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頻道
專題3台
所有影集
影片專區
推薦影片
李師尊經典類
李師尊專題類
李師尊特輯類
本會弘道課程類
易懂專題類
修真錄導讀系列
修真法門
公告與宣傳類
本會事務類
個人專區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個人消息
群組專屬影片
:::
網站導覽
最新訊息
會員登入
展開搜尋
全站搜尋
熱門關鍵字:
關閉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script語法,請點選
搜尋頁面
使用搜尋功能。
Menu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會館位置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經典回顧
線上品道
修真錄
影音頻道
影片查詢
經書手稿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經書類
站內搜尋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常見問答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個人消息
瀏覽記錄
我的最愛
群組專屬影片
關於我們
本會介紹
簡介
組織
章程
會旗
會歌
更多
認識創辦人
弘道紀行
中研院訪問稿
媒體訪問稿
華誕精彩記錄
更多
弘道推廣
最新消息
更多
講演資訊
全國講演中心
上課日程表
更多
經典回顧
更多
線上品道
修真錄
更多
影音頻道
更多
影片查詢
更多
經書手稿
更多
出版品專區
出版品目錄
更多
經書類
更多
站內搜尋
更多
分享交流
生活花絮
更多
常見問答
更多
加入中道會LINE好友
更多
會員專區
個人資料
更多
個人消息
更多
瀏覽記錄
更多
我的最愛
更多
群組專屬影片
更多
弘道紀行
:::
首頁
略過字型切換,社群分享工具列
放大
列印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Chrome、Firefox 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若要分享網頁,您可使用下列連結,再輸入您想要分享的資訊:
facebook
twitter
plurk
line
金剛經 20
展開影音選單
開啟所有影集
金剛經 20
6630
6
主講者:李瑞烈老師
上架日期:2017年03月22日 00:00
加入最愛
分享
跳過片頭曲
重新整理
影片分享連結
Line
Facebook
複製連結
開始處
結束處
經文註釋 / 旁白
附件下載
00:02:11
在座同修
00:02:16
大家午安
00:02:19
我們金剛經上期談到 這個涅槃經所說的四依
00:02:29
四依就是依法不依人
00:02:33
依義不依字
00:02:35
依智不依識
00:02:37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00:02:41
我們上期已經 說明這個依法不依人
00:02:46
下午來說明第二依
00:02:52
就是這個依義不依字
00:02: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2:58
依義不依字
00:03:04
語乃言說
00:03:09
但是張筌蹄
00:03:13
若依言語
00:03:14
徒增疑惑諍訟而已
00:03:18
義乃中道第一義
00:03:21
非言語所及
00:03:23
學人宜去筌蹄
00:03:27
思惟實義
00:03:30
對本文我們 來做一個詳細的解釋
00:03:40
注解第一
00:03:41
這裡面兩個注解
00:03:43
辭海說筌蹄
00:03:46
言說所以詮真理 而究非理
00:03:54
這個筌蹄是什麼
00:03:56
就是你說的話 聽起來好比像是真理
00:04:01
不過徹底研究起來 並不是真理
00:04:06
聽起來好比像真理
00:04:08
事實不是真理
00:04:09
這叫筌蹄
00:04:13
注解第二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04:18
第一義諦
00:04:20
又云真諦 聖諦 中道等
00:04:25
總以名深妙之真理
00:04:29
佛學大辭典說第一義諦
00:04:32
另外的名字很多
00:04:35
有時候稱呼為 真諦 聖諦或是中道
00:04:41
總而言之若用較白話來說
00:04:46
就是說很深奧的真理
00:04:49
這叫第一義諦
00:04:53
現在看佛學大辭典
00:04:57
現在四依其中 第二說依義不依字
00:05:03
但是也有經典 這個字翻譯叫做語
00:05:09
叫做依義不依語 也有人翻譯這樣
00:05:15
這個語就是講話
00:05:19
就是照這個字解釋
00:05:23
但是這是好比像似是而非
00:05:27
聽起來好比像真理 事實不是真理
00:05:32
假使你若依靠這個言語
00:05:36
徒增疑惑
00:05:38
變成來諍訟而已
00:05:40
變成來互相爭論而已
00:05:44
若義是中道的真理
00:05:49
不是用話有辦法說出來的
00:05:54
所以學道的人
00:05:56
應該你要去除這個筌蹄
00:06:01
想著真正真實的道理
00:06:07
好比像金剛經 所說的五百世等
00:06:18
所以我們 讀經書要注意什麼
00:06:24
注意不能照那個字讀
00:06:28
很多經典若照那個字讀
00:06:32
會變成疑問很多
00:06:36
好比像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06:39
像金剛經說 五百世做忍辱仙人
00:06:43
若這樣說來就迷迷糊糊了
00:06:46
一世不要說多長
00:06:47
一世做三十年就好
00:06:49
五百世就一萬五千年
00:06:52
一個人修一萬五千年 還修不成功
00:06:55
那就不用修了
00:06:57
你想我們中國開國 到現在才四千多年而已
00:07:02
對不對
00:07:02
要修一萬多年要怎麼修
00:07:05
這就是疑問啊
00:07:06
也會爭論啊
00:07:09
這個五百世 事實上是一個地方名字
00:07:13
你若讀那個字說五百世
00:07:15
當成是時間來說就錯了
00:07:22
比如我們六祖壇經裡面說
00:07:26
這個西方十萬八千里
00:07:29
十萬八千里 你若照那個字讀
00:07:32
照那數字讀就會爭論了
00:07:36
怎麼樣爭論
00:07:37
我們淡水在講十萬八千里
00:07:41
你跑去台北講 也十萬八千里
00:07:43
跑去高雄說也十萬八千里
00:07:46
不信跑去日本
00:07:47
跑去美國講 也十萬八千里
00:07:50
單單台灣頭到台灣尾 就四百公里了
00:07:55
怎麼數字會一樣
00:07:58
也沒差一尺 也沒差一丈 都沒有
00:08:02
十萬八千里 六祖壇經就說過了
00:08:05
就是什麼 就是十惡八邪
00:08:09
你去掉十惡 就是已經走十萬
00:08:14
去掉八邪就是走八千
00:08:17
十惡八邪若斷除 西方就到了
00:08:21
所以才說西方 是十萬八千里
00:08:24
比如說法華經 觀音普門品裡面說
00:08:29
一個人被火燒
00:08:31
你唸觀音的名字火就滅了
00:08:34
你把那個火當成什麼 當成火災了
00:08:38
有時候想到 一些講道的人很幼稚的
00:08:44
你們可能曾經看到 那個電視台某個法師
00:08:47
在解釋普門品說 一個人若被火燒到
00:08:52
你若唸觀音的名字 火會熄滅
00:08:55
他解釋什麼
00:08:57
你假使唸觀音的名字
00:09:02
你會好運
00:09:04
你就會跟消防隊住在一起
00:09:07
若聽到火災了
00:09:08
消防隊就到了
00:09:11
這樣就糟糕了
00:09:14
那個火不是火災的火
00:09:18
是說我們人的心火
00:09:20
一個人若生氣就是怒火
00:09:23
一個人若嫉妒叫做瞋火
00:09:26
一個人若貪心叫做貪火
00:09:28
一個人的眼睛若色瞇瞇的
00:09:30
叫做我們人的淫火
00:09:34
所以一個人 你假使若唸觀音的名
00:09:39
自然這個火會熄滅
00:09:42
所以你讀這個經書 要注意這個字
00:09:47
你若不注意這個字來說
00:09:49
常常都會錯誤
00:09:51
所以才會跟你說 依義不依字
00:09:54
這是涅槃經說的
00:09:57
學道讀經若不依義不依字
00:10:01
常常都解釋錯了
00:10:02
這樣說較快
00:10:04
另外看佛光大辭典的說明
00:10:08
依義不依語
00:10:12
又作隨義不隨字
00:10:16
亦作取義不取語
00:10:20
謂修道者 當以中道為第一義為依
00:10:26
不可以文字語言 之表現為依
00:10:32
佛光大辭典說依義不依語
00:10:37
但是也有人翻譯 叫做隨義不隨字
00:10:42
也有人說取義不取語
00:10:46
就是說我們修行的人
00:10:50
應該你要用中道 這個真理來做依靠
00:10:57
不要照那個文字語言 的表現來做依靠
00:11:03
道理不能照那個字來說
00:11:06
照那個字來說 有時修行會修錯
00:11:13
三藏法數這樣說
00:11:16
依義不依字
00:11:18
依義者
00:11:20
義即中道之理
00:11:22
若依此理而修
00:11:24
則能成就萬行
00:11:27
破諸顛倒而顯中道之理也
00:11:31
不依字者
00:11:33
字是世間言語文字
00:11:36
非出世法
00:11:37
若依此而修
00:11:39
則萬行不成
00:11:42
顛倒不破
00:11:43
中道不顯也
00:11:47
三藏法數說 依義不依字
00:11:52
依義是什麼
00:11:53
義就是我們中道的真理
00:11:57
假使你若依靠 這個真理來修行
00:12:02
你就會成就所有的成果
00:12:08
好比說你若照著 這個理來修你才會成功
00:12:14
才有辦法來破除顛倒是非
00:12:18
才顯出我們真理出來
00:12:22
不依字
00:12:23
字就是世間說的話 文字
00:12:27
不是我們了脫生死的道理
00:12:31
假使你若依靠這個字來修
00:12:34
若這樣 一切的修行不會成功
00:12:40
顛倒也不會破除掉
00:12:43
真理也顯不出來
00:12:47
所以很多人這個道理
00:12:50
都照字會誤人
00:12:53
像阿彌陀經說 一心唸佛皈往西方
00:12:58
大家說你若有心唸佛 就會到西方
00:13:01
這樣就不對了
00:13:03
什麼叫做一心
00:13:05
你去查佛學辭典 佛光大辭典就知道
00:13:10
一心 就是一點雜念都沒有
00:13:14
話若說起來 就是你要有辦法
00:13:16
看出你的本性來唸佛
00:13:19
你才有辦法去西方
00:13:21
所以真正說學道啊
00:13:26
對於真理 有的都不太喜歡研究
00:13:29
都照文字來讀這樣
00:13:32
對於四依我們已經說過
00:13:38
依法不依人
00:13:40
依義不依字(語)
00:13:42
現在第三就是 依智不依識
00:13:46
我們再來看佛學大辭典
00:13:50
依智不依識
00:13:54
識為妄想之心
00:13:58
對六塵而起
00:14:01
耽迷而不覺
00:14:04
恣識則增長妄惑而已
00:14:10
智乃本心照明之德
00:14:14
可以法性契合
00:14:17
學人宜定止妄識
00:14:21
策發真智
00:14:24
佛學大辭典說依智
00:14:28
依智 智就是智慧
00:14:30
你要依靠智慧
00:14:33
不要依靠知識
00:14:35
這個識就是知識
00:14:39
因為我們人的知識
00:14:41
就是妄想的心
00:14:45
我們六根對六塵 來生出這個六賊
00:14:53
來沈迷 沒感覺
00:14:58
由你的意識空思妄想
00:15:06
若這樣就增長了什麼
00:15:09
你的妄惑而已
00:15:14
我們的智慧
00:15:16
就是我們的本心照明之德
00:15:20
可以跟我們的佛性
00:15:22
法性 法性就是佛性
00:15:25
跟我們的佛性來契合
00:15:28
所以你學道的人
00:15:31
要趕快來制止你的妄識
00:15:35
妄識就是我們人的第六識
00:15:38
來策發真智
00:15:40
就是我們人的第八識
00:15:44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說
00:15:47
依智不依識
00:15:50
謂修道者當以真智慧為依
00:15:54
不可以人間情識為依
00:15:59
佛光大辭典說依智不依識
00:16:02
就是說我們修行人
00:16:05
應該用真正 的智慧來做依靠
00:16:09
絕對不要用 我們人間的情識
00:16:12
這個前六識
00:16:14
前六識就是眼睛 鼻子 嘴 耳朵
00:16:18
我們的身體
00:16:19
和我們的意念來做依靠
00:16:23
所以我常說 知識和智慧根本都不一樣
00:16:29
所以我們詳細 再來看三藏法數這個說明
00:16:34
依智不依識
00:16:38
依智者
00:16:39
照了之心
00:16:40
名之為智
00:16:42
若依正觀之智
00:16:45
於諸波羅蜜觀察而修
00:16:49
則能破生死之煩惱之業
00:16:53
必證大乘涅槃之果也
00:16:57
不依識者
00:16:58
妄想之心
00:16:59
名之為識
00:17:01
若依妄識而修
00:17:04
則構集生死煩惱之業
00:17:08
流轉無窮
00:17:09
眾苦不息也
00:17:11
這裡面這個正觀 首先做說明
00:17:15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17:17
正觀
00:17:18
指真正之觀
00:17:21
相對外道之邪觀
00:17:23
以正慧了知真如稱為正觀
00:17:29
佛光大辭典說 正觀是什麼
00:17:33
就是真正的觀察
00:17:36
相對於這個外道的邪觀
00:17:39
就是用我們正當的智慧
00:17:42
知道我們的佛性
00:17:44
真如 真如就是佛性 的稱呼叫做正觀
00:17:50
現在我們來看三藏法數
00:17:55
依智不依識
00:17:58
什麼叫做依智
00:18:00
依智就是藉由我們的佛心
00:18:04
這個名字叫做智
00:18:07
假使你若依靠 這個正當觀察的智慧
00:18:14
在我們所有的波羅蜜
00:18:16
諸波羅蜜就是六度
00:18:19
六度就是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00:18:26
你要有辦法 在這個六度來觀察修行
00:18:30
修這個六度完成
00:18:33
若這樣你就有辦法 破除生死煩惱的業
00:18:39
一定能證到大乘 了脫生死的果
00:18:43
涅槃 涅槃就是了脫生死
00:18:45
你就有辦法 證到了脫生死的果
00:18:48
現在說不依識是什麼
00:18:51
不依識就是我們妄想的心
00:18:54
我們的空思妄想 的心就是識
00:18:58
所以空思妄想的心 這個名字叫做識
00:19:03
假使你若依靠 你的妄識來修行
00:19:08
若這樣呢 你就會 構集生死煩惱之業
00:19:13
就會導致生死輪迴
00:19:16
永遠聲沒辦法了脫生死
00:19:18
流轉無窮就是 一世又一世一直流轉
00:19:23
所有的苦不會停止這樣說
00:19:27
所以我們世間人
00:19:28
要依靠智慧不能依靠知識
00:19:32
有的人說那個人讀大學
00:19:36
讀大學也是知識而已
00:19:39
頭腦再好 你是博士也是知識而已
00:19:42
他的知識很高 超知識
00:19:46
一個發明家
00:19:48
一些科學家
00:19:50
這也是超知識而已
00:19:53
不是智慧
00:19:54
我們若智慧就會裁判是非
00:19:58
對不對就要知道
00:20:01
像這兩天 報紙登得到處都是
00:20:04
有一個佛學院
00:20:07
做到校長
00:20:09
在做那個不法的事情
00:20:12
相當佛學院 在教佛學的人呢
00:20:17
不是在學的人呢
00:20:19
他又做那個不法的
00:20:21
這樣有沒有智慧
00:20:22
你想就知道
00:20:24
所以就要依智不依識
00:20:27
依靠智慧
00:20:28
不可以依靠知識
00:20:30
不是說你佛理懂很多
00:20:33
道理每樣都懂這樣就可以
00:20:36
不是這樣
00:20:38
知道較快
00:20:39
要去實踐
00:20:41
要去做這個較難
00:20:44
所以下午說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0:20:47
就暫且告一段落
00:20:49
我們這個四依只剩一依
00:20:52
這個最要緊
00:20:54
說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00:20:58
我們讀經書
00:21:00
你要知道 什麼叫做了義經
00:21:02
什麼叫做不了義經
00:21:03
你若不知道來說
00:21:05
有時呢 看經書 會看到走火入魔了
00:21:10
我們等到下期再詳細分解
00:21:15
在座同修
00:21:17
大家午安
00:21:20
我們上期來談這個四依
00:21:26
對這個四依呢
00:21:29
我們已經有跟你說明過了
00:21:39
依法不依人
00:21:40
依義不依字
00:21:42
依智不依識
00:21:45
這個四依最後
00:21:47
就是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00:21:50
我們下午 就是從這一段來說起
00:21:55
佛學大辭典這樣跟我們說
00:21:59
依了義經
00:22:02
不依不了義經
00:22:05
三藏中有了義經
00:22:08
有不了義經
00:22:11
明示中道實相為了義經
00:22:15
非然者為了不了義經
00:22:19
入道之人
00:22:20
當先使曉之
00:22:23
則壅無不通
00:22:25
有疑者決矣
00:22:29
這裡面這個實相 我們首先做個說明
00:22:34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22:36
實相
00:22:38
實者非虛妄之義
00:22:41
相者無相也
00:22:43
是指萬有本體之語
00:22:46
曰法性
00:22:47
曰真如
00:22:49
日實相
00:22:50
其體同一也
00:22:53
涅槃經四十曰
00:22:55
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00:22:59
頓悟入道要門論上曰
00:23:02
法性空者
00:23:03
即一切處無心是
00:23:07
若得一切處無心時
00:23:10
即無一相可得
00:23:12
何以故
00:23:13
為自性空故
00:23:16
無一相可得
00:23:17
無一相可得者
00:23:19
即是無相
00:23:23
現在我們來看佛學大辭典
00:23:26
因為這個裡面 引證的文很多
00:23:30
因為若要一一都引證來說
00:23:33
三塊黑板寫不完
00:23:35
所以引證 只有寫涅槃經這一段而已
00:23:41
佛學大辭典說實相
00:23:44
這個實就是不虛妄的意思
00:23:49
實就是實實在在
00:23:52
相就是無相
00:23:55
就是要來指 眾生本體的話
00:24:00
萬有本體 就是指我們的佛性
00:24:04
有時候說法性
00:24:06
有時候說真如
00:24:08
有時候說實相
00:24:10
這些全都一樣
00:24:13
名字寫不一樣 事實都一樣
00:24:17
所以我們涅槃經 第四十卷裡面一句話
00:24:23
說無相之相名為實相
00:24:27
因為無相之相
00:24:30
我們的佛性是無相啊
00:24:33
不然我們的佛性 你看得到嗎 看不到
00:24:36
不過無相之相
00:24:38
這個相雖然你沒看到
00:24:41
不過事實上它存在啊
00:24:43
才叫做無相之相
00:24:45
這個名字就是實相
00:24:48
所以對於無相
00:24:49
怎樣叫做無相
00:24:50
所以 頓悟入道要門論才說啊
00:24:54
法性空者
00:24:57
我們人的佛性若空寂
00:25:01
一切處都無心
00:25:04
無心就是無住心
00:25:07
假使你若得到 無住心的時候
00:25:11
就無一相可得
00:25:13
一個人既無住心來說
00:25:15
你誇讚我 我的心也空空啊
00:25:18
你嫌棄我 我的心也空空啊
00:25:21
根本不會放在心上
00:25:23
就是無一相可得
00:25:25
是什麼原因
00:25:27
因為我們自己的佛性 已經空寂的關係
00:25:33
才無一相可得
00:25:35
無一相可得就是無相
00:25:39
所以現在我們說實相
00:25:40
實相等於 就是指我們的佛性
00:25:45
所以佛學大辭典說
00:25:48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這句話
00:25:54
我們要知道三藏的裡面
00:25:57
什麼叫做三藏
00:25:58
三藏就是經藏 律藏 論藏
00:26:03
經律論這叫做三藏
00:26:06
在這個三藏的裡面
00:26:08
有這個了義的經 和這個不了義的經
00:26:14
若明白指示中道實相
00:26:20
就是了義經
00:26:22
全部跟你說你就要怎麼修
00:26:24
將來你要怎麼樣看出本性
00:26:28
這個就是叫做了義經
00:26:31
若不是呢
00:26:33
不是就是這些講靈感顯化
00:26:36
這叫不了義經
00:26:39
所以入道的人 你應該要先瞭解
00:26:44
若這樣道理 每樣你都會通達
00:26:49
你若有疑問自然就會解決
00:26:52
我們若不了義的經 有很多疑問不能解決
00:26:57
若了義的經來說 全都沒有疑問
00:27:01
所以三藏的裡面 都有了義和不了義
00:27:05
比如說這個經的裡面
00:27:07
若在說我們的佛性
00:27:09
這就是了義
00:27:12
若說其它的話 這個就是不了義
00:27:17
若是律呢
00:27:18
律也有了義和不了義
00:27:21
我們若是戒律也是很多
00:27:24
比如說一般去受五戒
00:27:27
五戒的中間
00:27:29
殺盜淫妄這四戒叫做性戒
00:27:34
這就是了義
00:27:36
管你有受戒沒受戒
00:27:38
這四戒犯了都要受罪
00:27:42
若第五戒這個酒
00:27:45
你若受戒的人 一口都不能喝
00:27:48
你若沒受戒的人 喝酒沒有罪
00:27:52
所以這叫做不了義
00:27:55
不了義就是 好比說你根本就沒罪
00:27:59
但是你自己要受戒
00:28:02
你犯了就要受罪
00:28:05
比如我們現在 很多人去受這個八關齋戒
00:28:09
這樣來說
00:28:10
八關齋戒也是一樣
00:28:13
這個前四戒 殺盜淫妄這四戒
00:28:19
殺生 偷盜 邪淫 妄語這四戒
00:28:25
這個一定 你有受戒 沒受戒你都要受罪
00:28:30
後面四戒
00:28:32
你沒有受戒就不用受罪
00:28:35
第五戒酒說過了
00:28:38
第六戒說
00:28:39
不可以坐沙發
00:28:41
不可以睡彈簧床
00:28:43
婦人不能抹脂胭水粉
00:28:47
這有罪嗎 沒有罪
00:28:50
沒有罪為什麼會去受戒
00:28:52
你受戒犯了就有罪了
00:28:54
這叫做不了義
00:28:56
不了義就是說 本體是沒罪
00:28:59
不過你今天 為了你去受戒 就要受罪
00:29:05
比如第七戒
00:29:07
不能聽歌 不能跳舞 不能看戲
00:29:13
這有罪嗎
00:29:14
你聽歌有罪嗎
00:29:16
看戲有罪嗎
00:29:17
沒有罪
00:29:19
這叫做不了義
00:29:20
沒罪為了你去受戒
00:29:22
你若受戒 若你去看戲就要受罪
00:29:25
你聽歌就要受罪
00:29:27
跳舞就要受罪
00:29:29
這樣說較快
00:29:31
第八戒不過午食
00:29:34
超過午不吃飯
00:29:36
超過十二點不吃飯
00:29:38
我晚上吃飯有罪嗎 沒罪
00:29:42
本來就沒罪
00:29:43
不要說吃三餐
00:29:44
你晚上再吃點心
00:29:47
一天吃五餐你也沒罪
00:29:49
不然為什麼受這個戒
00:29:51
你受戒 超過中午吃飯 就要受罪
00:29:56
這是你自己 拿繩子綁自己的
00:29:59
這樣跟你說較快
00:30:01
這叫做了義和不了義
00:30:03
了義就是說
00:30:04
管你有受戒沒有受戒 都要受罪
00:30:08
不了義就是說 你有受戒才有罪
00:30:11
沒受戒就沒有罪
00:30:13
這叫三藏其中的律
00:30:17
這個論也一樣
00:30:19
歷代祖師在論
00:30:21
他也是要度 一些了脫生死的論
00:30:25
和度一些引迷入悟的論 就不一樣了
00:30:29
你若度了脫生死的論 這叫了義的論
00:30:32
你若要度引迷入悟的論
00:30:35
這叫做不了義的論
00:30:37
所以才跟你說三藏的裡面
00:30:40
全部都有了義和不了義
00:30:42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0:30:45
若是直接 跟你說這個人的修養
00:30:49
說要看出本性
00:30:51
這就是了義的經
00:30:54
若不是
00:30:55
這叫做不了義的經
00:30:58
所以今天入道的人
00:31:00
你修行的人要首先 瞭解這個了義和不了義
00:31:05
這樣來說你道理才會通達
00:31:09
你疑問才能解決
00:31:12
不然你的疑問 永遠不能解決
00:31:15
這樣跟你說較快
00:31:16
所以我們若了義沒有疑問
00:31:19
不信你若了義的經 你一問下去
00:31:22
這條繩子自然解開
00:31:25
你若不了義的經 說到後來就阻塞住了
00:31:29
比如說唸佛就會去西方
00:31:32
這樣說來 一個人去殺人放火
00:31:35
只有唸念就會到西方
00:31:37
這樣最簡單
00:31:38
怎麼說得通
00:31:40
所以呢 一個人 就要知道什麼叫做了義
00:31:44
什麼叫做不了義
00:31:45
你要知道這個道理
00:31:48
再來 我們就來看 佛光大辭典的解釋
00:31:53
依了義經
00:31:55
不依不了義經
00:31:58
謂三藏中有了義經
00:32:00
有不了義經
00:32:03
修道者
00:32:04
當以明示中道實相義 之決定了義經為依
00:32:11
不可以不了義經為依
00:32:15
佛光大辭典說 你要依靠了義經
00:32:20
不要來依靠不了義的經
00:32:26
就是說我們 這個三藏的裡面
00:32:29
全都有了義的經 和不了義的經
00:32:38
我們修道的人
00:32:41
應你要明白 知道中道佛性
00:32:49
實相 實相就是 佛性的道理
00:32:53
決定了義經來做依靠
00:32:57
你就要看 一些修養佛性的經典
00:33:02
不要依靠不了義的經 來做根本
00:33:08
這是佛光大辭典說的
00:33:12
三藏法數這樣說
00:33:15
依了義經
00:33:16
不依不了義經
00:33:17
依了義經者
00:33:19
謂諸大乘經
00:33:21
皆明中道佛性
00:33:24
若依此而修
00:33:27
則萬行成就
00:33:29
能見佛性也
00:33:31
不依不了義經者
00:33:33
謂小乘等經
00:33:35
不明中道佛性
00:33:37
若依此而修
00:33:39
則萬行難成
00:33:41
不見佛性也
00:33:43
三藏法數裡面這樣說
00:33:46
說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00:33:50
依了義經是什麼
00:33:53
就是說我們所有的大乘經
00:33:56
來明白中道這個佛性
00:34:00
我們這個寫實相
00:34:05
實相就是佛性
00:34:08
全都要來明白 這個中道的佛性
00:34:11
假使你若 依靠我們的佛性來修
00:34:15
你六度就圓滿了
00:34:17
萬行就是我們六度
00:34:20
你就看出我們的佛性
00:34:24
不依不了義經這句話
00:34:26
就是說小乘這些經
00:34:29
他不會明白中道佛性
00:34:32
不信若一般的人 你問他什麼是佛性
00:34:35
他不知道啊
00:34:37
假使你若依靠這樣來修
00:34:40
你六度不會完成
00:34:43
你沒辦法去看出佛性
00:34:49
再來對於了義和不了義
00:34:54
我們來補充做個說明
00:34:56
來看佛學大辭典
00:35:00
了義 不了義者
00:35:05
真實為了義
00:35:07
方便為不了義之異名
00:35:12
現在我們 首先瞭解方便這句話
00:35:18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0:35:21
方便 對真實而釋
00:35:26
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
00:35:31
假說後廢為方便
00:35:36
現在佛學大辭典跟我們說
00:35:39
方便是什麼
00:35:41
方便就是 對於真實來解釋
00:35:46
話若講起來 方便和真實是相對的話
00:35:52
方便等於不真實不實在
00:35:58
等於就是說你若究竟
00:36:01
要說了脫生死的道理
00:36:05
這個就是真實
00:36:08
你若要說了脫生死的道理 這個就是真實
00:36:12
若是暫時說的
00:36:15
後來要毀掉的這個叫方便
00:36:20
為什麼後來要毀掉
00:36:22
比如說小孩子
00:36:27
叫爸爸叫爸爸
00:36:29
叫媽媽叫媽媽
00:36:31
這是暫時的啦
00:36:33
這個小孩會長大啊
00:36:36
小孩長大之後 你會說叫爸爸叫爸爸
00:36:40
不可能的
00:36:41
要毀掉
00:36:44
像說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一直念
00:36:46
很好噢 我不是跟你說唸佛不好
00:36:49
我說過很多次了
00:36:50
唸佛起碼 不會造現世的三業
00:36:54
但是不能了脫生死
00:36:57
現在念到一半的階段 之後就要跟你換頭腦
00:37:02
要叫你精進 要修我們的本性
00:37:06
這叫做引迷入悟
00:37:08
不過現在的人不是
00:37:11
念一輩子還不能解脫
00:37:15
所以你若方便就是
00:37:18
假就是借
00:37:20
暫時借來說的
00:37:22
後來要廢掉
00:37:24
這叫方便
00:37:26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7:30
方便
00:37:31
對真實法而言
00:37:33
為引誘眾生 入於真實法而權設之法門
00:37:39
故稱為權假方便
00:37:42
善巧方便
00:37:44
即佛菩薩應眾生之根機
00:37:48
而用種種方法施予化益
00:37:53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37:55
方便是什麼
00:37:56
方便就是對真實法來說的
00:38:00
就是不真實
00:38:02
就是要來引誘
00:38:05
引誘就是來誘拐
00:38:07
誘拐這些眾生進去真實法
00:38:10
暫時來設立的
00:38:11
權設就是暫時設立的法門
00:38:15
所以呢 才叫做權假方便
00:38:18
有時叫做善巧方便
00:38:22
就是佛祖菩薩
00:38:24
應著眾生的根機
00:38:27
看眾生的根機深或淺
00:38:31
照著眾生的根機
00:38:33
用著很多的方法施予化益
00:38:38
什麼叫做施予化益
00:38:39
施予化益 就是讓你吃甜頭啊
00:38:42
對不對
00:38:43
小孩很多種啊
00:38:46
有的愛吃糖果
00:38:47
有的愛吃餅乾
00:38:49
像我的一個孫子 若普通糖果不吃
00:38:53
餅乾也不吃
00:38:54
只有愛吃那個巧克力
00:39:00
你若拿一塊巧克力給他
00:39:01
你乖乖噢 我一塊給你噢
00:39:03
就安靜了
00:39:05
同樣 我們眾生有的愛這樣
00:39:08
有的愛那樣
00:39:09
現在哄哄你
00:39:11
你很乖很乖唸佛唸佛
00:39:14
你會去西方
00:39:15
趕快佛祖會保佑你
00:39:18
讓你平安
00:39:19
佛祖保佑你
00:39:20
長甌茶拿去喝
00:39:21
身體會健康
00:39:23
慢慢地引誘你 慢慢地引誘
00:39:25
誘到後來就要叫你修養
00:39:29
這叫做引迷入悟
00:39:31
引迷入悟是很好
00:39:33
不過現在一些宗教界 都不是引迷入悟
00:39:37
引迷入迷
00:39:39
引你進來之後 就不說正理給你聽
00:39:45
整天在那裡磨啊磨
00:39:47
磨一輩子
00:39:49
磨到活一百歲 還是在那裡磨
00:39:52
所以方便等於 就是用種種方法
00:39:59
施予化益的道理
00:40:04
現在佛學大辭典說
00:40:07
了義和不了義是什麼
00:40:11
真正的道理就是了義
00:40:15
若方便的道理就是不了義
00:40:20
所以你就要知道學道
00:40:23
你就要認識了義和不了義
00:40:26
了義是平淡無味的啦
00:40:31
一味叫我們修養而已
00:40:33
不過眾生愚癡呀 他不要
00:40:37
我曾遇過有人說 啊 老師的道理是很好啦
00:40:42
不過慢了一步
00:40:44
怎麼樣慢了一步
00:40:45
就要什麼去七情六欲
00:40:51
要斬十惡八邪
00:40:54
去三心四相
00:40:56
要修六度
00:40:57
辛苦死了
00:40:59
人家念一句佛就到西方了
00:41:02
不是比較快
00:41:03
真的啦這樣說也有道理
00:41:07
快是快
00:41:08
他就拿一塊糖給你吃
00:41:10
那塊糖在那裡嚼啊嚼的
00:41:12
永遠長不大我沒騙你
00:41:16
但是你還要注意
00:41:18
我下午說的這些話
00:41:21
你出去外面不要亂說
00:41:24
你不要人家在唸佛
00:41:25
說唸佛沒有用啦
00:41:27
這樣我們會造口業呢
00:41:30
唸佛也不是壞呀
00:41:32
你要看他的年數
00:41:36
一個初唸佛的人 你要誇獎他
00:41:40
阿彌陀佛 啊 你很有善根
00:41:44
快唸佛快唸佛很好很好
00:41:47
這個人唸佛 就唸三四十年 四五十年
00:41:51
還在那邊一直念
00:41:52
你就要點破他
00:41:54
你點破他沒關係 他不會倒啦
00:41:57
若初學的人會倒呢
00:41:59
初學的人說唸佛若不好 我哪需要唸
00:42:02
他不要學道 也不唸佛就糟糕了
00:42:05
對不對
00:42:07
若初學的人你要鼓勵他
00:42:10
若老學的人你要點破他
00:42:13
這樣才是真正的道理
00:42:16
你若隨便 人家在唸佛說不好
00:42:19
這樣我們也不可以
00:42:22
唸佛比唸流行歌曲還好
00:42:25
唸流行歌曲 若正當的沒關係
00:42:28
若唸亂七八糟 的流行歌就造罪
00:42:31
對不對
00:42:32
唸佛他不會說人家的壞話
00:42:34
他不會造口業啊
00:42:36
唸佛他不會去是非之地
00:42:40
他不會造身業啊
00:42:42
唸佛呢 他心裡妄念較少
00:42:45
不會造意業啊
00:42:48
我們的口身意 三業若沒造就
00:42:54
起碼還有人天福報
00:42:56
怎樣人天福報
00:42:58
下輩子去投胎為有錢人
00:43:00
或是諸天去歸神
00:43:02
去讓人朝拜
00:43:03
哪有什麼不好
00:43:05
唸佛並不是壞
00:43:07
我們現在 是說了脫生死的道理
00:43:10
才說沒有用
00:43:11
你話要聽好
00:43:13
比如說 你若要做博士沒有用
00:43:17
你若說我國民學校畢業 識字就好
00:43:20
這樣很好
00:43:21
這樣不錯
00:43:23
所以道理你要聽清楚
00:43:25
不然你會曲解誤會
00:43:28
我們下午 說到這裡時間差不多
00:43:30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00:43:36
在座同修
00:43:37
大家午安
00:43:40
我們現在翻
00:43:41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00:43:46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0:43:48
爾時須菩提
00:43:49
所言一切法者
00:43:51
即非一切法
00:43:53
是故名一切法
00:43:55
我們就是說到這裡為止
00:44:00
對於這段文
00:44:03
我們引證說這個經
00:44:06
有一個了義的經 和不了義的經
00:44:11
怎樣叫做了義
00:44:12
怎樣叫做不了義
00:44:15
了義就是說實在話
00:44:19
要讓你了脫生死之法
00:44:21
不了義就是 好比像大人騙小孩
00:44:24
暫且哄一哄
00:44:26
說一些 顯化靈感的道理而已
00:44:30
所以我們上期引一部分
00:44:34
我們下午 再進一步來看佛學大辭典
00:44:38
對這個了義和不了義 來做個說明
00:44:42
佛學大辭典這樣跟我們說
00:44:46
大小乘經中
00:44:51
亦有了義不了義之別
00:44:56
故佛言
00:44:57
依了義經
00:44:58
不依不了義經也
00:45:03
佛學大辭典說 無論大乘經或是小乘經
00:45:08
裡面全部都有 了義和不了義的分別
00:45:15
所以佛祖才說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00:45:22
這個佛學大辭典 所說這句話你要注意
00:45:27
有的說 小乘經有不了義就有理
00:45:31
是為什麼 大乘經有這個不了義
00:45:36
若大乘經說了義就有道理
00:45:39
為什麼大乘經 有這個不了義
00:45:42
這個問題 我要跟你說明清楚
00:45:49
比如說大乘經 什麼叫做大乘經
00:45:51
大乘經就是說 了脫生死的道理
00:45:53
像這個金剛經 法華經 涅槃經這都是屬於大乘經
00:46:00
但是大乘經裡面 怎麼有不了義的道理
00:46:04
我引一個我們 平常整天在唸的經
00:46:08
法華經觀音普門品
00:46:13
他說一個人被火燒到
00:46:16
你唸觀音的名字火會熄滅
00:46:20
什麼叫做不了義
00:46:21
不了義就是說 你們大家拼命唸經
00:46:25
唸觀音的名字
00:46:27
你們若唸觀音的名字
00:46:29
火災的時候 火就會熄滅
00:46:34
這就叫做不了義
00:46:36
大乘經的裡面 那個文字就有不了義的文
00:46:41
你若要找出了義
00:46:43
你就要知道裡面在說什麼
00:46:46
這個火不是火災的火
00:46:50
若說火是火災的火來說
00:46:55
不信你若遇到火災
00:46:58
你拼命唸觀音的名字 看火會不會熄
00:47:02
絕對不會熄
00:47:05
這個火就是說 我們心裡的火
00:47:10
一個人生氣叫做怒火
00:47:12
一個人貪心 要人家的東西叫做貪火
00:47:16
看到女孩漂亮 心就動這個叫做淫火
00:47:20
假使一個人 心中的火在燒的時候
00:47:25
你若唸一聲觀音世菩薩 火就熄掉
00:47:28
這叫做了義
00:47:31
所以才說大小乘經裡面 有了義和不了義的經文
00:47:36
你就要注意這一點
00:47:39
所以呢 你若一味 在這個不了義的經裡面鑽
00:47:46
若小事家破人亡
00:47:49
大事導致國家滅亡
00:47:55
像印度就好
00:47:58
印度 是釋迦佛祖出生的地方
00:48:02
但是印度現在最落伍
00:48:05
而且印度一時亡國
00:48:08
國家都被人家吞掉
00:48:10
做人家的奴隸
00:48:12
為什麼佛祖沒保佑他們
00:48:15
他們就是都是 從不了義的經一直鑽下去
00:48:21
導致今天這麼淒慘
00:48:24
所以一個人
00:48:25
你要研究 了義的道理才可以
00:48:28
不可以去研究 不了義的道理
00:48:34
所以他說大小乘經中 都有了義和不了義的分別
00:48:39
所以佛祖才說
00:48:41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這句話
00:48:47
在圓覺經略疏 裡面說了義者
00:48:50
諸經中 明了說究竟真實之理者
00:48:55
不了義者
00:48:56
諸經中隱蔽實義 而為方便之說者
00:49:02
圓覺經略疏說 什麼叫做了義
00:49:06
了義就是所有的經典裡面
00:49:09
明白跟你說 脫出生死真實的道理
00:49:14
不了義呢
00:49:16
就是所有的經典跟你隱蔽
00:49:21
隱蔽就是掩蓋起來
00:49:23
真正的道理把你掩蓋起來
00:49:25
用那個方便來講的
00:49:29
就像我剛剛講的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00:49:33
裡面說的
00:49:35
一個人被火燒 火會熄滅這個道理
00:49:39
像那個觀音普門品 裡面說一句話
00:49:43
說一個人若被賊捉去
00:49:45
你若唸觀音的名字 賊會跑掉
00:49:49
不然這樣啊
00:49:51
你若被賊捉走 人家若綁架你
00:49:53
你唸觀音的名字看看
00:49:56
惡質的把你指頭砍掉
00:49:58
嘴巴順便把你割掉
00:50:01
不然說賊是什麼
00:50:04
心中之賊
00:50:07
我們佛家說是六賊
00:50:10
眼睛 耳朵 鼻子 嘴巴 身體 意念
00:50:15
這六個賊
00:50:17
眼睛色瞇瞇的
00:50:19
耳朵容易聽信別人
00:50:21
聽到一句話心會動
00:50:23
看到一個東西心會動
00:50:25
那就是眼睛的賊耳朵的賊
00:50:28
你若唸觀音的名字 這個賊跑掉
00:50:31
你眼睛就不會亂看
00:50:33
耳朵就不會亂聽
00:50:36
所以你就要知道 這個了義和不了義
00:50:40
所以呢 他說若不了義
00:50:42
就是諸經中 隱蔽實在的道理
00:50:46
方便來說的
00:50:51
佛光大辭典才說
00:50:53
顯示完全明了究竟之道理
00:50:58
稱為了義
00:50:59
反之則稱為不了義
00:51:02
了義與不了義
00:51:04
合稱二義
00:51:06
佛光大辭典說
00:51:08
來顯示完全明了 究竟了脫生死的道理
00:51:14
這叫做了義
00:51:15
反過來叫做不了義
00:51:18
這個了義和不了義 合起來叫做二義
00:51:22
所以這個經的裡面
00:51:25
看這個經文好比像 我們上期說的
00:51:29
依義不依字
00:51:32
要依靠裡面那個含意
00:51:35
你不要依靠看那個字
00:51:37
你若看那個字 會誤了我們修行這樣子
00:51:43
所以我們教育有二種教育
00:51:47
好比像我們世俗 在說的老師
00:51:52
教幼稚班 國民小學的那也是老師
00:51:57
教高中 大學那也是老師
00:52:00
對不對
00:52:01
不過現在電視台在講道理
00:52:03
大多數都是教幼稚園的
00:52:05
很少找到那個大學教授
00:52:09
因為怎樣 他不說 了脫生死的道理給你聽
00:52:13
跟你說迷迷惘惘的話 給你聽來說
00:52:17
大家都往牛角尖 一直鑽過去了
00:52:20
我們再來看 佛學大辭典一句話
00:52:23
二教
00:52:26
一 了義教
00:52:29
大乘經所說顯了盡深義者
00:52:37
二 不了義教
00:52:38
小乘所說
00:52:40
不盡顯了實義者
00:52:45
涅槃經六曰
00:52:48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
00:52:53
佛學大辭典說二教
00:52:56
但是這個教你就要注意喲
00:52:59
這個教不是佛教 道教的教
00:53:02
這個教就是教育
00:53:05
有兩種的教育
00:53:08
有兩種的教法
00:53:11
第一就是了義的教法
00:53:15
我們大乘經裡面所說的
00:53:19
顯現真正很深的道理
00:53:24
說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0:53:27
這個就是叫做了義的教育
00:53:32
第二就是不了義的教育
00:53:35
就是小乘所說的
00:53:39
他沒有盡力 來顯出真正的道理
00:53:44
只有皮毛講一講
00:53:47
沒有講出真正的道理
00:53:50
這就是叫做不了義的教
00:53:52
不了義的教育
00:53:55
所以涅槃經 第六卷跟我們說
00:53:58
你要學道了脫生死
00:54:01
你就要依靠了義的經
00:54:04
不可以依靠不了義的經
00:54:08
所以佛光大辭典才說
00:54:12
了義 乃直接顯了法義
00:54:18
與不了義合稱二義
00:54:21
凡直接完全 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教
00:54:27
稱為了義教
00:54:29
如大乘經說 生死涅槃無異者
00:54:34
宣說此道理之經典
00:54:37
即稱了義經
00:54:39
為佛所說
00:54:42
而若順應眾生理解之程度
00:54:46
不直接顯了義法
00:54:49
而漸次以方便教相引導
00:54:53
則稱為不了義教
00:54:56
如諸經宣說厭背生死
00:55:01
欣樂涅槃者
00:55:03
而說此不了義教之經典
00:55:06
即稱不了義經
00:55:10
現在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0:55:14
他說若是了義
00:55:17
就是直接顯出真正的道理
00:55:24
和這個不了義合起來
00:55:27
叫做兩個義
00:55:29
兩個意思就對了
00:55:31
這個義就是意思
00:55:34
假使你若直接完全說出 佛祖所說真實道理的教育
00:55:45
這叫做了義的教
00:55:47
了義的教育
00:55:50
好比像大乘經說的
00:55:53
生死輪迴 和脫出生死沒有什麼分別
00:55:59
因為一個人你修到那裡
00:56:02
我們就走到那裡
00:56:04
好比像十法界說的
00:56:06
你修到人道走到人道
00:56:09
修到羅漢道走到羅漢道
00:56:12
修到菩薩道走到菩薩道
00:56:14
修到佛道走到佛道
00:56:17
根本你要生死輪迴
00:56:20
你要脫出生死
00:56:21
這是隨你修的
00:56:23
這都沒有什麼分別
00:56:27
你若說到這個道理的經典
00:56:30
這個叫做了義的經
00:56:35
假使佛祖所說的
00:56:38
為了要順應眾生 理解的程度
00:56:41
看眾生你說了脫生死
00:56:44
他沒辦法去理解
00:56:47
支撐不了
00:56:49
所以他就沒直接 說真正的道理
00:56:53
可以一步一步 漸漸用那個方便的教法
00:56:58
來引迷入悟
00:57:01
來引導他
00:57:02
這個就是稱做不了義的教
00:57:06
好比像所有的經典 裡面說的
00:57:10
討厭這個生死 歡喜涅槃
00:57:16
就是只有希望 我唸佛要去西方
00:57:20
若說這種道理 這叫做不了義教育的經典
00:57:25
這叫不了義的經
00:57:28
但是我上期也有跟說過了
00:57:32
唸佛是不會了脫生死的
00:57:35
但是若初學的人 你不要嫌棄他
00:57:38
初學這樣算是很好了
00:57:41
好比像小孩若要讀書
00:57:43
你有去讀國民小學
00:57:45
勝過不讀書 在外面做不良少年
00:57:50
所以唸佛只是有辦法 解除我們眼前的三業
00:57:56
但是要了脫生死 是不可能的
00:58:00
但是世間人 都要簡便 快速
00:58:06
你若像老師說這種道理 有的不要
00:58:12
你若不相信
00:58:13
像我們在這裡 講了脫生死的道理就好
00:58:17
若沒有像你們在座的 師兄師姊根基深的人
00:58:21
他聽不進去啊
00:58:23
好比釋迦佛祖 講法華經的時候
00:58:26
開始四萬多人在聽
00:58:29
聽到後來剩不到幾十個
00:58:31
跑光了
00:58:34
不要說什麼
00:58:35
就曾有常聽我道理的人 怎麼跟我說呢
00:58:40
老師你的道理不是不好
00:58:43
不過你慢人一步
00:58:45
說我慢一步
00:58:47
我說為什麼慢人一步
00:58:49
人家皈個依就要去西方
00:58:54
洗個禮就要去天堂
00:58:58
一指天堂就要掛號
00:59:01
你什麼就要去十惡八邪
00:59:05
就要斬七情六欲
00:59:08
就要什麼離三心四相
00:59:11
就要修六度
00:59:12
若要修到全都好了 人就要死了
00:59:19
修到那麼辛苦 要做什麼 對不對
00:59:22
唸個佛 就去西方豈不容易一些
00:59:26
他這樣說起來也有道理
00:59:29
但是若不懂道理的人 聽起來感覺有理
00:59:34
但是我跟他說
00:59:36
我說某人啊 你幾個小孩
00:59:40
我三四個
00:59:42
你三四個 老大幾歲
00:59:45
二十幾了
00:59:47
現在在做什麼工作
00:59:49
沒有啦還在讀書
00:59:51
讀什麼書
00:59:53
讀大學
00:59:54
我多辛苦呢
00:59:58
一次註冊費都要幾十萬
01:00:02
有的讀私立的
01:00:04
讀私立的 真的註冊要幾十萬
01:00:08
我拼到頭皮都要掉了
01:00:11
我說你那麼傻
01:00:14
你那些兒子 不要讓他讀大學
01:00:16
都讓他們退學 讓他們去做工作
01:00:19
讀個國民小學就好
01:00:22
你若讀國民小學 就會講國語
01:00:26
也會寫字也會算帳
01:00:31
這樣就好了
01:00:32
你哪需要那麼拼命
01:00:33
讓他讀大學
01:00:35
讀到拚生拚死的 那麼辛苦要做什麼
01:00:39
沒有啦 讀大學才能成為能人
01:00:44
你就懂道理了啊 又不是不懂
01:00:46
學道也一樣啊
01:00:49
你單單說唸個佛 就要去西方
01:00:51
這樣就像 讀國民小學一樣啊
01:00:54
什麼要去十惡八邪
01:00:57
要掃三心四相 要斬七情六欲
01:01:01
要修六度
01:01:02
這好比像 讀大學一樣很辛苦
01:01:05
這樣不好
01:01:07
你不想做佛不想做菩薩
01:01:10
只想說我不要去造業 下輩子做有錢人家
01:01:15
若這樣來說
01:01:16
就跟小孩讀書 讀國民小學一樣
01:01:20
你就不用那麼拼命了
01:01:22
不用說一學期 花幾十萬 對不對
01:01:25
乾脆讓他 國民小學畢業就好
01:01:27
你讓他讀大學要做什麼
01:01:30
若有頭腦的人 稍微想一下就知道
01:01:34
那有那麼容易
01:01:35
唸幾聲佛就要去西方
01:01:38
若這樣來說 世人不用修行了
01:01:41
老師也不用這麼傻
01:01:43
傻到也沒賺錢
01:01:47
也沒吃到粒 也沒喝到湯
01:01:50
整天在拼命 拼什麼
01:01:53
你去研究就好
01:01:55
也不是說 你一個月有多少錢請我
01:01:59
我來努力 對不對
01:02:02
所以若真正 要了脫生死就要加油啦
01:02:07
要努力
01:02:08
不要只想說 我簡單來洗禮一下
01:02:13
來皈依一下
01:02:15
來一指一下
01:02:16
就想要了脫生死
01:02:17
若這樣世間都不用修行
01:02:20
對不對
01:02:21
你靜靜的研究就好
01:02:26
所以呢 世間人
01:02:29
都不能瞭解 這個下乘法是引迷入悟
01:02:35
所以我們這個經的裡面
01:02:38
無論大乘經小乘經
01:02:41
全都有這個了義 和不了義的經文
01:02:46
我們一般若唸佛
01:02:49
這個淨土有三部經
01:02:53
最出名的就是阿彌陀經
01:02:57
阿彌陀佛 雖然說鼓勵你唸佛
01:03:00
但是阿彌陀經裡面 也有了義的經文
01:03:05
藏一句了義的經文 在裡面你不知道
01:03:09
好比像小孩去百貨公司
01:03:11
一直找漫畫找玩具
01:03:15
對於要緊修養的書 他不買一樣
01:03:20
你若不信 我來引阿彌陀經一句話
01:03:23
你就會瞭解
01:03:24
你就知道不是說 只有唸佛就會去西方
01:03:28
佛說阿彌陀經這樣說
01:03:31
舍利弗
01:03:34
眾生聞者
01:03:36
應當發願
01:03:38
願生彼國
01:03:40
所以者何
01:03:42
得與如是諸上善人
01:03:45
俱會一處
01:03:47
舍利弗
01:03:48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
01:03:52
得生彼國
01:03:54
這是阿彌陀經裡面的文
01:03:58
裡面二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04:02
注解第一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4:07
善法為得善果之根本
01:04:11
故亦可稱為善根
01:04:16
佛光大辭典說
01:04:18
我們這個善法
01:04:21
有辦法 來得到善的果這個根本
01:04:26
所以善法 也可以稱呼為善根
01:04:33
對於這個善法
01:04:34
佛光大辭典又說
01:04:37
善法
01:04:38
指合乎善之一切道理
01:04:41
即指五戒 十善 三學 六度等
01:04:47
他說什麼叫做善法
01:04:50
善法就是指 有合乎這個善一切的道理
01:04:56
就是守五戒 行十善
01:05:01
三學 三學就是戒定慧
01:05:05
和這個六度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
01:05:12
一個人有守五戒 十善 三學 六度
01:05:17
才可以說有善根
01:05:22
這個善根不是 一般說的你有善根
01:05:27
這個善根就是指這些東西
01:05:31
注解第二 佛光大辭典這樣說
01:05:35
福德 與善法同義
01:05:37
於四眾中
01:05:39
若比丘比丘尼心懷增上慢
01:05:43
優婆塞優婆夷心懷我慢
01:05:47
如此則不能自見其過
01:05:50
於戒律中有所缺漏
01:05:52
此類少有善法者
01:05:55
實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
01:06:02
他說這個福德與善法 意思差不多一樣
01:06:08
在四眾 四眾就是和尚 尼姑 在家男 在家女
01:06:14
這叫做四眾
01:06:16
假使若和尚 尼姑
01:06:19
比丘就是和尚
01:06:21
比丘尼就是尼姑
01:06:23
若和尚 尼姑 他的心抱著增上慢
01:06:29
怎樣叫做增上慢
01:06:30
我出家人 我高高在上
01:06:33
這叫做增上慢
01:06:36
或是這個優婆塞 優婆夷
01:06:38
優婆塞就是在家男
01:06:41
優婆夷就是在家女
01:06:43
心懷我慢
01:06:45
我慢就是說 我有皈依 你又沒有皈依
01:06:48
這叫做我慢
01:06:51
像這種的人他沒辦法 看出他自己的過失
01:06:56
自己做錯了還不知道
01:07:00
在這個戒律的裡面
01:07:02
他就有所缺失
01:07:05
為什麼戒律中有所缺失
01:07:09
若出家人 講道理不能跟人家收錢
01:07:14
跟人家收錢叫做邪命說法
01:07:18
出家人不能做生意
01:07:20
賣錄影帶 賣錄音帶 賣書 賣藥都不可以
01:07:25
他自己呢 在戒律中就有缺點了
01:07:30
若在家的人像有的 去受八關齋戒很高興
01:07:36
他不知道八關齋戒受了 犯戒律還不知道
01:07:41
受八關齋戒之後 花衣服也不能穿
01:07:44
金戒指 金手鐲 金項鍊也不能戴
01:07:51
彈簧床 沙發 也不能坐也不能躺
01:07:55
有的說別人可以 我怎麼不可以
01:07:58
因為你去受戒啊
01:08:00
你若沒受戒
01:08:02
我就說過這個戒律 有一個性戒和遮戒
01:08:05
性戒就是殺盜淫妄這四戒
01:08:10
這叫做性戒
01:08:12
性戒管你有受戒沒受戒
01:08:15
犯了就要受罪
01:08:18
若遮戒呢
01:08:20
若沒受戒的人 花衣服你儘管穿啦
01:08:22
金子儘管載得金光閃閃
01:08:25
彈簧床大大的你儘管睡
01:08:27
那個都沒有關係
01:08:29
若受戒就不行了
01:08:31
所以你就要注意這樣
01:08:33
所以你自己呢
01:08:36
出家人有這個增上慢
01:08:39
在家的人有這個我慢
01:08:41
若這樣你沒辦法 看你自己的過失
01:08:44
自己做錯了還不知道
01:08:47
這不是我說的喔
01:08:49
這是佛祖說的
01:08:50
若像這種的人 他沒有這個善法
01:08:56
實在沒辦法 來修這個了脫生死的道理
01:09:02
一佛乘就是了脫生死
01:09:04
你就沒辦法 修了脫生死的道理了
01:09:08
所以你們 大家不注意不行的
01:09:11
所以這個阿彌陀經 說這句話是了義的經
01:09:16
你若普通唸阿彌陀經的人
01:09:18
這一句都沒注意
01:09:21
你若不相信
01:09:22
唸佛的人 若阿彌陀經你拿來
01:09:25
我隨時翻給你看
01:09:27
這是阿彌陀經裡面說
01:09:31
他說舍利佛啊
01:09:33
眾生若聽到我的道理
01:09:36
眾生聞者
01:09:38
眾生若聽到我講的道理
01:09:42
應該你要發願
01:09:44
你的願來生出 西方極樂世界
01:09:48
彼國就是指西方
01:09:51
普通都唸這一句而已
01:09:55
下句不敢唸了
01:09:58
下句一唸就漏氣了
01:10:01
所以這叫做斷章取義
01:10:03
他說是佛祖說的
01:10:06
說發願要去西方
01:10:08
真的這樣說就對了
01:10:11
所以者何
01:10:13
是什麼原因
01:10:17
發願不是普通的願
01:10:20
發願是發善願
01:10:24
他說得與如是 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01:10:29
因為西方沒有壞人啦
01:10:32
西方完全是善人住在那裡
01:10:36
因為你去西方
01:10:37
要跟這些善人 住在一起的關係
01:10:41
舍利弗你不可以
01:10:44
沒有善根 福德的因緣去到西方
01:10:50
一個人你若 假使五戒沒守
01:10:54
十善沒守
01:10:55
戒定慧沒守
01:10:57
六度沒修
01:10:59
若這樣來說你西方不能去
01:11:02
這個善根福德 就注解在這裡
01:11:08
但是呢 我們阿彌陀經 裡面要去西方分成三品
01:11:18
上品中品下品
01:11:20
現在說這是上品的人
01:11:24
上品的人 若去西方就很快樂
01:11:27
中品就馬馬虎虎
01:11:30
若下品呢
01:11:32
下品去西方很難過
01:11:34
下品的人若去西方
01:11:37
好比像關在監獄裡
01:11:39
有的說我不信
01:11:41
不相信下次若有時間 我再引這個經給你聽
01:11:47
你若真正下品的人
01:11:50
去到西方是很痛苦的
01:11:52
是怎樣痛苦
01:11:53
你若不信這樣說
01:11:55
一個人不聽道理 不想要修養
01:11:59
不然你叫他來這裡坐 看坐不坐得住
01:12:02
只一個半鐘頭就坐不住
01:12:05
你要怎麼去西方
01:12:08
你想要喝酒 西方也沒在賣酒啊
01:12:12
你想要抽根煙 西方也沒在賣煙啊
01:12:17
想要去吃個點心 要去唱個卡拉OK
01:12:21
西方也沒有卡拉OK 也沒有那個茶室
01:12:25
整天也在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01:12:27
整天都在聽佛祖講經說法
01:12:30
你去那裡會快樂
01:12:32
那是很難過的
01:12:35
真正雖然說下品的人不修
01:12:41
只唸一聲 阿彌陀佛就被拉去
01:12:44
去到那裡很淒慘
01:12:46
人家過來也是善人 過去也是善人
01:12:49
想要做壞事 要東西
01:12:52
真的啦 地上是金子舖的啦
01:12:57
也沒鋤頭可挖
01:12:58
挖下去金子也沒用
01:13:00
也沒東西可買 對不對
01:13:05
所以你要知道
01:13:06
還是要快修行
01:13:08
修好後去到西方 快樂極樂世界很快樂
01:13:13
你若有修的人 在這裡坐一個半鐘頭
01:13:17
越坐越高興
01:13:19
你若沒修的人 叫他坐一個半鐘頭
01:13:22
難過死了我沒騙你
01:13:25
還是快修行啦
01:13:27
不要只想說 我唸一句佛就要去西方
01:13:31
若這樣來說 事情就很好解決了
01:13:36
所以這個了義 和不了義的道理在這裡
01:13:41
我們下午說到這裡
01:13:44
下期就是 金剛經再繼續下文下去
01:13:48
你就瞭解說 真正修行是要怎麼修
01:13:51
不然你不能瞭解 真正的修行法
01:13:56
在座同修
01:13:58
大家午安
01:14:01
我們現在翻
01:14:02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01:14:08
不然我們現在開始
01:14:10
下午就是從這裡開始
01:14:14
須菩提
01:14:16
譬如人身長大
01:14:19
須菩提言
01:14:22
世尊
01:14:23
如來說人身長大
01:14:25
即為非大身
01:14:27
是名大身
01:14:30
釋迦佛對須菩提這樣說
01:14:34
比如有一個人
01:14:36
他的身體很高很大
01:14:40
你可以稱呼這個人 是身體大嗎
01:14:45
須菩提回答他這樣說
01:14:48
說世尊你所說的大身
01:14:52
這是色相有生有滅的身體
01:14:57
如何可以稱呼叫做大身
01:15:01
不過是借一個名 稱呼為大身而已
01:15:06
對於本文 來看惠能六祖說明
01:15:11
如來說人身長大
01:15:17
則為非大身者
01:15:22
以顯一切眾生法身不二
01:15:26
無有限量
01:15:29
是名大身也
01:15:32
色身雖有智慧
01:15:35
不能依行
01:15:37
則非大身
01:15:40
依教修行
01:15:42
悟入諸佛無上知見
01:15:46
心無能所限量
01:15:49
即是名大身也
01:15:54
惠能六祖這樣說
01:15:58
他說佛這樣講
01:16:02
我們人的身體
01:16:05
說很長很大
01:16:08
但是這不是真正大的身體
01:16:14
說這句話
01:16:16
這個就是 要來顯出一切的眾生
01:16:22
我們人的法身 是無處比較的
01:16:26
法身就是我們的佛性
01:16:29
我們的佛性 沒有一樣東西可以比較
01:16:33
才叫做不二
01:16:36
而且我們人的佛性
01:16:39
他的心量都沒有限量
01:16:45
這個才叫做大身
01:16:49
我們人這個肉體的身體
01:16:53
雖然說你很聰明
01:16:57
不過你沒辦法 照著佛的道理去實行去走
01:17:04
若這樣 你就不是真正的大身
01:17:09
你若照金剛經 說的話去修行
01:17:15
你有辦法來悟入 佛祖這個無上的知見
01:17:21
這個般若妙智慧
01:17:24
你的心 沒有這個妄念所有的限量
01:17:32
若這樣才是 真正最大的身體
01:17:38
這是惠能六祖的說明
01:17:42
另外來看傅大士的解釋
01:17:47
有形者
01:17:49
不名為大身
01:17:52
法身無相
01:17:56
故名為大身
01:17:59
人身長大
01:18:01
內心量小
01:18:05
故非大身
01:18:08
法身雖無相
01:18:11
其心量廣大
01:18:14
等虛空界
01:18:17
方名大身
01:18:21
傅大士這樣說
01:18:25
說我們的肉體是有形的
01:18:30
所以不能稱呼叫做大身
01:18:35
我們的佛性是無相
01:18:40
所以這個名字才叫做大身
01:18:45
我們人的身體 雖然很長很大
01:18:52
不過你內心肚量很小
01:19:01
所以就不能說是大身
01:19:05
但是這個法身雖然是無相
01:19:09
不過他的心量很廣很大
01:19:13
好比像虛空的境界
01:19:16
所以才叫做大身
01:19:19
這個若用白話講較清楚
01:19:24
一個人若看出本性
01:19:27
我們的心量很大
01:19:30
再多的東西它也裝得下去
01:19:34
我們肉體的身體
01:19:38
無論你人再高大
01:19:41
你的心量小
01:19:44
不能說你是一個大身
01:19:51
所以我們大身 不是看你的外觀
01:19:55
一個人雖然很高很大
01:19:59
你不能說你的人大
01:20:02
一個人矮矮小小的
01:20:04
不過他的心量廣
01:20:06
他的本性心量比你還大
01:20:13
我再說清楚點
01:20:15
比如說一個很高大很胖
01:20:22
說一句話 稍稍罵你一下就翻臉
01:20:27
一句話都容不下
01:20:31
你哪有大 對不對
01:20:35
假使一個人 雖然他人很矮小
01:20:40
不過他看出本性
01:20:43
你罵我也沒關係
01:20:44
你誇獎我也一樣
01:20:46
我的心達到無住的心
01:20:48
什麼我都裝得下
01:20:51
所以這個身體才有大
01:20:54
這是傅大士的說明
01:20:59
但是這字我們讀做傅
01:21:02
不過一般台語 有的讀成「傅」
01:21:06
「傅」是台語說的
01:21:09
正音要讀成傅
01:21:10
叫做傅大士
01:21:11
但是一般都讀成傅
01:21:15
這是傅大士說的
01:21:18
我們另外 看月溪法師的說明
01:21:23
凡能長大者
01:21:28
皆是相對者
01:21:31
人身有相
01:21:34
有相者
01:21:36
故非絕對之大身
01:21:40
法身絕對
01:21:42
無相可見
01:21:45
無相者
01:21:46
不可以身量
01:21:50
乃真大身
01:21:53
故大身者
01:21:54
不過假名而已
01:21:58
這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01:22:02
辭海這樣說
01:22:05
凡稱輕重
01:22:09
度多少長短皆曰量
01:22:16
假使若有辦法
01:22:20
來秤輕或重
01:22:25
或是來量多或少
01:22:30
或是長或短
01:22:33
都叫做量
01:22:35
量土語叫做「量」
01:22:38
我們要秤東西也叫量
01:22:41
要看長短也叫量
01:22:45
量就是「量」
01:22:48
注解第二
01:22:52
假 借也
01:22:55
諸法本無名
01:22:59
名為吾人所假付者
01:23:05
虛假不實
01:23:08
不契實體
01:23:10
故云假名
01:23:12
大乘起信論
01:23:14
一切言說假名無實
01:23:18
大乘義章
01:23:20
諸法無名
01:23:21
假與虛名
01:23:23
故曰假名
01:23:26
辭海說「假」
01:23:29
「假」不是假
01:23:31
假就是借
01:23:34
我們一切的事物 本來都無名
01:23:41
法是法塵
01:23:43
所有的事情本來都沒有名
01:23:48
這個名是什麼
01:23:49
名就是我們人所借來取的
01:23:57
比如說這個是什麼
01:24:02
有人說茶杯
01:24:04
有人說杯子
01:24:06
若日本人說
01:24:08
(日語)
01:24:09
外國人說CUP
01:24:11
什麼人說得較對
01:24:13
這是我們借來取的名字
01:24:17
不是真實的名字
01:24:19
到底這本來是什麼名字
01:24:21
沒辦法去爭辯的
01:24:24
你不信的話 全世界的話拿來講
01:24:28
一國家一國家 說的話都不一樣
01:24:32
這是借來的名字而已
01:24:41
這個名字全都是 虛假不實在的
01:24:48
不符合實體
01:24:51
所以才叫做假名
01:24:55
在這個大乘起信論裡面說
01:24:59
我們一切在說的話
01:25:02
都是借來的名字不實在
01:25:07
大乘義章說
01:25:09
一切的事物都沒有名字
01:25:16
所以借來 取一個虛假的名字
01:25:21
所以才叫做假名
01:25:25
現在月溪法師這樣說
01:25:31
說假使會長會大的東西
01:25:36
這都是有相對的
01:25:38
有得比較嘛
01:25:40
這個長的 這個短的
01:25:42
這個重 這個輕
01:25:44
全都是相對的
01:25:48
我們人的身體是有形相
01:25:54
若有形相 就不是絕對的大身
01:26:01
因為這個絕對就是 沒得比較才可以說絕對
01:26:05
若有得比較不能說是大身
01:26:11
我們人的法身
01:26:12
法身就是 我們的本性是絕對
01:26:16
我們的本性 沒有東西可以比較
01:26:19
也沒有相可以看出來
01:26:24
若沒相就沒辦法 用這個身體來量說長或大
01:26:33
這才是真正的大身
01:26:37
但是說這個大身 不過是借來的名字而已
01:26:45
說大身也是借來的名字
01:26:47
也不是實在的名字
01:26:52
我們另外再來看 呂純陽祖師的說明
01:26:59
法身無相
01:27:04
不生不滅
01:27:06
故名大身
01:27:09
人身有相
01:27:12
有相即有生滅
01:27:15
人身雖大
01:27:17
仍是有限之大
01:27:21
故不名大身
01:27:24
第十分所說者是也
01:27:29
須菩提深悉是理
01:27:32
故隨之答云
01:27:34
如來說人身長大
01:27:37
則為非大身
01:27:40
所言大身者
01:27:42
假名而已
01:27:44
故又言是名大身也
01:27:50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27:54
說我們人的法身
01:27:57
是沒有形相
01:28:00
好比有的說要看出本性
01:28:03
本性就沒有形相
01:28:05
不然你看得到嗎
01:28:08
那是用我們的心眼 去看出來的
01:28:12
這個法身是無相
01:28:15
是不生不滅的
01:28:18
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大身
01:28:22
我們人這個肉體 的身體是有相的
01:28:28
若有相就有生滅
01:28:30
有生就會死
01:28:34
我們人的身體雖然很大
01:28:38
還是有限的大
01:28:41
所以不能說大身
01:28:44
我們金剛經的 第十分所說的就是
01:28:49
這個金剛經 的第十分說什麼
01:28:52
我們來看金剛經這條文
01:28:56
在金剛經這個莊嚴 淨土分第十分裡面說
01:29:01
須菩提
01:29:02
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
01:29:07
於意云何
01:29:09
是身為大不
01:29:11
須菩提言
01:29:13
甚大世尊
01:29:15
何以故
01:29:16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01:29:20
金剛經 莊嚴淨土分第十分說
01:29:24
須菩提啊
01:29:27
比如說有一個人
01:29:31
他的身體像須彌山那麼大
01:29:37
你的意思怎樣
01:29:40
這個人的身體有大嗎
01:29:45
須菩提這樣說
01:29:47
說若論大可以說很大
01:29:52
他說師父什麼原因
01:30:00
師父你說非身
01:30:05
這個非身就是指說 不是肉體的身體
01:30:09
我們這個法身 這個名字才是真正的大身
01:30:16
所以呢 他說這個第十分
01:30:21
已經跟我們說得很清楚
01:30:25
須菩提他 深深瞭解這個道理
01:30:31
因為之前就聽過了
01:30:33
他就深深瞭解這個道理
01:30:36
所以即時就回答他
01:30:40
佛祖所說的 我們人肉體身體大
01:30:47
不是真正的大身
01:30:50
所說這個大身是什麼
01:30:52
是借一個名字而已
01:30:55
所以才說是名大身這句話
01:31:02
另外我們來看 這個道濟禪師的解釋
01:31:09
須彌山為眾山王
01:31:12
非身法身也
01:31:16
佛恐眾生未悟法身之大
01:31:20
生此一件喻開示
01:31:24
佛譬說
01:31:26
人身如須彌山王
01:31:29
可以言大否
01:31:32
時須菩提悟佛之意
01:31:35
人身如須彌山王
01:31:38
實可稱為大
01:31:40
若以法身比較
01:31:43
則大海一滴
01:31:45
不為大也
01:31:46
何以故
01:31:47
佛說非身
01:31:49
乃清淨本心
01:31:51
以太虛同一理體
01:31:55
豈以須彌山所能比較
01:31:58
是名為大身也
01:32:02
道濟禪師這樣說
01:32:06
他說須彌山 是所有的山最大的
01:32:14
若說非身是什麼
01:32:16
非身就是指我們的法身
01:32:19
不是肉體的身
01:32:21
就是法身
01:32:24
釋迦佛祖怕眾生 不瞭解法身的大
01:32:31
才會來提出 這件的比喻來開示我們
01:32:39
佛祖這樣說
01:32:41
我們人的身體像須彌山王
01:32:45
可以說很大
01:32:49
他這句話來問須菩提
01:32:53
須菩提他知道 瞭解佛祖的意思
01:32:59
說我們人的身體 像須彌山王可以說是很大
01:33:05
若要跟法身比較
01:33:08
好比像大海的一滴水
01:33:11
不能說大
01:33:13
什麼原因
01:33:16
佛祖所說的法身
01:33:20
就是清淨的本心
01:33:24
和這個虛空比較同一道理
01:33:30
怎麼可以 跟須彌山來比較
01:33:34
所以這個名字才叫做大身
01:33:38
下午說這麼多
01:33:41
詳細有的聽不懂
01:33:46
現在綜合說一句話 你就瞭解
01:33:50
這個涵意就是說 世間人修行都修什麼
01:33:54
修這個身體
01:33:57
感覺我這個身體很偉大
01:33:59
我這個身體很大
01:34:02
這個肉體是沒有用的
01:34:06
人若死
01:34:08
肉爛 骨化成灰都沒有了
01:34:13
就是我們的佛性
01:34:16
你若有辦法修
01:34:18
脫出生死不生不滅
01:34:22
你看當今的人 整天都在叫苦
01:34:26
世間人沒有一個不叫苦的
01:34:31
除非就是修行
01:34:34
什麼苦
01:34:36
有的沒錢在叫苦
01:34:39
有的有錢沒子女在叫苦
01:34:42
有的夫妻不和在叫苦
01:34:45
有的婆媳爭執在叫苦
01:34:49
有的兄弟爭財產在叫苦
01:34:52
有的朋友不和合在叫苦
01:34:55
有的整年到頭生病在叫苦
01:34:57
大家都是苦
01:35:01
你要脫離這個苦
01:35:05
你不用修這個身體
01:35:07
要修你的本性
01:35:10
這個佛心
01:35:13
你若沒修我們的本性
01:35:17
你想說一直 要來解除這個苦
01:35:21
假使若說讓你暫時能解除
01:35:25
這些業再延到下輩子
01:35:27
下輩子還是再叫苦
01:35:30
一世又一世你還是叫苦
01:35:34
所以你若來修我們的本性
01:35:38
脫出生死之後不生不滅
01:35:40
沒憂沒愁 沒煩沒惱
01:35:45
有的說要怎麼修
01:35:46
其實很容易
01:35:47
修就沒什麼東西好修的
01:35:50
是你自己不修而已
01:35:55
最要緊不要造這個三業
01:36:01
我們儘量說話 都說別人的好話
01:36:04
不要說別人的壞話
01:36:06
這樣就不會造口業
01:36:08
就造善業
01:36:11
我們這個身體儘量 不要走到非法的地方去
01:36:16
都修這個身業讓它清淨
01:36:23
我們的心要有肚量
01:36:26
好比像下午 說的這些要有肚量
01:36:30
好壞話聽進去心不要動
01:36:36
像老師常常一個口號在講
01:36:38
來者同修 去者不留
01:36:40
來無歡喜 去無擔憂
01:36:43
來就來去就去
01:36:45
所以一個人 你若有辦法修
01:36:50
很簡單
01:36:51
人家若對我好 你想說跟我沒關係
01:36:57
人若對我不好 也跟我沒關係
01:37:01
對我好怎麼跟我沒關係
01:37:04
對我好是對方修養好
01:37:07
將來他要了脫生死
01:37:10
他若修成正果 他也不分給你
01:37:14
他有功果他也不分你
01:37:17
那是他的啊 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01:37:21
他若對我不好 沒修養 罵我種種
01:37:25
跟我有什麼關係
01:37:27
他修養不好
01:37:29
將來他若下地獄
01:37:31
我們也不跟他去啊
01:37:34
對不對
01:37:35
所以一個人最好 耳朵放重聽一點
01:37:42
人家說什麼 儘量不要聽進耳朵裡
01:37:47
眼睛不要看得太銳利
01:37:50
看這樣看那樣心就動了
01:37:55
嘴巴也不要隨便亂說
01:37:59
多做布施
01:38:03
我說布施 以前金剛經也說過了
01:38:07
不懂布施的人 說錢拿很多出來就是布施
01:38:11
不是 像金剛經說的
01:38:13
你用三千大千世界 的珠寶拿來布施
01:38:16
功德大嗎
01:38:17
他說不大
01:38:19
要用無住的布施
01:38:22
布施有三種
01:38:24
你窮到沒米煮 也有辦法布施
01:38:29
像我站在這裡講道理
01:38:32
這也是布施
01:38:35
有的不懂的人說 講道理很偉大
01:38:38
哪有什麼偉大
01:38:40
這只是一種布施而已嗎
01:38:44
假使若說一個人 你來天元宮來這裡效勞
01:38:48
心裡不要想說有什麼福報
01:38:52
你們默默地做 在這裡為神效勞
01:38:55
這也是布施
01:38:57
這叫做無畏施
01:39:02
假使若一個人有錢 他拿來做善事
01:39:05
這也是布施
01:39:06
這叫做財施
01:39:10
所以我有時感覺講道理
01:39:14
時時刻刻都要警戒自己
01:39:16
有的人在講道理 感覺很神氣
01:39:19
說我很棒
01:39:20
我會講道理我度眾生
01:39:22
你自己都沒辦法度了
01:39:24
要度什麼眾生
01:39:28
有的台上講人台下被人講
01:39:33
假使老師 今天在這裡講道理
01:39:36
我若在台下沒修
01:39:38
不要下地獄就很僥倖了
01:39:40
要有什麼功德
01:39:43
所以我若在這裡講道理
01:39:46
一個人在這裡倒茶
01:39:50
講完來整理桌椅
01:39:53
另外一個人拿錢來布施
01:39:56
我們三個人功德一樣多
01:39:59
我沒有比較多 我沒騙你
01:40:02
所以一個人 你若多做布施
01:40:05
心胸要放寬
01:40:08
好比像大身
01:40:10
身體很大 肚量很大
01:40:13
你不要看這個身體很大
01:40:16
看我們的心性 肚量
01:40:19
有的人好比像肚量小
01:40:24
雖然人很高大心裡狹窄
01:40:27
人家講一句話 就裝不下 你哪有大
01:40:31
雖然一個人 個子很小 瘦又矮小
01:40:36
不過他的肚量很大
01:40:38
他的身體比你還大
01:40:41
我們這段文說大身
01:40:44
身體大是說我們的心量
01:40:48
不是指肉體你要注意這點
01:40:51
現在若沒有一個結論來說
01:40:54
有的說下午說得這麼多
01:40:58
現在這樣跟你說
01:41:00
你才體會 我下午說的這些話
01:41:03
靜靜去瞭解
01:41:05
不然我們下午說來到這裡 時間的關係
01:41:08
下文再來分解
01:41:11
在座同修
01:41:13
大家午安
01:41:15
我們現在來翻
01:41:17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01:41:23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01:41:30
不然現在開始
01:41:33
下午就是從這裡接下去
01:41:38
須菩提
01:41:40
菩薩亦如是
01:41:43
若作是言
01:41:46
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
01:41:51
何以故
01:41:52
須菩提
01:41:53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
01:41:56
是故佛說一切法
01:41:58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01:42:03
現在釋迦佛祖 又來對須菩提這樣說
01:42:11
既然你已經明白 大身非身這個道理
01:42:20
就是指前句所說的
01:42:23
那麼成就菩薩也是一樣啊
01:42:30
假使你可以自性清淨
01:42:35
沒有四相
01:42:38
這樣你就是菩薩
01:42:41
而且你度化眾生
01:42:43
是菩薩應該要去做的事情
01:42:48
如果你願地菩薩 修菩薩行的人
01:42:54
你說我 應該要滅度一切眾生
01:42:58
這就是有相的存在
01:43:01
有相你就沒有資格做菩薩
01:43:06
這是什麼原因
01:43:09
須菩提 只有清淨無相
01:43:13
才有辦法稱做菩薩
01:43:16
除此之外 實在沒有辦法稱呼為菩薩
01:43:24
所以我才說一切的法
01:43:27
就是無我 無人 無眾生 無壽者這個四相
01:43:33
對於本文 我們來看惠能六祖的說明
01:43:38
菩薩若言
01:43:42
由我說法
01:43:44
除得彼人煩惱
01:43:47
即是法我
01:43:50
若言我度得眾生
01:43:53
即有我所
01:43:56
雖度脫眾生
01:43:59
心有能所
01:44:01
我人不除
01:44:03
不得名為菩薩
01:44:06
熾然說種種方便
01:44:08
化度眾生
01:44:10
心無能所
01:44:12
即是菩薩也
01:44:15
這裡面有二個注解 首先做說明
01:44:19
注解第一
01:44:21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4:23
法我 法執也
01:44:27
佛學大辭典說 法我等於就是法執
01:44:32
怎樣叫做法執
01:44:33
佛學大辭典又說
01:44:36
法執
01:44:38
固執心外有 有為無為之實法之妄念也
01:44:46
佛學大辭典說法執
01:44:49
就是固執我們心的外面
01:44:53
有有為之法 無為之法 實在法的妄念
01:45:00
話若說起來 固執有為法 固執無為法
01:45:06
這都叫做法執
01:45:09
注解第二
01:45:12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01:45:14
我所 我所有之略
01:45:18
自身為我
01:45:21
自身之外萬物謂為我所有
01:45:27
有我之情者
01:45:29
以為自身外之事物
01:45:32
皆有我之所有也
01:45:35
佛學大辭典說我所
01:45:39
是我所有的簡略
01:45:42
應該是說我所有
01:45:44
但是因為這個經的簡略 所以叫做我所
01:45:50
就是說自己的身體就是我
01:45:54
我自己的身體以外
01:45:58
外面所有的萬物
01:46:01
都叫做我所有
01:46:05
有我的情
01:46:07
他以為說自身之外的東西
01:46:12
都是我所有
01:46:15
這樣聽不懂 我說得較清楚一點
01:46:17
比如說這間廟是我的
01:46:20
這些徒弟是我的
01:46:24
這些東西是我的
01:46:26
這叫做我所
01:46:28
我所就是說 這些東西就是我的
01:46:31
這樣說較快
01:46:33
現在看惠能六祖所說的
01:46:37
菩薩
01:46:39
現在這個菩薩 就是指修菩薩行的人
01:46:44
你們修菩薩行的人
01:46:46
假使若說我今天在講道理
01:46:51
我有辦法解除對方的煩惱
01:46:56
這就是叫做法我
01:46:59
不管你是講先天
01:47:02
不管你是講後天
01:47:04
不管你是講有為法
01:47:07
不管你是講無為法
01:47:09
你若說我有辦法去度人
01:47:11
這樣就是法我
01:47:14
你己就不能度 你怎麼度他人
01:47:18
度是度自己 不是度別人
01:47:22
外人他若不修 你要怎麼度
01:47:26
你只是指他的路走而已
01:47:29
那個人不是你度的
01:47:32
是你指導他而已
01:47:35
所以你的心若一味想說 我在度眾生
01:47:39
這樣就是法我
01:47:43
假使你若說 我有辦法度眾生
01:47:48
這樣就是叫做我所
01:47:51
這些都是我的徒弟
01:47:54
這些都是我度的
01:47:56
這就是我所
01:47:59
雖然你有辦法來度脫眾生
01:48:04
你心若有能所
01:48:07
這能所我們之前解釋過了
01:48:10
能所就是妄念
01:48:13
假使你若說 我有辦法度化眾生的心
01:48:18
這樣你就是妄念
01:48:21
你的我相和人相 就沒有除掉
01:48:27
你沒資格修菩薩行
01:48:32
假使雖然說你講很多 很多道理來化度眾生
01:48:40
你的心若沒有妄念
01:48:42
這樣你才有資格修菩薩行
01:48:47
所以修菩薩行的人 我就常常說
01:48:50
若說我得到了
01:48:52
這些人是我度的
01:48:54
這都沒資格修菩薩行
01:48:57
你是一個凡夫俗子
01:49:00
是一個教書的這樣而已
01:49:05
我們另外看 呂純陽祖師的解釋
01:49:09
菩薩亦如是者
01:49:13
指上文
01:49:16
色身雖大有相即有生滅
01:49:21
徒虛名而已
01:49:24
若作是言者
01:49:27
指下文
01:49:28
四相皆空
01:49:30
眾生本來自成佛
01:49:33
若說我滅度無量眾生
01:49:37
則未離四相
01:49:39
故言不名菩薩
01:49:42
何以故
01:49:44
佛說一切法
01:49:45
乃真空無相法
01:49:48
惟清淨無相
01:49:50
始名菩薩
01:49:52
除此實無別法可名菩薩
01:49:56
故言實無有法名為菩薩也
01:50:01
現在詳細來做個說明
01:50:05
呂純陽祖師這樣說
01:50:09
現在金剛經說 菩薩亦如是這句話
01:50:14
就是指上文
01:50:16
上文就是 我們上期說的那些話
01:50:21
我們的色身雖然很大
01:50:27
有相就有生滅
01:50:31
是只有一個 不實在的名字而已
01:50:38
現在說若作是言這句話
01:50:43
現在就是要指下面這些文
01:50:47
我們的四相都是空
01:50:49
四相就是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01:50:54
本來都是空
01:50:57
眾生本來都自己成佛
01:51:03
眾生不是你度的
01:51:05
都是他自己成佛的
01:51:08
假使你若說我有辦法 來滅度無量眾生
01:51:13
這樣你就沒離開四相
01:51:17
所以才說不名菩薩這句話
01:51:21
什麼原因
01:51:24
因為佛祖所說的一切法
01:51:27
是真空的無相法
01:51:31
只有清淨無相
01:51:35
才有資格稱呼修菩薩行
01:51:41
除此
01:51:42
除此就是 指這個清淨無相
01:51:46
除了清淨無相
01:51:49
實在沒有別的法 可以稱說是修菩薩行
01:51:56
所以才說實無有法 名為菩薩 這句話
01:52:04
現在來看課本
01:52:07
須菩提
01:52:09
若菩薩作是言
01:52:12
我當莊嚴佛土
01:52:15
是不名菩薩
01:52:17
何以故
01:52:19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
01:52:21
即非莊嚴
01:52:23
是名莊嚴
01:52:25
釋迦佛祖 又對須菩提這樣說
01:52:29
說須菩提
01:52:31
如果修菩薩行的人
01:52:34
你說我 應當要莊嚴佛的國土
01:52:40
就是指這個佛寺
01:52:43
這樣你就是什麼
01:52:44
就是著相
01:52:47
你就不能稱呼說 你修菩薩行
01:52:51
這是什麼原因
01:52:54
因為我所說的佛土 是我們人的清淨心
01:53:00
我們人的清淨心
01:53:02
是不用外面來莊嚴
01:53:06
所以才是真正叫做莊嚴
01:53:10
對於本文
01:53:11
我們來看 唐朝陳雄居士一個說明
01:53:17
以定之寶
01:53:20
莊嚴心佛土者
01:53:24
菩薩也
01:53:26
不言其功
01:53:28
而人莫見其跡
01:53:32
以金珠之寶
01:53:34
莊嚴世間佛土者
01:53:37
凡夫也
01:53:39
自言其功
01:53:40
而常急於人知
01:53:44
心佛土本來清淨無相
01:53:48
何假外物莊嚴
01:53:51
故云即非莊嚴也
01:53:54
常人以莊嚴為莊嚴
01:53:58
故云是名莊嚴也
01:54:01
世人著世間佛土而不知反
01:54:05
故佛前言而此復言
01:54:09
救弊云爾
01:54:14
陳雄居士 是唐朝佛教一個大居士
01:54:22
陳雄居士說用著這個定
01:54:29
定就是禪定
01:54:32
用著我們人禪定這個寶
01:54:36
來莊嚴我們心的佛土
01:54:42
這就是菩薩
01:54:46
他並沒有說他的功德
01:54:50
沒有說他的修養多好
01:54:54
根本呢 你自己 修養沒人看到啊
01:55:02
假使若是說 用這個金銀珠寶
01:55:08
來莊嚴世間的佛土
01:55:13
怎樣叫做金銀珠寶 來莊嚴世間的佛土
01:55:18
世間佛土就是指這個佛寺
01:55:24
整尊佛祖都用金子
01:55:29
整尊佛祖都用玉
01:55:33
廟裡安金 來安珠寶
01:55:39
用著金珠的寶貝 來莊嚴世間的佛土
01:55:45
這是凡夫
01:55:49
他自己都說他的功德
01:55:51
哦 你看我這間佛寺 蓋得這麼大間
01:55:56
這間廟蓋得這麼大
01:55:58
我有辦法 用金子做的佛祖
01:56:01
用玉做的佛祖
01:56:05
而且他時常 就要快點讓人知道
01:56:09
知道他很有才情
01:56:14
我們人心的佛土 本來就清淨無相
01:56:21
哪需要借
01:56:23
假 假就是借
01:56:25
哪需要借外物來莊嚴
01:56:29
我們的心本來就莊嚴了
01:56:31
哪需要借外物來莊嚴
01:56:34
所以才說即非莊嚴這句話
01:56:39
不過一般的人
01:56:42
他就是以莊嚴為莊嚴
01:56:47
你說你多莊嚴
01:56:50
你只有一間小小的廟 一間小小的佛寺
01:56:55
你現在有什麼莊嚴
01:56:57
所以一般的人 就是以莊嚴為莊嚴
01:57:03
所以若小間的廟沒人要拜
01:57:05
愈大間的廟愈有人拜
01:57:07
所以才說是名莊嚴
01:57:12
世間的人
01:57:15
全都被這個佛廟
01:57:19
世間佛土就是這個佛廟
01:57:22
被這個佛廟迷住了
01:57:26
不知要來反悔
01:57:29
不想要自己修養
01:57:33
話若說起來 心肝爛掉也沒關係
01:57:36
我只要跪呀拜啊
01:57:41
所以釋迦佛祖前面
01:57:44
前言就是講 即非莊嚴這句話
01:57:47
後來才又說什麼
01:57:50
說後面這句是名莊嚴
01:57:53
就是要救什麼 救世間的毛病
01:57:59
世間人都不要 修自己的心性
01:58:02
要怎麼樣去修
01:58:04
全都看外形
01:58:08
所以修養不是看外形
01:58:10
修養是看我們的內心
01:58:13
看你有沒有佛心
01:58:17
惠能六祖才說
01:58:21
菩薩若言
01:58:24
我能建立世界者
01:58:27
即非菩薩
01:58:29
雖然建立世界
01:58:32
心有能所
01:58:33
即非菩薩
01:58:35
熾然建立世界
01:58:38
能所心不生
01:58:39
是名菩薩
01:58:42
最勝妙定經
01:58:45
假使有人造得白銀精舍
01:58:50
滿三千大千世界
01:58:52
不如一念禪定心
01:58:55
心有能所即非菩薩
01:58:58
能所心不生是名菩薩
01:59:01
禪定心即是清淨心也
01:59:05
惠能六祖這樣說
01:59:08
假使你修菩薩行的人
01:59:13
你說我有辦法
01:59:16
來蓋一間很大間的廟
01:59:20
這樣你沒資格修菩薩行
01:59:24
雖然你蓋一間很大的佛寺
01:59:29
但是你心有這個妄念
01:59:32
你也沒資格修菩薩行
01:59:37
假使你若來 建立一間很大間的佛寺
01:59:42
但是你沒有那個妄念心
01:59:46
這樣你就有資格修菩薩行
01:59:50
所以才來引 最勝妙定經裡面所說的
01:59:55
假使若有人 來蓋了一間精舍
02:00:02
全是用白銀蓋的
02:00:05
而且蓋滿三千大千世界
02:00:11
整間佛寺 全都用白銀來蓋的
02:00:14
蓋滿三千大千世界
02:00:17
比不上你有一個念頭 有這個禪定心
02:00:21
因為你的心若有妄念
02:00:25
你就沒資格修菩薩行
02:00:29
你妄念的心若不生
02:00:31
這樣你就是菩薩
02:00:34
禪定心就是我們的清淨心
02:00:40
那麼現在將這些文說起來
02:00:45
有人說若聽老師 你這樣說起來
02:00:48
就不用蓋廟了
02:00:50
不用蓋佛寺了
02:00:52
也不用供奉佛祖了
02:00:54
不是這樣子
02:00:56
現在這是針對 了脫生死說的
02:01:02
這句話讓我 想到孟子的一句話
02:01:06
孟子怎麼說
02:01:09
生亦我所欲也
02:01:13
義亦我所欲也
02:01:17
二者不可得兼
02:01:20
捨生而取義者也
02:01:23
現在我們 有一句捨生取義這句話
02:01:28
孟子說生
02:01:30
這個生就是生存啦
02:01:33
說生存是我所愛的
02:01:37
不過這個義 也是我所愛的
02:01:42
但是二者若沒辦法得兼
02:01:45
怎樣沒辦法得兼
02:01:47
我若要生存會損害道義
02:01:52
這就是二者不可得兼
02:01:55
若沒辦法得兼的時候
02:01:57
我寧可生存捨掉
02:02:00
我要取道義
02:02:03
用這句話來改編
02:02:07
要怎麼改編
02:02:09
將六祖這句話
02:02:11
和孟子這句話 來綜合改編說什麼
02:02:15
道亦我所欲也
02:02:22
寺亦我所欲也
02:02:26
二者不可得兼
02:02:30
捨寺而取道也
02:02:34
說道我也要啊
02:02:37
不過佛寺蓋得很大間 我也要啊
02:02:41
二者可以兼顧最好
02:02:45
我廟蓋得大大間的
02:02:48
我的心不是要邀功
02:02:52
是要度一些初學的人
02:02:54
要度一些迷惘的人
02:02:57
我的心完全要來修道
02:03:01
這樣二者就雙兼
02:03:03
二者雙兼最好
02:03:06
萬一兩者不能雙兼怎麼辦
02:03:10
若兩者不能雙兼
02:03:12
我寧可寺廟我不要 我要取這個道
02:03:16
這樣說較快
02:03:18
所以萬事要看 你有沒辦法兼顧到
02:03:23
比如說我廟蓋得大大間的
02:03:27
所有寺內的師兄弟 我有辦法管理
02:03:35
說大家要修道 大家要修道啊
02:03:37
這樣你廟 蓋得再大間也沒關係
02:03:41
好比天元宮過去
02:03:43
王儲回先生 叫我來這裡講道
02:03:46
王儲回先生歸天之後
02:03:48
現在這裡的總幹事 繼續再請我來這裡講道
02:03:52
這就是寺廟 也蓋得大大間的
02:03:56
道又發揚這叫做雙兼
02:03:59
這是很好啊
02:04:02
但是假使 一間佛寺一間寺廟
02:04:06
裡面只有 迷迷惘惘全不知道道理
02:04:10
寧可我不要這間寺廟
02:04:12
我要修行比較好
02:04:14
這樣說較快
02:04:16
最好是兩樣有辦法兼顧
02:04:18
若沒辦法兼顧 就要捨一樣掉
02:04:22
這是用惠能六祖這句話
02:04:27
和這個孟子說的話 來綜合所說的
02:04:33
現在下午說的時間也到了
02:04:37
我們就在這裡 暫且告一段落
02:04:40
下文等到下期再來分解
金剛經
20/27部影片
金剛經 1
金剛經 2
金剛經 3
金剛經 4
金剛經 5
金剛經 6
金剛經 7
金剛經 8
金剛經 9
金剛經 10
金剛經 11
金剛經 12
金剛經 13
金剛經 14
金剛經 15
金剛經 16
金剛經 17
金剛經 18
金剛經 19
金剛經 20
金剛經 21
金剛經 22
金剛經 23
金剛經 24
金剛經 25
金剛經 26
金剛經 27
熱門影集
【短篇版】六祖法寶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
論語
佛教宗派概論
道德經
更新
每日懂一點_中庸之道
更新
道德經(舊版)
更新
還鄉直指(舊版)
中庸
七真史傳
頓悟入道要門論
金剛經
1060322000023
19c67c2b-15d5-4dbb-a9da-1726aeddb6ad
網站除錯報馬仔