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302
0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24年02月05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0:00
《前情提要》 欲觀看完整影片 請搜尋「佛規諭錄」
00:01:11
連山易的太極圖長這樣子
00:01:20
周易的太極圖不一樣
00:01:26
我想到頭痛
00:01:29
怎麼會兩個太極不一樣
00:01:34
怎麼會說歸藏易 黃帝的卦說坤乾
00:01:45
我為了要研究這個理
00:01:50
在宜蘭縣大同鄉山地
00:01:57
那一間山莊
00:02:01
有山 山下有水
00:02:07
我才悟出這個理
00:02:11
一個月去好幾趟
00:02:15
在那裡泡個茶
00:02:17
坐在窗邊 靜靜地觀察
00:02:23
又很有趣
00:02:25
晴天在看的景
00:02:30
跟陰天在看的景
00:02:34
跟下雨在看的景
00:02:38
跟起霧的景
00:02:42
跟下大雨 溪水漲起的景
00:02:46
都不一樣
00:02:49
我慢慢體悟
00:02:51
才悟這個黃帝的歸藏易
00:02:57
這個我在宜蘭 台北 已經有說過了
00:03:02
以後若有這個DVD的帶子
00:03:07
你們大家拿去看就知道
00:03:10
為什麼黃帝從坤起卦
00:03:20
應該乾為天
00:03:23
祂怎麼地當天了
00:03:27
種種的疑問很多
00:03:31
這就是老母娘說的
00:03:35
說修道要隨時隨地悟真理
00:03:43
看時機 晴天下雨 起霧
00:03:51
種種不同
00:03:54
就看地方去悟這個真理
00:04:01
所以現在說這個歸藏易
00:04:06
你書沒得翻 你們也沒得聽
00:04:12
那是我自己悟的 對不對
00:04:17
見人見智
00:04:19
你若看得有理 就對了
00:04:23
看了若無理 就不對了
00:04:26
以後DVD若出來
00:04:30
你要詳細去研究
00:04:33
今晚說修道 要隨時隨地悟真理
00:04:41
我才想到這個 歸藏易的道理
00:04:50
這個歸藏易若卦
00:04:57
是跟伏羲的卦相反
00:05:05
太極也相反
00:05:09
周易 他才學歸藏易的太極
00:05:20
卦再學連山易的變化
00:05:26
這個卦理是很有趣
00:05:30
這是現在今晚 說到這一句話
00:05:35
我才想起我悟的道理
00:05:39
現在時間到了
00:05:42
暫且告一段落
00:05:45
列位同修 大家晚安
00:05:51
現在修真錄這樣說
00:05:56
說人之一生中分三期
00:06:03
一曰兒童期
00:06:08
二曰成人期
00:06:13
三曰老人期
00:06:17
兒童期經嬰幼童小等
00:06:26
人滿二十歲入於成人期
00:06:32
成人期經少青壯中等
00:06:40
二十至三十曰少年
00:06:47
三十至四十曰青年
00:06:53
四十至五十曰壯年
00:07:00
百歲過半為中
00:07:05
故五十至六十曰中年
00:07:11
老人期經老耆耄仙等
00:07:19
六十至七十曰老年
00:07:25
七十至八十曰耆年
00:07:29
八十至九十曰耄年
00:07:35
九十至百歲曰仙年
00:07:40
是為人仙
00:07:43
嘗聞祖師云
00:07:47
九十至百者人仙
00:07:52
百歲以上謂地仙
00:07:56
修行證果者天仙也
00:08:01
人生一甲子之數滿 而死者名曰壽
00:08:10
未滿一甲子之數而死者
00:08:14
名曰夭壽也
00:08:18
這裡面有三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0:08:25
注解第一 釋名 釋長幼
00:08:31
人始生之小兒曰嬰兒
00:08:36
乳 養也
00:08:39
在這個釋名這本書
00:08:44
釋長幼篇裡面這樣說
00:08:49
說我們人 剛開始出世的小孩
00:08:56
叫做嬰兒
00:08:59
嬰兒就是喝奶的
00:09:05
詩經衛風注疏這樣說
00:09:10
童者 未成年人之稱
00:09:16
年十九以下皆是
00:09:21
我們常常說兒童 兒童
00:09:24
童子 這個童就是什麼
00:09:28
童就是還沒成年的人
00:09:33
十九以下都是童
00:09:38
所以以前有童子科
00:09:41
十六歲就可以科舉
00:09:44
那個要算童子
00:09:48
注解第二 辭海這樣說
00:09:53
滿二十歲為成年
00:09:56
未滿二十歲者為未成年人
00:10:02
我們人若二十足歲
00:10:07
就是變大人
00:10:11
若還沒滿二十歲
00:10:14
還是小孩
00:10:15
算還沒成年
00:10:19
辭海再說
00:10:22
冠巾 古以別士庶
00:10:28
二十成人
00:10:30
士冠 庶人巾
00:10:36
有一個冠巾的名詞
00:10:40
古代就是分別 讀書人跟沒讀書人的
00:10:48
士就是讀書人
00:10:51
庶就是沒有讀書的
00:10:55
二十歲變大人
00:10:58
若讀書人要冠
00:11:02
頭髮要纏起來
00:11:05
中間若有錢人用金子的
00:11:11
若比較窮的用銀
00:11:14
用一個圓圈束起來
00:11:17
這叫做冠
00:11:20
若沒有讀書的人
00:11:23
沒有用冠
00:11:25
沒有讀的人 用一個布巾綁起來
00:11:29
用一個布巾把它綁起來
00:11:33
這就是成年
00:11:36
注解第三 甲子
00:11:42
甲居十干之首
00:11:47
子居十二支之道
00:11:52
干支相配其變有六十
00:11:58
如甲子 乙丑等類
00:12:02
統曰甲子
00:12:07
辭海這樣說
00:12:09
我們說甲子是什麼
00:12:12
這個甲在十天干的第一字
00:12:19
首就是第一字
00:12:22
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00:12:29
這個叫做十天干
00:12:32
子呢
00:12:34
就是在十二地支的第一字
00:12:41
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00:12:49
子就是現在 我們的生肖說鼠
00:12:55
丑就是牛
00:12:57
寅就是虎
00:13:00
卯就是兔
00:13:02
辰就是龍
00:13:06
巳就是蛇
00:13:09
午就是馬
00:13:11
未就是羊
00:13:14
申就是猴
00:13:17
酉就是雞
00:13:19
戌就是狗
00:13:24
亥就是豬
00:13:28
這個干支 十天干 跟十二地支下去輪配
00:13:36
才變成六十甲子
00:13:39
像說甲子 乙丑
00:13:43
像說丙寅 丁卯這全都是
00:13:49
就這樣統一叫做甲子
00:13:53
若老師的甲子
00:13:56
天干是丁 十二支是酉
00:14:02
我是丁酉年生的
00:14:06
有的什麼
00:14:08
甲子 丙寅
00:14:12
這個都是四柱 就是要這樣稱呼
00:14:18
現在看修真錄的全文
00:14:35
說我們人
00:14:38
一生分為三期
00:14:44
就是第一就是兒童期
00:14:52
第二叫做成人期
00:14:57
第三就是叫做老人期
00:15:05
兒童期要經過 嬰兒 幼稚 童子 小年
00:15:19
這個小字跟這個少字不同
00:15:22
這個小就是 小童 小兒的意思
00:15:29
我們人若滿二十歲
00:15:35
就是進入成人期
00:15:40
成人期 成人期要經過 少年 青年 壯年 中年
00:15:50
這四個階段
00:15:54
我們若二十歲到三十歲
00:15:59
這叫做少年家
00:16:03
若三十歲到四十歲
00:16:08
等於就是青年
00:16:12
若要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
00:16:18
有時說青少年
00:16:22
若四十歲到五十歲
00:16:26
叫做壯年 正值健壯
00:16:30
四十歲到五十歲時
00:16:35
若一百歲
00:16:40
一半的多少
00:16:42
一半剛好中間
00:16:45
所以五十歲到六十歲 叫做中年
00:16:54
老人期呢
00:16:57
老人期要經過 老人 耆年 耄年 仙年
00:17:07
這四個階段
00:17:11
人若六十歲到七十歲為止
00:17:18
這個叫做老年
00:17:22
七十歲到八十歲叫做耆年
00:17:29
八十歲到九十歲叫做耄年
00:17:36
九十歲到一百歲叫做仙年
00:17:41
這就是人仙
00:17:45
老師現在九十歲還沒生日
00:17:51
不可以說仙年
00:17:56
就要過生日才可以 要滿
00:18:03
我六月生日若滿
00:18:07
就進入這個仙年
00:18:11
仙年若死一切轉紅
00:18:17
訃聞也用紅的
00:18:21
門聯也不可以用白的
00:18:23
要用紅的
00:18:27
若要出殯要放鞭炮
00:18:30
那個叫做該老該壽
00:18:36
這叫做人仙
00:18:39
人是人好比仙
00:18:45
曾聽過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0:18:51
說九十歲 到一百歲叫做人仙
00:18:57
一百歲以上叫做地仙
00:19:04
我們若修行證果
00:19:07
不管你幾歲
00:19:10
不管你三十歲 四十歲 五十歲
00:19:14
甚至一百歲
00:19:16
你若修行證果就叫做天仙
00:19:22
所以天地人 三仙
00:19:28
我們一輩子剛好一甲子
00:19:33
這個數若滿
00:19:36
活一甲子
00:19:38
一甲子就是六十年了
00:19:41
你若到六十歲的生日滿
00:19:47
你這個人若死
00:19:50
這就叫做壽
00:19:54
你若六十歲還沒生日
00:19:59
你若生日之前 雖然說你六十歲
00:20:04
還沒生日那也是老夭壽
00:20:07
不可以稱呼壽
00:20:11
所以未滿一甲子的數而死
00:20:16
這個名叫做夭壽
00:20:20
所以要稱呼壽
00:20:23
就要上六十甲子
00:20:26
六十甲子若活不到
00:20:29
不可以說老
00:20:33
像現在有的 年輕人留鬍子
00:20:40
可以嗎 可以啊
00:20:43
古代留鬍子要有一個條件
00:20:50
第一 父親若沒有留鬍子
00:20:56
兒子不可以留鬍子
00:20:59
父親還在世 你若留鬍子
00:21:03
哇 比你父親還要年長了
00:21:07
那個不可以
00:21:10
第二若有當官
00:21:16
年輕也可以留鬍子
00:21:21
你二十多歲當官的話
00:21:23
也可以留鬍子
00:21:26
這有一個規格
00:21:30
第三 雖然你是還沒很老
00:21:37
但是你當爺爺了
00:21:40
也可以留鬍子
00:21:45
你若還沒當爺爺之前
00:21:49
或是父親 沒有留鬍子 還在世
00:21:56
或是沒有當官
00:21:58
隨便留鬍子這樣就無禮
00:22:03
父親若死沒關係
00:22:06
父親還在世 你不可以留鬍子
00:22:13
這是說這個 我們人的人生要過三期
00:22:21
十二個年說來做參考
00:22:25
《下集待續》 更精采的內容 休息一下後繼續觀看下一集
【短篇版】佛規諭錄
112/140部影片
【短篇版】佛規諭錄01-1
【短篇版】佛規諭錄01-2
【短篇版】佛規諭錄01-3
【短篇版】佛規諭錄01-4
【短篇版】佛規諭錄01-5
【短篇版】佛規諭錄01-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1
【短篇版】佛規諭錄02-2
【短篇版】佛規諭錄02-3
【短篇版】佛規諭錄02-4
【短篇版】佛規諭錄02-5
【短篇版】佛規諭錄02-6
【短篇版】佛規諭錄02-7
【短篇版】佛規諭錄03-1
【短篇版】佛規諭錄03-2
【短篇版】佛規諭錄03-3
【短篇版】佛規諭錄03-4
【短篇版】佛規諭錄03-5
【短篇版】佛規諭錄03-6
【短篇版】佛規諭錄04-1
【短篇版】佛規諭錄04-2
【短篇版】佛規諭錄04-3
【短篇版】佛規諭錄04-4
【短篇版】佛規諭錄04-5
【短篇版】佛規諭錄04-6
【短篇版】佛規諭錄05-1
【短篇版】佛規諭錄05-2
【短篇版】佛規諭錄05-3
【短篇版】佛規諭錄05-4
【短篇版】佛規諭錄05-5
【短篇版】佛規諭錄05-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1
【短篇版】佛規諭錄06-2
【短篇版】佛規諭錄06-3
【短篇版】佛規諭錄06-4
【短篇版】佛規諭錄06-5
【短篇版】佛規諭錄06-6
【短篇版】佛規諭錄06-7
【短篇版】佛規諭錄07-1
【短篇版】佛規諭錄07-2
【短篇版】佛規諭錄07-3
【短篇版】佛規諭錄07-4
【短篇版】佛規諭錄07-5
【短篇版】佛規諭錄07-6
【短篇版】佛規諭錄08-1
【短篇版】佛規諭錄08-2
【短篇版】佛規諭錄08-3
【短篇版】佛規諭錄08-4
【短篇版】佛規諭錄08-5
【短篇版】佛規諭錄08-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1
【短篇版】佛規諭錄09-2
【短篇版】佛規諭錄09-3
【短篇版】佛規諭錄09-4
【短篇版】佛規諭錄09-5
【短篇版】佛規諭錄09-6
【短篇版】佛規諭錄09-7
【短篇版】佛規諭錄10-1
【短篇版】佛規諭錄10-2
【短篇版】佛規諭錄10-3
【短篇版】佛規諭錄10-4
【短篇版】佛規諭錄10-5
【短篇版】佛規諭錄10-6
【短篇版】佛規諭錄10-7
【短篇版】佛規諭錄11-1
【短篇版】佛規諭錄11-2
【短篇版】佛規諭錄11-3
【短篇版】佛規諭錄11-4
【短篇版】佛規諭錄11-5
【短篇版】佛規諭錄11-6
【短篇版】佛規諭錄11-7
【短篇版】佛規諭錄12-1
【短篇版】佛規諭錄12-2
【短篇版】佛規諭錄12-3
【短篇版】佛規諭錄12-4
【短篇版】佛規諭錄12-5
【短篇版】佛規諭錄12-6
【短篇版】佛規諭錄13-1
【短篇版】佛規諭錄13-2
【短篇版】佛規諭錄13-3
【短篇版】佛規諭錄13-4
【短篇版】佛規諭錄13-5
【短篇版】佛規諭錄13-6
【短篇版】佛規諭錄14-1
【短篇版】佛規諭錄14-2
【短篇版】佛規諭錄14-3
【短篇版】佛規諭錄14-4
【短篇版】佛規諭錄14-5
【短篇版】佛規諭錄14-6
【短篇版】佛規諭錄15-1
【短篇版】佛規諭錄15-2
【短篇版】佛規諭錄15-3
【短篇版】佛規諭錄15-4
【短篇版】佛規諭錄15-5
【短篇版】佛規諭錄15-6
【短篇版】佛規諭錄16-1
【短篇版】佛規諭錄16-2
【短篇版】佛規諭錄16-3
【短篇版】佛規諭錄16-4
【短篇版】佛規諭錄16-5
【短篇版】佛規諭錄16-6
【短篇版】佛規諭錄17-1
【短篇版】佛規諭錄17-2
【短篇版】佛規諭錄17-3
【短篇版】佛規諭錄17-4
【短篇版】佛規諭錄17-5
【短篇版】佛規諭錄17-6
【短篇版】佛規諭錄18-1
【短篇版】佛規諭錄18-2
【短篇版】佛規諭錄18-3
【短篇版】佛規諭錄18-4
【短篇版】佛規諭錄18-5
【短篇版】佛規諭錄18-6
【短篇版】佛規諭錄19-1
【短篇版】佛規諭錄19-2
【短篇版】佛規諭錄19-3
【短篇版】佛規諭錄19-4
【短篇版】佛規諭錄19-5
【短篇版】佛規諭錄19-6
【短篇版】佛規諭錄20-1
【短篇版】佛規諭錄20-2
【短篇版】佛規諭錄20-3
【短篇版】佛規諭錄20-4
【短篇版】佛規諭錄20-5
【短篇版】佛規諭錄20-6
【短篇版】佛規諭錄21-1
【短篇版】佛規諭錄21-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1
【短篇版】佛規諭錄22-2
【短篇版】佛規諭錄22-3
【短篇版】佛規諭錄23-1
【短篇版】佛規諭錄23-2
【短篇版】佛規諭錄23-3
【短篇版】佛規諭錄24-1
【短篇版】佛規諭錄24-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1
【短篇版】佛規諭錄25-2
【短篇版】佛規諭錄25-3
【短篇版】佛規諭錄26-1
【短篇版】佛規諭錄26-2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130112004046
fa3f915d-87d2-43e9-a170-dec98e2498e5
網站除錯報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