自己 很了不起的人物
00:08:41
以為自己是很偉大的人
00:08:44
才會受人的恭敬供養的話
00:08:49
那是一種錯誤的見解
00:08:53
是一凡夫俗子之心
00:08:56
而不是學佛人應有之心
00:09:01
受人的恭敬供養時
00:09:05
應該感謝佛陀
00:09:08
應該要認為 這都是佛陀所護念的結果
00:09:15
不是自己的偉大
00:09:17
觀世音菩薩將接來的瓔珞
00:09:21
分為二分
00:09:23
一分呈獻給多寶佛塔
00:09:27
另一分則奉獻釋迦牟尼佛
00:09:32
這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9:37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09:39
護念
00:09:41
佛 菩薩經常守護佛教徒
00:09:46
如影隨形
00:09:48
不離片刻
00:09:49
使惡鬼等障害 不能親近其身
00:09:55
故稱影護護念
00:09:59
佛光大辭典說護念是什麼
00:10:03
是佛祖 菩薩
00:10:07
平常都來守護這些佛教徒
00:10:12
好比像那個影子 隨在我們人的身上
00:10:17
不離一會兒的時刻
00:10:21
讓這些惡鬼
00:10:23
不敢來傷害這些修行人
00:10:29
不敢親近他的身體
00:10:31
所以才說影護護念
00:10:35
所以現在 悟慈法師的結論這樣說
00:10:45
他說觀世音菩薩
00:10:50
祂深深瞭解到這個道理
00:10:55
瞭解到無盡意菩薩的心情
00:11:00
祂知道不能忽視 人家一種真正的熱誠
00:11:11
也體察到四眾佛子
00:11:16
佛子就是佛教徒
00:11:18
四眾就是和尚 尼姑 在家男 在家女
00:11:23
這叫做四眾的佛子
00:11:26
和這個天龍八部等 人與非人的心情
00:11:31
人和不是人的心情
00:11:34
什麼叫做非人
00:11:36
像神 鬼就都不是人了
00:11:39
所以人和非人這個心情
00:11:43
才來接受無盡意菩薩
00:11:47
祂所來供奉這個瓔珞
00:11:50
就是這個功德
00:11:53
所以祂雖然 來接受人家的奉獻
00:11:59
不過祂不敢來當做自己的
00:12:05
祂將這個珍貴的功德
00:12:09
來轉奉給 教導眾生的釋迦佛祖
00:12:15
這種的心腸
00:12:17
也是一種很珍貴的心腸
00:12:22
我們學佛的人
00:12:25
應該要有這種的心腸
00:12:28
如果你若假如說 受到人家供養的時候
00:12:35
一個修行人
00:12:37
人家若供養你的時候
00:12:40
你把他當做說 我很了不起的人
00:12:43
有人供養我 我很了不起
00:12:47
你以為說 你自己很偉大啊
00:12:51
我就是很了不起 很偉大啊
00:12:54
人家才會恭敬我 人家才會供養我
00:12:58
你若有這個心理的話
00:13:01
這樣你就是 一種錯誤的看法
00:13:05
這就和一個 凡夫俗子的心一樣
00:13:11
不是學佛的人應該有的心
00:13:16
我們今天受到 人家的恭敬供養的時候
00:13:21
應該你要感謝佛陀
00:13:26
應該要認為
00:13:28
今天我就是學佛
00:13:31
受到佛的庇蔭
00:13:35
才有人供養我這個結果
00:13:39
不是自己的偉大
00:13:42
你假如若沒學佛
00:13:44
你若沒出來講經說法
00:13:47
你若沒有在修行
00:13:49
有誰要供養你
00:13:53
觀世音菩薩
00:13:56
祂將接來 這些瓔珞這些功德
00:14:00
祂就把它分成二分
00:14:04
一分就呈獻在這多寶佛塔
00:14:10
這多寶佛塔是什麼
00:14:12
裡面都藏一些 這些所有的功德
00:14:17
所以有時候說 我們修行人或是大善人
00:14:21
受到劫難的時候
00:14:24
他這些所有的神 佛
00:14:30
他說要保佑你 要怎樣保佑你
00:14:34
你自己沒那個福 祂要怎樣保佑你
00:14:39
叫祂的功德來給你 祂沒辦法
00:14:44
祂的功德若給你 自己就沒功德了
00:14:48
所以祂就要去公家啦
00:14:50
去多寶塔去領
00:14:52
說某人就是一個孝子 某人就是一個忠臣
00:14:56
某人是一個大修行人
00:14:58
已經他受到劫數 受到災難
00:15:02
希望可以能夠說把它解化
00:15:05
可以賜這個功德給他 替他添壽命
00:15:10
所以呢 才從多寶塔 領那些東西出來
00:15:15
好比像去公家申請 領東西出來這個一樣
00:15:20
這就是多寶佛塔的作用
00:15:23
祂另外一分 才奉獻給釋迦牟尼佛
00:15:29
所以由這段的文 你就要注意什麼
00:15:34
注意說假如一個人
00:15:40
你若假如說 在講道說法在修行
00:15:46
你自己若感覺說 我實在是很了不起
00:15:50
我實在很偉大 人家才恭敬我
00:15:52
人家才供養我
00:15:54
若這樣你就 真正錯誤的見解
00:15:58
你假如一個人 若被人家供養
00:16:01
你的心裡若生出歡喜心
00:16:05
護法神就走了 他不會在你身邊
00:16:11
老師說的 都要有根有據說的話
00:16:17
好比什麼
00:16:19
你若有看到水懺就知道
00:16:24
這個水懺是悟達法師寫的
00:16:30
這個悟達法師是一個
00:16:33
修養很好的人 修行很好的人
00:16:38
為了一次
00:16:41
皇帝賜他一張金交椅
00:16:46
坐著那張金交椅 心裡就很驕傲
00:16:50
我很偉大
00:16:51
皇帝供養我
00:16:53
皇帝這個……
00:16:55
很瞧得起我
00:16:59
那個歡喜心跑出來
00:17:02
護法神就跑掉了
00:17:04
不理他就跑掉了
00:17:06
他過去世的業就這樣來了
00:17:10
因為護法神有這個護念
00:17:13
有所有的這個佛菩薩 派護法神在保護他
00:17:18
本來他過去世的業
00:17:21
不敢靠近
00:17:23
那個冤孽不敢靠近
00:17:25
結果他一個歪念跑出來
00:17:27
那個驕傲心跑出來
00:17:29
護法神就跑掉了
00:17:32
就這樣呢
00:17:33
腳膝蓋就生一顆人面瘡
00:17:38
不會好就是不會好
00:17:42
後來呢 他才很大的懺悔
00:17:48
那時候佛祖才現做 一個和尚來幫他點他
00:17:54
叫他寫一篇懺悔文
00:17:57
將那張懺悔文 燒成灰在水裡
00:18:04
將那個懺悔文 的那個水來洗
00:18:08
才這樣好了
00:18:10
後來才叫做水懺
00:18:13
所以他寫那個懺悔文 才留在這個世間
00:18:17
因為我們今晚 沒辦法說這一段故事
00:18:22
等到下期再來說這個 悟達法師的故事給你們聽
00:18:28
你就知道說一個修行人
00:18:30
不管你修多好啦
00:18:33
人家若供養你 你要生出懺悔心
00:18:37
說啊 現在我又沒修什麼
00:18:40
人家這樣供養我
00:18:43
你假如若人家供養你 感覺說你很偉大
00:18:47
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00:18:49
若這樣你修行就完蛋了
00:18:51
我沒騙你
00:18:53
今晚說來到這裡
00:18:55
暫且告一段落
00:18:58
在座同修
00:19:00
大家晚安
00:19:04
我們現在來翻十七頁
00:19:16
倒數第三行第五字
00:19:2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19:25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
00:19:34
及於天 龍 人 非人等
00:19:40
受其瓔珞
00:19:42
分作二分
00:19:45
一分奉釋迦牟尼佛
00:19:49
一分奉多寶佛塔
00:19:54
對於這句話
00:19:56
我們上期有引這個 悟慈法師的說明
00:20:01
由悟慈法師的說法
00:20:05
我們就知道什麼
00:20:07
知道一切要順其自然
00:20:10
眾生的供養
00:20:13
我們不能夠說堅持拒絕
00:20:17
也不能夠要求人家的供養
00:20:22
一個修行人
00:20:24
你假使若說 這個名利的心若太大
00:20:30
若這樣呢
00:20:31
所有的佛菩薩
00:20:33
絕對不能替你 護念你的修行
00:20:39
所以你假如若一個修行人
00:20:43
除非自動供養以外
00:20:47
不能夠有那個貪欲之心
00:20:52
不能夠好比說 人家供養起歡喜心
00:20:56
或是好比說求人家供養
00:20:59
要人家供養
00:21:00
若這樣來說呢
00:21:02
這個道就沒效了
00:21:06
假如一個人 你若有這個榮譽感
00:21:09
有這個貪欲的心來說
00:21:12
假如你身邊 本來有這個護法神
00:21:16
為了你一個念頭差錯
00:21:19
護法神就走掉了
00:21:21
對這個問題
00:21:23
我們今晚來引一個 水懺裡面的故事
00:21:27
這個水懺
00:21:29
是唐朝悟達和尚 他所著作的
00:21:36
這個悟達和尚 為什麼他會來作這個水懺
00:21:41
我們現在來看 佛學大辭典裡面的說明
00:21:46
唐悟達法師
00:21:51
名知玄
00:21:56
懿宗咸通四年
00:22:00
制使統教門事
00:22:05
一日忽一珠隆起於左膝
00:22:12
病甚
00:22:14
是為人面瘡
00:22:18
遇異僧引水洗瘡
00:22:22
瘡愈
00:22:24
水懺三卷
00:22:27
自此始
00:22:33
佛學大辭典說
00:22:36
在唐朝的時候
00:22:40
一個叫做悟達法師
00:22:44
他的名字叫做知玄
00:22:49
在唐朝懿宗皇帝咸通四年
00:22:57
皇帝敕封他
00:23:01
來管所有的寺廟
00:23:06
若寺廟全都是他在管的
00:23:10
有一日
00:23:13
突然間左邊的腳膝蓋
00:23:18
卻長一個像人頭這樣一顆
00:23:22
腳膝蓋這樣長一顆
00:23:27
病非常的沉重
00:23:31
叫做人面瘡
00:23:34
怎麼樣叫做人面瘡
00:23:36
因為他的腳膝蓋腫起來
00:23:40
猶如好像一顆人頭
00:23:42
也有眼睛 也有鼻子 也有嘴巴 也有耳朵
00:23:46
那個形體這樣子
00:23:50
後來遇到一個 怪異的出家人
00:23:55
來用一盆水洗那個瘡
00:24:01
那個瘡好了之後
00:24:04
這水懺三卷才從這裡開始
00:24:09
這是佛學大辭典說的
00:24:14
再來看佛光大辭典
00:24:18
你若佛光大辭典 你要翻悟達法師的條目
00:24:23
這是簡單
00:24:24
因為這個文很長
00:24:28
有的都是重複的文
00:24:30
所以簡略
00:24:34
悟達 唐代僧
00:24:38
俗姓陳
00:24:41
法名知玄 字後覺
00:24:45
師嘗於懿宗親臨法席
00:24:50
賜沉香為座時
00:24:54
因生歡喜心
00:24:57
遂招累世冤業於其膝上
00:25:02
生人面瘡
00:25:05
後以迦諾迦尊者之助
00:25:09
始濯除
00:25:11
後乞歸故寺
00:25:17
這個悟達法師 是在公元十一年
00:25:21
公元八百十一年到 公元八百八十三年中間的人
00:25:29
若照這個年紀這樣算起來
00:25:32
剛好活八十三歲… 不 七十三歲
00:25:37
在唐代的時候的出家人
00:25:43
他的俗姓 姓陳
00:25:47
他的法號叫做知玄
00:25:51
他的字號叫做後覺
00:25:56
師 師就是指悟達
00:26:00
悟達法師
00:26:05
因為這個唐朝的懿宗皇帝
00:26:09
親自拜他為師
00:26:14
賜一張沉香的椅子給他坐
00:26:20
那個沉香是比金子還貴 你知道嗎
00:26:24
若要真沉香來說
00:26:26
一點點來說就很多錢了
00:26:30
像說我們現在 在燒那個香說沉香
00:26:33
那都是摻雜的
00:26:34
也不是真正的沉香
00:26:37
真正的真水沈來說 把它丟在水裡會沈下去
00:26:41
才叫做沉香
00:26:42
一般那都不是真沉香
00:26:46
所以他賜一張 沉香的交椅給他坐
00:26:52
那個時候 他就生出這個歡喜心
00:26:56
我很神氣
00:26:59
皇帝拜我為師
00:27:01
弄這沉香的椅子給我坐
00:27:04
全國的廟都我管的這樣子
00:27:07
有那種好比說榮譽感
00:27:12
一種歡喜心
00:27:15
就這樣呢
00:27:17
來招惹到累世的冤業
00:27:21
因為護法神說 哇 你修行人
00:27:24
那個貪念跑出來了
00:27:28
所以護法神 他就不會保護他
00:27:31
這個護法神就跑了
00:27:34
護法神跑了
00:27:35
他過去累世的 那個冤業就來了
00:27:41
他的腳膝蓋的上面
00:27:44
才生一個人面瘡
00:27:48
後來是去遇到 迦諾迦尊者的幫助
00:27:55
才用那個水洗那個腳膝蓋
00:28:00
那個人面瘡才好了
00:28:05
之後才看破
00:28:08
說修行人不能有 這個貪瞋癡這個念頭
00:28:13
就這樣要求皇帝
00:28:17
好比說讓他退休
00:28:20
才回到他 以前的那間舊廟隱居
00:28:25
所以修行人不能享受
00:28:28
修行人也不能有驕傲心
00:28:31
也不能有那個貪念
00:28:33
也不能有那個榮譽感
00:28:37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詳細
00:28:40
再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一篇文
00:28:45
唐代悟達
00:28:49
於過去世為袁盎時
00:28:55
曾斬晁錯
00:28:59
其後十世中
00:29:02
袁盎轉為戒律精嚴之高僧
00:29:09
故晁錯累世
00:29:13
雖思報復而無機會
00:29:18
後因懿宗之禮遇
00:29:21
師名利心起
00:29:24
招損其德
00:29:27
冤業乃乘機而入
00:29:31
於其膝上生人面瘡
00:29:36
雖遍召名醫而無效
00:29:40
後蒙迦諾迦尊者之助
00:29:44
以三昧法水洗瘡
00:29:47
瘡乃癒
00:29:50
師為啟後人懺悔之門
00:29:55
更作懺文三卷
00:29:59
令眾生至誠懺其罪
00:30:02
以消釋宿世冤業
00:30:09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0:14
現在這篇文就要翻 佛光大辭典的水懺的條目
00:30:21
它說在唐朝的時代
00:30:25
有一個悟達法師
00:30:28
在這個過去世
00:30:30
他姓袁名叫做盎的時候
00:30:35
曾冤枉來殺這個晁錯
00:30:41
在這個晁錯死之後
00:30:45
經過…他這個袁盎 出生十次之間
00:30:54
這個袁盎全都出家當和尚
00:30:59
規矩都守得很好
00:31:04
為了他規矩守好
00:31:07
就有那個護法神在保護
00:31:11
所以這個晁錯這個冤魂
00:31:15
在這十世的之間
00:31:18
雖然說想要報復 報冤仇
00:31:22
但是找不到機會
00:31:26
後來因為唐朝的 懿宗皇帝拜他為師
00:31:33
現在說師就是悟達
00:31:36
這個悟達法師的 名利心就生出來了
00:31:40
起 起就是生
00:31:42
哦 我當一個一國的國師
00:31:45
我是皇帝的老師
00:31:48
就想要讓人供養 要神氣
00:31:52
那個名利的心就生出來了
00:31:57
就這樣來招損他的德行
00:32:02
德行一消失 護法神就走了
00:32:05
他不會保護他了
00:32:08
這個冤業就利用這個機會
00:32:12
就擠進來了
00:32:16
在他的腳膝蓋的上面 就生出這個人面瘡
00:32:24
現在這個文是簡單的
00:32:26
但是若白話解釋 裡面也有在說
00:32:32
那人面瘡這樣 可以說是很難過
00:32:36
生不生 死不死這樣子
00:32:41
之後在這個定中
00:32:48
他就求佛祖啊
00:32:50
說佛啊
00:32:52
該當我若說要死 你讓我死較快活
00:32:57
不然就求你慈悲
00:33:00
讓這人面瘡好起來
00:33:03
但是在定中
00:33:07
他這個晁錯跟他說
00:33:13
說你不用求啦
00:33:16
我沒那麼簡單讓你死
00:33:19
我慢慢折磨你 折磨你
00:33:22
折磨到你這樣難過
00:33:26
達到極點才要讓你死
00:33:29
因為你過去世害我冤枉死
00:33:33
我這個很不甘願這樣說
00:33:38
我們若冤枉死的人
00:33:43
他一定靈魂就往枉死城去
00:33:48
覺魂和生魂變做兇鬼了
00:33:52
一味一直纏他 一直纏他
00:33:54
他不是要他死 是要折磨他
00:33:57
好比像要為了 這個恨能消啊
00:34:03
那時候皇帝也一直替他 調一些出名的醫生來醫他
00:34:11
怎麼醫都醫不好
00:34:16
後來去遇到 這個迦諾迦尊者
00:34:20
這迦諾迦尊者是什麼人
00:34:22
等一下我們再另外注解
00:34:25
受到他的幫助
00:34:30
這個迦諾迦尊者 用著三昧的法水
00:34:35
來洗他那個人面瘡
00:34:39
那個人面瘡才好
00:34:44
那時候這個悟達法師
00:34:49
他說一個人若做錯 一定要懺悔
00:34:54
若沒懺悔來說
00:34:57
你怎樣修行來說 都沒辦法了脫生死
00:35:02
假如說讓你功果圓滿
00:35:05
你也要一來果再來受報
00:35:09
所以我們 在這個聲聞第二果
00:35:14
這個一來果就是從那裡來
00:35:17
你一個人沒論怎麼修
00:35:21
你這個業若沒消 你不用怕會了脫生死
00:35:27
所以我們才常說
00:35:30
一個人若業纏心 不要怨嘆
00:35:34
你若怨嘆 業就不消
00:35:36
你高興去接受 才有辦法
00:35:40
譬如說我生病
00:35:43
讓這個醫生看也沒效 那個醫生看也沒效
00:35:48
醫生怎麼診斷 都診斷不出來
00:35:51
那就是你俗世的冤業
00:35:54
你假如若怨嘆來說 那個業不會消 後世再來
00:35:59
讓你修得再好 也要一來果再來
00:36:04
你要歡喜去忍受
00:36:09
有的常常不管何時 看說老師 奇怪
00:36:12
你不管何時看你都在吃藥
00:36:15
你不要說老師身體很好 老師也零零落落
00:36:19
只差我不會怨嘆而已
00:36:22
像這樣遠途回來大家說
00:36:24
老師 你會難過嗎 說不會啊 很快樂啊
00:36:29
以前我這樣長骨刺
00:36:35
整個人身體都駝背下去
00:36:38
現在人家會替我寫字 原因就是這樣子
00:36:41
這裡若較早期 跟我走的人都知道
00:36:45
寫字都怎麼寫 我以前自己說自己寫
00:36:48
都這樣子 都駝成這樣子
00:36:50
踮腳尖 用這樣寫
00:36:53
這些師兄弟說 老師啊 這麼難過
00:36:55
不要啦 替你寫啦
00:36:57
也有人鼓勵我說 不然暫時停課啦
00:37:01
說不肯啊
00:37:03
我還有一口氣在啦
00:37:06
若不能走路再用板子抬我 我也要來說
00:37:09
我就有那個覺悟
00:37:11
結果怎麼好我也不知道
00:37:14
就漸漸挺直 挺直……
00:37:16
挺直到最後就好了
00:37:17
醫生說你沒手術不會好
00:37:20
我自己就好了
00:37:22
你若身體病了 就要找醫生了啦
00:37:27
我知道這是我的業
00:37:30
既然是業來說 手術也不會好
00:37:33
這樣跟你們說比較快
00:37:36
有的說是身體病或是業 你怎麼知道
00:37:42
你們自己修到那裡 你們自己就知道了
00:37:44
這是你的身體病或是 你的業你自己就知道了
00:37:50
所以為了要來啟發 後來的人懺悔這個門
00:37:56
所以他才來作 一個懺悔文三卷
00:38:00
叫做慈悲水懺法
00:38:02
簡單說叫做水懺
00:38:06
叫一些眾生要誠心誠意
00:38:09
來懺悔過去的罪
00:38:13
來消除你宿世的這個冤業
00:38:17
這水懺就是從那裡來
00:38:21
那麼這個 迦諾迦尊者是什麼人
00:38:26
我們現在來看這個注解
00:38:28
我們現在看慈悲三昧 水懺講話裡面所說的
00:38:37
迦諾迦尊者
00:38:39
又作羯諾牟尼
00:38:43
佛名
00:38:44
舊稱拘那含牟尼
00:38:48
賢劫中之第二佛
00:38:51
過去佛中之第五
00:38:57
現在說迦諾迦尊者
00:38:59
有時候說羯諾牟尼
00:39:03
是佛祖的名
00:39:06
舊的稱呼叫做拘那含牟尼
00:39:11
在這個賢劫的 裡面的第二佛
00:39:15
過去佛的裡面的第五
00:39:19
為什麼說賢劫中的第二佛
00:39:22
過去佛的第五佛 是什麼原因
00:39:25
現在我們來看 這兩個註解你就知道
00:39:30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9:33
拘那含 乃過去七佛中之第五佛
00:39:38
賢劫千佛之第二佛
00:39:43
又作拘那含佛
00:39:46
拘那含牟尼
00:39:49
意譯金色仙
00:39:52
現在佛光大辭典說
00:39:55
拘那含就是過去
00:39:57
七個佛祖的中間 的第五個佛
00:40:02
若是在賢劫有一千個佛 的其中排第二佛
00:40:08
又作什麼
00:40:10
拘那含佛
00:40:13
有時候叫做拘那含牟尼
00:40:16
翻譯中國話叫做金色仙
00:40:21
註解第二
00:40:24
在六祖壇經付囑品 裡面這樣說
00:40:29
古佛應世
00:40:32
已無數量
00:40:35
不可計也
00:40:37
今以七佛為始
00:40:41
過去莊嚴劫
00:40:44
一 毗婆尸佛
00:40:47
二 尸棄佛
00:40:50
三 毗含浮佛 今賢劫
00:40:55
四 拘留孫佛
00:40:59
五 拘那含牟尼佛
00:41:03
六 迦葉佛
00:41:05
七 釋迦文佛
00:41:07
是為七佛
00:41:10
現在六祖壇經 付囑品裡面說
00:41:15
古時候佛祖來應世
00:41:17
應世就是來度化世間人
00:41:21
已經無數量
00:41:23
沒辦法計算
00:41:26
若要說那些名來說 你說也說不盡
00:41:31
總說一句
00:41:33
他較出名的 有七個佛祖來做開始
00:41:40
過去莊嚴劫的時候
00:41:43
最首先的佛叫做毗婆尸佛
00:41:48
第二的佛叫做尸棄佛
00:41:53
第三的佛叫毗含浮佛
00:41:58
這個就是什麼
00:41:59
這就是莊嚴劫的時候
00:42:03
今賢劫
00:42:05
現在說今賢劫就是現在
00:42:08
此時這個元會這個劫數
00:42:13
第四個叫做拘留孫佛
00:42:17
第五個叫拘那含牟尼佛
00:42:21
所以祂會跟祂說
00:42:25
賢劫中的第二佛
00:42:28
祂怎麼是第二佛
00:42:30
因為這第四就是第一佛啊
00:42:33
賢劫的第一佛
00:42:35
第五等於就是第二佛啊
00:42:39
所以才說
00:42:40
過去的佛裡面他是排第五
00:42:47
若是賢劫剛好排第二
00:42:51
第六就是迦葉佛
00:42:54
這個和釋迦佛祖 一個徒弟也叫做迦葉
00:42:58
但是這個和那個 是名字一樣是不同人
00:43:03
第七才釋迦文佛
00:43:06
釋迦文佛就是 我們釋迦牟尼佛
00:43:09
就是我們現在 在拜這個釋迦佛祖
00:43:12
這個排第七的
00:43:14
現在再下去還有很多
00:43:16
有千佛啊
00:43:18
這個才排來第七而已
00:43:22
現在過去不知道 會出現多少佛不知道
00:43:26
這個佛不知道藏在哪裡 也不知道
00:43:28
所以祂這個就是說 這個叫做七佛
00:43:33
就是古佛應世
00:43:36
看他修行修很好
00:43:39
就有那個懺悔的心
00:43:42
所以才來解救
00:43:44
假如若沒說這個佛祖 顯化出來來說
00:43:48
這個業絕對不會消
00:43:51
在我們這個典故裡面
00:43:54
因為也沒那個時間 可以再寫黑板
00:43:58
就是說他就在 佛祖的面前一直懺悔
00:44:03
懺悔他的不對
00:44:05
說他那個名利心生
00:44:08
今天才會來惹這個麻煩
00:44:11
所以就是這個古佛應世
00:44:14
來解救他
00:44:16
所以我們修行人很要緊
00:44:18
絕對不能有名利心
00:44:21
為什麼老師會強調 談道不談錢這個原因
00:44:25
你就稍微瞭解
00:44:27
很多人有時候說
00:44:29
老師啊 沒人看見
00:44:31
我默默的給你 你不要說
00:44:34
那個沒人看到的最糟糕
00:44:36
怎麼說
00:44:37
除非你都不要做啦
00:44:40
若做了人家都知道 紙包不住火
00:44:43
現在說老師喔 要供養他也不肯
00:44:49
默默拿給他就好了
00:44:52
現在一個說要推 說不行
00:44:54
人家某人你就拿
00:44:56
他說默默拿給你就好
00:44:58
哇 三拿四拿 拿了人就起貪心了
00:45:01
對不對
00:45:02
不行這樣子
00:45:04
我最怕這招默默的拿
00:45:06
那默默的拿
00:45:08
人家說……
00:45:09
好比四書裡面說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00:45:16
世間不能說沒有人知道的
00:45:18
鴨蛋再怎麼密別人也知道
00:45:21
所以最好一個人 不要有那個名利心
00:45:24
名和利的心肝
00:45:26
真的你若有那個 名和利的心跑出來
00:45:31
護法神就馬上走掉了
00:45:33
絕對不會保護你
00:45:35
這樣跟你們比較快
00:45:37
總是下期再來說下文
00:45:40
這期到這裡為止
00:45:43
在座同修
00:45:44
大家晚安
00:45:51
我們現在來翻十八頁
00:46:04
第一行
00:46:09
最後一個字
00:46:13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46:15
無盡意
00:46:18
觀世音菩薩
00:46:21
有如是自在神力
00:46:25
遊於娑婆世界
00:46:31
釋迦佛祖對無盡意這樣說
00:46:37
說無盡意菩薩
00:46:39
觀世音菩薩就是
00:46:43
前面跟你所說的這些話
00:46:47
祂有這個自在神通之力
00:46:52
去遊化在這個娑婆世界
00:46:56
對本文來看 悟慈法師的解釋
00:47:01
遊為遊化
00:47:05
是自由自在的
00:47:09
到處去濟度眾生之意
00:47:14
遊可說是不被一切所囚
00:47:19
一點執著心理也沒有 之大自在的心境
00:47:27
這種不被一切所囚的心情
00:47:31
乃是很重要之事
00:47:35
如沒有這種心情的話
00:47:39
則不能行諸大事
00:47:43
也不能救度眾生
00:47:46
有了這種心情
00:47:48
則無論處於任何境遇
00:47:53
也能應付得來的
00:47:56
如現在的處遇
00:47:59
一再的變化也可
00:48:02
均一樣的可以作諸佛事
00:48:07
不管何種的地位
00:48:10
不論甚麼地方
00:48:13
如自己有了誠心的話
00:48:17
則到處都一樣的 可以作善事
00:48:22
學佛人
00:48:24
亦應走這一條路
00:48:27
不論得意如在高山
00:48:30
不管失意似入於險谷
00:48:35
均為安心立命之處
00:48:40
現在這一段 悟慈法師這樣說
00:48:47
他說遊
00:48:49
什麼叫做遊
00:48:50
遊就是遊化的意思
00:48:55
對遊化詳細的解釋
00:48:58
我們等一下另外再說明
00:49:02
這個遊化簡單說 就是說自由自在
00:49:08
到處去濟度眾生的意思
00:49:14
因為世間人要度化眾生
00:49:17
你若沒有達到自由自在
00:49:22
沒有辦法去度化眾生
00:49:27
自由
00:49:31
你一個人如果不自由
00:49:33
就是被身邊的一切 把我們約束
00:49:37
這樣我們就不自由
00:49:41
一個人為什麼會不自在
00:49:43
就是心 我們的心
00:49:46
自己去拘束自己
00:49:50
所以一個人若外在的拘束 就是不自由
00:49:55
一個人的心
00:49:58
若自己拘束自己 就是不自在
00:50:03
你若聽不懂我說較明白 給你聽 你就聽懂
00:50:08
比如說我今天想要 去度化眾生
00:50:13
老婆就吵
00:50:16
不賺錢整天在講道
00:50:18
你賺錢又笨拙 我們無所不至
00:50:24
這樣就已經被外圍 把你拘束住
00:50:28
你就不會自由
00:50:30
腳想要踏出去 就踏不出去了
00:50:34
例如說兒子 快要繳註冊費了
00:50:38
等一下米缸快要沒米了
00:50:41
我兒子就在賺錢給我
00:50:44
就說叫我要幫忙帶孫子
00:50:46
我若沒有幫忙他帶 我兒子錢就不給我
00:50:51
這全部都不自由
00:50:53
就已經外圍把我們拘束住
00:50:57
比如有的為了這個名
00:51:00
放不下
00:51:02
也不會自由
00:51:05
有的人被這個利把他綁住
00:51:08
也不會自由
00:51:11
所以真的你要做 一個傳道者
00:51:15
一定你身要有自由
00:51:19
身若沒有自由來說
00:51:21
你絕對沒有辦法 圓滿去度化眾生
00:51:29
若是自在呢
00:51:32
你的心妄念很多
00:51:35
自己的事情擔心不夠
00:51:37
還擔心別人的事情來湊
00:51:42
等一下怕這項 等一下怕那項
00:51:48
那個人跟我很好
00:51:49
我一直要去親近他
00:51:53
那個人對我很壞 我一直要把他推到旁邊去
00:51:57
這樣你的心都不自在
00:52:01
所以老師常常說
00:52:04
一個人要自由自在
00:52:06
要怎樣才可以
00:52:08
你內沒煩惱 這樣才會自在
00:52:14
外沒有分別心 這樣才會自由
00:52:20
一個人你沒有辦法 去自由自在來說
00:52:26
傳道者就有很大的拘束
00:52:31
不然為什麼釋迦佛祖 祂會去出家
00:52:35
原因就是怕 內被妻子 纏住不能自由
00:52:41
外來擔心國家的事情
00:52:45
擔心這項 擔心那項
00:52:47
心不會自在
00:52:51
所以一個人你若沒辦法 得到自由自在
00:52:55
絕對不可能傳道
00:52:58
就好比像孔子
00:53:00
祂周遊列國
00:53:01
家裡面的事情 就沒有去想了
00:53:06
而且祂的心安然自在
00:53:09
祂就沒煩沒惱
00:53:11
在陳蔡國絕糧來說
00:53:14
祂的心就沒有煩惱
00:53:16
這就是自由自在
00:53:20
所以遊就是遊化
00:53:22
等於就是自由自在
00:53:24
到處去濟度眾生的意思
00:53:30
這個遊
00:53:32
可以說是不會被一切 來把我們所拘束
00:53:40
一點執著的心理都沒有
00:53:44
這個大自在的心境
00:53:47
一個人你若有執著來說
00:53:51
就不會自在了
00:53:53
有的執相 有的執空
00:53:56
這樣你就不會自在了
00:53:59
就好比像惠能六祖說
00:54:02
達到於相離相 於空離空
00:54:06
才有辦法不執著
00:54:10
你看這個囚字
00:54:12
一個人四個邊 好像籠子把你關住
00:54:18
所以我們若是犯人 說叫做囚徒就是這樣
00:54:22
關住啊
00:54:24
你身體不會自由
00:54:28
心不會自在
00:54:29
就好比像是關在籠子裡
00:54:35
所以一個人
00:54:38
你若不會被一切 來把你所囚的心情
00:54:42
這是最重要的
00:54:44
一個傳道者 這是最重要的事情
00:54:50
假如你若沒有 這種心情的話
00:54:56
若這樣你就沒辦法 做很多大事情了
00:55:01
你若自己自修 是比較沒關係
00:55:05
你若假如說要 自覺覺他來說
00:55:11
你沒達到這個境界
00:55:13
你沒辦法做大事情
00:55:16
也沒辦法去救度眾生
00:55:22
你有這個心情
00:55:26
你無論去到哪裡
00:55:30
無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
00:55:34
不管你是順境逆境
00:55:37
你都要有辦法去應付
00:55:43
假如說現在的境遇
00:55:47
一再來變化也好
00:55:52
比如順境來變逆境
00:55:56
還是逆境來變順境
00:56:00
你所遇到的事情 一再來變化
00:56:05
你全部都一樣
00:56:07
有辦法來做過去的佛 所做的事情
00:56:15
不管你什麼樣的地位
00:56:20
對方是做大官
00:56:23
還是做小官
00:56:25
對方是有地位 還是沒有地位
00:56:30
對方是有錢還是沒錢
00:56:34
對方是老還是年輕
00:56:37
對方是男人還是女人
00:56:41
我都不管他
00:56:45
我只有要救人嘛
00:56:47
我就沒有去分別這些東西
00:56:51
所以佛就是等於 祂會救人不會害人
00:56:59
祂的心境若要救人 任何犧牲祂都做
00:57:08
所以呢 你不論在 什麼樣的環境上
00:57:14
祂都有辦法去應付
00:57:17
祂不論在什麼地方
00:57:21
不管你是好地方 壞地方
00:57:28
只有自己你若假如 有一個誠心的話
00:57:34
你去到哪裡都一樣
00:57:37
去到哪裡都可以做善事
00:57:43
就好比像釋迦佛祖
00:57:47
一個徒弟叫做優婆離尊者
00:57:52
要去一個很偏僻 野蠻的地方去傳道
00:58:00
釋迦佛祖說那個地方 你不要去
00:58:03
那個地方很野蠻
00:58:05
你沒有辦法去傳
00:58:07
他說沒關係啊
00:58:10
野蠻 他又不會咬人
00:58:11
我們要說好話給他聽
00:58:14
祂說那裡的人會罵人
00:58:17
說罵人又不會痛
00:58:21
耳朵塞緊一點就好
00:58:25
聽而不聞 聽當做沒聽到
00:58:28
祂說不是 會打人
00:58:31
他說打一下肉稍微痛
00:58:35
又不會受傷
00:58:38
祂說那會把人打到半死
00:58:41
他說打到半死就沒有死 有什麼關係
00:58:45
既然有這個身體的存在 我就有辦法去講啊
00:58:49
祂說會把人打死
00:58:51
打死也沒關係
00:58:53
為道犧牲
00:58:55
這樣我也很光榮
00:58:57
釋迦佛祖說
00:58:58
這樣你有資格去了
00:59:01
你既然有這種心情
00:59:02
你就有資格了
00:59:03
你可以去 可以了
00:59:05
學道就要達到這個境界
00:59:09
就是說你去到哪裡都一樣
00:59:12
你若真正有那個誠心的話
00:59:14
無論去到哪裡都一樣
00:59:16
你都有辦法做善事
00:59:20
學佛的人
00:59:24
應該你就要走這條的路
00:59:29
不管你是得意如高山
00:59:34
怎樣叫做得意
00:59:36
人家把你捧 捧到很高的
00:59:39
人家尊重 尊重你很高
00:59:42
好像一座高山一樣
00:59:45
不管你是失意入險谷
00:59:48
不管你是人家看不起你
00:59:51
把你糟蹋 把你侮辱
00:59:54
你要走 人家把你擋住
00:59:57
就好像跌入溪谷一樣
01:00:01
你都有辦法 安心立命的地方
01:00:08
什麼叫做安心立命
01:00:12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0:16
安心立命
01:00:19
亦即盡人事行道
01:00:23
並隨順天命而安住其心
01:00:28
不為一切外物所動
01:00:32
蓋立命本為儒家之語
01:00:37
後為佛教轉用
01:00:39
含有自家安心之意
01:00:44
現在說這個安心立命
01:00:47
等於就是盡我們 應當要去做的去行道
01:00:55
而且隨順著這個天命
01:00:58
來安住這個心
01:01:01
怎樣隨順天命
01:01:04
天若要給我活 就活
01:01:06
天若要給我死 就死
01:01:08
天若要給我順 就順
01:01:10
天若不給我順 就不給我順
01:01:13
我都不管他
01:01:16
不會被一切外物所動
01:01:20
外物就是身外之物
01:01:24
比如名 利都是
01:01:27
有的對這個利看很重
01:01:33
沒有利益他不說
01:01:35
沒有收入他不說
01:01:39
但是有的人 對於這個利會看破
01:01:42
有的名還不會看破
01:01:47
我若沒有人尊重我
01:01:50
我若沒有一個地位
01:01:52
我不要
01:01:54
所以你不會被一切 外物名利來所動
01:02:00
我們要知道 這個立命兩個字
01:02:03
本來是儒家的話
01:02:07
這個略是什麼
01:02:09
略就是要引儒家的話
01:02:13
我們現在是要說 佛家的理論
01:02:15
所以這個就把他省略起來
01:02:19
所以對於這個立命
01:02:22
後來佛教才給它撿來用
01:02:24
因為這個話很好
01:02:27
把它撿來用
01:02:29
所以佛教才轉用
01:02:32
裡面包含什麼 包含自家安心
01:02:37
自家安心就是安住不動
01:02:40
等於就是如如不動之心
01:02:42
也是無所住心 這個意思
01:02:46
所以一個人 你若說真的要傳道
01:02:50
你沒有達到無所住的心
01:02:52
這就很難了
01:02:55
那麼現在說對於這個遊化
01:02:59
悟慈法師說自由自在 到處濟度眾生之意
01:03:04
但是對這個遊化
01:03:06
我們詳細再來看 佛學大辭典的解釋
01:03:11
遊化 遊行處處而教化也
01:03:16
地藏經曰
01:03:17
遊化六道拔苦與樂
01:03:21
法華玄義一曰
01:03:23
不動寂場 遊化鹿苑
01:03:29
這個裡面還有兩個註解 首先做說明
01:03:34
註解第一
01:03: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3:38
寂場
01:03:40
寂滅道場之略
01:03:44
寂場就是等於 寂滅的道場的省略
01:03:49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3:51
寂滅道場
01:03:53
即指位於中印度
01:03:56
摩揭陀國伽耶城 南菩提樹下之金剛座
01:04:05
為釋尊成道之處
01:04:07
略稱寂場
01:04:09
此菩提樹又稱寂場樹
01:04:16
佛光大辭典說 這個寂滅道場是什麼
01:04:19
就是指位在中印度
01:04:22
摩揭陀國伽耶城的南邊
01:04:25
菩提樹下的金剛座
01:04:29
就是釋迦佛祖成道的地方
01:04:32
簡單說說寂場
01:04:35
這個菩提樹
01:04:37
有時候稱呼叫做寂場樹
01:04:40
所以現在說
01:04:43
寂場等於就是釋迦佛祖 在那裡悟道的地方
01:04:49
註解第二
01:04:50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04:53
鹿苑 鹿野苑之略
01:04:56
鹿苑就是鹿野苑的簡略
01:04:59
佛學大辭典又說
01:05:02
鹿野園又稱鹿野苑
01:05:05
佛成道後
01:05:07
始來此說四諦之法
01:05:10
為古來仙人始說法之處
01:05:15
這個鹿野園有時候 說叫做鹿野苑
01:05:18
是釋迦佛祖成道之後
01:05:22
最首先來這個地方說 這個四聖諦的道理
01:05:27
就是自古以來一些仙人
01:05:31
來去講法的地方
01:05:34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1:05:39
遊化就是遊行處處
01:05:44
不論去到哪裡
01:05:46
不管你什麼地方就去教化
01:05:50
所以地藏王經說遊化六道
01:05:53
真正修行人六道
01:05:56
眾生他全部都有辦法去度
01:06:00
會去幫人拔苦跟樂
01:06:02
賜他樂 拔苦
01:06:03
拔他的苦 賜他的樂
01:06:07
所以法華玄義第一卷說
01:06:11
釋迦佛祖在菩提樹下 如如不動
01:06:18
祂去在鹿野苑遊化 講經說法
01:06:23
所以遊化就是說
01:06:25
自由自在到處 去宣道的意思
01:06:31
這個悟慈法師的下半段
01:06:35
我們等到下期再來說
01:06:38
在座同修
01:06:40
大家晚安
01:06:43
我們現在來翻十八頁
01:06:54
十八頁
01:06:57
第一行
01:07:01
從最後一個字開始
01:07:06
無盡意
01:07:08
觀世音菩薩
01:07:11
有如是自在神力
01:07:15
遊於娑婆世界
01:07:19
對這句話我們前期
01:07:23
有引悟慈法師 的前半段解釋
01:07:28
我們今晚接下去 悟慈法師的中段
01:07:33
這個解釋來做些參考
01:07:39
觀世音菩薩 就是如上所說的
01:07:46
能夠拔除人家之苦
01:07:50
能夠與人以福慧兩全
01:07:55
能夠現三十三身 去度脫眾生
01:08:02
真正是一位大慈大悲
01:08:05
自由自在的神力之保有者
01:08:11
這種自在的神力
01:08:13
本來不惟是菩薩的專賣品
01:08:18
就是凡夫的吾人 也是具而有之
01:08:24
吾人的內心本來是 自由自在不被一切所縛
01:08:30
這種心情才是原來的實相
01:08:34
然而這種純粹無垢的心情
01:08:39
也因社會風浪之侵入
01:08:42
以及倒衝的種種風氣
01:08:46
而慢慢的惡濁起來
01:08:50
終於將潛在 另一方面的貪瞋癡等
01:08:56
妄想煩惱完盤不漏的 大搬而特搬出來
01:09:02
而成為不自在的心情來
01:09:08
現在這個悟慈法師這樣說
01:09:13
說這個觀世音菩薩
01:09:17
就是上面跟你們所說的
01:09:21
祂有辦法來拔除 人人的苦惱
01:09:27
祂有辦法給我們人
01:09:31
這個福德跟智慧兩全
01:09:35
祂有辦法來現出三十三身
01:09:39
去度脫眾生
01:09:42
真的祂是一個 大慈大悲自由自在
01:09:48
有那個神通力的保有者
01:09:53
若說到這種自在的神通力
01:09:57
本來不是只有說 菩薩的專賣品
01:10:01
就是我們一般的凡夫
01:10:04
也是有具備這個神通力
01:10:09
因為我們人的內心
01:10:10
本來就是自由自在
01:10:13
不會被一切束縛
01:10:16
這種的心情
01:10:18
才是我們本來的實相
01:10:20
實相就是我們的本性
01:10:23
我們的本性 本來就是自由自在
01:10:27
但是這種純粹沒有汙垢 沒有骯髒的心情
01:10:34
也因為這個社會的風氣
01:10:38
這個風浪來侵入
01:10:41
以及顛倒衝的 種種的壞風氣
01:10:47
慢慢污染我們的心
01:10:52
終於將另外藏在 另外一個方面的貪瞋癡
01:11:00
這個妄想的煩惱 完全的把它搬出來
01:11:06
而且先做我們 不自在的心情
01:11:11
本來我們的本性 是自由自在
01:11:15
不過為了你自己
01:11:18
這個煩惱妄想的心情
01:11:21
卻反而這個貪瞋癡 來給我們摻雜
01:11:25
意思說我們沒辦法 去得到真正的自在
01:11:29
我們現在來看 悟慈法師的結論
01:11:35
不過吾人也不可因此 而大感失望
01:11:42
吾人真的還得救的餘地的
01:11:46
因為我們本來
01:11:50
乃是一清淨的佛性 本具的當體
01:11:56
故一旦翻然而打開 悟理的活眼時
01:12:02
即有可能顯露出本地風光
01:12:06
會把住轉迷開悟的境地
01:12:10
這種事情之是否完成
01:12:15
乃在於是否信任 觀世音菩薩之神力
01:12:22
這裡面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12:26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12:31
本來 謂無物之始
01:12:34
猶如無始以來
01:12:37
佛光大辭典說本來是什麼
01:12:40
本來就是沒有東西的開始
01:12:44
就好比像無始以來
01:12:48
等於開天地以來
01:12:51
本來等於就是一個 東西的開始
01:12:55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12:59
當體 直指其本體之詞
01:13:03
當體就是直接 指那個本體的意思
01:13:08
所以當體也可以說是 我們人的本性
01:13:12
注解第三
01:13:14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13:16
一隻眼 禪林用語
01:13:21
指於佛法上
01:13:23
具有真實正見之慧眼
01:13:27
非凡夫之肉眼
01:13:29
義同頂門眼 正眼 活眼 明眼
01:13:35
佛光大辭典說一隻眼睛
01:13:41
這是我們禪宗團體內 一個術語
01:13:47
是來指說我們佛法的上面
01:13:51
有具備真實正見的慧眼
01:13:55
不是凡夫的肉眼
01:13:59
若凡夫的肉眼
01:14:00
等於就是好比說頂門眼
01:14:04
正眼就是活眼 等於就是明眼
01:14:09
注解第四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14:12
本地風光
01:14:14
又曰本來面目
01:14:16
形容自己心性 本分之禪語也
01:14:21
本地的風光 有時候說本來的面目
01:14:25
就是形容自己的心性本分
01:14:29
這個禪宗的術語
01:14:32
本地的風光也可以說 是我們的佛性
01:14:36
現在悟慈法師這樣說
01:14:41
他說不過我們人
01:14:44
你不能說我上面 跟你說的這些話
01:14:48
你覺得失望
01:14:51
我們人真的 還有辦法解救的餘地
01:14:57
因為我們人的本性
01:15:01
這個本來就可以解釋本性
01:15:04
本來我們人的本性
01:15:06
是一個很清淨的佛性
01:15:09
本來有的本體
01:15:13
所以一旦
01:15:15
你若有辦法來打開 這個悟理這個活眼
01:15:19
等於打開我們人 的慧眼的時候
01:15:25
若這樣你就可能 現出你的本性
01:15:30
你會住在轉迷開悟
01:15:34
那個迷把它轉掉
01:15:36
就會開悟這個境界
01:15:39
這種的事情
01:15:41
是不是有辦法完成
01:15:44
你要看你是不是
01:15:46
你有辦法去信任 觀世音菩薩這個神通力
01:15:51
這個是悟慈法師的結論
01:15:55
我們現在另外來看 星雲法師的解釋
01:16:02
釋尊講到這裡
01:16:08
又叫這普門品
01:16:11
所發問的無盡意菩薩
01:16:15
告訴他觀世音菩薩
01:16:18
以如上所述的自由自在 的不可思議的神力
01:16:26
遊此娑婆世界
01:16:29
用這個遊於娑婆世界 的遊字收結
01:16:35
卻很有意義
01:16:38
我們眾生在世間 行慈悲的時候
01:16:45
終有一點勉強的成份
01:16:49
有勉強就不能說 悠悠然的而遊世界
01:16:58
可是菩薩行慈悲的時候
01:17:02
捨去一切報酬
01:17:05
只有歡喜去行
01:17:09
沒有勉強
01:17:11
菩薩是樂于為世為人工作
01:17:16
所以用這個遊字 是最適當了
01:17:22
裡面一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17:25
辭海這樣說
01:17:29
悠悠 閒靜貌
01:17:33
悠悠就是等於好比說
01:17:36
真正閒 真正清靜那個形態
01:17:45
釋迦佛祖現在說來到這裡
01:17:51
又叫著這個普門品
01:17:55
來所發問這個無盡意菩薩
01:18:00
釋迦佛祖 對無盡意菩薩這樣說
01:18:06
觀世音菩薩 用上面跟你所說
01:18:12
這個自由自在
01:18:15
這個不可思議的神通力
01:18:21
來遊到我們這個娑婆世界
01:18:27
用這個遊於娑婆世界 這個遊字
01:18:33
來做收結
01:18:36
是很有意思
01:18:40
我們眾生在世間
01:18:43
要行慈悲的時候
01:18:47
總是有一點點勉強的成份
01:18:51
你看我們一般在做善事
01:18:56
都有一點點勉強
01:18:59
不是真正自動
01:19:02
或是喜捨
01:19:04
都有一點點勉強的成份在
01:19:08
怎樣叫做有一點點 勉強的成份在
01:19:11
我做善事看有沒有 什麼福報
01:19:15
做善事看有沒有人 給我稱讚
01:19:18
都有那一種的心理
01:19:24
有這個勉強
01:19:27
就沒辦法自由自在
01:19:31
來遊這個世界
01:19:36
可是菩薩來行 這個慈悲的時候
01:19:41
祂捨去一切報酬
01:19:44
沒有想讓人家報答的
01:19:46
沒有想要得什麼福報
01:19:50
祂只有歡喜去做
01:19:54
一點點勉強都沒有
01:19:58
菩薩是高興為了社會 為了我們人在工作
01:20:07
所以用這個遊字是最適當
01:20:13
今晚說來到這裡
01:20:15
就是要做一段落
01:20:18
在座同修
01:20:21
大家晚安
01:20:28
現在來翻十八頁
01:20:36
第三行
01:20:39
十八頁第三行
01:20:43
最後算起來第五個字
01:20:4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20:49
爾時無盡意菩薩
01:20:56
以偈問曰
01:21:00
在這個時候
01:21:03
現在無盡意菩薩 又用著偈頌的方法
01:21:10
來請問釋迦佛祖這樣說
01:21:15
對於這句話
01:21:17
我們現在看 悟慈法師的解釋
01:21:22
普門品是以長行的散文體
01:21:30
和這裡所提示的偈頌
01:21:37
也就是韻文體 之二種文句所組成的
01:21:46
雖然偈頌所說的文字
01:21:50
還是關於觀世音菩薩 之尊名的問答
01:21:58
好像有點重複
01:22:01
而多餘之物
01:22:04
然而法華經的組織
01:22:07
本來就是散文 和韻文的會合
01:22:13
是為了聽到長文後
01:22:17
還未徹底了解之 眾生而重演
01:22:23
且有重新啟發人家 之智慧的作用
01:22:28
同時也是欲使人容易記憶
01:22:33
容易背誦而致實用
01:22:38
而致容易流傳之作用
01:22:43
這裡面有四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22:47
長行 謂經文中
01:22:53
直宣說法相
01:22:56
而不限定字句之文句
01:23:00
以文句之行數長故也
01:23:07
佛學大辭典說長行是什麼
01:23:11
就是這個經文的裡面
01:23:14
直接來說這個道理
01:23:17
而且不限定 這個字句的文句
01:23:22
好比說有時候一句 有時候多字有時候少字
01:23:28
有時候呢 好比一句話說很長
01:23:35
用這個文句
01:23:38
它所用的文句
01:23:40
因為太長的關係 才叫做長行
01:23:46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1:23:49
散文 文體名
01:23:52
文之不專用對偶
01:23:55
又不用韻者 皆為散文
01:23:59
辭海說散文是什麼
01:24:02
是文體的一種名字
01:24:05
這個文不專用對偶
01:24:08
沒有相對的文
01:24:12
又沒有用韻
01:24:14
沒有用那個押韻做的
01:24:17
都叫做散文
01:24:19
注解第三
01:24:2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24:25
偈頌 梵語偈陀
01:24:29
此譯為頌
01:24:32
梵漢雙舉云偈頌
01:24:37
梵之偈陀
01:24:39
如此方之詩頌
01:24:42
字數句數有規定
01:24:46
以三字乃至八字為一句
01:24:49
以四句為一偈
01:24:54
佛學大辭典說
01:24:55
偈頌若用梵語叫做偈陀
01:25:01
翻釋中國話就是頌
01:25:04
因為從梵語 跟我們這個漢字
01:25:11
兩項把它併用 才叫做偈頌
01:25:16
因為從這個梵文的偈陀
01:25:22
跟好比什麼
01:25:23
好比像我們中國的 詩頌的字數
01:25:28
差不多一樣
01:25:31
它的句數有一個規定
01:25:35
有的一句三字
01:25:37
有的四字 五字
01:25:39
六字 七字跟八字做一句
01:25:43
四句做一偈
01:25:46
好比像做詩一樣
01:25:47
說四句一首詩這個一樣
01:25:52
注解第四 辭海這樣說
01:25:55
韻文 文之用韻者
01:25:58
韻文就是這個文 有那個韻腳
01:26:01
有那個韻腳的文 叫做韻文
01:26:04
現在悟慈法師這樣說
01:26:09
說普門品是用這個長的文
01:26:16
一種的散文體
01:26:20
和現在要所說的這個偈頌
01:26:24
也就是這個韻文體
01:26:26
兩種的文句來所組成的
01:26:30
所以普門品裡面 就有這個散文和韻文
01:26:35
有兩種的文法
01:26:38
雖然這個偈頌所說的文字
01:26:42
現在下面要說的這些文字
01:26:46
還有關係著觀世音菩薩 的名字的問答
01:26:52
好比像什麼
01:26:54
好像有一點重複
01:26:57
重複就是跟之前 說的那些話
01:27:00
有一點重複
01:27:02
好比像是多餘的文句
01:27:07
但是法華經的組織
01:27:09
本來就是用這個散文 和韻文的會合
01:27:15
是什麼
01:27:15
是為了聽到長文之後
01:27:19
還沒有徹底了解的眾生
01:27:23
現在又再重演
01:27:25
再說一次
01:27:27
而且重新要來啟發 我們人的智慧的作用
01:27:33
同時也是要給我們人 容易記憶
01:27:38
容易背誦來實用
01:27:42
而且容易流傳的作用
01:27:46
因為那個長文
01:27:49
你要讀比較不容易
01:27:52
現在接下去這個偈頌
01:27:54
就好比像唱歌一樣
01:27:57
好比像我們中國 的唸詩一樣
01:28:01
所以呢 容易唸容易誦
01:28:04
所以下面這些 人家比較愛誦這樣說
01:28:09
現在來看悟慈法師的結論
01:28:14
偈為伽陀之略
01:28:19
譯為頌
01:28:23
梵漢兩用時
01:28:26
自然的為偈頌
01:28:30
頌就是諷頌
01:28:34
也就是讚賞之意
01:28:38
這裡是菩薩在讚美 佛陀之智德
01:28:44
同時也是佛陀在頌歎 菩薩之美德
01:28:51
頌雖然有好幾種
01:28:55
但大略可分為諷頌 和重頌二類
01:29:03
諷頌如前述
01:29:07
重頌就是將已說過的
01:29:11
再重新敘述一遍
01:29:15
是有著前後相互應的關係
01:29:20
普門品的偈頌
01:29:23
是屬於重頌這一類
01:29:27
是前面提示過的事情
01:29:31
以詩的方式
01:29:33
重新敘述之意
01:29:38
現在悟慈法師這樣說
01:29:42
說這個偈
01:29:45
是伽陀的簡略說法
01:29:51
翻譯中國話就是叫做頌
01:29:55
因為梵語和漢語
01:30:00
兩樣用的時候
01:30:03
自然做偈頌
01:30:07
頌就是諷頌
01:30:11
也就是要來讚賞 釋迦佛祖的意思
01:30:18
這裡是菩薩來讚美著 釋迦佛祖的智德
01:30:27
同時也是釋迦佛祖 來頌歎菩薩的美德
01:30:37
頌雖然是有好幾種
01:30:41
但是大略可以分做
01:30:44
諷頌和重頌二類
01:30:49
諷頌就是前面 跟你說的那個意思
01:30:54
重頌就是已經說過
01:30:58
再重新再說一次
01:31:01
是有這個前後 相呼應的關係
01:31:07
普門品的偈頌
01:31:09
就是屬於重頌這一類
01:31:13
是前面已經有說過的道理
01:31:18
現在用詩的方式
01:31:21
重新再說一次那個意思
01:31:27
現在繼續來看 星雲法師另外一個解釋
01:31:33
前面已經說過
01:31:37
普門品分有散文體的長行
01:31:43
和韻文體的偈頌
01:31:47
兩種體裁
01:31:50
長行解釋完畢
01:31:55
以下是解說偈頌
01:31:59
關於本品的偈頌
01:32:02
姚秦羅什三藏法師
01:32:06
最初略而未翻
01:32:10
到隋文帝時
01:32:12
從北天竺來了兩個和尚
01:32:16
一位是伽那崛多
01:32:19
一位是達摩笈多
01:32:22
這偈頌就是 由他們二人譯出加入的
01:32:28
偈頌又可稱為重頌
01:32:32
就是前面所說過的長行
01:32:36
在偈頌中用韻文體 來重述一翻
01:32:44
偈 梵語叫伽陀
01:32:48
華言譯為頌
01:32:51
梵華合稱
01:32:53
所以叫偈頌
01:32:55
是一種贊美歌
01:32:58
聯合美辭而來歌頌
01:33:04
在這裡稱的偈頌
01:33:07
就是等於歌一樣
01:33:10
現在來看這個注解
01:33:16
西域記這樣說
01:33:18
伽陀舊曰偈
01:33:22
梵文略也
01:33:24
或曰偈陀
01:33:27
梵音訛也
01:33:29
今從正音
01:33:30
宜云伽陀
01:33:32
伽陀唐言頌
01:33:36
西域記裡面說伽陀
01:33:39
舊的翻譯叫做偈
01:33:42
因為這個梵文的簡略
01:33:49
有時候叫做偈陀
01:33:52
這是梵音翻譯錯誤
01:33:56
今天你就要用正音
01:33:59
應該要說伽陀才對
01:34:02
伽陀 唐的話…
01:34:06
中國話叫做頌
01:34:09
法華玄贊這樣說
01:34:12
梵云伽陀 此翻為頌
01:34:16
頌者 美也 歌也
01:34:19
頌中文句極美故
01:34:23
歌頌故
01:34:25
訛略云偈
01:34:30
我們現在梵語說伽陀
01:34:34
若中國話翻譯叫做頌
01:34:37
頌就是很美
01:34:40
也可以翻譯叫做歌
01:34:43
在這個頌中的文句 很美的關係
01:34:49
歌頌的關係
01:34:52
但是呢 現在翻譯叫做偈
01:34:55
這是錯誤這樣說
01:34:58
若說偈陀這就是錯誤
01:35:00
若說伽陀才對
01:35:05
我們現在來看 星雲法師這個說明
01:35:10
說前面已經跟你說過
01:35:15
普門品分一個 散文體的長行
01:35:20
和韻文體的偈頌
01:35:24
有兩種的體制
01:35:28
長行解釋之後
01:35:31
以下就是要來解釋 這個偈頌
01:35:36
關係著本品的偈頌
01:35:39
當時這個姚秦 羅什三藏法師
01:35:45
他最初省略沒有翻譯
01:35:50
這個偈頌是只有用梵文
01:35:52
好比唸咒語這樣 沒有翻譯
01:35:57
到後來隋朝文帝的時候
01:36:01
從北天竺來兩個和尚
01:36:04
一個叫做伽那崛多
01:36:07
一個叫做達摩笈多
01:36:10
這個偈頌就是這兩個人
01:36:13
翻譯出來把他加入的
01:36:18
偈頌可以說是重頌
01:36:22
就是前面已經說過的話
01:36:27
在偈頌的裡面
01:36:29
現在用那個韻文體
01:36:31
又再來說一遍
01:36:34
偈梵語叫做伽陀
01:36:38
中國話翻譯叫做頌
01:36:42
由梵語和中國話合在一起
01:36:46
才叫做偈頌
01:36:49
是一種贊美的歌
01:36:52
聯合一種的美辭來歌頌
01:37:00
在這個裡面所說的偈頌
01:37:04
等於就是什麼
01:37:04
等於像我們 中國說唱歌一樣
01:37:09
今晚說到這裡 時間的問題
01:37:12
就暫且做一段落
01:37:14
在座同修
01:37:16
大家晚安
01:37:22
不然我們現在來翻十八頁
01:37:29
翻十八頁
01:37:30
第五行
01:37:35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37:38
世尊妙相具
01:37:42
我今重問彼
01:37:46
佛子何因緣
01:37:49
名為觀世音
01:37:54
他說妙相莊嚴具足的世尊
01:38:00
我現在重新再來請教你
01:38:07
關係著觀世音菩薩 這個問題
01:38:12
這個觀世音菩薩 為什麼緣故
01:38:16
祂的名字才叫做觀世音
01:38:21
對於這句話
01:38:23
我們現在來看 悟慈法師的解釋
01:38:29
世尊是佛德的總稱
01:38:36
是娑婆世界裡面無上之尊
01:38:43
這裡是指釋迦牟尼世尊
01:38:47
妙相具是說明佛陀 具有了三十二相
01:38:56
讚歎佛陀時
01:38:58
有時稱讚其智慧
01:39:02
有時卻歎美其慈悲
01:39:08
這裡乃由佛陀的 妙相去稱讚
01:39:13
這是恰巧無比的
01:39:18
因為釋尊之教訓
01:39:21
乃以觀世音之行動來顯現
01:39:25
而觀世音菩薩
01:39:28
即應現三十三身 去適應於對方
01:39:35
去開適應於對方之教
01:39:39
故欲說明
01:39:41
觀世音菩薩之事時
01:39:44
釋迦世尊則應現出
01:39:48
不可思議之妙相
01:39:51
去開適應於對方之教
01:39:56
因之以妙相具來形容
01:40:01
乃是最為適當之法
01:40:07
現在悟慈法師的 前半段這樣說
01:40:12
說釋迦佛祖
01:40:16
祂是有這個佛德的總稱呼
01:40:22
現在我們釋迦佛祖 為什麼稱呼世尊
01:40:26
世尊就是有佛德的總稱呼
01:40:30
什麼叫做佛德
01:40:32
我們等一下再另外做說明
01:40:36
就是這個娑婆世界裡面
01:40:40
可以說無上 沒有更高的至尊
01:40:48
在這個裡面 是指釋迦牟尼世尊
01:40:55
祂的妙相具備
01:40:57
是說明著佛陀 祂有具備這個三十二相
01:41:05
對這個三十二相
01:41:07
我們等一下 再單獨另外說明
01:41:13
讚歎這個釋迦佛祖的時候
01:41:17
有時候稱讚祂的智慧
01:41:23
有時候讚美祂的慈悲
01:41:28
所以我們在讚歎佛祖
01:41:31
有時候是讚歎祂 有那個大智慧
01:41:35
有時候是在歎美 祂的大慈悲
01:41:40
現在在這篇的裡面
01:41:44
就是釋迦佛祖的 妙相去稱讚
01:41:52
這是可以說
01:41:56
一般沒有辦法去比較的
01:42:00
因為釋迦佛祖的教訓
01:42:04
就是要用這個觀世音菩薩 的行動來顯現
01:42:12
而且觀世音菩薩
01:42:15
應現著三十三身
01:42:17
去適應著對方
01:42:21
這個三十三身 有時候說三十三相
01:42:26
但是你就要注意什麼
01:42:29
注意這個三十二相 和這個三十三身是不一樣
01:42:36
這個三十二相是說 我們人的修養
01:42:41
觀世音菩薩的三十三身
01:42:45
就是祂的法身以外
01:42:48
還有應化三十二相
01:42:52
這個三十三相和 這個三十二相就是不同
01:42:54
這個三十三相等於就是
01:42:57
祂要渡男生變男生
01:43:01
渡女生變女生
01:43:02
渡老人變老人
01:43:04
渡小孩變小孩
01:43:06
那個應化的相
01:43:08
這個是說修養內性的相
01:43:13
這比較要注意這一項
01:43:15
不然這個相 你若解釋不對就糟了
01:43:20
所以祂今天
01:43:24
釋迦佛祖就是用教訓
01:43:27
要用著觀世音菩薩的 行動來應現
01:43:32
而且觀世音菩薩 應現著三十三身
01:43:37
去適應這個對方
01:43:40
去開適應於對方
01:43:46
要怎樣給去他感化
01:43:48
要用什麼身去教化
01:43:52
所以想要來說明 觀世音菩薩事情的時候
01:43:58
釋迦佛祖祂就應現出 那個不可思議的妙相
01:44:05
去開適應於對方的教導
01:44:11
因為這樣
01:44:13
才用這個妙相具來形容
01:44:17
這是最適當的方法
01:44:21
那麼他現在說世尊 是佛德的總稱
01:44:26
什麼叫做佛德
01:44:3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4:34
佛德 如來所具之功德也
01:44:41
俱舍論二十七曰
01:44:45
佛德者 諸有智者
01:44:49
思惟如來三種圓德
01:44:54
深生愛敬
01:44:57
其三者何
01:45:00
一因圓德
01:45:03
二果圓德
01:45:06
三恩圓德
01:45:10
佛學大辭典說
01:45:12
佛德是什麼
01:45:14
是佛祖所具備的功德
01:45:19
在俱舍論第二十七卷 裡面這樣說
01:45:25
說佛德是什麼
01:45:27
就是所有的智者
01:45:32
祂來想到佛祖三種的圓德
01:45:39
可以深深來生出這個愛敬
01:45:45
這個三種的圓德是什麼
01:45:49
第一就是因的圓德
01:45:53
第二就是果的圓德
01:45:57
第三就是這個恩惠的圓德
01:46:03
因為對於這三種的圓德
01:46:07
我們有必要詳細 再來做個說明
01:46:12
若是注解第二
01:46:15
說到這個三十二相
01:46:17
再另外做專文說明
01:46:20
現在首先來解釋 這個三種的圓德
01:46:26
來做一個參考
01:46:29
在佛學大辭典又這樣說
01:46:34
三德 涅槃經所說
01:46:42
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01:46:49
諸佛自利利他之三德
01:46:58
諸佛因果之三德
01:47:03
一因圓德
01:47:07
三大劫之修行圓滿者
01:47:13
二果圓德
01:47:17
智斷之總圓滿者
01:47:22
三恩圓德
01:47:26
度一切眾生而使解脫者
01:47:33
這個裡面又有三個註解
01:47:40
這三個註解 首先做說明
01:47:44
註解第一 康熙字典這樣說
01:47:48
音納 從又字
01:47:56
現在這個四方形 裡面有一個又字
01:48:01
現在這個讀作納
01:48:03
這個納的意思 跟這個又的意思一樣
01:48:08
這兩個字的意思一樣
01:48:12
註解第二這個三大劫 這個文比較長
01:48:17
要另外做專文說明
01:48:21
這個三大劫你要注意
01:48:24
很多人不知道 這個三大劫的意思
01:48:27
你若把它當做劫數的劫 就不對了
01:48:32
註解第三
01:48:3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8:38
智斷 智德與斷德也
01:48:43
照了真理曰智德
01:48:46
斷盡煩惱曰斷德
01:48:51
佛學大辭典說
01:48:53
智斷就是這個智德 和斷德兩項
01:49:00
假如你若看出真理
01:49:03
這個就是智德
01:49:06
你的煩惱有辦法斷盡
01:49:09
這個叫做斷德
01:49:12
所以現在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9:17
說這個三德
01:49:20
但是你要知道三德…
01:49:22
要知道三德不是一樣而已
01:49:26
三德裡面解釋不一樣
01:49:29
所以有時候
01:49:32
很多人要問說 什麼叫做三德
01:49:36
你現在就要了解 上文說什麼
01:49:39
下文說什麼
01:49:41
你不知道上文說什麼 下文說什麼
01:49:44
只有問三德
01:49:46
因為這個三德 有三種的解釋
01:49:50
這個三德第一 就是涅槃經裡面所說的
01:49:55
大涅槃所具備的三德
01:50:00
因為現在我們不是 要說這個三德
01:50:02
我就略起來
01:50:04
那裡面的說明把它略起來
01:50:08
又所有的佛祖 自利利他的三德
01:50:14
因為這個三德
01:50:15
跟現在要說的三德不一樣
01:50:18
所以這個也把它簡略
01:50:21
又所有的佛祖
01:50:24
因果的三德
01:50:26
就是現在這個
01:50:30
普門品裡面說的三德
01:50:33
就是諸佛因果的三德
01:50:38
第一就是因的圓德
01:50:42
這個因的圓德
01:50:44
就是三大劫的修行圓滿
01:50:50
這個三大劫
01:50:52
有的不知道把它當作說 好比是颱風大水地震
01:50:57
不是的
01:50:59
所以我們有時候說 要修三大阿僧祇劫
01:51:04
有的把他當做說
01:51:07
這個一輩子一劫
01:51:10
若是三大阿僧祇劫 等於好比說
01:51:13
無盡的年代
01:51:17
可以說永遠 他都不會成佛
01:51:19
變成這樣子
01:51:20
這三大劫事實上 在說我們的心境
01:51:25
你若有能力修
01:51:27
一分鐘 三大劫 就都修完了
01:51:32
你若沒有能力修
01:51:34
修你一輩子都修不起來
01:51:37
你要了解這三大劫是什麼
01:51:41
第二就是果圓德
01:51:45
果圓德就是你已經
01:51:49
看出了真理
01:51:55
一切的煩惱都斷盡
01:51:59
所有圓滿的
01:52:04
第三就是恩的圓德
01:52:07
這個因跟這個恩不同
01:52:09
這個因是因果的因
01:52:12
這個恩是恩惠的恩
01:52:16
第三就是恩的圓德
01:52:18
就是要來度一切眾生
01:52:21
可以讓眾生解脫
01:52:24
這個圓德
01:52:29
所以現在呢 釋迦佛祖說
01:52:33
觀世音菩薩 祂就是有辦法
01:52:41
具備這個三種的圓德
01:52:47
我們現在稱呼世尊
01:52:48
就是有這個佛德
01:52:50
這個佛德就是 這個三種的圓德
01:52:56
今晚說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53:00
對於這個三大劫
01:53:06
跟另外這個三十二相
01:53:09
等到下期再來說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7/28部影片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9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0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8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19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0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2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3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4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5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6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7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28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510000336
ff5339bb-6cda-467c-8216-910b26e1b997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